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裙怎么做肌理工笔画
⑴ 我是学工笔画的,想问一下,工笔怎么做肌理
当然是要看你的要求了,肌理也有几种,冲色(水中冲色)冲水(色中冲水)撒盐(先涂色,较重,再撒盐,盐最好是粒状)。也有揉纸的,先勾线,再揉纸,再装裱,再画,效果也不错!都是在实践中找经验,相信你还找到更好的好方法的。
⑵ 画肌理画的方法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
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
1.单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复拓印
5.连续拓印
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6.干画纸拓印
7.湿画纸拓印
8.加油拓印
9.刷水点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一次拓印而成
11.多次拓印而成
12.水中花纹处理后拓印,拓印后也可以提起较长时间,或在局部加点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先胶矾再水拓
14.水中加油拓
要用挥发油:松节油、汽油等。
16.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后拓印
17.再水中淋油后拓印,再着墨色。
.实物拓印
18巧借实物纹理,拓后再渲染。可选择的实物有:树叶、绳子、麻批子、松针、席子、蝇拍、木板花纹等
19.对印
20.反面拓印
在画纸的反面拓印,再冲墨处理。
21.拓团蘸色印
将纸团、蔗滓、麻绳、麻袋布、粗纹布料、木板纹、丝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团,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画纸上。
七.滚印法
1.软垫滚印法
2.硬垫滚印法
3.加绳滚印法
4.滚版拓印法
5.皱纸滚印法
6.生宣喷水滚印法
7.熟宣散扔细线下衬硬板滚印法
8.滚子上不均匀涂墨色滚印法
9.多种手法重复多遍滚印法
10.在无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滚滚印法
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无墨滚滚印法
八.渗透法
1.两张纸叠在一起作画,下面一张成自然纹理。
2.一张纸折叠后在一面作画,原理同上,展开后作为同一张画再作处理。
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画,下面一张会渍出奇异纹理。
九.平涂法
1.淡墨色平涂
2.淡墨色平涂叠加笔触
十.积墨法
1.干积墨法
2.湿积墨法
3.干湿积墨法
4.积墨加皴擦法
十一.破墨法
1.浓破淡
2.淡破浓
3.墨破色
4.色破墨
十二.冲墨法
熟宣常用,生宣也可。生宣冲墨需要用大笔戳洗、吸干。垫不吸水的垫子叫“流墨冲”,垫吸水的垫子叫“吸墨冲”。冲墨之前,要准备热风机。此法可与撒盐法、皱纸法、局部变性等方法合用。
1.水冲墨
墨水中加树胶水,画出大意后,趁未干时放地下用大量清水冲墨,使原墨尽量渗化,效果理想时,用热风机固定。如果需要冲洗的部位较多,可以分作多次冲洗。比如,先冲洗枝干,再冲洗树叶等等。
2.墨冲水
先用水画或喷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此法类似“破墨法”,参见该条。
3.待机冲墨
待墨色稍干时冲之,墨的边缘先干,有朦胧之效。
4.纸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处理。
5.冲墨后,将画挂起,用喷壶喷水,令墨块流动,用热风机固定。
6.含胶墨点,趁湿在墨点中心滴入清水
十三.撞水法
又称点水法、注水法,多用于熟宣或矾绢。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纸等材料将多余水分吸干。
1.撞墨
2.撞色
十四.让水法
1.用水画物象,再用较干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处吸墨,并自然渗化,再加点画。
2.墨让水,用水画物象,用较湿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让开,无水部分墨晕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十五.弹色法
