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廣州話念什麼音
① 毛線的拼音
毛線的拼音[ máo xiàn ] 。
基本解釋
1、以羊毛或人造纖維等為材料所紡成的線。毛線通常指羊毛紡成的紗,也有不同種類化纖材質紡成的線,如:腈綸纖維、滌綸纖維、波斯綸纖維等。
2、另外還當做一種否定詞,指代毫無意義的事。
毛線的分類
毛線一般分為編結毛線(簡稱毛線)和針織毛,簡稱針織毛兩類,以毛線的股數,特數及用途作為區分的標准。
毛線:股數為三股以上,但股特數在6支以上者為毛線。
針織毛:股數為二股,合股特數在6支以下者,或成品為單股,專作針織品加工三用者,都為針織毛。
毛線種類
毛線的種類及粗細不下十餘種,現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毛線。
特細 是編織毛線中最細的一種,輕盈而柔軟是其特點,最適合編織嬰、幼兒毛衫或鉤織婦女穿著的外套。
極細 粗度等於2條最細毛線,輕盈、色澤變化多端,最適合鉤針編織。
中細 是最普遍被使用的毛線品種,無論是嬰、幼兒,婦女或男士衣物都可用此等粗度的毛線編織,織出的花紋圖案細致而清雅。
中粗 是編織防寒衣物最常用的一種,織出的衣物不太厚亦不太薄。
高粗 是編織防寒衣物用品的最佳毛線。
② 很多人都說毛線,這個毛線是什麼意思
原先毛線不單獨用,只是毛,作為詞尾在特定場合,比如有毛,會毛,是毛……可以看出基本上可以代替某幾個生殖器,用來表達不滿和否定。最晚大約十幾年前粵語已經流行,但粵語現在已經不流行了
後來網路發達了,這樣一些詞也流行到上面。特別是到了大陸,雖然有可能開始只是跟風,比如有人看了港台的bbs用毛然後也用,但你字既然出來了就肯定有人會去讀去念,神奇的平仄就發揮作用了。首先毛本身不適合語氣強的收尾,因為是平聲,最適合的是去聲,所以毛在粵語里經不起考驗,或者說變調了,變成類似「mòu」(這里是國語拼音),雖然不是粵語去聲,但很巧很像國語去聲。
到了國語,變調就不擅長了,何況網上人人都要打字來表音(千萬別說漢語不表音),網民既不能變調也不能自創,但組詞總會吧,隨便組……毛衣,毛球毛皮,毛發毛病毛線諸如此類
————
有些人認為毛和毛線來自他們家的方言,有些人乾脆就認為來自北方話,而我認為大家都真懂粵語和(南方)方言有許多歷史遺留用法,所以我不提,有些人就天真地以為這只是地域差異。
粵語有許多生造字,而我知道粵語肯定會受其他南方方言影響,其他方言沒造字習慣,所以我堅信這些生造字一般都有出處,比如「我營住……」,這個營字不好找,一來讀音要准,二來要知道是什麼字或者引申。假如聽上兩三輩的人講,可能會聽錯,因為他們只不過學了些城市口音,完全審清鄉音和正音,只有強迫症和學者兩種人。
為什麼說粵語會受其他南方方言影響?因為我看到儒林外史,據說吳敬梓用安徽方言寫就。可是就這樣我也看到很多熟悉的詞,如埠頭,糴米,原先我不知道什麼字,一查國語拼音就能對上粵語,而且這些字都通轉了。假如口語用字全和書面音全不同,那就是徹底的文白兩讀,吳語閩語比粵語嚴重。粵語因為又是官方語言,慢慢地人們反而不知道他有兩讀了。沒有通轉這種概念,不能找出本字,按音造字自然多生造字。
粵語也會受普通話影響,體現在書面語可以一樣,但粵語口語從來不會這樣說話。倒是只會普通話的人看著白話文長大,最後說的話都變成書面語了。
最後,就近年流行的網路用語到日常用語,粵語受到北方話的影響真不多,有些還沒來得及影響自己就先死了。即使是像還(hai)是,給(gei)你,沒(mei)有,粵語中也沒有對應讀音,對應的是還(環)是,給(汲)你,沒(末)有,似乎「沒入水中」簡稱沒水(潛水)是粵語味(音)水的出處,僅此一例好像對上了普通話mei。按南北曲規矩,粵語和普通話平仄幾乎相反,所以哪個順口,另一個就很可能不順口,由此也知粵語流行的大部分用語不會進入到普通話。
