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舞带什么帽子
Ⅰ 藏族男女为什么喜欢戴帽子
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都受到当地的风俗和地理环境、气候等影响。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日光充足、紫外线超强。如果没有服饰帮助,他们可能变成“黑头”人了。
Ⅱ 西藏人带的帽子是不是用什么做的
西藏人带的帽子,大部分都是内地运过来的,西藏不发展工业,你所见到的牛仔帽等等都是内地的。只有他们自己的民族服饰配帽才是自己手工制作的。
Ⅲ 藏族人怎么有礼帽羌族人戴什么帽子
礼帽?你说的是黑毡帽吧?藏族本来就有用毡子和毛皮做帽子的习俗,有各种形状和色彩,大约是晚清时期,英国人高筒礼帽样式从印度传入,首先在拉萨上层社会中流行,黑毡帽是直接用绵羊毛或山羊绒,牦牛绒在模具上碾压成型染色而成的,因其佩戴方便、价格便宜而流行至今。
羌族人一般包帕子,帽子很少见,多是特殊时期特殊场合才戴帽子,有释比(巫师)作法时候戴的金丝猴皮帽(自制),常见的就是雨天外出戴的宽沿草帽(买的),也有带黄军帽(买的),还有的老人带保暖帽(买的),节日戴的狐皮帽(自制)。
羌族人包的头帕,要求九尺长的面料,黑帕子居多,白色一般是女性包的,材料有棉、麻纱、丝,以粗蚕丝织的最好。也有种头帕是先在头上缠成形状,然后用线缝住,通常还要缝上点装饰品,一般是男人图省事才这样做,缝上去的装饰品通常是他本人捕获的猎物毛皮和爪牙,或者是显示财富地位的珠宝(现在缝珠宝的少,因为假珠宝太多,怕嘲笑或者被鉴定),这样懒惰的男人就可以大大缩短打扮的时间。女的一般比较有耐心打扮,头帕上的刺绣更是精心,有些女性专门刺绣一块面料缝在帕子上,帕子一有旧色,就拆下来缝新帕子上。
常见的头帕缠法很多,男女之间更有不同,每个羌寨之间缠法都有区别,头帕和服装一样,是区别不同寨子的标志。很多寨子的服饰就是文化记载,用服饰和刺绣图案记录着本山寨本部族的历史。
Ⅳ 西藏牛仔帽的戴法
牛仔帽在西藏没有特定的戴法,牛仔帽也不是西藏的传统服饰。
在西藏的各个旅游景区,比如八廓街有很多店铺出售牛仔帽,部分藏族同胞也喜欢带牛仔帽。但是牛仔帽并非西藏传统服饰,一切皆原因为高原日照强烈,牛仔帽宽大的帽檐可以起到很好的遮光效果,所以深受游客和本地群众的喜爱。
传统的藏帽,一般有冬帽和夏帽之分,按其特性,又可归纳为“普通帽”、“官帽”、“僧人帽”、“艺人帽”和“军人帽”等五大类。还有不同样式的“羔皮帽”、“金花帽”、“草帽”等人们日常生活中朝夕相伴的普通帽,这都是农牧民自己的手工制品,形态各异,美观大方。
所以牛仔帽没有特定的戴法。但是根据本地的传统礼仪,在向人表达敬意、感谢时要脱帽致意,在寺庙佛堂里同样也要脱帽,这就是在西藏戴帽子需要考虑的基本情况了。
Ⅳ 藏族的民族服饰分为哪两种形式
藏族的民族服饰可分为牧区和农区两种形式。牧区的服饰以皮袍为主,一般都是皮袍肥大,袍袖宽敞,臂膀可以自由伸缩,热时去袖,束在腰间;冷时加衣。藏族的帽子式样繁多,拉萨等地以金宝顶帽为主。在藏族里,男女都穿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的藏靴,这样更有利于他们抵抗气候的剧烈变化。
Ⅵ 藏族帽子有各民族的人戴吗
什么样的帽子叫藏族帽子?我只知道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式缠头和帽子,在不同地区流行,有以地区划分的帽子样式,没听说以族别划分的帽子样式。
藏族地区流行的帽子样式多样,夏天最常见最普及的是英式毡帽和美式牛仔皮帽,冬天主要是狐皮软帽和兔皮筒帽。这些帽子在西部其他民族中照样流行。
