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唐僧的帽子有什么法力

唐僧的帽子有什么法力

发布时间: 2022-08-05 22:19:10

⑴ 唐僧头上那个莲花帽有什么意义求大神帮助

那叫做“毗卢冠”“五佛冠”一般是寺院里做法会(如水陆法会,焰口法会)主法的大和尚才用的!上边绣有五尊佛像!从右至左分别是:东方世界阿閦(chu)佛,南方世界宝生佛,中央世界毗卢遮那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北方世界成就佛!

⑵ 唐僧头上戴的那顶叫什么专业点的名字

毗卢帽
毗卢帽(毗卢帽) 亦称“ 毗罗帽 ”或“毘卢帽”。 拼音:pí lú mào ㄆㄧˊ ㄌㄨˊ ㄇㄠˋ 解释: 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 毗卢 佛像的帽子。亦泛称僧帽。 明 黄一正 《事物绀珠》:“毗罗帽、宝公帽、僧迦帽、山子帽、班咤帽、瓢帽、六和巾、顶包,八者皆释冠也。”《西游记》第三九回:“ 唐僧 着了一惊--把个毘卢帽子打歪--双手忙扶着那球。”

⑶ 唐僧的帽子叫什么

此帽以红色或黄色为丝线为主调,辅以其他七彩颜色丝线缝制。
唐僧所戴是五佛冠加毗卢帽,五方五佛是佛教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 ,唐朝武宗毁佛后宣宗登基后又提倡复兴佛教,但因政治和经济原因奉祀五方佛的官寺没有得到朝廷的复兴,民间复兴的佛教寺院都是奉祀“西天三佛”或“一佛二尊者”也称“一佛两菩萨”的民寺,后来僧侣就把代表至高无上的“五方五佛”雕刻在帽子上,俗称“五佛冠”,民间雅称“唐僧帽”,并只有方丈、主持或得道高僧才能佩戴。

⑷ 观音菩萨,为什么给唐僧帽子,让悟空带上

《西游记》关于紧箍咒的处理也表明这是一部以心性修养为主旨的小说。第八回,如来委托观音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并寻找几个保护取经人的徒弟。如来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作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第十四回,紧箍儿戴上悟空的头。只要唐僧念动咒语,悟空便头痛难忍,从此只得死心塌地保唐僧西去。第十七回,禁箍儿戴上黑熊精的头: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那妖起来,提枪要刺,行者、菩萨早已起在空中。菩萨将真言念起。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
念禁箍咒的效果是明显的:黑熊怪“难禁疼痛,只得跪在地下哀告”,“愿皈正果”。“一片野心今日定,无穷顽性此时收。”第四十二回,金箍儿上了红孩儿的头。“菩萨捻着诀,默默的念了几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那童子开不得手,拿不得枪,方知是法力深微,没奈何,才纳头下拜。”至此为止,无论是紧箍儿,还是禁箍儿,还是金箍儿,在读者的感受中都是法宝,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法宝。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令我们质疑最初的感受。第五十七回,三藏恨逐悟空,断难回心转意,悟空无奈,去普陀崖求助观音老母,“万望菩萨舍大慈悲,将《松箍儿咒》念念,褪下金箍,交还与你,放我仍往水帘洞逃生去罢!”菩萨笑道:“《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赐我三件宝贝,乃是锦衣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秘授与咒语三篇,却无什么《松箍儿咒》。”从小说的暗示来看,不仅观音菩萨无什么《松箍儿咒》,连如来也没有。这样的情节设计,又使金箍儿看上去不像法宝,因为,通常的法宝,都不仅有使用的方法,而且有解除的方法。
《西游记》在最后关头提醒读者,与其将金箍儿视为法宝,蠢不如从象征的角度将之理解为一种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范。
第一百回的一段对话,有必要给予足够的注意:
孙悟空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捕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
这使人想起大珠慧海禅师的一句名言:“本自无缚,不用求解。”(本来就没有什么束缚,根本不用去求解脱)禅宗佛性说的要点,是把实相、本性、真理,均诉诸一心。心、性、理等,名异实同。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心外求心,佛外求佛,法外求法,无异于南辕北辙。黄蘖希运禅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佛在自心,不假外求。他说:只要你有觅佛的念头,便是过失。这好像痴人在山顶叫一声,听到山谷中有回音,便忙不迭地下山寻找声响,待找不到声响,又上山叫一声,又下山寻觅。如此往复循环,千生万劫也找不到声响。离开自身而向外求佛的人亦然,“只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在禅宗看来,“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你若求佛,即被佛魔摄,你若求祖,即被祖魔摄,你若有求皆苦,不如元事”。恰如孙悟空头上,只因向外求佛而未能明心见性,头便被箍住;一旦从自心中顿现真如本性,大彻大悟,金箍儿也就消失了。一则公案说:有僧问石头希迁:“如何是解脱?”
石头反问:“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反问:“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檠?”
反问:“谁将生死与汝?”
石头以矛攻盾,正言若反,抽钉拔楔,沉着痛快。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没有谁绑住你,那就是已经解脱;既然没有谁弄脏你,那便处处都是净土;既然无生死之别,又何必追求涅檠?所以,石头一再强调:“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身外无佛,身外无法,学佛的当务之急是明心见性。金箍只戴在那些未能明心见性者的头上;一旦明心见性,就不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约束,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
金箍不是法宝,金箍象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它标志着修养过程中尚未明心见性的那个阶段。