淋色法与此相类。
1.用笔管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2.用牙刷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十六.喷染法
可以局部遮挡,再喷染。
1.喷墨色
2.喷水
3.喷绘
局部遮挡,用来画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来画墙壁,表现水泥纹路,辅之以实物拓印法(如牵牛花叶等),可得真实立体层次效果。
十七.晕结腐蚀法
一盆水约一两洗衣粉。
1.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后用墨色画出物象,稍停用水洒点于墨上,即出现斑点;再用水喷,将纸竖起,在一个方向斑点晕化,就会出现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后用热风机固定即可。
2.先画物象,再淋、点、喷、冲洗衣粉溶液,提起画作,倾斜导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搅拌,使之成为稠密泡沫状,捧到画纸上(生熟均可),然后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阴干,即可出现网状泡沫肌理效果。
4.画纸放在画毡上无干扰泡落墨法
5.画纸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十八.吸收沉淀法
1.直接撒盐法
小颗粒加精盐为好。
2.水墨色彩加入碱类(肥皂水、洗衣粉、洗涤剂等)调匀,敷色后半干时撒盐。
3.与撒盐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面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较好。
十九.浆纸法
1.豆浆法
取生豆浆备用。根据对渗化程度兑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则越接近熟纸。把要处理的生宣、皮纸、高丽纸等铺在画毡上,或淋洒、或喷点,或涂刷,挂起阴干后即可使用。
2.牛奶法
3.生蛋清水法
用豆浆水均匀地刷到生宣或皮纸上,可单张刷制,也可以把待刷的纸铺到已刷的纸上刷制,一摞可刷十余张,一起搭在木杆上,干后揭开使用。
将生宣纸挂在无烟尘污染处,在空气作用下,质地变紧也颇好用。
二十.胶矾法
1.胶矾作画,干后点画渲染。
2.胶矾作画,趁湿点画渲染。
3.局部变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笔效果。
4.进行中使用胶矾
在生宣上淋上矾水,干后画墨竹;干后,再以饱和矾水点画竹上积雪;干后,在画纸背面喷点或烘染水墨。
黄明胶一钱,捣碎;白矾五分,研成细末;白芨五分,切成小片;分别用少量温水泡三天左右。然后,在黄明胶和白芨中兑入适量开水,促使其完全溶化,与矾水合成混合液约一市斤左右,冷却后即可刷用。一斤混合液可刷制四尺生宣十余张。
二十一.蜡染法
1.干蜡染
用来画纹理。
2.液蜡染
涂在画纸上,干后掰裂揉碎,再涂画墨色。
3.在熟宣上表现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胶矾,就可以选择使用蜡染。
二十二.加油法
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许松节油画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节油画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二十三.做旧法
1.红茶水反复渲染
2.淡墨加少许赭石藤黄,使做旧呈黄灰色。
3.淡墨加少许花青,使做旧呈蓝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后者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后再从背面刷,直至满意为止。
6.橡皮擦后再上色
7.砂纸擦后再上色
垫板:玻璃、木板、水泥墙、直线硬板等。
8.烟头烧或者落灰烧
烧后的空洞要在托后补色。
⑶ PS工笔画详细教程
工具/原料
Photoshop
方法/步骤
1
首先了解下中国风的一些基础:
1、饱和度大多偏低;
2、片子颜色多偏向于黄色或者米黄;
3、光线一定要平面柔和一点;
4、 有统一的色彩.原片的曝光不是很好,另外那个伞感觉很多余所以直接去掉 ,直接正常磨皮修片即可, ,前期转档基础调节曝光,提亮阴影,降低对比和修饰皮肤等简单调节就不多说了,我直接给大家讲下技巧的应用,进入主题!