Ⅶ 在西藏路中间放个帽子是什么意思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毡帽是藏族最古老的二种帽子。藏族学者根敦琼培所着《白史》,就有古代安多玛贾绷若头戴毡帽的记载。至今甘、青有些地区仍有戴这种帽子的。它以白毛毡为原料,帽顶尖高,相檐很小;制作简单。现代安多地区的红缨毡帽、工布地区的男式夏毡帽,基本形状仍是古老毡,帽沿传下来的,只是用红缨、金花缎等加以装饰罢了。内地出产的毡帽、礼帽也为广大农牧区及城镇人民所喜爱。牧区喜欢戴的皮帽,是用上等的整张狐皮做的,有些讲究的则用缎子做帽面,帽檐用狐皮,年轻人戴上显得潇洒、魁梧。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式样有所区别。金花帽是用金花缎、金丝带做装饰,以毛毡和皮毛作面料,这样做出的帽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格外精神。格桑丝尤藏族妇女夏天戴的帽子中有一种叫“格桑丝尤”或“丝热”的箕形帽,它是用四根竹条、柳枝或筷子作骨架,面料以黑布镶花缎或全绸缎缝制。帽檐伸出额头用以遮阳。毡帽它是用白毡制成,外罩一层白布,帽沿以黑布压边,加上尖顶的帽筒象是戴着一朵喇叭花。这种帽子有双重功能,一来白布在外可以反射阳光,二来白毡在内可以遮挡雨水和保暖。狐皮帽这是应于高原牧区的需要而产生的冬帽,前遮眉毛后接领,两边掩盖耳朵,可以根据需要伸拉到肩颈部位。平时卷起露出蓬松的帽沿,帽后有开口,两边各缀一条彩带。一般狐皮帽的帽筒分为两种:尖顶和圆顶。筒高三十厘米,用锦缎缝制。圆顶帽筒的顶,多用数片大小不等的圆形绸缎叠压。很象一朵艳丽绽放的花瓣。玉树民歌云:“狐皮帽子毛儿黄,清风吹动似波浪……”武士帽这种帽子流行于康巴地区的玉树一带,一般只是在跳锅瓦舞蹈的时候才戴.它和很多藏区的红顶穗帽比较相近.因为这种帽子在五十年前的玉树十分流行,有很多不了解玉树地域划分标准的人将玉树称为:红帽国羔皮帽这种帽内都是白色的羊羔皮,帽外皆缎面,盘形,中间有窄小的帽筒用来将帽子固定在头顶。这种帽子只具备防晒的功能,适应夏季高原的需要。
Ⅷ 四川少数民族的帽子
白族姑娘的凤凰帽,五彩斑斓、绚丽夺目。两瓣鱼尾形的帽帮缝合成凤凰形。帽后沿有二寸来长的长梢成为翘上的帽尾,帽子前沿的中部,有一颗红光闪闪,用白银镶边的帽花,帽花上边缀着白银绿玉的饰器,还插着一朵五彩丛花,远远望去,恰似一只彩凤立于头上。
藏族同胞最喜欢戴狐狸皮帽。狐狸皮帽色泽鲜亮,狐狸的脑袋、尾巴和四脚均完整地保留在帽子上,又漂亮又暖和。藏北高原的牧民们骑马驰骋,红色的狐狸帽像一团火,显得英姿勃勃,十分神气。
畲族斗笠,做工精细,花纹有笠头燕、顶、四路、三层檐、云头、虎牙、斗笠星等几种同时使用的图案。斗笠的竹篾细度不到0.1厘米,一顶斗笠的上层篾条有220至240条之多,花纹细巧,形状优美,配以水红色绸带、白绸带及五颜六色的珠子,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毛南族的花竹帽,被称为“顶盖花”,是用金黄色的竹子破篾细织而成,半径一尺左右。帽子上编有80至90个圈圈,看不见洞眼。帽面用黑色的竹条编出各式花纹图案。每当中秋、春节和毛南族的“分龙节”,小伙子就拿一顶“顶盖花”,参加村里青年人的聚会。青年人通过对歌,选择自己的意中人,小伙子将“顶盖花”送给选中的姑娘,如果姑娘接受了对方的礼物,即表示接受了他的求婚。
新疆维吾尔族同胞喜欢戴四棱绣花小帽,维吾尔族人称绣花小帽为“朵帕”,因为地区和使用对象不同,其款式和花纹也不相同。南疆喀什盛行一种白花黑底、顶大口小、棱角突出的男式巴旦姆花帽,古朴大方,庄重素雅,线条丰富多样;吐鲁番一带的绣花小帽,色泽艳丽,似一顶花团锦簇的花冠,深受年轻人喜爱,往往是男女青年爱情的信物;在哈密,绣花小帽是圆形的,没有棱角,花帽的图案繁茂细腻,色彩鲜艳。
Ⅸ 为什么藏族人都戴着牛仔帽
以前的藏族是自制的毡帽,用白色绵羊毛绒自己织成的,和美国牛仔帽有些相似,但美国的牛仔帽比较好看,而且比自制的毡帽要省事多了,当然就选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