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清朝县令帽子是什么样子

清朝县令帽子是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 2022-08-25 08:19:53

‘壹’ 在历史中,清朝官员的帽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清朝的帽子,名为礼帽,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花翎”

一种为夏天戴的凉帽,另一种为冬天所戴的暖帽

‘贰’ 清朝县令的乌纱帽标志

乌纱帽是从隋唐到明朝的汉族传统官帽。
清代官帽为满洲服饰的一种,不是乌纱帽

‘叁’ 清朝当官的人戴的什么帽子

统一叫顶戴花翎
清代“顶戴花翎”帽分二种,像斗笠样的是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另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

‘肆’ 清代官员头上的圆锥,清代凉帽特色和设计是怎样的

清代官员他们头上经常顶着一个非常大的帽子,类似于当今我们所学习到的圆锥的形状,这个其实是当时他们的官帽。

像在当时的清朝的礼仪的,一品官员他们的顶珠是用红宝石,而二品官员,他们的顶珠是用珊瑚,三品则是用蓝宝石来佩戴他们的顶珠而以此类推,如果说是没有顶珠子的官员的话,他们则是没有品级的。

‘伍’ 郑板桥当的县令的官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

郑板桥是清代人,当时的七品县令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

‘陆’ 清朝各品级的官员都戴什么样子的帽子

翎 管 收 藏

翡翠翎管作为现代收藏品,在历次大型拍卖会中均表现不俗。花翎是清代官员的冠饰,用孔雀翎毛饰于冠帽后,以翎眼多者为贵。翎管,就是用来插孔雀翎子并使之与冠帽连接的附属饰件。要了解翎管的价值,就有必要先了解清代的花翎制度。

清朝最看重花翎,就如古代的“珥貂”一样,例应随官秩(官职高低)戴翎。宗室中,以贝子戴三眼花翎,最为尊贵;镇国公戴双眼花翎,为稍次,镇国将军等戴单眼花翎,而亲王、郡王虽然爵位比以上更为尊崇,非蒙皇上特赐不能戴花翎,而且已经赐有花翎者,遇到朝冠晋见时仍不能戴用。凡是由皇子分封的亲王、郡王都不赐戴花翎,这是因为戴花翎是“臣僚之冠”,而亲王、郡王、皇子等乃宗室贵位,戴翎子由有“纡尊”之嫌。

清代有品位的官员之例有花翎者,内廷王、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直省将军、内大臣等以及领侍卫府官、满员(满族官员)五品以上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只能戴褐羽蓝翎,也就是俗称“野鸡翎子”了。清代的亲王、郡王中赏戴花翎的,仅见于干隆朝。当时顺承勤郡王名叫泰斐英阿,因为当了前锋统领,便向皇祖干隆乞赐花翎,。干隆说,花翎是贝子之制,诸王戴了就会失制。军机大臣傅恒就代为说情:郡王年幼,想戴花翎玩儿,以为美观。干隆这才答应了,同时赐给另一位皇孙三眼花翎,说:都是孙辈,以为美观可也。可知当时诸王想皇上赐戴花翎,并非为了追赶时髦。

清代勋臣中,功勋卓着或恩宠有加者,仅仅能够得到皇上赏赐的双眼花翎。比如贤相傅恒、权相和坤、福康安(傅恒之子)等,都只得到双眼花翎,而且,清代定制,外任文职官员无赏花翎者。只是到干隆朝,有一位叫方承观的直隶知府,受到皇上特别眷爱,古北口大阅兵时,就特乞皇上赏戴花翎,干隆笑道:“像你这这样矮小侏儒样子,都爱戴花翎呀?!”就赏赐给了他。此后,外任各省总督、巡抚等大员,也就屡有蒙恩赐花翎的了。

外任武臣中,非军功卓着不可蒙赐花翎。康熙时,福建提督施琅收复台湾,诏封靖海侯,子孙世袭,而施琅却上疏辞侯,恳请皇上赐花翎。当时,在外领兵的将军、提督都还没有赐给花翎的先例。康熙乃特旨赐施琅戴花翎。可见在当时文武臣僚小目中,赏赐花翎简直比封侯还要荣耀。

