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毛線織品 » 掏毛線普通話是什麼意思

掏毛線普通話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5-04 00:11:48

A. 求解,你可掏上了,這句東北話什麼意思

你可算賺到了的意思。

東北官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官話語支的一門聲調語言,是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吉林省、遼寧省中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河北省東北部地區的主要方言,170多個市縣旗,使用人口約1.2億。

東北官話細分可分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為幾小片。

東北官話整體接近普通話,外地人印象中的東北話其實往往是東北官話通行地區中一些地區的東北官話。雖然東北各地(除遼東)的口音腔調有些許不同,但這種不同只是「東北味兒」的深淺有無,並沒有詞彙用語的不同,也沒有較大的變音變聲。

藝術特點

第一,生動形象性,由靜態的語言,轉化為動態的語言,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形象生動的語言。

它的生動性來自於勞動,將許多非動性的詞語都取動性表達。以「扒瞎」、「掰扯」、「拔犟眼子」為例,三者都是辯解人的精神狀態非常抽象的詞彙。

將人們編排沒有根據的謊言,方言稱作「扒瞎」,「扒瞎」來自於農村秋收勞動扒苞米,扒出來沒長粒兒的空棒子,稱「瞎苞米」。用「扒瞎」來指責並替代扯謊,不僅生動准確,而且帶有很濃的感情色彩。

同樣,「掰扯」也是得益於扒苞米的勞動,苞米葉子需要一層一層地剝去,到最後方見分曉,用來形容刨根問底、辨別真偽,也是非常形象的;再如「八竿子撥弄不著」,用來形容關系相當疏遠,來自農村的打鳥活動。常在一片空地上撒下少許糧食,裝上轉動的竹竿撥弄來打鳥。

八竿子都打不住一個鳥,可謂過於疏遠了。

第二,東北官話有著巨大豐富性。

如喝酒,不說喝,說「掫」、「整」、「捫」、「倒」、「抿」等。「感情深,一口捫;感情淺,舔一舔」。

在酒桌上,猜拳行令,最顯性格。頂屬「打」、「揍」;「鬧」、「搞」、「抓」、「整」等內涵最豐富。常見的「這嘎達」,「那嘎達」。

第三,幽默感。

東北人的語言中飽藏著「苦中作樂」的調侃、幽默、滑稽的歇後語、俏皮嗑、疙瘩話,經過游戲化、詩化處理。所以,二人轉文學里,寧用古語,不用官話,寧用土語,不用僵硬的概念話。

感情最濃的是鄉土鄉音,一經二人轉藝人嘴裡說出來,就感到幽默、滑稽。

B. 掏上東北話是什麼意思

「掏上了」的意思就是選中了。多指選對了人或事,例如「他這次買的彩票可掏上了」意思就是中獎了。

發展歷史

一方語言,是一方文化的根基。東北官話隸屬官話方言的分支,說話腔調接近現代漢語普通話,其他方言區的人大體上能夠聽明白,這就為近些年來東北方言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必要條件。

東北方言,是漢語方言。這種方言的特殊性,就體現於它源頭的特殊性。

中國古代雖以漢語言(主要是雅言),漢字為主體,但漢語言的各地域的發音和稱謂也不盡相同。按楊雄所著《方言》中劃分十二大方言區,東北大部分地區屬於「燕代方言區」。

元明清以來,民族南北流動,特別明清以來關內失業的農民大量流入東北,又促成文化融合的良好局面,形成東北漢語方言新的歷史時期。

C. 夢見從自己兜里掏出毛線是什麼意思

您好。此夢屬於精神緊張。胡思亂想。建議放鬆神經。多與朋友家人在一起。快樂的氛圍將使你不再多疑敏感。求採納!

