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生牛仔胎盘不脱落用什么药好
‘壹’ 母牛下完牛犊胎衣不下怎么办
母牛下完牛犊胎衣不下的处理方法如下:
1、使用促进子宫肌收缩的药物,如注射麦角新碱3到5毫克。
2、促进母子胎盘的分离或溶解,给子宫注入50到70毫升的双氧水或者把高渗透盐水注入子宫腔,利用渗透压的做作用使胎衣脱水皱缩,利于母子胎盘分离。
3、可由脐动脉注入细胞胶原酶,或胰蛋白酶,加速胎衣溶解。
4、可使用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在母牛产后进行肌肤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便可引起子宫产生较强的收缩。
5、向子宫里投入广谱抗生素、磺胺药、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防腐消毒药,隔日或1日1次,直至胎衣排出。
‘贰’ 牛胎盘不下怎么办
牛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小时仍排不出胎衣。正常情况下,母牛在分娩后3~5小时即可排出胎衣。牛胎衣不下,在初期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症状,两天后,停滞的胎衣开始腐烂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暗红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腐烂分解产物若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等。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剥离法两种。采用药物疗法可在母牛皮下或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国际单位(最好在分娩后8~12小时注射,如超过24小时,则效果不佳),也可注射催产素10毫升
‘叁’ 牛胎衣不下最好办法是什么
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剥离法两种。
一、药物疗法:
1.采用药物疗法可在母牛皮下或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最好在分娩后8~12小时注射,如超过24小时,则效果不佳),也可注射催产素或麦角新碱6~10毫克。
2.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有外伤或坏死时,应用抗生素做全身治疗。
3.在胎衣不下的早期阶段,常常采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创伤或坏死情况时,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增大药量,或改为静脉注射,并配合支持疗法。特别是对小家畜,全身用药治疗胎衣不下是必不可少的。
4.分娩后一周内的牛,禁止导管灌注,易造成阴道穹窿和子宫壁穿孔。向子宫内投放四环素或其它抗生素,起到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药物应投放到子宫黏膜和胎衣之间。大家畜每次投药0.5~1g。辅助疗法:天花蛋白粉可以促进胎盘变性和脱落;胰蛋白酶可加速胎衣溶解过程;食盐则能造成高渗环境,减轻胎盘水肿和防止子宫内容物被机体吸收,并刺激子宫收缩。子宫颈如果已经缩小,可肌注雌激素,例如己烯雌酚,牛10~30mg,使子宫颈开放,排出腐败物,然后再放入防止感染的药物。雌激素尚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提高子宫的抵抗力,可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共2~3次。出现全身症状时需要进行子宫治疗,四环素是首选药,因为引起母牛子宫炎的典型菌群具有产生青霉素酶的特性;厌氧菌的存在使氨基糖苷类的作用受到抑制;子宫内的组织碎片使磺胺类无效;子宫用防腐剂处理没有益处。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外伤或坏死时,应该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二、手术治疗:
即徒手剥离胎衣。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要强剥,剥离不净不如不剥,患牛体温升高时不能剥。剥离胎衣应做到"快(5~20分钟内剥完)、净(无菌操作,彻底剥净)、轻(动作要轻,不可粗暴)",严禁损伤子宫内膜。对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体温升高的病牛,不可进行剥离。
1.术前准备:术者穿戴长靴及橡胶围裙,清洗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并按常规消毒。用绷带包缠病牛的尾根,拉向一侧系于颈部。手上如有伤口,应注意防止受到感染。
2.剥离方法:在母体胎盘与其蒂交界处,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的边缘,轻轻将它自母体胎盘上撕开一点,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抠开一点。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逐步分开,剥得越完整效果越好。辨别一个胎盘是否剥过的依据是,剥过的胎盘表面粗糙,不连胎膜;未剥过的胎盘和胎膜相连,表面光滑。如果一次不能剥完,可在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等1~3天再剥或留下让其自行脱落。
3.胎衣剥离完毕后,用虹吸管将子宫内的腐败液体吸出,并向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每天或隔天一次,持续1~3次。
‘肆’ 母牛下仔后胎盘未娩出怎么办
母牛分娩后一般在12小时内将胎衣完整排出,若超过12小时仍不能完整排出胎衣,我们就称之为母牛胎衣不下,也就是题主所指的母牛下仔后胎盘未娩出。母牛胎衣不下主要原因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原因有母牛妊娠期运动不足;母牛饲料单一、品质差,缺少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母牛过胖或者过瘦;母牛胎儿过大,难产和人工助产错误;细菌感染了母牛的子宫,引起胎盘粘连。
最后总结:母牛下仔后胎盘未娩出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上面已经写的很清楚了,遇到这种情况的养牛户可以尝试下,但重点还是以预防为主。
