毛線刺綉是什麼
A. 絨線綉是什麼
絨線綉是用彩色絨線在特製的網點麻布上進行綉制的一種手工藝品,由於絨線本身沒有反光,具有毛絨感,綉品渾厚莊重,色彩豐富,層次清晰,形象生動,風格獨特「顧綉源起於松江顧匯海之妻,世代相傳,多以宋元名畫為粉本,創造出退暈、組綉、環綉、芥子綉、發綉、綴綉、肉入綉、金綉、纏綉等多種針法,並根據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據記載,顧綉所制花卉、翎毛、山水、人物等,「劈絲細過於發,針如毫。」因而名噪一時。
B. 絨綉的介紹
絨綉(Woolen Needlepoint Tapestry),亦名「絨線綉」。是一種在特製的網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絨線綉出各種畫面和圖案的刺綉。中國絨綉主要產於上海、遼寧朝陽1和山東煙台。2這種綉法好像不是絨綉,理論上和絨一點關系沒有。只因綉線是毛線而叫絨綉不太貼切,絨線綉可以。絨綉應該是跺針綉或是掇針綉,然後剪絨,因表面堆積成絨狀。類似地毯一樣。上個世紀6,7十年代,風靡全國。
C. 毛線綉的介紹
絨綉是新興的中國工藝美術品之一,又稱絨線綉,是由西方傳入的,即用彩色羊毛絨線,在特製的網眼麻布上綉制出的一種工藝美術品。由於絨線本身沒有反光,具有毛絨感,綉品渾厚莊重、色彩豐富、層次清晰、形象生動、風格獨特。
D. 毛線綉的歷史發展
毛線綉(即絨綉)原流行於歐洲。14世紀,德國農民的服裝和壁毯上,有根據織物經緯線排列,計算針數綉成的圖案。它的原料和工藝與絨綉已十分相似。16世紀,歐洲出現一種專作刺綉底子的麻布,在底子上用絨線逐針綉滿,便成了絨綉。綉品可用作壁掛、靠墊、椅墊等。17~19世紀,絨綉在英國盛行。
E. 毛線綉的針法
毛線綉(即絨綉)基本針法是呈斜點形的打點綉。此外,根據畫面需要可採用亂針、十字針、扒針、摻針、拉毛等針法。
F. 用短的毛茸茸的毛線綉出來的叫什麼,
也是刺綉的一種,叫剁綉,在我國民間很遍及的,以前多用於綉一些門簾,枕套,蓋布等。
G. 毛線綉的特色
絨綉是用彩色絨線在特製的網眼麻布上進行綉制的一種手工藝品。由於絨線本身沒有反光,具有毛絨感,綉品渾厚莊重、色彩豐富、層次清晰、形象生動、風格獨特。基本針法與我國傳統的打點綉針法(又名戳紗)相同。用有規則的斜針按網眼一格一針綉制,每針就是一個橢圓形小色塊。一幅絨綉少則幾萬針,多則須幾十萬針。綉制時,可自行拼色。它善於表現油畫、國畫、攝影等藝術效果。
絨綉源於刺綉、高於刺綉。通過染色、劈線、匯色、色漸變、網點過渡、調色豐富畫面等工藝來表現。
1、用祖傳的絨綉工藝,多變的針法,創造性發展中國歷史悠久的絨綉藝術。2、用多達二千多種不同色彩的純毛絨線,巧妙地將形、色、神、光相融合,
使絨綉藝術品達到了忠實原作,勝於原作的藝術效果,創作出絨綉藝術品非常具有民間民族絨綉的特點。3、關帝絨綉有長期貯存而不退色,經過特殊處理法、裝裱法,特殊針法,
使絨綉藝術品具有永久收藏價值。
4、絨綉不僅色彩豐富,而且針法繁多,所以綉品表現層次清晰,造型生
動,形象逼真,立體感強,表現力豐富,文化品味高,大可數丈巨制,
宏偉壯觀,小可盈寸珍品,惟妙惟肖,異彩紛呈,美輪美奐。
絨綉-工藝絨綉製作主要有3道工序:
①放樣。用打格子的方法將原稿放大在麻布底子上。
②染色配線。根據原稿畫面色彩,按照色調、色相、色差的區別染出所需顏色的絨線。
③綉制。一般先綉出輪廓,再綉各色彩塊面,最後進行細部刻畫。
H. 絨線綉怎麼綉
絨線綉就是毛線綉,他和十字綉完全不同的。十字綉是平面的,毛線綉是立體的。有線環的毛巾綉,也有把毛圈剪斷後形成絨面的。它是用空心針上下提拉形成毛圈的!!!
