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
❶ 满族人为何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
在所有少数民族当中,满族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民族,毕竟这片土地被满族统治了200多年,并且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存在。一说到满族,人们能想到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说康熙,干隆,慈禧等等。除了有名的人物以外,其实满族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民俗文化,比如说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
很多人之前应该没有听过满族竟然有这样的禁忌,但这是真实存在的风俗,至于为何满族人对狗格外友好,主要还得从一段历史说起。
其实这段历史距离我们应该也不算遥远,也就是发生在清朝的奠基者,后金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身上。相传在一次战役中,努尔哈赤被明朝的总兵李成梁追赶,努尔哈赤为躲避追兵逃到了一片大的芦苇丛里。追兵难于找到努尔哈赤的踪迹,便放火烧起了芦苇丛。火势太大,努尔哈赤被烟熏晕了,眼看着努尔哈赤身上着火而没有反应,他身边的一条黄狗就跳入河中,把自己弄湿,然后在努尔哈赤身上打滚,以扑灭他身上的火。就此努尔哈赤躲过了一劫,但那条狗因为疲劳过度而过世。
这就是关于狗救驾的传说,努尔哈赤感念狗的忠心,由此便立下了满族人不得吃狗肉,不得戴狗皮帽子,不得铺狗皮褥子的规定。其实这是真是假我们无从考究,但是满族有这个习俗确实真的。
除却这一则传说以外,满族人还有其它的理由,也不得不对狗友好。满族人长期以狩猎为生,在狩猎的过程当中,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人们的左膀右臂。如果没有狗的帮忙,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满族人都捕捉不到猎物,所以长期下去,满族人便不再吃狗肉,这样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无论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满族人在不吃狗肉这一块应该是做得很地道的。毕竟狗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平常守护我们的家园,如果还被人类吃肉,那实在是太可怜了。
不过从这个习俗中我们也得注意了,以后去满族人的家里做客,千万对狗友好一些,也不可戴着狗皮帽子过去。
❷ 满族人不打乌鸦,不食狗肉,与什么原因相关
满族人有不打乌鸦、也有不吃狗肉和不戴狗皮帽子的传统,其原因就是满族人在很久以前除了放牧之外,还活跃于山林中进行打猎活动,而当时的狗主要就是满族人的猎犬帮助人们狩猎、保护家宅和财产,满人感恩于猎犬的忠心和贡献,所以主动不吃狗肉;而满人不猎杀乌鸦等鸟类,则是因为古时候他们崇拜凤凰图腾,包括神鸦也是他们的崇拜对象之一,所以他们也不捕猎乌鸦。
芦苇荡被烧干净之后,许多士兵进来查看,努尔哈赤本来无处逃避,却没想到天上飞下来一大群乌鸦落在身上盖住了他,士兵们看到努尔哈赤身上站满了乌鸦,还以为他已经死了正被乌鸦啄食尸体,于是就回去了。努尔哈赤因此活了下来,所以他为了报恩再度发誓,让满族人以后再也不得捕猎乌鸦。
❸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的
满族人不吃狗肉的由来
在满族诸多风俗中,有一个禁忌风俗:即满族人对犬(狗)特别敬畏。满族从前家家养犬,谁家有一头或几头身材高大、毛色漂亮、勇猛性烈的家犬,也是十分自豪、荣耀的事情。平时对犬格外善待,自家的犬不许别人随意打骂。犬死之后,如同安葬一个家人那样,带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加以掩埋。满族无论是谁,不准吃狗肉,不准戴狗皮帽子,不准铺狗皮褥子,不准以狗皮缝制衣服。
这一习俗,民间传说也是由努尔哈赤而来。由于黄犬(一说青犬等)的救助,他没有被大火烧死,但黄犬却因救他而劳累致死。努尔哈赤曾立誓:"日后我若得势,就让我的后代,世世代代供养你们,不准他们吃狗肉、戴狗皮帽子,让他们永远记住你们的恩情……"
传说终归是传说。而历史的现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只是到了金代,由于"围猎"经济的发展,猎马、猎犬的地位空前提高,才逐渐形成了"敬犬"的风俗,并促成了对家犬的种种禁忌习俗。而努尔哈赤的传说,只不过是借重了老罕王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才使这一渐渐形成的风俗,深入千家万户,进而凝固在满族的心理素质之中,代代相传,不使其废。因而,有人认为"敬犬"之俗是满族的"图腾"的看法是不科学的,就是种种关于"黄犬"的故事(包括"黄犬救主"的故事)中,"黄犬"始终是一个有恩于满族的"恩兽"的角色,始终没有血缘上的联系。因此,对"黄犬"的敬畏形成的禁忌风俗,只属于"恩物"(动物)崇拜的范畴,而不是"图腾"崇拜。
