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椒顏色毛線怎麼配色
① 買花椒時,選紅花椒還是青花椒
一般是買紅花椒,二者的用處不同。
花椒比較常見,而且香味很濃,所以運用比較廣泛,紅花椒可以給肉類去異味去腥,那麼腌制肉類的時候,可以放一些花椒粉,還有調肉餡的時候,也可以放一些花椒粉,給餡料增香,或者用紅花椒泡的水來給肉餡打水,這樣做都可以起到一些去腥增香的作用。
爆炒的時候也很適合放紅花椒,例如辣子雞、手撕包菜等等,這類菜在爆炒的時候,加入紅花椒後,都會變得更香,還帶有適量的麻味,吃起來口感特別好。
青花椒因為麻味比紅花椒重很多,而且帶有很濃的清新味,對於想表現菜餚的椒味的話,可以用青花椒,比如做椒麻雞,就可以用青花椒,還有做泡菜的時候,也能放青花椒,不僅能增加麻香味,還能抑制細菌滋生,效果特別好。
(1)青花椒顏色毛線怎麼配色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3-7米,莖幹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寬而扁且勁直的長三角形,當年生枝被短柔毛。葉有小葉5-13片,葉軸常有甚狹窄的葉翼;小葉對生,無柄,卵形,橢圓形,稀披針形,位於葉軸頂部的較大,近基部的有時圓形。
長2-7厘米,寬1-3.5厘米,葉緣有細裂齒,齒縫有油點。其餘無或散生肉眼可見的油點,葉背基部中脈兩側有叢毛或小葉兩面均被柔毛,中脈在葉面微凹陷,葉背干後常有紅褐色斑紋。
② 花椒成熟後怎麼烘焙才能顏色鮮紅
1、花椒干制
傳統的花椒干制方法是集中晾曬或用陰涼乾燥處陰干,所需時間比較長,一般需6-10天,且在此期間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就容易出現霉變等問題造成損失。現在多採用人工烘烤方法,可用土烘房或烘乾機進行干制。人工烘烤的花椒色澤好、能夠很好的保存花椒的各種風味物質。
具體方法是:花椒採收後,先集中晾曬半天到一天,然後裝烘篩送入烘房烘烤,裝篩厚度3-4厘米。在烘烤開始時控制烘房溫度50-60℃,2-2.5小時後升溫到80℃左右,再烘烤8-10小時,待花椒含水量小於10%時即可。在烘烤過程中要注意排濕和翻篩。開始烘烤時,每隔1小時排濕和翻篩一次,之後隨著花椒含水量的降低,排濕和翻篩的間隔時間可以適當延長。花椒烘乾後,連同烘篩取出,篩除籽粒及枝葉等雜物,按標准裝袋即為成品。裝袋後的花椒應在陰涼乾燥處貯存。
2、花椒粉的加工
取干制後潔凈的花椒,放入炒鍋中,用文火炒制,一邊炒一邊不停的翻攪;或用炒貨機在120-130℃下炒制6-10分鍾,取出自然冷卻至室溫,用粉碎機粉碎至80-100目,按定量裝入塑料薄膜復合袋中,封口即為花椒粉成品。
3、花椒油的加工
一般以新鮮花椒為原料。加工時先把食用菜油放入鍋中,加熱燒開使油沫散後,停止加熱,待油溫降至120-130℃(憑經驗或用溫度計測)時倒入花椒(菜油與花椒的比例為1:0.5),立即加蓋密封,以減少芳香物質的揮發散失。冷卻後用離心機在1600-2000轉/分的速度下離心除去果渣等雜質,裝瓶即為花椒油成品。
用此法加工花椒油時,要嚴格掌握油溫,否則,當油溫過高時會使麻味素受到破壞,芳香物質也迅速揮發;油溫過低又不能使麻味素和芳香物質充分溶出,這都會影響產品質量。
③ 青花椒要怎麼晾曬顏色才能鮮艷
1、青花椒採收後必須及時攤曬,不能推放太久。
④ 花椒和青花椒有什麼區別
花椒和青花椒,除了表皮顏色不同,其他區別不大。
花椒,是芸香科、花椒屬植物。
落葉小喬木;高3至7米,莖幹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寬而扁且勁直的長三角形,當年生枝被短柔毛。葉有小葉5至13片,葉軸常有甚狹窄的葉翼;小葉對生,無柄,卵形,橢圓形,稀披針形,位於葉軸頂部的較大,近基部的有時圓形,長2至7厘米,寬1至3.5厘米,葉緣有細裂齒,齒縫有油點。其餘無或散生肉眼可見的油點,葉背基部中脈兩側有叢毛或小葉兩面均被柔毛,中脈在葉面微凹陷,葉背干後常有紅褐色斑紋。
