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箍在头上的帽子叫什么

箍在头上的帽子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24 19:53:28

㈠ 那种可以把头全部包起来的,有弹性的帽子叫什么

包头帽。
包头帽不同于其它的帽子,包头帽没有
帽檐
,通体柔软,材质主要为布料,贴在头皮上,是一款贴头的时尚帽子,很有嘻哈的感觉,同时很保暖,年轻人很喜欢这种帽子。

㈡ 古代皇帝上朝时头上戴着的那个有好多珠子的帽子叫什么啊

古代皇帝上朝时头上戴的帽子,称为冕冠。

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冕的顶部叫“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涂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旒的多少视佩戴者的身份决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的专用。

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寓意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从而衍化出一个成语“充耳不闻”。

(2)箍在头上的帽子叫什么扩展阅读:

冕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冕服之制,传说殷商时期已有,至周定制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因服饰政策变更冕服制度在中国亦随之终结。

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纹”清代仍饰于帝后礼服、吉服等服饰上,民国三年定制的“祭祀冠服”亦将“章纹”施于上衣圆补,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

赤舄,古代天子、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

㈢ 古代男人头上戴的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其中“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汉代的时候,冠的种类非常多。

㈣ 北宋公服中男子头上的帽子叫什么

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幞头是中国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

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

参考文献:网页链接

㈤ 戴在头上固定住头发的是叫头窟吗

戴在头上固定住头发的是发箍,也叫头箍,是专门固定头顶头发或者头部装饰用的,是专门为女孩子做的发箍也有人戴着是为了装饰,也有带着是为了避免汗流到眼睛里等等;通常头箍的材质都是用ABS材料做成的。

发箍有大半圆形状的圈,两边卡在耳朵后面,有布料或者塑料等材质,也称头环,发卡。发箍按年龄划分为儿童发箍、少女发箍、成人发箍、亲子发箍。

(5)箍在头上的帽子叫什么扩展阅读:

发箍在中国古代最开始称为抹额,明代较盛行,抹额在唐代武人中也常见。女人包在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明代是抹额的盛行时期,当时的女人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这种饰物。这个时期的抹额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用布条围勒在额外,还出现了多种样式。

㈥ 帽子中套在头上的部位叫啥

帽顶。周边叫帽檐或帽圈。各地说法不一样。

㈦ 古代男生的发饰叫什么

1、冕冠

冕冠是中华官场礼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周代,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纩。”意思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部分组成。周朝礼仪规定,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冕冠的基本样式以及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唐代进行改制,使用二十四旒。明代灭亡以后,满清剃发易服,冕冠也随之被废除,代之以朝冠。

2、帻

帻,又称巾帻。古代中国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始见于汉代。

帻在古代,常在冠下,或单用。 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帻在我国古代是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可以戴的首服,只是为官的在商超行公时候要与冠配在一起用,单戴帻往往是家居时候。

先秦时帻只是武士的头箍,系在前额防止头发披散挡住视线妨碍战事。之后演变为较宽并缠裹住头。汉前称帻,汉后由于种类增加而称某某帻。照今看来,汉后的帻实为巾的一种特殊形式。

3、冠

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汉代的时候,冠的种类非常多。

4、弁

弁是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

5、簪

古代发饰,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

簪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多加以珠宝装饰。

㈧ 汉魏时那种很小的、用来束头发的“帽子”叫什么

叫“笄” 也叫“簪”。“笄”是古人用来盘束头发的饰物,后世称为“簪”
还有“冠”和“帽”是有区别的,“冠”是来固定发髻的。 “帽”比“冠”大可以戴住头部。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用“笄”来固定发髻, 后世称为“簪”
笄”的用途除了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叫做“衡笄”。

㈨ 清末老太太戴的帽子叫什么名字

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等,多饰以刺绣或珠玉。汉朝即已出现,明清时代比较盛行。其功能有三:一束发,二装饰,三防寒。起源于防寒,盛行于审美。

在古代,男女都用抹额。比如唐朝李贺描写武士的诗《画角东城》有云:“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宋朝军队中教官用红绣抹额,招箭班用紫绣抹额。直到清朝,男子剃发蓄辫,不必再用抹额。

明清时期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抹额,尤其是北方更为普遍。这个时期抹额的形制有多种:用布条围勒于额;用彩锦缝制成菱形扎于额;用纱罗裁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间;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以丝绳编织成网状,使用时绕额一周系于脑后。

冬天所用的抹额另有特点,通常以绒、毛皮等厚实的材料制作;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饰以彩绣;富贵人家的妇女还缀上珠翠宝玉,两端则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脑后。

抹额的长度一般在40-50厘米之间,最宽处11厘米,最窄处2.5厘米。其造型也有多种:等宽或者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两边上翘的波浪形;中间细长,两边稍宽并逐渐变尖的哑铃型;中间窄两边宽的八字形。

清朝抹额上绣有多种图案,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比如绣蝙蝠表示有福气,绣凤凰表示吉祥如意,绣牡丹表示花开富贵。还有很多装饰了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

㈩ 古人头上绑的带子叫什么

一般叫做 ”巾绩“ 。
古人的男子,十五岁叫做 ”总角“ ,就是把头发挽起来,盘在头顶,扎起来。
到了二十岁才可以戴帽子。可以戴帽子,不是一定戴帽子。平常时候是戴 ”头巾“ ,也叫巾绩。
但是绝没有 ”披肩发“ 。
电影电视剧里面的古人,都是披头散发的样子,那是因为导演是混蛋!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21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282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89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360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577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581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531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156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471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