I. 一般刺綉都是用什麼線
1、(一)純棉細綉線
純棉細綉線是由單根紗合股捻成,約有40個色系,且每個色系從淺到深約有6~9個色階。它可合股使用,純棉細線在較粗糙的底布上刺綉時應該注意用合股綉,否則綉出的圖案容易發泡而露底布,不平整。
(二)純棉粗綉線
純棉粗綉線由3根紗合股捻成,色系較少,且每個色系的色階也就3~5個,一般不合股使用,最多也就是兩根合股使用。適合在麻底布、絨底布上刺綉。
(三)合股線
合股線多為國外進口綉線,由6股合成。線的本身有光澤,顏色也很典雅,每個色系都含有灰的成分,如灰綠、灰粉、灰藍等等。合股進口線最適合做納紗畫、絨綉畫等。
(四)機綉線
機綉線顧名思義是在縫紉機上使用的線,質地極有韌勁,很結實,不容易斷股,在縫紉機上使用效果很好。這種線不適合手工刺綉,因為它含有滑石粉和漿的成分,手工刺綉容易打死結,綉線和布的親和力差,刺綉時綉線不易擺平。
(五)真絲線
真絲線是我國南方特有的一種綉線,就像我們的水墨畫一樣,只有中國才有。真絲線適合在軟緞、絲綢等柔軟的底布上刺綉,也可在玻璃絲紗上做雙面綉。用真絲線綉動物,其特有的光澤表現動物的皮毛效果極佳。
(六)毛線
毛線一般適合做納紗綉,有細毛線、中粗線、粗捻線、合股線之分。注意在厚實的布料上刺綉應該使用粗捻線或合股線。
(七)金銀線
金銀線一般適合做盤金綉、菱綉。由於金銀線的質地較脆,因此不適合用較復雜的針法刺綉。
(八)絲帶
絲帶是一種機器織的很細密的彩色帶子。適合在較粗質厚實的底布上使用,也可以和粗綉線相混和使用,效果都非常好。如果再配上串珠綉、亮片綉,畫面效果會更加豐富多彩。
(九)滌綸綉花線
滌綸綉花線的特性是能夠承受化學物質以及經常對衣物洗滌,減少衣物退色及脫色現象, 所以,很多酒店的制服、還有一些石磨藍牛仔褲、運動服或者是一些兒童服裝都會用滌綸絲製造。總的來說,滌綸線比人造絲綉花線更加堅韌,強度更高。 當進行機綉時,滌綸線能夠承受綉花機更高的拉力,可以使機器運行速度更快;而且其防火性很高,即使滌綸接近火焰, 也不容易起火。 [1]
滌綸絲的線卻不如人造絲穩定,由於構成成分是聚酯纖維絲,所以會較富有彈性。 我們可以剪一斷人造絲線做試驗,稍微用點力拉線,然後放開,我們會發現綉花線並不會怎樣收縮;而相反,用同樣的方式拉扯滌綸絲,一旦放開,滌綸線便會恢復原來長度,所以就有機會導致花皺折,故在綉花線張力調整設置的方面,需要更精確。
(十)人造絲綉花線
人造絲綉花線和滌綸綉花線性質差異很小,前者的優點是顏色選擇更多,更貼近自然,另外,人造絲的穩定性比滌綸線要高,即使經過綉花機的移動拉扯,也不會明顯收縮。
2、刺綉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綉分絲線刺綉和羽毛[1] 刺綉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綉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刺綉的技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綉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檯布、舞台、藝術品裝飾。
3、刺綉的工藝要求是:順,齊,平,勻,潔。順是指直線挺直,曲線圓順;齊是指針跡整齊,邊緣無參差現象;平是指手勢准確,綉面平服,絲縷不歪斜;勻是指針距一致,不露底,不重疊;潔是指綉面光潔,無墨跡等污漬。
J. 什麼是刺綉
所謂刺綉,理論上說就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通稱。
我國刺綉的歷史卻十分悠久。《周禮?考工記》在「觀古人之象」時便將「作會」(繪畫)與「綉」相提並論,說「畫繢之事,雜五色……五采備謂之綉」。不論你是准備繪畫還是刺綉,都要先在材料上畫出圖案;正所謂「綉亦需畫乃刺之」。
1945年6月4日,在聯合國制憲會議晚宴上的中國代表團留下了一張十分珍貴的照片。照片中的三個人從左至右分別是中共代表董必武、無黨派人士代表吳貽芳、國民黨代表魏道明。吳貽芳博士是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第二位大學女校長,當時她身著一襲深色旗袍,然而斜襟上用「鎖綉」手法刺綉的圖案,卻讓綉圖有了一種立體浮雕的感覺,使整件色彩低調的旗袍也似乎「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