花序頂生或生於側枝之頂,花序軸及花梗密被短柔毛或無毛;花被片6至8片,黃綠色,形狀及大小大致相同;雄花的雄蕊5枚或多至8枚;退化雌蕊頂端叉狀淺裂;雌花很少有發育雄蕊,有心皮3或2個,間有4個,花柱斜向背彎。果紫紅色,單個分果瓣徑4至5毫米,散生微凸起的油點,頂端有甚短的芒尖或無;種子長3.5至4.5毫米。花期4至5月,果期8至9月或10月。
花椒,是重要的調味品,是川菜的重要標志。
花椒可用作中葯,有溫中行氣、逐寒等功效。
花椒的木材為典型的淡黃色,露於空氣中顏色稍變深黃,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木質部結構密緻,均勻,縱切面有絹質光澤,木材有美術工藝價值。
花椒分布由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見於平原至海拔較高的山地,在青海見於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種。耐旱,喜陽光,各地多栽種。
花椒按2米的株距、3米的行距進行種植。
花椒畝產量可達200公斤。按目前鮮花椒市場20元/公斤的價格,畝收入將達4000元。
⑤ 青花椒與紅花椒樹有區別嗎
青花椒與紅花椒樹是有區別的。
1、分布范圍不同
青花椒分布在我國吉林、遼寧、陝西、湖北等地有分布有柞木,橡木是殼斗科,不同科,易混淆。
而紅花椒樹分布在中國海南、廣東、福建以及越南等地。
2、特點不同
青花椒具有比較鮮明的山形木紋,韌性中,可根據需要加工成各種彎曲狀。質地中,在許多古式的門窗花格製作中採用。
紅花椒樹樹皮粗糙,有縱裂槽紋。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全株無毛;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
3、主要價值不同
青花椒大量應用於裝潢材、地板材等。白橡、紅橡的切片也是生產帖面化膠合板的理想用材,其花紋也有直紋和橫紋的區別。
隨著現代木材加工技術的發展,木材的烘乾防蟲工藝已經得到較大的進步,橡木如今已經廣泛應用於傢具,木地板等居家裝潢。但由於成材周期長,全實木的傢具價格依舊不菲。
而紅花椒樹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傢具,如三彎腿,其彎曲度很大,惟黃花梨木才能製作,其他木材較難勝任。黃花梨的主要產地是海南島,自然資源已近枯竭,已無天然林,
如今海南、兩廣甚至福建,均有不少人工林,但是黃花梨雖然生長速度快,但是能用於家居器具製作使用的心材的成長相當緩慢,十年內的樹幾乎看不到有心材,隨著樹木的生長,心材慢慢變大,要到能做器具的樹,基本上要4、50年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椒樹
網路-青花椒
⑥ 青花椒和紅花椒的區別
1、品種不同。
青花椒為芸香科植物青椒的乾燥果皮。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江蘇等地。紅花椒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乾燥果皮。主產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在青海、山東、四川、湖北等省亦有分布。
2、外觀不同。
青花椒多為2~3個上部離生的蓇莢果,直徑3~4mm,頂端具短小喙尖。外果皮表面呈灰綠色、黃綠色至棕綠色,有網紋及多數凹下的小點狀油腺;內果皮光滑,灰白色或淡黃色,與外果皮分離或捲起,殘存種子卵形,黑色有光澤。氣香,味微甜而後辛。
3、麻味程度不同。
紅花椒的麻味沒有青花椒那麼濃烈。紅花椒比較適合炒菜、燉湯。用於製作辣味重,偏重香辣風味的菜,比如辣子雞、香辣魚等。青花椒麻味重,比較適合用來做花椒油,或者是煮菜,比如花椒魚,椒麻雞、青椒兔等。