D. 毛線、錘子、鏟鏟、爪子分別是什麼意思

這些詞都是四川方言。
毛線、錘子、鏟鏟三個詞意義基本相同,相當於普通話的「屁」。
比如:
你曉得個錘子/毛線/鏟鏟(在四川話里念chuan)相當於你知道個屁。
爪子應該是由「做啥子」演變而來,意思是「干什麼」
比如:
你爪子?相當於「你干什麼」。

四川方言「毛線」:
【釋義】:有點像"放屁"的意思,准確地說是一句臟話的修飾。意思是就對你說的話,做的事表示極端不贊同,原來就是說"毛"而已,後來覺得實在有點不雅或者語氣有點重,就演變成「毛線」。
【近義】:在四川話中,「鏟鏟」,「錘子」,「屁」都含有這一層意思。
【例句】:你懂「毛線」。你懂「錘子」—你懂個「屁」(意思:你懂什麼)

E. 很多人都說毛線,這個毛線是什麼意思

原先毛線不單獨用,只是毛,作為詞尾在特定場合,比如有毛,會毛,是毛……可以看出基本上可以代替某幾個生殖器,用來表達不滿和否定。最晚大約十幾年前粵語已經流行,但粵語現在已經不流行了

後來網路發達了,這樣一些詞也流行到上面。特別是到了大陸,雖然有可能開始只是跟風,比如有人看了港台的bbs用毛然後也用,但你字既然出來了就肯定有人會去讀去念,神奇的平仄就發揮作用了。首先毛本身不適合語氣強的收尾,因為是平聲,最適合的是去聲,所以毛在粵語里經不起考驗,或者說變調了,變成類似「mòu」(這里是國語拼音),雖然不是粵語去聲,但很巧很像國語去聲。

到了國語,變調就不擅長了,何況網上人人都要打字來表音(千萬別說漢語不表音),網民既不能變調也不能自創,但組詞總會吧,隨便組……毛衣,毛球毛皮,毛發毛病毛線諸如此類

————

有些人認為毛和毛線來自他們家的方言,有些人乾脆就認為來自北方話,而我認為大家都真懂粵語和(南方)方言有許多歷史遺留用法,所以我不提,有些人就天真地以為這只是地域差異。

粵語有許多生造字,而我知道粵語肯定會受其他南方方言影響,其他方言沒造字習慣,所以我堅信這些生造字一般都有出處,比如「我營住……」,這個營字不好找,一來讀音要准,二來要知道是什麼字或者引申。假如聽上兩三輩的人講,可能會聽錯,因為他們只不過學了些城市口音,完全審清鄉音和正音,只有強迫症和學者兩種人。

為什麼說粵語會受其他南方方言影響?因為我看到儒林外史,據說吳敬梓用安徽方言寫就。可是就這樣我也看到很多熟悉的詞,如埠頭,糴米,原先我不知道什麼字,一查國語拼音就能對上粵語,而且這些字都通轉了。假如口語用字全和書面音全不同,那就是徹底的文白兩讀,吳語閩語比粵語嚴重。粵語因為又是官方語言,慢慢地人們反而不知道他有兩讀了。沒有通轉這種概念,不能找出本字,按音造字自然多生造字。

粵語也會受普通話影響,體現在書面語可以一樣,但粵語口語從來不會這樣說話。倒是只會普通話的人看著白話文長大,最後說的話都變成書面語了。

最後,就近年流行的網路用語到日常用語,粵語受到北方話的影響真不多,有些還沒來得及影響自己就先死了。即使是像還(hai)是,給(gei)你,沒(mei)有,粵語中也沒有對應讀音,對應的是還(環)是,給(汲)你,沒(末)有,似乎「沒入水中」簡稱沒水(潛水)是粵語味(音)水的出處,僅此一例好像對上了普通話mei。按南北曲規矩,粵語和普通話平仄幾乎相反,所以哪個順口,另一個就很可能不順口,由此也知粵語流行的大部分用語不會進入到普通話。

F. 挖耳屎的普通話是什麼

挖耳屎的普通話:清耵聹
耳屎學名「耵聹」,文雅一點可以叫「耳垢」,都可以用作書面語。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5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31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0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18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6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79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8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2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