⑸ 唐僧的九环锡杖拥有巨大的法力,为何他在取经路上却不用

因为唐僧乃是一介凡人之躯,就算九环锡杖中有再多的法力,他也无法驾驭。四大名着中,在我国民间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是哪一本小说?红楼?水浒?或者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三国?其实都不是。只有《西游记》才能当得起这个名号。

我们只需要打开电视,看一看至今仍然在重播的《西游记》央视版就可见端倪。书中,唐僧一行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向来都是被我们津津乐道,口耳相传。

那如来岂不是白费力气了?当然也不是。虽然唐僧不能主动使用他们,但是锡杖,袈裟上携带的佛门真言,也能护佑唐僧,不遭到妖气侵蚀。要不然,他被抓了那么多次,早就堕落成魔了。可见,如来的一番用心,果然良苦啊!

⑹ 唐僧头上戴的是什么

是密宗的五佛冠又叫毗卢冠.是金刚上师或法师做法会时,主法和尚戴的.
他象征五智如来的宝冠。中央有五化佛,用以表示五智圆满之德。
中央是大日如来(毗卢佛),其四方安置四佛分别是: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佛。

⑺ 唐僧的三个徒弟头上戴的头箍有什么做用

金箍的作用是约束。

唐僧的仨徒弟没一个善岔儿,都是不服管束的妖怪级人物。区区一个肉唐僧要是没个管束的手段,不等别的妖怪下手,先进自己的徒弟肚子了。

第八回,如来委托观音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并寻找几个保护取经人的徒弟。如来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作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第十四回,紧箍儿戴上悟空的头。只要唐僧念动咒语,悟空便头痛难忍,从此只得死心塌地保唐僧西去。

第十七回,禁箍儿戴上黑熊精的头: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那妖起来,提枪要刺,行者、菩萨早已起在空中。菩萨将真言念起。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

除此以外,金箍还有束发的作用,带发修行的头陀披头散发不方便,就带个圈。比如武松头上带的那个就是。

有些不为了束发也带圈,喻意持戒。 搜索的

⑻ 《西游记》中,唐僧收到了观音的什么礼物,据说比袈裟锡杖还管用

我国被誉为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许多关于《西游记》的电影、电视、动画都特别多。在其中,唐僧收三个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经,当然唐僧出行可不是“穷游西天“。刚出长安城,唐朝皇帝便派六丁六甲保护,如来佛祖赐唐僧锦襕袈裟、九环锡杖和紧箍咒,但是观世音曾送出一样,比袈裟、锡杖还要有用,那是什么呢?