2
原图和效果图对比
3
1、先准备一块宣纸做为底色。
2、这步是关键:把修好的图扣图拖到宣纸上做混合模式正片叠底,有的老师喜欢用宣纸做混合模式正片叠底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方法不一样。
3、针对人物向下嵌入提亮,让图柔和。
4、针对人物向下嵌入可选颜色里面抽去大部分黄和一部分红,让人物光线变的更平更柔。
5、针对桃花的洋红做一点微调。
6、用色阶RGB通道暗部加点灰让图更柔和些。
7、按住CTRL键点击人物图层把人物的选区点出来,然后在宣纸的图层上做一个高斯模糊值(10),因为宣纸是有肌理有条纹的,做个高斯模糊可以把印在人物的条纹模糊掉一部分让人物变干净一点,但不要完全模糊掉。
8、选中人物层USM锐化让人物线条更加清晰一点。
9、文字从网上找诗句在PS里面打出来,在制作一个印章放到文字下方,最后把图做椭圆效果更显中国风。
10、最后教大家做自己的印章,去网络搜:篆体字转换器,点第一个网页,打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转换成自己喜欢的篆体字,然后把字体下载下来,网络<印章>图片找一个自己的喜欢的边框拖到PS里面把里面的字换成你自己的名字即可。
⑷ 工笔肌理,这种肌理是怎么做的
撒盐法,水墨调色渲染,如何撒盐,干了以后把盐抖落,肌理自成。
⑸ 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
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
1.单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复拓印
5.连续拓印
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6.干画纸拓印
7.湿画纸拓印
8.加油拓印
9.刷水点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一次拓印而成
11.多次拓印而成
12.水中花纹处理后拓印,拓印后也可以提起较长时间,或在局部加点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先胶矾再水拓
14.水中加油拓
要用挥发油:松节油、汽油等。
16.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后拓印
17.再水中淋油后拓印,再着墨色。
.实物拓印
18巧借实物纹理,拓后再渲染。可选择的实物有:树叶、绳子、麻批子、松针、席子、蝇拍、木板花纹等
19.对印
20.反面拓印
在画纸的反面拓印,再冲墨处理。
21.拓团蘸色印
将纸团、蔗滓、麻绳、麻袋布、粗纹布料、木板纹、丝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团,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画纸上。
七.滚印法
1.软垫滚印法
2.硬垫滚印法
3.加绳滚印法
4.滚版拓印法
5.皱纸滚印法
6.生宣喷水滚印法
7.熟宣散扔细线下衬硬板滚印法
8.滚子上不均匀涂墨色滚印法
9.多种手法重复多遍滚印法
10.在无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滚滚印法
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无墨滚滚印法
八.渗透法
1.两张纸叠在一起作画,下面一张成自然纹理。
2.一张纸折叠后在一面作画,原理同上,展开后作为同一张画再作处理。
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画,下面一张会渍出奇异纹理。
九.平涂法
1.淡墨色平涂
2.淡墨色平涂叠加笔触
十.积墨法
1.干积墨法
2.湿积墨法
3.干湿积墨法
4.积墨加皴擦法
十一.破墨法
1.浓破淡
2.淡破浓
3.墨破色
4.色破墨
十二.冲墨法
熟宣常用,生宣也可。生宣冲墨需要用大笔戳洗、吸干。垫不吸水的垫子叫“流墨冲”,垫吸水的垫子叫“吸墨冲”。冲墨之前,要准备热风机。此法可与撒盐法、皱纸法、局部变性等方法合用。
1.水冲墨
墨水中加树胶水,画出大意后,趁未干时放地下用大量清水冲墨,使原墨尽量渗化,效果理想时,用热风机固定。如果需要冲洗的部位较多,可以分作多次冲洗。比如,先冲洗枝干,再冲洗树叶等等。
2.墨冲水
先用水画或喷淋,再用浓淡墨淋或冲之。此法类似“破墨法”,参见该条。
3.待机冲墨
待墨色稍干时冲之,墨的边缘先干,有朦胧之效。
4.纸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处理。
5.冲墨后,将画挂起,用喷壶喷水,令墨块流动,用热风机固定。
6.含胶墨点,趁湿在墨点中心滴入清水。
十三.撞水法
又称点水法、注水法,多用于熟宣或矾绢。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纸等材料将多余水分吸干。
1.撞墨
2.撞色
十四.让水法
1.用水画物象,再用较干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处吸墨,并自然渗化,再加点画。
2.墨让水,用水画物象,用较湿墨色平涂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让开,无水部分墨晕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十五.弹色法
