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燈籠怎麼打開
A. 手工製作小燈籠做法
1、做這個小貓咪手工燈籠,要先准備正方形彩紙、白紙、彩筆、剪刀和膠棒。
2、用剪刀將彩紙從中間剪開,取其中的一個長方形。
3、將長方形彩紙左右對折,折成更窄的長方形。
4、將長方形左側向右折一個小邊,然後打開。
5、用剪刀將彩紙的右邊剪成寬度相等的許多小條。
6、將彩紙打開,左右兩邊的小條當作燈籠箍,中間的小條當作燈籠肚。
7、將彩紙兩側抹上膠棒,圍成一個圈,粘在一起,做成小燈籠。
8、用剪刀從另一半長方形彩紙上面剪下一個細細的長條。
9、將長條兩側抹上膠棒,粘在燈籠上方,當作燈籠把兒。
10、用黑色彩筆在白紙上畫一隻萌萌的小貓咪,用紅色彩筆在貓咪臉上畫兩個圓形,表示小臉蛋。
11、用剪刀沿著貓咪的輪廓,將小貓咪剪下來。
12、在貓咪身體上抹上膠棒,粘在燈籠上方,一個可愛的小貓咪手工燈籠就做好了,好看又有趣。
B. 大燈籠怎麼打開
用三根鐵絲將燈籠撐起來其實很容易,方法如下。
三根等長鐵絲彎三個圓,周圍用皺紋紙糊起來一個紙桶,底下可以粘一塊同樣大小的圓形硬紙板。
紙板上面可以放蠟燭,也可在紙板上按個圖釘以固定蠟燭,上面的硬紙板剪個洞,拴上繩子,就OK了,很簡單,還是折疊的。
(2)毛線燈籠怎麼打開擴展閱讀:
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
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
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我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
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
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
C. 中國傳統燈籠製作方法
1、選用可以彎曲的竹枝或竹皮
拓展資料:
過春節掛燈籠是為了取吉祥喜慶之意。燈籠分三種:掛燈、擺燈、提燈。掛燈高高地掛在房樑上,照亮整個房間,亮堂堂的,溫暖、祥和、喜慶。擺燈主要是為了裝飾房屋,沒有太大的實際用處,也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
大紅燈籠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至今仍在中華大地流傳著。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徵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中國人眼中,紅燈籠象徵著闔家團圓、事業興旺、紅紅火火,象徵著幸福、光明、活力、圓滿與富貴,所以人人都喜歡。尤其在海外華人聚居的地區,比如唐人街,一年四季懸掛著大紅燈籠。這種傳統,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豐富的文化底蘊。紅燈籠儼然成了中國文化的符號。
D. 用毛線怎樣做燈籠穗頭
將毛線在手指上饒線,綁好後剪開,再串上珠子。
1、將毛線在四根手指上繞線,然後將毛線穿入綁好。
花燈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現代社會多於春節、元宵等節日懸掛,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花燈通常分為座燈、壁燈、吊燈、提燈等,它是用竹木、綾絹、明球、絲穗、羽毛、玉佩、貝殼等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綉、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製作而成的綜合工藝品,也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
E. 如何DIY簡易燈籠方法圖解
准備好紅色紙袋,剪刀,裁紙刀 ,雙面膠,紅 毛線,尺,筆 針,線,筷子 等材料。
把紙袋拆開,修剪掉一些不要的部分,留下兩塊長方形的硬紙片。
在紙的反面距上下各1.5CM畫一條直線,再畫上若干豎線,如圖。
用裁紙刀將它們劃開。
其中的一片硬紙兩端粘上雙面膠,先粘好一邊,將上下留的1.5cm邊寬往裡折。
折好再將硬紙粘成一個圓形。
F. 燈籠的製作方法 紅包
趕緊來學習學習吧。
紅包燈籠的第一種做法
1. 材料准備
六個紅包、一把訂書機、一根細棍、一根絲線、一個燈籠穗子
2. 方法和步驟
第一步:把紅包沿著豎中線對折,疊出摺痕。
第二步:把紅包沿著橫中線對折,疊出摺痕。
第三步:把紅包的四個角,沿著豎中線和橫中線邊緣摺痕進行折疊。
第四步:將其餘紅包也按上述方法折疊出摺痕。。
第五步:累積折6個紅包,然後將紅包整理一下,備用。
