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帽子属于什么剧种

帽子属于什么剧种

发布时间: 2022-08-04 07:48:32

A. 京剧中的帽是京剧中的一种重要头饰,如何根据头饰来区分角色的不用

京剧的角色是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它的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人物造型-脸谱,是显示人物性格、辨认善恶忠奸的象征与其辉煌艳丽的头饰服装,都成为京剧独特的风格。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有四百多个

又如,当剧中人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感到震惊,这本是个瞬间的心理反应,但是为了刻画人物,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来歌唱。相反,像写信、看信、饮酒过程,本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为了简炼,只表演一下姿态,同时吹奏一支唢呐曲牌,就完成了。

B. 戏剧沙帽

沙帽即纱帽古代君主或贵族、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亦借指官员。 唐 杜甫 《泊松滋江亭》诗:“沙帽随鸥鸟,扁舟系此亭。”沙,一本作“ 纱 ”。
戏剧的纱帽一般最低一等的应该是某人中了状元,从此就会有乌纱帽戴了。戏剧里中了状元,马上就会有皇上或宰相把女儿赐与状元,收状元为驸马,所以驸马爷戴的乌纱帽外面又会加戴上‘驸马套’。除了两侧有搌,还有两只向上的搌,再加上不少的红色的绒球,加戴驸马套以后相当漂亮。百姓们看戏最常见的纱帽就是驸马纱帽。
希望能够帮到你。

C. 越剧里小生 的帽子的介绍

访妻 路遇大姐得音信 九里桑园访兰英 行过三里桃花渡 走过六里杏花村 七宝凉亭来穿过 九里桑园面前呈 但只见一座桑园多茂盛 眼看人家十数份 那一边竹篱茅舍围得深 莫非就是杨家门 待我上前把门推 呀 为什么青天白日门关紧 耳听内边无声响 不见娘子枉费心 窝旁还有纸窗在 我隔窗向内看分明 啊呀 窗口高来看不见 哦 有了 垫块石头就看得清 文秀举目向内望 只见一间小草房 小小春台朝上摆 破木交椅分两旁 三支清香炉中插 荤素菜肴桌上放 第一碗 白鲞红灯天堂肉 第二碗 油煎鱼儿扑鼻香 第三碗 香芹蘑菇炖豆腐 第四碗 白菜香干炒千张 第五碗 酱烧核桃浓又浓 第六碗 酱油花椒醉花生 白饭一碗酒一杯 桌上筷子有一双 啊呀 看起来 果然为我做三周年 感谢你娘子情谊长

D. 香港清宫剧中的“官帽”貌似只有冬款,而内地清宫剧却分为夏款和冬款,这是为什么

清宫剧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最为出名的鹿鼎记、甄嬛传、宫锁珠帘,还珠格格等,在这些电视剧中,我们会发现内地的清宫剧中帽子有两种,分别是冬款和夏款的。香港的清宫剧只有一款冬帽,可能是香港方面没有重视帽子。


第三,香港所在的区域接近西方对清朝历史理解不那么透彻。我们知道香港的接近西方,并且当年受到英国统治过,他们对于清朝的历史有点抵触。因此他们对于清朝的历史理解不深,他们拍摄清宫剧只要求像,逼真。不会考虑那么多,不在乎细节

E. 川剧演员头上戴的帽子不尽相同,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吗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这些帽子,却卖不出去,老手艺人们也舍不得丢,就存了下来。现在很多人对真正的川剧帽子都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即便看到其“真身”都会产生很大的质疑。这也使对这门手艺情有独钟的人感到很悲凉。

这些年即便是和川剧帽子有着莫大关系的各种剧团,购买川剧帽子的都少之又少,这也导致这门手艺人们的生活难以为计。

F. 帽子上面图案是戏曲的脸谱好吗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我之前也遇到过哟,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

戏曲
戏曲(traditional opera)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起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有歌曲脸谱和电视剧脸谱。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G. 问一种古装剧中帽子的叫法~

这个就是斗笠的一种,武侠电影里经常用这个做道具,用来遮面的。在中国贵州还有,还有的是白纱。除了中国有,韩国和越南都有,只是意义不一样 。
中国的是在明洪武十四年,思南宣慰使田大雅将塘头斗笠朝贡给皇帝。皇帝见了爱不释手,惊叹:“篾细如丝,美哉!美哉!”并撕下青纱一块,赐给田大雅置入斗笠顶上,说:“民能戴,官亦能戴。”后来就流行开来了。

H. 唱京剧的演员 头上戴的是什么

京剧演员头上戴的是盔头(帽子),由于制作质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当、年龄不一样,所以帽子的样式与名称也就不一样了。

帽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乌纱幅,简称为纱帽。纱帽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这种纱帽的正式名称叫幞头(音伏头),俗称为纱帽。纱帽的帽身背后下端,左右对称平插一对帽翅,像左右平伸的两支脚,叫纱帽翅。纱帽翅的正式名称叫作“展”,俗称帽翅。

纱帽翅有好几种,一种叫相纱。最典型的是包公(包拯)戴的帽子,一般是宰相戴的帽子,所以叫相纱。两旁的翅子有一尺多长,一寸来宽,翅的尾巴略为向上翅起,实际就是两根黑漆的平板。

(8)帽子属于什么剧种扩展阅读

京剧是国粹之一,其服饰也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众多中华戏剧表演艺术中,京剧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在对外戏剧交流与介绍工作中最能表现中华传统艺术精华的戏剧品种。京剧服饰分为大衣、二衣、三衣和云肩四大类。