淋色法与此相类。
1.用笔管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2.用牙刷蘸墨色,弹至画纸上。
十六.喷染法
可以局部遮挡,再喷染。
1.喷墨色
2.喷水
3.喷绘
局部遮挡,用来画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来画墙壁,表现水泥纹路,辅之以实物拓印法(如牵牛花叶等),可得真实立体层次效果。
十七.晕结腐蚀法
一盆水约一两洗衣粉。
1.用适当浓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后用墨色画出物象,稍停用水洒点于墨上,即出现斑点;再用水喷,将纸竖起,在一个方向斑点晕化,就会出现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后用热风机固定即可。
2.先画物象,再淋、点、喷、冲洗衣粉溶液,提起画作,倾斜导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搅拌,使之成为稠密泡沫状,捧到画纸上(生熟均可),然后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阴干,即可出现网状泡沫肌理效果。
4.画纸放在画毡上无干扰泡落墨法
5.画纸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十八.吸收沉淀法
1.直接撒盐法
小颗粒加精盐为好。
2.水墨色彩加入碱类(肥皂水、洗衣粉、洗涤剂等)调匀,敷色后半干时撒盐。
3.与撒盐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选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面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较好。
十九.浆纸法
1.豆浆法
取生豆浆备用。根据对渗化程度兑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则越接近熟纸。把要处理的生宣、皮纸、高丽纸等铺在画毡上,或淋洒、或喷点,或涂刷,挂起阴干后即可使用。
2.牛奶法
3.生蛋清水法
用豆浆水均匀地刷到生宣或皮纸上,可单张刷制,也可以把待刷的纸铺到已刷的纸上刷制,一摞可刷十余张,一起搭在木杆上,干后揭开使用。
将生宣纸挂在无烟尘污染处,在空气作用下,质地变紧也颇好用。
二十.胶矾法
1.胶矾作画,干后点画渲染。
2.胶矾作画,趁湿点画渲染。
3.局部变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笔效果。
4.进行中使用胶矾
在生宣上淋上矾水,干后画墨竹;干后,再以饱和矾水点画竹上积雪;干后,在画纸背面喷点或烘染水墨。
黄明胶一钱,捣碎;白矾五分,研成细末;白芨五分,切成小片;分别用少量温水泡三天左右。然后,在黄明胶和白芨中兑入适量开水,促使其完全溶化,与矾水合成混合液约一市斤左右,冷却后即可刷用。一斤混合液可刷制四尺生宣十余张。
二十一.蜡染法
1.干蜡染
用来画纹理。
2.液蜡染
涂在画纸上,干后掰裂揉碎,再涂画墨色。
3.在熟宣上表现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胶矾,就可以选择使用蜡染。
二十二.加油法
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许松节油画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节油画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二十三.做旧法
1.红茶水反复渲染
2.淡墨加少许赭石藤黄,使做旧呈黄灰色。
3.淡墨加少许花青,使做旧呈蓝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后者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后再从背面刷,直至满意为止。
6.橡皮擦后再上色
7.砂纸擦后再上色
垫板:玻璃、木板、水泥墙、直线硬板等。
8.烟头烧或者落灰烧
烧后的空洞要在托后补色。
⑹ 工笔画的技法
白描
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绘画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自然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褪色法:以层层积色方式,一层层上色时退出一部分,设色越多层次越多,画花鸟及草类杂物中常用。
分染:除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平涂开醒。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迹。
罩染:罩染时,不能急于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
统染:笔上含色要饱,用笔要轻,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坏掉。
