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藏传佛教白教戴什么帽子

藏传佛教白教戴什么帽子

发布时间: 2022-09-10 19:37:32

A. 藏传佛教中红教,白教,花教,黄教有什么区别

藏传佛教红教、白教、黄教、红教分别是指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四种教派区别如下:

1、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

网络红教

网络黄教

网络花教

网络白教

B. 为什么藏传佛教的四派俗称黄教、红教、白教和花教依据是什么

宁玛派(红教)
宁玛派即旧教派。它的名称含有“古”、“旧”两种意思。就古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们的教法是由莲花生所传,11世纪形成,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就旧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以传承吐蕃时期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不同于佛教后弘期的仁钦桑波等人所译的新派密教经典。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
噶举派(白教)
该派于11世纪发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者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噶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苯教(黑教):
因为苯教教徒常穿黑衣戴黑帽,所以又叫黑教。
格鲁派(黄教)
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1409年,是着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

C. 西藏五大教派及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分别是指什么

西藏五大教派是: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

佛教四大教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宁玛派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发掘出来弘传于世。

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

萨迦派

萨迦派在显教方面注重经论的翻译及辩经。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密教方面有萨迦十三金法(《十三种不越外围之金法》), “道果法”是最独特的教法。“道果”法认为,修习佛法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舍去“非福”(“恶业”、做坏事)。专心于行善,来生即可投生三善趣之中。

第二层次是断灭“我执”(“我执”指执于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我执”一断灭,烦恼苦痛便无从生起,人也可从流转轮回的痛苦中得以解脱。

第三层次便是除去“一切见”。一切见指“断见” (指片面解释“宇宙万物皆非实有” )和“常见”(指一般人的见解)。萨迦派认为,要防止“断见”、“常见”,走中道,这样才能达到智者的境界。

噶举派

噶举意为教谕或教传,师徒相承,口语相传,耳听心会,注重密法,不重经典。相传该派远祖马尔巴、米拉热巴等人修法时,穿白色僧衣,故称“白教”。

噶举派是公元十一世纪中形成的教派,它的支系众多复杂,从一开始就有两大传承系统,一为香巴噶举,一为达布噶举,香巴噶举到十四、五世纪就消声匿迹,而达布噶举一直延传至今。

格鲁派

噶当派本是西藏最早出现的教派。噶当,意为佛的教诲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道理。它的创始人是仲敦·加唯琼乃。1045年,仲敦从阿里迎来高僧阿底峡,并拜他为师。

阿底峡死后,仲敦于一O五六年倡建热振寺,以该寺为基础逐渐形成噶当派。该派的特点是强调戒律,教法以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为基础。到了十五世纪,宗喀巴以该派教义为基础,创立格鲁派。

噶当派

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着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

(3)藏传佛教白教戴什么帽子扩展阅读:

“宁玛”为古、旧之意。因出家人戴红色帽子,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有出家和在家两种修行制度,出家众严守出家戒律;瑜伽士属在家居士,从小像出家众一样修行,并不剃度出家,称为“密咒师”,可参加寺庙部分宗教活动。

密法,从来不是 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密法传入中原,比传入藏区早很多,唐朝时期,内地修学密法盛行,已经有部分传到了日本,现代人称之为“唐密”,而唐朝时,藏传佛教还 在萌芽中。

密法,不是藏族人创造的,是佛陀亲自传授给儿子罗睺罗(被称为“密行第一”),至今也已传承了2500多年。

网络-西藏佛教四大教派

网络-藏传佛教

D. 藏传佛教里的黄、花、白、红四教有什么不同

分别是藏传佛教的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所谓黄花白红四教不是很合适的说法,最好还是以派来称呼为好

格鲁派是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

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蓝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噶举派注重密法的修习,而修习密法又必须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的途径。另外,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后人学者又俗称“白教”

宁玛派:藏传佛教流派之一,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在各派中历史最久,形成于公元11世纪。"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E. 藏传佛教中红教,白教,花教,黄教有什么区别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给大家介绍一下,那藏传佛教他有几个大派?四大教派,四个大派.!十八个小派,那这个里面今天讲一下,这个四个大派。第一个就是红教宁玛派,第二个就是白教噶举派、第三个是花教萨迦派,第四个是黄教格鲁派,为什么就黄、红、白,花,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说
红教宁玛派,做法式的时候,法师们戴的帽子是红色的,所以他那个就叫红教!是这么一个概念。
那白教他做法式的时候,穿的衣服是白色的,所以就叫白教噶举派。
这个花教萨迦派,他做法式的时候,这些大师傅们戴的这个帽子是花花绿绿的,所以就叫花教萨迦派。
然后黄教格鲁派,黄教格鲁派他做法式的时候,喇嘛戴的帽子是黄色的尖尖的一个帽子,所以就叫黄教格鲁派。

