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古代帽子为什么后面凸起来

古代帽子为什么后面凸起来

发布时间: 2022-08-24 10:51:16

A. 为什么宋朝文官的帽子后面都有一根细细长长的,像翅膀的东西呢

帽子作为服饰的一部分,也经历了历史的演变,至于宋朝帽子后面为什么会有一个翅膀,这个没有特定的原因,我认为仅仅是帽子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种类而已,再加上宋朝的文化审美,这便才有了帽子后面的“翅膀”。

我们来看宋朝的幞头,整整比隋唐时期的长了一倍,还变得笔直,这样的样式给人一种平直,端庄的感觉,从视觉效果来看具有视觉冲击力,左右对称,修长好看,但是也有点“形式主义”。

另一点,这种幞头置于头上,使得人们行走不得不小心翼翼,每一步都要踏实稳重,也象征了做官要正直,这既是儒家文化的要求,也让朝堂看起来很整齐,威武有序。

“崖山海战”宋朝彻底灭亡,宋朝的笔直修长的幞头也随着宋朝一起消失。到了明朝,这种笔直修长带有“形式主义”的幞头逐渐被抛弃,代替它的是“乌纱帽”,而到了清朝又变成“瓜皮帽”。

宋朝又长又直的幞头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相遇,幞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再加上社会文化与经济因素,使得幞头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而这个阶段恰好就是宋朝。

B. 为啥宋朝文官帽子后面有一根细细长长的,像翅膀的东西

其实这根东西名叫幞头,宋朝时期为了防止百官上朝时凑在一起交头接耳而演变成又直又长的样子。幞头的出现要追溯至汉朝时期,不过那个时候它尚且被称为幅巾。幅巾其实就是方巾,素来有蓄发习惯的古人为了防止劳作时头发散落而妨碍劳动,故而习惯于拿方巾将头发给包裹起来。在用方巾将头发包裹起来之后不免要在脑后打个结加以固定,打结之后便会出现两根带子。这便就是幞头的起源。

在该制度的影响下,宋朝的经济以及儒家文化都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而儒家文化的发展则进一步影响到宋朝古人的审美,宋朝人也因此变得更加讲究对称美,该时期幞头的外形演变便是其中代表之一。不过也有人说宋朝幞头之所以又长又直,其实是为了防止文官交头接耳。

C. 两宋时皇帝与官员帽子后面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

两宋时官员的长翅帽是唐朝到五代两宋官帽逐渐发展的结果,主要目的是为了固定帽子,后来越来越长是为了庄重与美观。长翅帽并非宋太祖赵匡胤发明,所以不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

一,官帽演变

在我看来这种赵匡胤发明长幞头的说法存在很多疑点,因为戴着长幞头行动不便。如果真是赵匡胤发明,为什么他自己要带,这岂不是说不通。而且长幞头不仅官员可以带,老百姓有时也带,这就更说明赵匡胤发明的观点靠不住。

古代官员重视形象,戴长幞头显得庄重而且美观,所以宋朝的皇帝与官员才带长幞头。而且幞头由短变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所以更显得赵匡胤发明长幞头的说法不可靠。

D. 大家知道为什么清朝做官的人帽子后面会有条长长的"马尾巴"吗

那时满族人的风俗习惯,不是做官的人才有的,是当时每个人都有的,那是他们的头发编成的辫子。不是你说的帽子后面的马尾巴哦。

E. 古代大臣的乌纱帽为何有两只耳朵,两只耳朵竖起来有何作用

众所周知,古代官员的官帽后有长“耳朵”。然而“耳朵”并不竖起来,而是左右平伸,并且也非不堪一用。相反的是,“耳朵”在那时有实际的用途,其原因在于:

1、幞头展脚、赫赫官威

官员的“耳朵”,学名幞头展脚,盛唐幞头更成风尚,幞头后的“耳朵”也渐渐赋予了特有官场意义,不再是个摆设。

伴随着,宋朝的诞生,方顶硬壳幞头,开始成为风尚,幞头后的“耳朵”,更是夸张地左右平伸二尺有余,给人极强压迫感,赫赫官威扑面而来。

一顶方顶硬壳幞头,扣在曾经骄横的武人头项,武人威仪自然散尽,伴随着其部众的被拆分。自此武人诸如:辛弃疾、王彦一样,从此一顶乌沙恰如笼,武人似虎志难酬!

综上就是“耳朵”的实际用途。

F. 宋朝皇帝的帽尾为何那么长有人说是为了平衡,您觉得呢

对中国人来说,帽子是他们的最爱。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戴帽子。就像人们穿衣服一样,它们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帽子,官员有官帽,官员戴的帽子通常被称为黑纱帽。皇帝和大臣们戴的帽子是不同的。它们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员必须戴特殊的黑纱帽,各朝代的官帽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奇特的是宋朝的长翅帽,帽子两边都有长而直的翅膀,据说这种帽子是宋朝皇帝赵匡胤发明的。


当官员们戴上这种帽子时,他们的头一动,帽子的翅膀就会向左和向右移动,这样,如果任何一个大臣做出任何更小的动作,皇帝可以从上面清楚地看到,直接点名批评他们,大臣们站在一起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帽子的翅膀可能相互碰撞和“战斗”.赵匡胤的策略奏效了,从那以后,法庭上再没有人举行过私人会议。

G. 唐代男人的帽子为什么要做成屁股或者囊形的

首先说唐代男人的帽子学名叫做浮头,是唐代男子非常常见的一种头饰,也可以说是装饰品。因为浮头是青黑色,所以也被称为乌纱,有时候也叫做乌纱帽,浮头是中国唐代时期男子非常普遍的服饰。

所以说,做成屁股这种形状,第一是为了使用时能够包裹住自己的头发,容得下自己的发髻。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古代认为这个样子是比较好看的,所以说做成了那样的形状。

H. 明朝皇帝的帽子上为什么有两个立起来的兔耳朵

不是兔子耳朵啦,学名应该叫幞头脚。

秦汉时期开始有男子戴帻,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使用时就是用一块巾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在前额打结,使巾布两角翘在前额作自然的装饰。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将幅巾戴法加以规范化。大约宋代时候开始叫幞头。此后有很多变化,一直流行到17世纪的明末清初。

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但是为了美观,有的时期会把软的带子用木或藤撑起来,形成不同状态。比如下图:

I. 为什么古代官员帽子两侧有长出来的一部分

乌纱帽起初是用藤编织,以草茎为里,纱为表,再涂上漆。后来官员用乌纱帽时,由于纱经过涂漆后坚固而又轻便,于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纱帽上“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帽翅,这两只帽翅从宋初开始逐渐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相触,很可能会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发现。
到了清朝,乌纱帽虽然不再用,可是“乌纱帽”仍成了人们口头上称呼官员的代名词了

J. 为什么日本古人戴的帽子会空出来一块

帽子后端部分之所以突出于脑后应该是被发髻给撑起的效果。事实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画作成画时间日本画家应该尚未学会透视法技巧。所以不知道画帽子的时候帽子后端应该圆弧状地画到脑后。。。




图为NHK《大河剧》源氏栋梁.源为义,官从五位下.左卫门佐.检非违使。他戴的就是"风折乌帽子”。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213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283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897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361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578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582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533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157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473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