③ 廣州方言有哪些
廣州方言可能有一萬幾千句那麼多,我隨便摘錄一些給你參考吧:
廣州話夾雜的外語:
咕哩(搬運工的蔑稱)----coolie(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重體力勞動者,普通話這個單詞譯作「苦力」,意義與原詞一樣,不僅指搬運工。)
呔(領帶)----tie(領帶,捆紮)
士多(小商店)----store(倉庫,商店,積累)
波(球)----ball(打球稱「打波」)
蛋撻(一種露餡的甜點心)----tart(果餡餅)
「冷」(毛線)----來自法語laine
與地理氣候有關的:
沖涼--洗澡。原是天熱時節用涼水淋身以圖涼快,叫「沖涼」,後延伸到冬天用熱水洗澡也稱「沖涼」。
水腳--舊時對將水陸路費或運費稱「水腳」
水路--路程,包括陸路。廣州地處珠江三角洲水網地帶,過去人們多搭船舟由水路往來,久而久之便將所有水陸交通道路習慣稱為「水路」。
河粉--用大米粉切蒸而成的粉條。這種粉條以廣州沙河鎮(現沙河街)所製作的最為著名,因此被稱為「沙河粉」,簡稱「河粉」或單音「河」,如「炒河」、「湯河」等。
雪--人造冰。廣州地處亞熱帶,冬天氣候溫暖,長年無雪。廣州人口語中的「雪」與真正自然中的雪無關,而是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人造冰」。如空調機中的雪種(冰種)、落雪水(冬天的北風小雨)、雪櫃(冰箱)、雪糕(冰淇淋)等。
古漢語相比較:
頸:脖子
鑊:鍋
系:是
朝:早上
盲:瞎
簿:本子
這些現代廣州話中的意義、用法,許多與古漢語一致,有的讀音也與古漢語語音接近。在現代廣州話中遺存的古漢語,有的是極古的古漢語,有的是較近的古漢語,有的是全國古代通用的漢語,有的則是古代的方言詞語,如「吳人」指古代長江以南的人。
出於避諱有關的意頭話:
潤----動物的肝臟。廣州人喜歡用水比喻錢財,如「油水」,所以忌諱「干」字,肝與干同音,因此便起了一個與干相對應的詞:潤。
豬紅----豬血。因血可怕,因些隱去血字,稱紅。
利----舌頭。因「舌」與「蝕」廣州話同音,不吉。改稱「利」,如「豬利」、「牛利」。現還引伸到人的舌頭,也稱「利」。
大量特有的詞話,如:
系----是。唔----不。
晏晝----中午。琴日----昨天。
聽日----明天。
逐漸被普通話所代替的,如:
「士擔」(郵票)、「下間」(廚房)、「告白」(廣告)、「梳化」(沙發)、「打卜成」(拳擊)、「鋼骨」(鋼筋)等。
語言民俗,是一大民俗事象,它的規律也與其他民俗事象一樣,既有穩定性,有存在變異性。各個時期的民間用語是時代的印證與標記,也是歷史民間用語的足跡。
這些經過全音譯或半音半意譯的外語音譯詞,夾雜在廣州話中多為一些日常用品的名稱,這主要是過去許多進口物品在中國尚未有通用譯名所致。
在廣州話中,有許多獨創的詞語,具有濃厚的廣州地方特色,但不是古越族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匯的遺存,也不是古代地方語和外來詞。
與經濟、文化有關的:
食谷種--「谷種」是水稻的種籽,「食谷種」即「吃老本」。
古仔--故事,簡稱「古」。舊時讀書人說的歷史故事,稱為「講古」、「講古仔」。
可鬧爺--豈有此理,令人氣憤。為普通話中「可惱也」的近音轉化。源於20世紀初以前,粵曲用北方漢語演唱,後改用廣州話演唱,某些程式化的台詞仍沿用古代北方漢語。