⑦ 花椒是什麼顏色的好
一、花椒的顏色
1.花椒,主要是由青花椒和紅花椒所構成的,做不同的菜就需要用不同的花椒所製成,紅花椒的麻味並沒有青花椒重,所以紅花椒適合用來炒菜。而青花椒由適合用來做花椒油或者是做花椒魚了。青花椒適合新鮮的時候使用,而紅花椒則用乾的比較好呢,人們進行選購的時候,可以仔細區分一下自己買花椒是用來干什麼的。
2.除了青紅花椒以外,還有一種黑色的花椒,這種一般都會被留作是花椒種子,而備用著,不會被食用。
3.紅花椒多數是產自於四川與陝西的效界處,好的紅花椒麻味是很重的,而且青花椒則是產自於四川或者是重慶地區,除了麻味之外還帶有著一股清香味,當然保存還是要得當的。
二、花椒如何挑選好
1.選花椒的時候,一般要選擇雜質比較少的,比較乾的那種花椒,也可以邊選購的時候,邊聞一下花椒的味道,若是香味不濃,那搭配的菜色也會不入味,這種花椒不要購買了。
2.購買花椒,也可以看到色澤,一般色澤比較發亮且有點發黑的這種花椒是比較好的。
花椒的顏色,主要是由紅青兩色所組成的,黑花椒一般都會留作種子而保存。花椒要選的得當,這樣所烹飪出來的美食在味道上才會帶有著花椒清新的味道。本身的花椒所帶有的是一股麻味,就連花椒樹也是如此,它的葉子,用鼻子去聞也會聞到一股麻味,刺激感比較重,所以在搭配食材的時候,不可一次放過多的花椒!
⑧ 用什麼方法曬出的青花椒 顏色最好
選擇干凈、乾燥的地方攤曬花椒,為避免雜物,可用竹席等物,在攤曬時應保持2厘米的厚米,厚薄要均勻,不能起堆,花椒曬5至6個小時後開始爆口,可採用工具將果皮、種子、果梗進行分開,在攤曬完後及時包裝。
一、採收技術
1、採收時間:因花椒主要使用部分是花椒果皮,所以嚴格地講,花椒的成熟期實際是指花椒果皮品質最佳的時期,這個時期也是花椒採收的最佳時期。花椒表皮呈深綠色,油胞明顯突起,有濃郁的麻香味,此時可視花椒成熟,應及時採收。平壩淺丘區一般在6月中、下旬,深丘山區略推遲。採收過早過遲都會影響品質。採收過早,成熟度不足,麻香味不濃,色澤不鮮;採收過遲,過於成熟,麻香味變淡,色澤老化甚至變成紫紅色。
2、採收前的用具准備:採收前應准備的採收工具如剪刀等和盛裝花椒的用具如背篼、提籃、籮筐或花椒專用裝箱等。這些工具和用具都要求清潔無污染,並用柔軟的紗布或尼龍紗窗等作內襯,以防擦傷花椒果皮,擦破油胞,但不能用塑料薄膜等有毒和不透氣的物品作內襯。用於運輸花椒的工具如汽車等也要求潔凈無污染。
3、採收方法:應選晴天露水干後進行採收。用剪刀剪下或用手輕輕摘下果穗,並輕輕放在背篼或提籃中,也可用提籃等接著,讓剪下的果穗直接掉入其中,避免用手拿椒,如選用「花椒採摘機」(另有介紹)。盡量做到在椒園一次性採收到不帶枝、刺、葉的凈花椒,省去在室內再整理的工序,以減少對椒果的碰撞摩擦。盛裝椒果的容器(背篼、籮筐等)內不要裝得過多(一般不超過容器容積的70%),更不能為了多裝而用手將椒果壓緊,要及時倒出,以免擠壓,碰破油胞。
4、注意事項:
(1)選晴天上午露水干後採收,不能在雨天和有露水時採收,否則使椒顏色暗淡,品質低劣甚至變黑發霉。
(2)在採收的全過程都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碰破油胞。
(3)採收的花椒要做到無葉、無刺、無枝柄、無油椒、無變色椒。
(4)採收後必須及時攤曬,不能推放太久。
二、攤曬技術
1、攤曬的場地:干凈並乾燥的曬壩、竹席上均可攤曬。竹席最好用竹桿等物架空,以便通氣,並可避免泥土等雜物混入。
2、攤曬方法:採收的花椒要搶晴天及時攤曬,將花椒輕輕攤撒在曬壩或竹席上,攤曬厚度2厘米左右,不宜攤得過厚,並且要厚薄均勻,不能起堆。攤曬的關鍵技術也是要保證油胞不破裂,完好無損,否則香氣散發,顏色變黑,影響品質。花椒在烈日下曝曬,一般經5~6小時就會開裂,只要椒果開裂,椒皮水分蒸發失水後,油胞就不易破裂。待顆粒完全爆開後,用竹棍或連枷輕輕拍打,使種子、果梗、果皮分離,再用篩子、風車等工具把三者分開,即可得到色澤青綠、品質優良的花椒(果皮)。根據各地的經驗,花椒最好當天曬干整理,即:早晨太陽照射地壩前將花椒進入曬場,待下午曬到全部爆口後整理,並復場。曬干後花椒的品質、色澤均好。若遇雨或陰天不能及時曬干,則色澤品質都會變差。