‘伍’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如何治疗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母牛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排出就是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原因有许多,子宫收缩无力是胎衣不下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还有由于布鲁氏菌病、胎儿弧菌症、毛滴虫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子宫和胎盘炎,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发生炎性粘连。经过观察、诊断和分析,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有:钙、磷等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缺乏;运动量不足;缺硒和缺维生素E也会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飙升;频繁更换饲草饲料且饲料单一,也会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 尽管胎衣不下是奶牛疾病中的常见病,但所导致的后果却很严重,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只其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地比正常的牛只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洽。 1.诊断 胎衣不下临床症状一般很明显,可见胎衣悬于外阴。如不接受治疗,胎衣不下一般会在产后3~12天自然分离排出,但部分牛只子宫颈闭锁,使得胎衣可能会在子宫内滞留很长时间,待到产后第一次发情后才有可能排出,进而继发子宫内膜炎,初期分泌物少,不容易被诊断出,这就要求兽医早期进行有效预防和正确判断治疗。初期除了直接眼观检查外,滞留在子宫中、子宫颈或阴道时需要借助阴道检查完成,早期检查和治疗对奶牛今后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阴道检查的时候,首先要将外阴及其周围区域小心清洗和消毒,避免医源性带入细菌。一般在子宫颈开张不足以进入检查人员的一只手时,可以将子宫颈坏死和已经脱落的胎盘清理取出。当可以满足手进入时,应该判断胎盘多少以及黏附程度,在少且易剥离的时候可以小心地剥离,且在剥离后需要向子宫内灌注有效抗生素。 2.预防 根据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理分析,其预防的措施主要如下: (1)保证奶牛营养平衡 干奶期奶牛饲养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保证奶牛营养平衡,如钙的吸收能力、VE、Se等的补充,尤其对于饲养技术相对落后的奶牛场,在冬季等可以直接添加鱼肝油胶丸等,比较简单而实用。对于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牛饲养来说,使用专业产品公司的阶段料,可满足奶牛不同阶段营养需要,保证营养稳定高效。 (2)配种前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炎 随着奶牛胎次增加,产道损伤几率增多,导致感染机会加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提高,也使新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易粘连,所以应在早期正确诊断并有效治愈。 (3)产前产后护理 怀孕期间可适当增加活动量,怀孕初期,活动量相对要少些,但怀孕8~9个月时,活动量相对要大一些,每天舍外运动最好不少于4小时。 对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及体质差、胎次高的牛只,产前1周可肌注1次维生素D3;在离母牛预产期45天和15天时,各肌注1次亚硒酸钠VE,每次5毫升;对经产母牛,产后立即采取补钙、补糖;对产后2~3小时后胎衣排出不多的奶牛注射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等,这些措施可因具体牧场条件而定,一般都能有效地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 (4)其他 母牛在分娩时所排出的胎水中含有类似垂体后叶素的物质,并且在胎水中的含量随着妊娠期的推进而增加,在分娩时会达到高峰,被奶牛机体吸收后也可促进子宫收缩,因而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集胎水让奶牛饮用,也会有一定效果。同时,母牛分娩后的一个小时内,尽量与新生犊牛放在一起,这对于胎衣的排出具有积极的作用。 3.治疗 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在药物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明显好转的时候,可以考虑与手术剥离相结合的办法。 (1)药物治疗 主要原则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消炎,但必须使用允许动物治疗用药物。 ①抗生素类 金霉素1克或土霉素2克,用10%生理盐水500毫升溶解,温热后注入子宫,促使胎儿胎盘缩小,利于胎衣排出。对于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的也必须考虑全身性用药,减少炎症的不利影响。在针对子宫内膜炎治疗过程中,尤其是久治不愈牛只,可以考虑使用溶菌酶类生物试剂,减少抗生素使用带来的风险。 ②激素类 用垂体后叶素50~100国际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2小时后再注射1次,最好是在产后6~8小时使用,12小时以内使用效果佳;也可用催产素100国际单位,麦角新碱6~10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③辅助治疗类 用10%氯化钠500毫升或者含糖盐水1000~2000毫升,1次静脉注射。 ④中药治疗 中兽医认为奶牛胎衣不下是生产时耗气伤血、气虚血亏、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活动力减弱的结果,其治疗以补气益血为主,佐以行滞祛瘀、利水消肿。奶牛场可以用“参灵汤”,中药主要成分如下:黄芪、党参、生薄荷、五灵脂、川芎、益母草各30克,当归60克,研为末,开水冲服;“加味生化汤”:当归90克、川芎69克、益母草150克、党参60克、黄芪60克、桃仁30克、红花25克、白术60克、山楂60克、炙甘草15克,用水煎服。