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射箭比赛戴帽子
❶ 阿的江在队员比赛时为什么总戴帽子而且帽檐都朝后
习惯问题
❷ 射箭运动员的服饰有什么要求
参加射箭比赛,运动员必须穿规定的比赛服装,并要佩戴本单位标志及大会规定的号码,号码钉在后背中间。女运动员服装为白色长袖或短袖上衣,裙子或长裤。男运动员服装为白色长袖或短袖上衣,长裤。运动员所穿鞋型不限,但不准穿拖鞋和赤脚,也不能穿短裤、无袖上衣。
❸ 射箭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它有哪些比赛规则
箭术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0年左右。中国射箭有悠久的历史,弓箭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被发明。现在的箭术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16世纪有三种箭术运动形式:一种是对靶箭术,另一种是地靶箭术,第三种是漫游箭术。
比赛规则奥运射箭个人赛男女运动员各64名参赛,每个奥委会最多可派3名男女运动员单独参赛,达到3名个人选手入围后,奥委会可参加团体比赛。
坐轮椅的运动员也可参加射箭比赛判断环是根据箭在靶子上的位置来记录环(分)数的。在拔箭之前,必须完成所有的分数、记分法和判分法。如果射程过近,靶位有特殊情况(如穿箭),或者本靶位运动员对所报靶位的射程有异议,则必须由裁判来判定。当一支箭击中两个颜色的环形区域或当箭杆碰到环形区域时,应记为高分;当一支箭击中一个已经射向目标的箭头的尾部时,应记为一个已经射到目标的箭头;当一支箭射穿目标表面或射到目标表面后弹跳到地面时,应记为一个已经射到目标表面的中靶点。不管是否射中靶子,箭过3 m线都会被记分;如果箭不小心落到3 m线以下,则裁判判定该箭未射中,可以重射一箭。
运动员装备运动员所使用的弓箭和箭器都有很好的性能。弓形可装瞄准器,也可装稳定器或减震器。箭矢包括箭头,箭杆,箭尾和箭羽。每一支箭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缩写,每一支箭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缩写,箭上饰有特定颜色和样式的羽毛。但是,同一组别比赛用箭的箭羽和颜色必须相同。男选手用弓的质量大约是22 kg,女选手用15 kg。
选手们在比赛中也需要戴上护具,如护手,手套,护胸等,以保护选手们不因箭离线而受伤。另外,在不违反公平比赛原则的情况下,运动员也可以佩戴指环,眼镜等。可使用普通眼镜、箭形眼镜或太阳镜,但不能配有微孔棱镜等类似装置,也不能有助瞄功能。
❹ 古代弓箭手为什么要戴帽子
就和现在的军人头盔一样,是拿来识别的(保护只是次要),普通人可能不知道,但头盔上都有识别的记号,像二战时盟军头盔会有一个白色圆圈五角星,现在美军头上会绑一条讯号带,而帽子/头盔在头部上方,在乱战中远距离最易看到的一定是帽子/头盔,所以对弓箭手或现代军人这些远距离交战的单位来说用帽子/头盔识别就很重要了
❺ 古代射箭有哪些礼仪及比赛规则要点
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了。据考古发现,它在距今2.8万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随着箭头从石头到金属的发展,射箭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譬如射箭在周代就被列入当时教育的内容之一,当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箭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当时,射箭是一种礼仪,射箭活动要喝酒,还要奏乐,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射箭活动了。当时的孔子、荀子以及墨子等等,都是射箭爱好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魏宗室常山王遵传》曾经记载:当时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阳的华林园举行了一次射箭比赛,他把一个能容两升的酒杯,悬于百步之外,让19个运动员进行竞射,最后谁把这个酒杯射着了,谁就把这个酒杯据为己有,这在当时叫“奖杯赛”。在中国体育史上,这可是最早的一次奖杯赛了。
射箭的规则要点
射箭是用弓把箭射出并射中预定目标,打在靶上的技艺。射箭比赛的胜负是以运动员射中箭靶目标的环数计算的,命中靶的箭越靠近中心,所得环数越高。射箭运动员准备发射时,用执弓手握住弓,并伸直执弓臂,再用拉弦手向后拉弓弦,直到满弓点,注视瞄准具然后撒放。
比赛赛制
奥运会射箭比赛采用单淘汰赛赛制,比赛时间为6天。
个人赛
个人赛分为排名赛、淘汰赛和决赛3个阶段,射程均为70米。首先进行排名赛,男、女各64名运动员,每人射6组箭,每组6支,共36支箭;休息10-15分钟之后,按照上述程序再射一遍,共72支箭。并以这72支箭的累积环数排出男、女第1-64名选手的名次,按照射箭规则淘汰赛配对表进行配对,如:第1名对第64名,第2名对第63名,依此类推,进行淘汰赛。淘汰赛每名运动员射12支箭,分4组进行,每组3支箭,每箭30秒,采用一对一交替发射的方式,胜者进入下一阶段比赛,最后决出8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决赛时运动员的发射方法、箭数和淘汰赛相同,最后决出冠、亚军。