如採收後遇雨,應攤放在干凈、通風的地方,厚度以單穗攤放,不重穗為好,待天晴後,輕輕搬到陽光下曬干。如採收後遇久雨不晴,或攤曬條件不好的地方,也可採用(探索)烘烤的方法制干。
3、包裝:將花椒經曬干清選後所得到的椒皮進行分級(一般可分為3個等級),分級後用專門的包裝塑料袋進行定量包裝,用熱合封口的方法密封,貯藏在乾燥通風處,或運交加工廠進行加工處理。
4、注意事項:制干後的花椒(果皮)品質要求:包澤青綠;椒籽含量少,椒籽重量(包括曬干後不開裂的果實)最多不超過5%,上等不超過3%;含水量在11%以下,用手輕輕拿握,有扎手感,並有沙沙響聲;不得有霉爛粒和其他雜質,並符合國家綠色食品衛生標准。
⑨ 青花椒和紅花椒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用途
兩者沒有本質區別。
1:兩者都屬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本植物,其果實呈紅色或綠色,種子呈黑色,性熱,含揮發油,味辛香。
2:有的紅花椒品種會比青花椒更麻一些。花椒產品具有「麻味純正、氣味清香」等特點,被譽為「八大調味品」之一,是家庭常用烹飪調料和中葯配料。
3:其中:花椒果皮,可提供食品的麻味和花椒風味,具有除腥去膻的作用。
4:花椒籽,可提取毛油,用於化工,經精煉製成高級保健食用油;籽粕富含蛋白和微量元素,可作飼料、有機肥等;提取生物活性物質。
5:花椒葉,可作涼拌菜、醬腌菜等食用蔬菜;製成花椒葉茶銷售;可提取芳香油,作為調配食用香精的原料。
拓展資料:
花椒(學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芸香科、花椒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7米;莖幹上的刺,枝有短刺,當年生枝被短柔毛。葉軸常有甚狹窄的葉翼;小葉對生,卵形,橢圓形,稀披針形,葉緣有細裂齒,齒縫有油點。葉背被柔毛,葉背干有紅褐色斑紋。花序頂生或生於側枝之頂,花被片黃綠色,形狀及大小大致相同;花柱斜向背彎。果紫紅色,散生微凸起的油點,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
分布北起東北南部,南至五嶺北坡,東南至江蘇、浙江沿海地帶,西南至西藏東南部;台灣、海南及廣東不產。見於平原至海拔較高的山地,在青海,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種。耐旱,喜陽光,各地多栽種。
花椒的木材為典型的淡黃色,露於空氣中顏色稍變深黃,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木質部結構密緻,均勻,縱切面有絹質光澤,大材有美術工藝價值。孤植又可作防護刺籬。其果皮可作為調味料,並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葯,種子可食用,也可加工製作肥皂。
⑩ 花椒是青顏色的好還是紅顏色的好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應該是紅花椒好還是青花椒好。其實,並沒有說那個更好的說法。而是,做不同的菜,就得用不同的花椒。
就麻味來說,紅花椒沒有青花椒那麼濃烈,因此,紅花椒比較適合炒菜,紅花椒炒出來的菜會比青花椒更香。
青花椒麻味重,比較適合用來做花椒油,或者是煮菜,比如花椒魚。而且青花椒適合生的時候使用,紅花椒則用乾的比較好。
所以,以後去買花椒可以先看看你是准備用來做什麼的?如果是炒菜,就是用紅花椒,如果是煮菜或者是做花椒油,那麼就要用青花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