与其他众多礼物相比之下,白龙马可以说是实用性最强的唯一礼物。

⑼ 唐僧为什么穿袈裟,袈裟的作用是什么

锦襕袈裟最大的功效就是,护住唐僧真元,免堕轮回。也就是说能免唐僧遭人毒手,死于非命。如果能够无限期拥有锦襕袈裟的话,唐僧就会长生不老。其次锦襕袈裟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与佛祖沟通,信息共享。“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元光,五岳山前生宝气”,“开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只要有锦襕袈裟发出信息的地方,就知道是唐僧到了。佛祖和众位神仙也就能够随时掌握唐僧师徒的确切位置,就像现在的gps定位导航一样。所以唐僧危难之时,总是有人能够及时到场保护。锦襕袈裟的第三个功能就是,证明唐僧的特殊身份。如来佛动用了天上仙娥、神女,能共巧匠,以冰蚕丝织成面料,镶嵌了各种珠宝,特别是摩尼珠、舍利子这样的佛教圣物。又派遣七佛随身,连万神见了都要朝礼。“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那个不知道穿锦襕袈裟是如来佛的人,就像皇帝赏赐的黄袍马褂一样。所以唐僧带着锦襕袈裟证明了——我是如来佛的人。锦襕袈裟的第四个功能就是,如来派出神佛保佑唐僧的载体。唐僧在取经的路上其实是一个队伍庞大的班子,除了观音派出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和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外,还有“七佛”随身。可以说是这是一个职责分明、层次明确,功能齐备,有男有女的队伍(六丁也叫阴神玉女)。如果有人说,六丁六甲是连一般道人都能召唤的小神外,那“七佛”可就大有来头了。这“七佛”乃是: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不管如来派驻唐僧身边的是那“七佛”,都是具有无上法力的人物,一般妖魔根本不能奈何唐僧分毫。锦襕袈裟的第五个功能就是,和普通法宝一样具有一系列特殊战斗功能。上面镶嵌有夜明珠、祖母绿、如意珠、摩尼珠、避尘珠、定风珠、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等宝贝。比如定风珠,定风珠乃灵吉菩萨两大法宝之一,在过火焰上的时候,孙悟空被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得如败叶残花,就是借了灵吉菩萨的定风珠才抵挡过去。当然锦襕袈裟上镶嵌的其它宝贝也各有用处。比如摩尼珠,是在龙脑中生成,亦名如意珠。能够变出一切任何东西,得此珠者毒不能害,火不能烧。假如孙悟空大战黄风怪和罗刹女时,把唐僧的袈裟带在身边,哪还用得着去千里迢迢的去请灵吉菩萨呢。锦襕袈裟最有趣的一个功能,就是具备了现代空调的功能。锦襕袈裟上的摩尼珠还有一个功效就是,“暗中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宝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若人有热、风、冷病或癞、疮、恶肿等,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所以唐僧穿上锦襕袈裟能够达到“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冰壶”的效果。可以说,只要唐僧有了这件佛界至宝——锦襕袈裟,就不会惧怕任何妖魔鬼怪,就连西游记里最大的妖魔大鹏金翅雕也不再话下,观音在夸耀锦斓袈裟神奇时不是有一句“免大鹏蚕食之灾”的话吗。有了锦襕袈裟,唐僧可以说是无所畏惧,无所不能,一部西游其实是唐僧在帮助、提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成才,达到他们的最高境界,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也从侧面宣扬了佛法广大,佛法无边,佛普度众生的教义。

⑽ 带唐僧帽子的是什么佛

这种僧帽叫做毗卢冠、毗卢帽。带这种僧帽的佛,是毗卢遮那佛。地藏菩萨也带毗卢帽。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261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329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940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40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621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626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579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203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518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