正因为此,后来的清代文官对奖戴花翎特别重视。除军功外,非“异常劳绩”不得保奖花翎,而且,限定每案不得超过三名。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因修皇族的族谱“玉牒”造成,提调官增庆被奏赏花翎,这是首开军功之外的“别项劳绩保翎”之例。从此诸如皇上“山陵奉字”、海运事宜、劝捐、抽厘之类,都相率保荐花翎。光绪初年,大保案迭兴,加官加衔,各种新奇花样不可胜举,戴花翎者,满街行走了。

这时花翎身价尽管已大不如前,但在吏部引见外地赴任低级官员时,在冠服方面仍有严格规定。若有花翎、蓝翎人员,其翎管不准用白玉,若用翡翠或带皮子玉者,都要以违例论处。

到清末,捐例大开,用钱也可以买到花翎戴,保案内就再没有保花翎者。最早用钱买到花翎的,是广东洋商伍荣耀、潘仕成。二人各捐十数万金,朝廷无力嘉奖,于是就破例赏戴花翎,一时荣之。后来,鸦片战争中,就有捐翎之例:花翎每枝实银一万两,蓝翎五千两;而且参照捐官之项进行折扣。这样实捐银较少,捐翎者遂多。咸丰九年(1859年)又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每枝七千两,蓝翎四千两。到了后来,每枝花翎仅用二百元就可以捐到。这是清代花翎之制的穷途末路了。了解以上花翎盛衰史,对于今天的收藏爱好者是十分有益的。

在花翎当红的清代全盛时期,连缀翎子与冠帽的翎管价值也就不菲。翎管的式样如旱烟管粗细,长二寸许,圆柱形,主端有鼻,愈下愈中空,至下端口,中空大如烟嘴。翎子就由此插入。戴上冠帽后,翎子就垂在脑背后。

除了低级官员翎管只准用红玉外,文武大员所戴花翎的翎管都是用各类宝玉、象牙或者玻璃烧制成的,而以翡翠翎管最为时髦盛行,当时价值最贵,如今收藏价值最高。荣禄所戴花翎的翡翠翎管表里莹澈,从外面看,翎毛纤发毕睹,是一种叫做“玻璃翠”的玉管,当时价值一万三千金。一般勋官高位大员的翡翠翎管也多价值七八千银子。当时一些清水衙门的京官头上花翎儿,有的也就值二三两银子。

翎管既然是荣誉、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钻营者自然也就会在这小小的捞什子上下功夫。清代官场上送重礼,盛行一种“一套扳翎”的礼品。即在一个礼品盒内,装有一只翡翠扳指和一只翡翠翎管。光绪末年,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尚记述,当时北京玻璃厂“红货之内以翡翠石为最尊,一扳指、翎管有价至万金者”。“扳指”又写作“班指”,是套在拇指上,射箭拉弓扣弦用的,也是清代上层社会时髦装饰品之一。上万两银子的礼物,就这样装在小小一只礼品盒内,送上去,人情到了,官差职务也就稳妥到手。

近来,收藏翡翠翎管又成一种时尚。后世的收藏翎管者,除了欣赏其文化历史内涵外,也有人专事收购,然后进行重新加工,改造制作成其他玉件出售。无论何种目的,收藏时首先都应注意观察其是否真翡翠,尤其应注重考察其绿色以及绿块大小、所处地位,方能品定其价值。

‘柒’ 清朝官员的帽子有两种样式,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暖帽属于清代服饰,多为圆型。

清代官员夏日所用官帽。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

2、特点不同

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其天气变化而定。颜色为黑色为多。皮毛之类也有分别。最初,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则无皮不用。

凉帽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

左为冷帽,右为暖帽。

(7)清朝县令帽子是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暖帽中间还装有红色帽纬,或以丝制等。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材质多以红、兰、白、金等色宝石。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

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

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

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戴凉帽的官吏。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21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282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89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360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577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581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531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156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471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