第六步:使用訂書機將紅包和紅包對角訂牢固,可先訂紅包的一端,另一端等所有紅包訂好了再訂。
第七步:將6個紅包拼接訂在一起,燈籠初具雛形。
第八步:使用絲線、細棍、穗子將燈籠進行最後加工,串掛起來,即刻完成。
紅包燈籠的第二種做法
1.材料准備
一個大號紅包、美工刀、直尺、雙面膠、毛線
2.方法和步驟
第一步:用美工刀把大紅包的的裁分成兩塊紙,蓋的部分裁剪扔掉。
第二步:把一塊紙沿著長邊裁剪掉一條,裁剪下來的那一條用來做燈籠提手,其餘部分用來做燈籠的籠心。
第三步:把另一塊紙用直尺比著,將紙的中間切分成寬度一樣的豎條,邊緣部分不要切。
第三步:把切成條的那張紙的邊緣粘上透明膠,然後將其沾到用來做燈籠籠心的那張紙上。
第四步:粘黏好後,兩張紙,因為寬度有差異,豎條會拱起來。
第五步:把燈籠的籠心收起來,成一個圓形,粘在一起,燈籠成型。
第六步:把用來做燈籠提手的紙條粘在燈籠的沿口,燈籠完成。
G. 燈籠怎麼做簡單又漂亮
燈籠的做法:
准備材料:紙杯、雙面膠、剪刀、毛線。
1、首先用剪刀把紙杯上面凸起的一圈給剪掉。
H. 如何做一個簡單的燈籠
准備好紅色紙袋,剪刀,裁紙刀 ,雙面膠,紅 毛線,尺,筆針,線,筷子 等材料。把紙袋拆開,修剪掉一些不要的部分,留下兩塊長方形的硬紙片。
在紙的反面距上下各1.5CM畫一條直線,再畫上若干豎線,用裁紙刀將它們劃開。其中的一片硬紙兩端粘上雙面膠,先粘好一邊,將上下留的1.5cm邊寬往裡折。折好再將硬紙粘成一個圓形。
在廣告紙上,畫出一個圓。圓的周圍粘上雙面膠,和燈籠的底部粘好,做成燈籠的底。在頂端用錐子鑽幾個孔,把針穿上紅線從孔里穿過去,再筷子上打結。
取適當長度的毛線繞幾圈,用針從中間縫個死結,並用剪刀把兩側剪開,做成紅色的流蘇。把針扎進燈籠的底部,再刺回來,來回兩次,流蘇固定在燈籠底部即可。
中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 剪紙、 紙扎、刺縫等工藝,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以 宮燈和 紗燈最為著名。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里,處處都有燈籠。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 紙燈籠又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 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 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
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I. 怎樣製作簡易的燈籠,不要太復雜。謝謝!
製作步驟:
1、准備好紅色紙袋,剪刀,裁紙刀
,雙面膠,紅
毛線,尺,筆
針,線,筷子
等材料;
2、把紙袋拆開,修剪掉一些不要的部分,留下兩塊長方形的硬紙片;
3、在紙的反面距上下各1.5CM畫一條直線,再畫上若干豎線,用裁紙刀將它們劃開;
4、其中的一片硬紙兩端粘上雙面膠,先粘好一邊,將上下留的1.5cm邊寬往裡折。折好再將硬紙粘成一個圓形;
5、把粘好的圓形放在廣告紙上,畫出一個圓。圓的周圍粘上雙面膠,和燈籠的底部粘好,做成燈籠的底;
6、在頂端用錐子鑽幾個孔,把針穿上紅線從孔里穿過去,再筷子上打結;
7、取適當長度的毛線繞幾圈,用針從中間縫個死結,並用剪刀把兩側剪開,做成紅色的流蘇。把針扎進燈籠的底部,再刺回來,來回兩次,流蘇固定在燈籠底部即可。
J. 紅燈籠怎麼打開啊
紅燈籠的打開方式
1.燈籠裡面通常會有鐵桿,在鐵桿子上有個機關,使勁壓,壓到一定程度就自動卡在機關上,裡面勾著鋼絲,彈不出來,燈籠就打開完成。
2.按住燈籠的兩頭使勁往中間擠壓,把燈籠中間壓得鼓起來,之後看到燈籠里有根鐵絲,頭上有個鉤子,壓扁燈籠後把那個鉤子勾到另一頭的鐵絲上,燈籠就固定住,然後打開完成。
(10)毛線燈籠怎麼打開擴展閱讀
紅燈籠的介紹及用途
1.燈籠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魏存成介紹,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發明最早的便攜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東」字可能就是對原始燈籠形象的描繪。《南史》記載有「壁上掛葛燈籠」句。葛,就是用麻織成的白色粗布,用它製成的燈籠,可能就是紗燈的原始雛形。
2.其用途是用於標明官銜、字型大小、身份的門燈(風燈)。而紅燈籠則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才興盛起來的,經多年發展,形成了今天節日喜慶用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