碰染:有两种不同颜色,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然后在叶或花瓣中间碰到一起,使其自然衔接,形成统一整体的方法。
接染:用一种颜色趁湿接着染另一种颜色,使颜色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合适在同一体面中包括几种不同颜色的情况,其特点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种流动感。
平涂:涂时颜色要薄、水分要适度,要一笔接一笔顺涂,不要来回涂抹。平涂的方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用于打底色,衬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为了突出某些主题或表现一些特定的环境,气氛而在物象周围进行大面积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见笔的一种染法。多用来染石头、树干。
反衬:在渲染过程中用颜色从纸或绢的背后衬上颜色,使正面的颜色更加深厚明艳。
水注色法:多用于石头和树干。先用墨染出石头或树干的轮廓(墨色要有浓淡变化),可以把水分用得足足的,要水墨汪汪,趁墨迹未干时,注入清水或重墨,把平板的颜色冲开,产生丰富的变化。
点蕊:点花蕊在画花中是很重要的。点蕊时用尖笔蘸上饱满的颜色,在尖上一滴滴点下去,点成一个圆珠,干后,要圆、凸、大小均匀,中间陷下一个小坑为最好。
中锋用笔要执笔端正,笔锋在墨线的中间,用笔的力量要均匀,笔锋垂直于纸面,其效果圆浑稳重。侧锋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
用线方法
在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我们在评论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时,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
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譬如,铁线描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皱就比披麻效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学习者持之以恒的训练,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当代画坛盛行肌理制作,这是将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而已,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挂巧。.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1、高古游丝描:用尖笔圆匀细弱描出,要有轻柔秀劲古逸之气合。易于表现娴静幽闲,典雅雍穆之情趣,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2、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不滞。
3、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法描出,粗细均匀,富有纪律性,无丝毫柔张之迹,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
4、琴弦描:用中锋悬腕笔法,须留得住,心手相应而不乱,如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
5、折芦描:此由园笔转为方笔之法,仍须方中见园,可以隶法为之。
6、钉头鼠尾描:落笔如钉之头,似有小钩,收笔则如鼠尾,一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
7、橄榄描: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应起驰极轻,中间极沉着如唐人佛家正用此笔。
8、蚂蝗描:柔而不弱、无雍肿断续之迹,如梁楷《八高僧故事卷》。
9、曹衣出水描:衣纹多用直笔紧束,所谓曹衣(即曹不兴)出水笔法,最要沉着,如唐代的阎立本《步辇图》。
10、战笔水纹描:战战兢兢即颤也,用笔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
11、阑叶描:此法用笔省轻重变化,但忌浮滑轻薄之习,唐代吴道子常用此法,多表现天女武神长裙深浅地,衣带飘舞之风姿。
12、混描:在浓墨的衣纹线之侧,以淡墨或色彩 以衣纹复线,反之亦可在淡墨线上 以浓墨复线,以增加丰富的效果,此法古人常用。
13、减笔描:马袁、梁楷多用此法,以少许胜人之多许,少难于多,用笔简括,一气哈成也。
14、撅头描:用秃笔,坚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异粗恶,此法宋人常用之,如梁楷《六祖图》。
15、蚯蚓描:春蛇秋蚓,以喻作书无骨之弊,然险恶太过亦不足取,当如篆书圆笔为住如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16、竹叶描:视芦叶为短,半叶为长,乃介于两者之间的描法,仍用金错刀书法,以中锋写之,如 李唐的《采薇图》。