大衣是京剧服装内部分工的行当之一,它的存在是为演员创造角色服务。从技术职能来 讲是管、拌、扎、勒,所谓的服装的管理保养,在演出中负责演员的服侍的装扮、特殊人物的扎勒,大衣在管理上有很强技能操作以及服饰的名称识别和塑造不同人物着装类型。

I. 戏曲许仙帽子叫什么

京剧《白蛇传》,昆曲《金山寺》里面的许仙,头上戴的盔帽叫“鸭尾巾”。
“鸭尾巾”通常是商人、店主的帽子。
用缎面做外料,下圆,上扇形,看似鸭子尾巴,因此得名。
“鸭尾巾”分古铜、宝蓝二色。古铜色为老人用,如京剧《四进士》宋士杰所戴;宝蓝色为青年用,昆剧《金山寺》许仙,戴的就是“鸭尾巾”。
戏剧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这种规矩延续了几百年。
许仙这种人物,绝对不可以戴“小生巾子”,必须戴“鸭尾巾”。
这是由于许仙在剧中是经商开店的人物。

J. 京剧演员们带的“帽子”是有什么材料做的

主要是盔、帽、冠、巾四种。如帅盔、霸王盔、夫子盔、蝴蝶盔,纱帽、毡帽、罗帽、风帽,凤冠、如意冠、九龙冠,扎巾、软夫子巾、文生巾、高方巾、员外巾。此外还有演员头上所戴的网子、水纱、雉尾翎、狐尾、甩发、髻发、耳毛、发髻和各式各色的髯口,如黑、黪、白、红、紫色的满、三绺、扎、八字髯、一字髯等。
冠,为帝王所戴的平天冠,九龙冠,后妃所戴的凤冠,皇子或少年中显赫人物所戴的紫金冠;帽,有软硬之分,也有贫贱之别。有帝王所戴的皇帽,也有穷苦人所戴的毡帽。有官僚所戴的纱帽(亦有忠纱、奸纱、圆纱、相纱之分),也有鞑帽、侯帽、僧帽、皂隶帽、罗帽。罗帽为家院(佣人)和武戏中的武士所戴,又有软罗帽和带绒球的硬罗帽之分,太监所戴的称太监帽,李逵和武丑中朱光祖等所戴的称蛐蛐帽。

盔,有元帅所戴的帅盔,及赵云所戴的夫子盔,马超所戴的倒缨盔,项羽所戴的霸王盔,高宠所戴的扎巾盔,典韦所戴的虎头盔,孙悟空所戴的钻天盔,扈三娘所戴的蝴蝶盔,中军专用的中军盔,山大王所戴的草王盔等。

巾,多为便帽,如陈伯愚所戴的员外巾,赵高所戴的相巾,梁山伯和祝英台所戴的文生巾,诸葛亮所戴的道巾和陈宫所戴的高方巾,以及许仙专用的许仙巾,林冲所戴的将巾,唯有关羽所戴的夫子巾,黄忠、窦尔敦、史文恭所打的扎巾可在官场中使用。

除以上四种外,还有观音菩萨所戴的观音兜,诸葛亮(借风)所戴的九龙箍,鲁智深所戴的月牙箍,岳云所戴的叫垛子头,乔玄所戴的相貂,杨继业所戴的金大蹬,铫期所戴的金貂,杨洪所戴的沙锅浅,丑婆所戴的彩旦箍,虞姬所戴的渔婆罩等,也属冠帽盔巾四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此外,在冠帽盔巾之中还可以随人物和剧情的需要加配一些配件,如异族人可加雉翎狐尾,有的可加飘带,绸条,面牌,茨菰叶,铲头等。
早年间,多为各戏班自制,所用这些盔头都是设计制作者和演员为突出人物及表演而进行的创作,多以硬纸板为胎,外罩漆,再以掐丝、点翠等技法装饰。
说到盔头的制作,不得不提一下张连城老先生。
张连城(1919--1989)北京南苑人,他十四岁进北京“锦华号”盔头铺,跟随和蓬春(1875--1956)老先生做学徒。和老先生去世后,张连城先后去沈阳、天津、上海等地学习盔头制作技艺。他的作品融南北为一体,集诸家之大成,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北京盔头制作业的领军人物。他不仅为当时的名角制作一些常用的盔头,还为梅兰芳、金少山、马连良、谭富英、李少春等名角创编的新戏角色做过新型盔头。

张月兰,1943年生于北京。她高中毕业后到“北京盔头戏具生产合作社”工作,在其父张连城指导下学艺,后调到技术科室任技术员,除研制新型盔头外,还参与百种盔头效果图绘制工作,为戏曲盔头制作留下珍贵的资料。后来,她研制京剧脸谱的小盔头,其中有:大额子、夫子盔、王帽、贼盔、倒缨盔,文阳、大罗帽、扎巾等,她把盔头做成半立体式,使此项技术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成为便于携带的旅游品,把盔头制作技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北京戏曲盔头制作借鉴吸收了我国传统绘画、雕塑、书法、刺绣等艺术,使作品色彩艳丽、鲜明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戏曲的缓慢发展,盔头道具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由于它的做工复杂,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较高,常常入不敷出。因此,保护这项面临濒危状态的技艺,迫在眉睫。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265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335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944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410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625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630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585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207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522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