與歷史、風俗有關的:
賣豬仔--被人出賣。源於20世紀初以前,許多貧苦青壯年被迫或被誘騙到國外做苦工,因一簽合同就被迫上船運走,失去人身自由,尤如賣豬仔。現泛用於明明買票搭乘這輛汽車,後被「車主」轉賣到另一輛汽車。
拍拖--談戀愛。源於拖輪並排地拖帶客輪。情侶們並排挽手走路又如拖船。
講耶蘇--嘮叨,講空泛的大道理,是廣州人對外國一些教義的貶稱和引喻。
番客--華僑
廣州人有「惜言如金」的習慣,許多詞語在普通話中是雙音節的在廣州話中則縮為單音節。如:
明----明白 塵----灰塵 眼----眼睛 嚇----嚇唬
相----相片 睬----理睬 蟻----螞蟻 蟹----螃蟹
還有許多詞素前後位置不同於普通話,而與少數民族話相同,如:
歡喜----喜歡 緊要----要緊 雞公----公雞 宵夜----夜宵
行先----先行 齊整----整齊 擠擁----擁擠
總之,廣州方言也與漢語一樣,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許多舊的詞語逐漸消失,新的詞語又不斷出現,或者被普通話、外語所代替。如舊詞「到埠」(抵達)、「執仔婆」(舊式接生婆)等,新詞如「炒更」(工余兼職)、「縮骨遮」(折疊傘)等,還有從香港傳過來的「老細」(老闆)、「新潮」(時髦)、發燒友(有共同愛好的人)等。至於新流行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工業、商業的特有名詞用廣州音轉化的就更多了。
參考資料:《 粵語學習網/粵語知識文摘》
④ 求教,粵語織毛衣怎麼讀
求教,粵語織毛衣怎麼讀
織冷衫
注意這個冷不是天氣冷的冷,而是毛線的意思。
⑤ 毛線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總聽人說毛線這個詞
1、這個詞最早出現是在網路上,如果換成語言中的意思相當於「胡說」「什麼啊!」「才怪」等詞語。
2、毛線通常指羊毛紡成的紗,也有不同種類化纖材質紡成的線,如:腈綸纖維、滌綸纖維、波斯綸纖維等。
舉例說明:
例句:——你回家么? ——回了個毛線! ——你論文過了嗎? ——過個毛線!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毛線」是「毛錢」的諧音,是中國南方一些城市的方言。其中也存在音韻學上「尖團對立」的語音現象,這種現象即漢語拼音中的聲母j、q、x與z、c、s時有混淆不清的現象。由此為例,人們在日常生活的口語中,也經常會出現聲母錯用的現象,有如此理,我們也就可以判斷出「線」和「錢」為方言發音的音變。
從單純的語義上來講,毛線和毛錢含義也大體相同,如「這件事跟你有幾毛錢關系?」意同「這件事跟你有毛線關系?」
另外,「毛線」有時候也被人們理解為「什麼」的意思,同網路術語「神馬」也有同樣的意思。正常釋義中,毛線通常指羊毛紡成的紗,也有不同種類化纖材質紡成的線,如:腈綸纖維、滌綸纖維、波斯綸纖維等。
(5)毛線廣州話念什麼音擴展閱讀
毛線在方言中的意思:
1、蘭州方言
據古絲綢之城甘肅省會蘭州人稱:毛線為不屑、藐視之意。亦可用於兄弟之情之深,俗稱「為兄弟兩肋插刀,為女人插兄弟兩刀」的事是根本不會在隨意稱為「毛線」的兄弟間發生的。
昵稱:「毛線」,貼心的,暖和的含義。
2、重慶方言
有人將這個詞用來表示否定的意思。
3、網路用語
表示一種感嘆,跟「拷」類似。
⑥ 廣東話毛線什麼意思
廣東話不用毛線這個詞的吧,我只聽過四川人用
⑦ 毛線是什麼意思
在傳統的漢語中,毛線通常指羊毛紡成的線,也指羊毛和人造毛混合紡成的線或人造毛紡成的線。