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牛只具体情况而下药,即使当时胎衣不脱离,但以后人工剥衣,有手到即脱的效果。 ⑤手术剥衣 采用上述方法无效的病例,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剥离。但不宜早期进行,因为剥衣容易损伤或感染子宫,且要判断出此阶段胎盘呈坏死样,并且能用最小的力量从肉阜上剥离。对于滞留的胎衣不提倡强行剥离,有丰富经验的兽医可行。 (2)具体操作:剥衣前,最好先用温水灌肠,排出直肠中积粪或用手掏尽,防止在阴道检查时污染。经验少的兽医人员可用绷带缠尾,交给助手拉向一侧,然后用0.3%高锰酸钾洗涤外阴部,并用碘伏或者新洁尔灭等消毒液在有效浓度情况下消毒,向子宫内注入10%氯化钠500毫升,主要是起到高渗脱水的作用。剥离时,左手握住外露胎衣,右手顺阴道伸入子宫,寻找子宫叶;先用拇指找出胎儿胎盘的边缘,然后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把它们轻轻拱开。剥离子宫角尖立端的胎衣比较困难,这时可轻拉胎衣,再将手伸向前下方,迅速抓住尚未脱离的胎盘,即可较顺利地剥离胎衣。剥衣完毕后,可用利凡诺和土霉素等冲洗,以防子宫感染。必要时每天1次,连用3天。 因为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造成不同牧场胎衣不下的直接原因可能也不一样,有可能采用上述问题中的一种措施,就能减少胎衣不下,也有可能采取很多种上述措施,效果不明显,上述的诊断、预防、治疗等方法仅是简单的罗列,需要牧场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胎衣不下带来的损失。
‘陆’ 母牛下崽。胎衣不下用什么药
牛胎衣不下
治疗 注意:对于阴门悬吊有胎衣者,既不能在胎衣上悬吊重物,又不能将胎衣从阴门处剪断。采取前一种方法,胎衣血管可能勒伤阴道底壁黏膜,也可能引起子宫内翻及脱出,还会引起努责以及重物将胎衣撕破,使部分胎衣留在子宫内;采取后一种方法处理,遗留的胎衣会缩回子宫,以后脱落也不易排出体外,还会使子宫颈提前关闭。如果悬吊的胎衣较重,可在距阴门约30cm处剪断,以免子宫脱出。
药物疗法
1. 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有外伤或坏死时,应用抗生素做全身治疗。
2. 在胎衣不下的早期阶段,常常采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创伤或坏死情况时,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增大药量,或改为静脉注射,并配合支持疗法。特别是对小家畜,全身用药治疗胎衣不下是必不可少的。
3. 分娩后一周内的牛,禁止导管灌注,易造成阴道穹窿和子宫壁穿孔。向子宫内投放四环素或其它抗生素,起到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药物应投放到子宫黏膜和胎衣之间。大家畜每次投药0.5~1g。辅助疗法:天花蛋白粉可以促进胎盘变性和脱落;胰蛋白酶可加速胎衣溶解过程;食盐则能造成高渗环境,减轻胎盘水肿和防止子宫内容物被机体吸收,并刺激子宫收缩。子宫颈如果已经缩小,可肌注雌激素,例如己烯雌酚,牛10~30mg,使子宫颈开放,排出腐败物,然后再放入防止感染的药物。雌激素尚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提高子宫的抵抗力,可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共2~3次。出现全身症状时需要进行子宫治疗,四环素是首选药,因为引起母牛子宫炎的典型菌群具有产生青霉素酶的特性;厌氧菌的存在使氨基糖苷类的作用受到抑制;子宫内的组织碎片使磺胺类无效;子宫用防腐剂处理没有益处。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外伤或坏死时,应该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4. 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加快子宫内容物的排出。肌注或皮下注射OXT,牛40~80IU,2h后重复一次;这类制剂应在产后尽早使用,对分娩后超过24h或难产继发子宫弛缓者效果不佳。另外,给牛灌服3L羊水,也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于2~6h后可排出胎衣,否则6h后可重复应用,供羊水牛必须是健康的。
5. 中药治疗(1)加味生化汤(2)参灵汤:黄芪30g党参30g生蒲黄30g五灵脂30g当归60g川穹30g益母草30g,共为末,开水冲,灌服。加减:淤血而有腹痛者,加醋香附25g泽兰叶15g生牛膝30g。(3)活血化瘀汤:当归60g川25g五灵脂10g桃仁20g红花20g枳壳30g乳香15g没药15g,共为末,开水冲,黄酒200~400ml为引,灌服,适用于体温高,努责不安的病畜。
个人经验性的认识:在布病场,糖钙静脉注射预防性治疗方法能控制胎衣不下在10%以内。干奶牛饲喂低钙料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胎衣不下发生率。在精饲料含钙量正常的情况下,干奶牛粗饲料为青贮加羊草时胎衣不下发生率较高,干玉米秸加羊草则胎衣不下发生率较低。
手术治疗
即徒手剥离胎衣。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要强剥,剥离不净不如不剥,患牛体温升高时不能剥。剥离胎衣应做到“快(5~20分钟内剥完)、净(无菌操作,彻底剥净)、轻(动作要轻,不可粗暴)”,严禁损伤子宫内膜。对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和体温升高的病牛,不可进行剥离。
(1)术前准备:术者穿戴长靴及橡胶围裙,清洗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并按常规消毒。用绷带包缠病牛的尾根,拉向一侧系于颈部。手上如有伤口,应注意防止受到感染。
(2)剥离方法:在母体胎盘与其蒂交界处,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的边缘,轻轻将它自母体胎盘上撕开一点,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抠开一点。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逐步分开,剥得越完整效果越好。辨别一个胎盘是否剥过的依据是,剥过的胎盘表面粗糙,不连胎膜;未剥过的胎盘和胎膜相连,表面光滑。如果一次不能剥完,可在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物,等1~3天再剥或留下让其自行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