团体赛
团体赛分为淘汰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队3名运动员,射程均为70米。根据个人排名赛中每队3名运动员的成绩之和排出男、女团体第1-16名的队进入团体淘汰赛。每队共射24支箭,分4组。每组6支箭,每人射2支,限时2分钟。先发射的队射3支箭(每名运动员轮流各射1支箭)后,计时钟暂停并保留剩余时间,同时,另一个队的计时钟启动,按同样方法射3支箭。然后,先发射的队在剩余的时间里再完成3支箭,接着,后发射的队按同样方法完成这组箭的发射。获胜队进入下一阶段比赛。决赛发射方法、箭数和淘汰赛相同,最后决出冠、亚军。
比赛发射规定
由于射箭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对不同射箭比赛的发射有各种明确的规定,如除身体残障或坐轮椅的运动员外,发射时双脚必须分跨在起射线上,或双脚同时踏在起射线上;比赛场内,除了在规定的练习时间或在发令长的信号指挥下,运动员在起射线上可以正对靶的方向外,其他时间不得向其他方向开弓;比赛时,除轮到发射的运动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得进入发射区等等。
记分判环规定
记分方法 射箭比赛的环数也称分数,报环也称报靶或报分。确认淘汰赛和决赛的环值时,裁判员按降序报分,记分员和运动员代理核实记分表上的成绩。其具体的记分方法是:射中最外面的白色环区得1分--直到射中内黄心得10分。
如果某一箭命中位置触及两个颜色的环区或箭杆触及环线时,被记为高分。如果某一箭正好射在靶面上某一箭尾上,则按已中靶箭的环值得分。如果某一箭射穿了靶面,或者射中靶面后反弹落地,根据该箭在靶面上留下的中靶点或未标箭孔记分。无论是否射中箭靶,箭在越过3米线以外就被记分;如果箭不慎落地,但箭杆的一部分落在3米线内,裁判员判该箭为未射出,运动员可再射一支箭。
判环规定
判环依据箭的箭杆在靶上所嵌位置记录环(分)数。所有报分、记分、判环均应在拔箭前进行。记录后,运动员或代理人应标出已射中的箭的箭孔。当箭太靠近环线、靶上出现特殊情况(如穿箭等)或本靶运动员对所报环数有异议时,必须请裁判员判环。对于裁判员判环,规则也有明确规定。如:箭杆触到环线,判高环;如果箭射到了已中靶的箭后又射中其他地方,则按最终着靶的位置判环等等。
犯规处罚
射准射箭比赛,犯规的主要处罚包括口头警告、黄牌警告、红牌警告及相应的扣环、取消比赛成绩等等。口头警告为轻微犯规;黄牌警告也属轻微犯规;红牌警告为严重犯规。团体比赛时,当运动员无视黄牌警告,继续发射,裁判员出示红牌,并扣除该队在本组环数最高环值的得分。除此以外,运动员使用不符合国际箭联规定的器材,弄虚作假、服用兴奋剂等,都要受到取消比赛成绩的处罚。
比赛时限
30秒,运动员在交替发射时射一支箭的时限;40秒,个人赛解决平局采取附加赛射一支箭的时限;在补箭时射1支箭的时限;60秒,团体附加赛时,每队射3支箭(每人射1支箭)的 时限;120秒,个人赛运动员射3支箭的时限;团体赛每队射6支 箭的时限(每人射2支箭);240秒,在同时发射时,每组射6支箭的时限。
❻ 为什么射箭比赛时运动员要把嘴贴在弦上面
这是为了提高射箭的稳定性~!
有个支撑物,这样手就不会晃了,放箭后手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还有比较接近眼睛的瞄准,射的就更精准了,成绩的弹性就没那么大了
❼ 为什么在户外运动中一定要戴帽子
戴帽子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皮肤晒伤,或者比如网球运动员比赛很多情况都是露天场地,戴帽子挡阳光以防刺眼影响自己比赛,等等。 ^_^
❽ 射箭运动的问题
就是叫护肩!
护具
射箭运动中常见护具不外乎护臂、护胸、指套。护臂主要是以塑料制成,以松紧材质的线圈套于左手下臂,一方面加强左手臂的支撑力,另一方面减低被箭伤到的机会。护胸配戴时也是置于左胸口心脏部位,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而持一把弓要负担相当的重量,除了要加强手臂的支撑力外之,手指受伤的机会也提高,戴着以皮制的指套主要也是保护十指,避免负担过重造成压伤和减少箭伤的机会。射箭运动中常见护具不外乎护臂、护胸、指套。护臂主要是以塑料制成,以松紧材质的线圈套于左手下臂,一方面加强左手臂的支撑力,另一方面减低被箭伤到的机会。护胸配戴时也是置于左胸口心脏部位,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而持一把弓要负担相当的重量,除了要加强手臂的支撑力外之,手指受伤的机会也提高,戴着以皮制的指套主要也是保护十指,避免负担过重造成压伤和减少箭伤的机会。
❾ 为什么射击射箭比赛都带个眼镜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 没有高度组织化 、制度化的体育活动 ;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 、流变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 ,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
❿ 为什么射箭要带帽子
怕强光影响视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