在蘭州方言中,據古絲綢之城甘肅省會蘭州人稱:毛線為不屑、藐視之意。亦可用於兄弟之情之深,俗稱「為兄弟兩肋插刀,為女人插兄弟兩刀」的事是根本不會在隨意稱為「毛線」的兄弟間發生的。
在網路用語中,當做一種否定詞。指代毫無意義的事。據古絲綢之城甘肅省會蘭州人稱:毛線為不屑、藐視之意。亦可用於兄弟之情之深,俗稱「為兄弟兩肋插刀,為女人插兄弟兩刀」的事是根本不會在隨意稱為「毛線」的兄弟間發生的。例句:——你學到了什麼——學個毛線。
——你考過了嗎? ——過個毛線!誰出的,那麼難的題!(此處表示一種憤懣之情)
——這瓶子是你踢倒的。——毛線!我來的時候它已經倒了。(此處表示對前一句話的否定)
(7)毛線廣州話念什麼音擴展閱讀
網路語毛線和毛錢的關系:
一種觀點認為,「毛線」是「毛錢」的音變,中國南方一些省份的方言中存在音韻學上「尖團對立」的語音現象,即漢語拼音中的聲母j、q、x與z、c、s時有混淆。
與此類似,在日常生活的口語中,也經常出現聲母錯用的現象,一如此例,「線」和「錢」為方言發音的音變。
而且,單純從語義上來講,毛線和毛錢含義也大體相同,如「跟你有幾毛錢關系?」意同「跟你有毛線關系?」
搞毛線意思就是:搞什麼?
為毛線的意思就是:為什麼?
⑧ 廣東話毛線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主要表示否定和感嘆,或不認同別人的話」。
毛線是從「毛」衍生而來,多地方言中的「毛」多代表否定和感嘆,如:A:「你的套套能給我用一下嗎?」B:「給你條毛!」這里的「毛」就代表否定和一種憤怒的感嘆,衍生出「毛線」後,語氣相對較文雅一點。
不過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又略微不同,首先代表的可能是胡鬧,比如「你說個毛線啊」,意思就說「這又不關你的事兒,你在胡扯什麼?」
其次毛線和毛錢的含義差不多,比如「跟你有毛線關系」的意思,就相當於我們平時所說的「跟你有幾毛錢的關系"。
有時候毛線也代表的是非常無聊的一種語氣詞,比如打毛線,就代表特別無聊。另外,它還是是一種網路流行的罵人的話。
毛紗及毛線一般用於紡織羊毛衫、毛褲、毛背心、圍巾、帽子及手套和編織各種春秋季節服飾用品,除保暖外還有裝飾作用。
成分指標:毛纖維的化學組成,主要是角朊,角朊是多種a-氨基酸縮合而成的鏈狀大分子。綿羊毛化學元素大致含量(重量百分比):碳49~52%;氧17.8~23.7%;氮14.4~21.3%;氫6~8.8%;硫2.2~5.4%;其它0.1 6~1.01%。
⑨ 廣東話毛線怎麼說
還是那一句,有時候感覺這樣做下去真的受不了,這里的工作下班後感覺就像坐牢似的。不斷重復又重復,沒有一點變化。在這深山似的地方沒辦法能形容,下班吃東西,吃完東西又上班,難道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工作?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到底還有多少年青人像我們一樣?我已經數不清楚了。其實我喜歡拚命的人生,但又有誰會跟我一起拼?題外話,寫這段話的人,表達能力有問題,錯別字忽略不計,至少語句不順是肯定的,有些話就算正式的粵語也不會這樣表達。另外,寫這些話的人純屬無病呻吟,不喜歡自己目前的生活就去爭取想要的啊,說不想又不努力去改變,叫個毛線吶?
⑩ 口頭語「毛線」是什麼意思
口頭語「毛線」是一種網路用語,意思是:一種否定詞,指代毫無意義的事。或者表示強烈的感嘆,近似於英文里的"Fu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