满族在新疆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一些习俗也非常有趣。据说,满族人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同时也不伤害喜鹊。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民间有“狗救驾”和“鹊救驾”的故事。 传说,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有一次被明朝总兵李成梁追赶,眼看追近,努尔哈赤急忙躲藏在一滩芦苇荡里,追兵难以寻找,就纵火烧芦荡,顿时,大火蔓延芦荡,追兵以为努尔哈赤被活活烧死,其实努尔哈赤只是被烟熏倒了,当火势就要蔓延到他身上时,有一只黄狗跑到水里,沾一身水,在努尔哈赤身上打滚,他身上的火被扑灭了,但黄狗却累死在他身旁。后来,当明兵前来搜索时,一群喜鹊铺天盖地落在努尔哈赤的身上,明兵以为喜鹊在叼啄尸体,努尔哈赤已死无疑了,于是撤兵回朝。
等努尔哈赤醒来时,发现身上落着喜鹊,身边躺着一条黄狗,这才明白是黄狗和喜鹊救了他。
“狗救驾”和“鹊救驾”的故事不一定真实,但对过去以狩猎为生的满族人来说,狗是左右臂,是猎取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工具。满族人出猎时以狗为向导,跟踪追捕野兽。好的猎犬,不但能寻踪报讯,还能直接捕获露野味,所以满族人对狗十分偏爱,有的地方在满族姑娘出嫁时,还有把狗作为陪嫁的习俗。
喜鹊是许多民族都喜爱的鸟类,常言说:喜鹊叫,喜来到。所以满族人对喜鹊也十分喜爱,并把喜鹊视为神鸟,从不伤害,并在自己庭院竖立长杆,备以食物,供喜鹊食用。所以,我们到满族家里作客时,不要戴狗皮帽子,不要穿狗皮大衣,以免引起他们的不高兴。
❹ 忌吃狗肉的是什么民族
蒙古族:不食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藏族:忌吃奇蹄类畜肉,最忌吃驴肉、狗肉,一些地方不吃鱼,忌讳捕杀野生动物。
回族:忌食猪、狗、马、驴、骡、猫、鼠、鹰、蛇、乌鸦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满族: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维吾尔族:忌食猪、狗、驴、骡之肉和自死的禽畜肉及动物的血,在南疆地区还忌食马肉和鸽子肉拉祜族:对狗十分珍爱,他们不打骂狗,禁止杀狗,忌食狗肉,狗死后还要很好埋葬。
畲族:不吃狗肉。 东乡族: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及一切自死动物肉纳西族:禁食狗肉柯尔克孜族:禁食猪、驴、狗、骡肉和自死的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锡伯族: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
撒拉族:不吃猪、狗、驴、骡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物普米族:禁止打狗,不食狗肉,也不出售狗塔吉克斯坦族: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畜禽肉及动物血、水产品。塔塔尔族:禁食猪、狗、驴、骡肉和自死的牲畜,禁食一切动物的血。裕固族:忌食马肉、驴肉、骡肉、狗肉,基本上不食鸡、鱼等尖嘴圆蹄畜禽肉。保安族:忌食猪、狗、驴、骡等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乌孜别克族:禁酒和忌食猪、狗、驴、骡肉、自死的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
❺ 56个民族都不吃什么肉
每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我国56个民族各自都不吃什么肉?各位,我们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介绍一遍,那是不可能的。下面小编就选几个民族介绍以下,他们各自都不吃什么肉?首先是藏族。据史料记载,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还不吃海味。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因为按藏族传统,能食用的是偶蹄动物,为吉祥之物,而其它动物则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最后一个是傈僳族。傈僳族在进行祭祀鬼神时,不让妇女参加;有的地方,年节或祭日要由家庭成员前去祭龙树,祭树时严禁妇女和外族人参加。不能打死蜘蛛,相传是蜘蛛教会他们学会架溜索桥的。在房前屋后不能喊“哦”,因为人死驱鬼时才会这样。至于在吃肉方面,他们倒是没啥忌讳,啥肉都吃。当然,他们吃肉也受我们汉族文化影响,要求所谓的“割不正者不食”,而且一般不喜欢吃狗肉。