17、枯柴描:如山水画中有乱柴皱,用笔以,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为宜。黄慎常用此法。
18、枣核描:近似橄榄描法。

⑺ 装饰画的肌理怎么做
下面是几种肌理的制作方法:
喷洒法——包括两种方法:一种为喷绘法,另一种为洒色法。 喷绘法是以喷笔等喷绘工具为主的绘制方法。由于喷绘工具绘制的色彩细腻、均匀,所以它不仅可以绘制出具有写实风格的画,且能使画面达到一种神秘效果。喷绘法除使用专业的喷绘工具外,还可以利用刷子等工具达到类似的处理效果,采用遮挡方法,可以喷绘出清晰的边缘。喷绘法可以结合勾线法,使画面更为生动。当然,喷绘工具用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在对此工具的特性未达到娴熟掌握时,抑或产生相反的效果。 洒色法是将色彩洒在画面的一种方法。它以毛笔、海绵等工具敷上颜色并洒在画面所需之处,以达到一种不规则的点状的肌理效果。时装画中的某些点状面料肌理、背景处理可以使用此方法。
2.晕染法——晕染法是从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吸取而来的一种技法。采用两支毛笔交替进行,一支敷色,一支沾清水,由深至浅均匀染色。
3.撇丝法——这是中国画、染织图案设计中的一种技法。采用笔敷色之后,将笔锋撇开,形成间隔、长短等不规则的排线。
4.重叠法——以色与色的逐层相加,产生另一种色相、明度、纯度等不同的色彩。这种效果,一般表现透明、或需要加深的色,可以多次进行完成。相加色彩的次数,可以三或四次、甚至更多,一般来说,以纸张的承受力、颜色的覆盖力和所要表现的效果为准。比如表现朦胧的效果时,可以运用重叠法,由浅至深,逐层、逐次晕染,使其产生透明的效果。
5.剪贴法——以面料、报刊、色纸等一些可用于剪辑、拼贴的材料,按画面需要进行拼接、粘贴的一种技法,它可用作间接预视面料运用的整体效果。
6.阻染法——利用颜料中油性颜料(油画棒、蜡笔、油性马克笔等)与水性颜料(水彩)相互不融的特性,以一种颜料作纹理,水粉颜料附着其上,由此产生两种颜料的分离。此法多用于深底浅色面料的处理。
7.拓印法——拓印法是将棉花、海绵、布等材料,使其形成一定的形状,敷上颜料之后,作于画中,可形成一定的肌理效果。亦可预备如纸或塑料材料制成的某种所需形状,再用拓印之法,形成某种所需形状的特殊肌理效果。
8.转印法——采用转印纸上的图案,并将这些图案用刮笔转印到画中。转印的图案具有工整、快捷等优点,但受到转印纸图案种类及尺寸的限制。
9.凹凸法——使用一定的外力,将画面所要处理的部位,敲打、压挤出凹凸效果来,由此而产生一种立体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法时,色彩的选用,不可太多,最好使凹凸处理在色块,或单色色块上,甚至是无色之中。凹凸的部分,其面积不宜过大。使用凹凸法时,应注意力度的大小,以及纸张的弹性、厚薄,以免损坏画面。
10.磨擦法——用枯笔、海绵、橡皮、布等带有阻力的粗糙的材料,敷上少许颜料,磨擦画面,或用砂纸、牙刷等工具磨擦画面,由此而产生一种较为朦胧、陈旧的某种痕迹效果,此法称为磨擦法。
11.流彩法——此方法利用颜料的流动性达到表现的目的。首先用适量的清水打湿需要处理的部分,然后用含有一定量水分的颜色置于其中,小心翻动画面,使色彩流动至满意为止,干后即成为具有流动感的画面效果。亦可预先在镜面、水面(需用油性颜料)等光滑的材料表面将颜料作好流动的色彩肌理,然后用画纸覆盖其上,将流动的色彩印入画中,最后进行剪辑处理。
12.折皱法——将画面按所需揉、折成皱,再敷上色彩作画,产生一种肌理效果,称为折皱法。此法用于特殊的面料和背景肌理效果的表现。
13.刮割法——这是利用某种硬物、尖状物或刀状物,刮割画面,使其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的方法。运用此法时,需考虑刮割的深度与纸张的质地与厚度,避免划破纸张。 所谓肌理就是一种不平整纹路! 在绘画中主要能起丰富画面的 作用! 具体的做法:
1), 用牙刷沾颜色后,拨牙刷毛,弹出色粒落到画面上. 2), 用海绵,或丝瓜筋沾颜色后轻轻地按在画面上. 3), 或用较大的水盆放上水,在水面上滴些墨汁或颜色,轻轻拌一下, 上面覆盖生宣纸.马上撩出来!动作要快。
⑻ 工笔画上色的步骤
鸟类着色法(八哥、山雀)
步骤一:
浓墨勾轮廓。

(8)牛仔裙怎么做肌理工笔画扩展阅读
历史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开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的《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
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清 慵讷居士 《咫闻录·秘戏图》:“ 关中 马振 ,近时画家之着名也,善工笔。
一时风气,凡馈大宪礼,必有秘戏图册,而 马振 之所画者,即景生情,能穷闺闸之婿态。” 黄宾鸿 《古画徵·明画尚简之笔》:“言 明 画之工笔者,必称 仇实父 。”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里面一些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笔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