❻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是因为什么
锡伯族人是忌食狗肉和禁用狗皮:锡伯族发源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系打牲部落。狗是锡伯族的一种劳动力和忠实的伙伴。平时它为锡伯家庭看门望户,防止盗贼窜入;当孩子们进山时,它能保护小主人的安全;当放牧时几条猎狗可保护上百只的羊群;当夫妇共同上山打猎时,把孩子放在摇车里,留一只狗在下面守护,然后大人带着其它的狗去打猎,这时狗又是猎人的左膀右臂,帮助猎人捕获猎物。
正是因为猎狗忠实的为主人终生服务,永不变心,锡伯族有一句谚语为“狗不嫌家贫”。所以锡伯族对狗是很爱惜的,锡伯族把它当做伙伴和朋友。民族习惯绝对不能杀狗和食狗肉,也不能扒狗皮,做褥子、袜子等,也不允许戴狗皮帽子,所以狗病死了都是挖坑埋掉。这种传统风俗,在锡伯村仍严格延续,如有外族与本民族结亲移居村内。必须尊重锡伯族的习惯,不能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否则将驱逐出村。
❼ 满族为什么不吃狗肉 满族人不吃狗肉的原因
导读:满族也算是大民族,因为满族人民是清朝时期统治者所属的少数民族,看了那么多年文化礼仪习俗,大家对满族都不陌生,但是关于满族的禁忌,很多人还是不清楚,比如禁忌中就有一项不吃狗肉的习俗。那么,满族为什么不吃狗肉?满族人不吃狗肉的原因是什么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关于满族不吃狗肉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是义犬救罕王说。
满族英雄努尔哈赤年轻时逃亡在外,昏迷时被大火困住。随行的大黄狗急忙跳到水泡子里蘸湿全身,然后用湿漉漉的狗毛压倒四周茅草,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努尔哈赤,也救出了大清朝的开国君主。
称王后的努尔哈赤为了报答“义犬救主”之恩,特下诏令:满族人从此不准穿狗皮吃狗肉。
这一说法看似有些来由,但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诏令等史料记载,实在是站不住脚。
二是源于满族先人的风俗说。
满族先人女真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与狗为友,不忍心杀狗吃肉,他们因生活习俗而忌食狗肉。女真族后人延续了祖先的生活习俗。
但很多史书中都提到过,女真族不仅吃狗肉而且吃法多样。
这样一来,风俗说就显得自相矛盾了。
三是图腾崇拜说。
依据来源于《满族大辞典》,这本书曾说道:“狗是满族氏族制时期图腾崇拜之动物,故部人不得服其皮,食其肉。”
不难想象的是,满族的氏族制时期理所应当的应该始于满族的祖先,按照前面所说的,满族先人女真族一直在大吃狗肉,又怎么可能将它立为民族图腾中崇拜的动物呢?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攻自破。
满族禁忌习俗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
许多人对乌鸦没什么好印象,甚至有厌恶之感。但满族人例外,他们非但不哄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❽ 为什么满族人不能吃狗肉
1、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
2、满族除了禁忌吃狗肉,而且还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
3、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俗。
4、对于何以忌食狗肉,至今尚无定论,经过参考文献和一些民间传说,较为熟知的传说是,
“义犬救罕王”。
(8)什么人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扩展阅读
一、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
二、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吐谷浑、铁勒、高昌回鹘、铁勒、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
四、可汗:蒙古语。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
❾ 满族人禁忌什么
满族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拥有辉煌的历史,是一个能永载史册的民族。满族的渊源更是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满族人民经过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满族文化,这些风俗习惯也有着自己的禁忌。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