四大教派创始人是谁呢?
这个四大教派里面的宁玛派就是红教的创始人就是莲花生大师,他主要修行的法门就是大圆满,宁玛派是藏区最早的一个派。
然后接下来是噶举派就是白教,噶举派的创始人是玛尔巴上师,玛尔巴上师,他主要修行的法门就叫大手印,大手印和大圆满都主要讲的是空性。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这个空性。
那这个花教萨迦派,萨迦派的祖师爷就叫昆·贡却杰布,萨迦五祖,里面的第一祖就叫昆·贡却杰布,那他主要修行的法门就叫道果,道歌的道,果报的果。道果,他主要修行的法门就叫道果。
那黄教格鲁派,格鲁派的祖师爷是宗喀巴大师,他主要修行的法门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正见就是中观正见。四大派就是这么一个分别。
*********************************************************************************************
索达吉堪布:

问:在藏传佛教里,为什么要称红教、黄教、花教、白教呢?

答:这种说法,藏地没有。

藏地各教派的命名,有些是用时间,比如宁玛派是旧派,格鲁派是新派;有些是用地名,比如萨迦派,“萨迦”意为灰白色的土;而有些是用意义,比如噶当派,“噶当”的意思,就是将释迦牟尼佛的一切教言都当作修行的教授。

但在汉地某些信士、学者的说法中,好像红教就是穿红色衣服的,黄教就是穿黄色衣服的,那花教,是不是就要穿得花花绿绿了?

厦门大学问答‘ 2012年 2月24日晚上 ’

F. 藏传佛教戴红色帽子和黄色帽子有何分别

红的是出家,黄的是俗家

G. 藏传佛教所说的红 白 花 黄分别是哪个门派的别称

红色花,和黄色花,那个含义最好

H. 白教属于藏传佛教,为什么正统象征的黑帽不在西藏而在锡金的隆德寺

是因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第16世大宝法王让琼利佩多杰活佛于1959年从西藏楚布寺去了锡金,并在锡金修建了隆德寺,作为国际噶举总部,并开始了向欧美传播藏传佛教的征程,再也没有回过西藏,所以噶举派的象征 : 黑帽子便留在了锡金。

I. 藏传佛教格鲁派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格鲁派戴的是黄色的帽子。
格鲁派汉语译出来叫做善律派,创始人是尊者宗喀巴大师。因为过去严持戒律的僧人带黄色的帽子,所以格鲁派僧人也都是黄色的帽子因此又叫做黄帽系。也就是我们汉族人说的黄教,其实称为黄教是极不准确的,应该尊重的称之为格鲁派。

J.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僧人的服饰有什么差别

1、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僧人的服饰在颜色和件数上都有显着差别。
2、藏传佛教的僧衣颜色更鲜艳,也更好看一些。

一、藏传佛教的僧衣特点:
一是僧服与外道所穿的不一样,二是僧服具有因时因地性,三是没有任何饰物,四是符合戒律要求。律经上说,比丘有十三件衣物。即,朗袈(袈裟,重复衣)、喇奎(上衣)、唐奎〔下衣)、夏木特(裙)、夏木特森(副裙)、委森(掩腋衣)、委森森(副掩腋衣)、东其(拭面巾)、纳森(护腋衣)、延嘎普(护疥衣)、扎赛(剃发衣)、顶娃(敷具)和亚奎(雨衣)。这十三件衣物的尺寸大小、色彩和式样都应严格按照律经选材缝制,不能随意制做。
根据印度佛教传到藏区的律经规定,在藏区各教派僧衣的样式大同小异,既各具特点又有所差异。其中宁玛派(俗称“红教”)僧人身着紫红色的袈裟、僧裙,戴形如莲花状的红色僧帽,在家的居士则穿白色衣裙。萨迦派(俗称“花教”)僧人的衣裙、靴帽的样式和颜色与宁玛派相近似。噶举派(俗称“白教”)僧人,出家受沙弥戒、比丘戒的,也穿红色衣裙;在家受居士戒的穿镶红、绿边的白色僧裙和袈裟。格鲁派(俗称“黄教”)僧人,一般穿暗红色袈裟,修持突出的可穿黄色袈裟。头戴黄色桃状帽和莲状帽。活佛一般着特制的袈裟和礼服。
二、汉传佛教的僧衣特点:
件数上,由于气候上中国异于印度,里面不穿衣服无法抵御寒冷,汉传佛教的僧衣,在印度三衣上,里面多了御寒的小褂,颜色上,佛陀上衣近乎黄绿色,裙子近乎红褐色,佛教部派提倡用红、黄色。可受到汉地各朝代君王穿黄、大臣着红限制,汉传佛教的僧人只能放弃使用这两种颜色。形制上,袒露肩膀汉人也不能接受,因此,僧衣在中国汉地逐渐被本土化,特点是,一方面遵从戒律的规定,参照印度传来的僧衣式样;另一方面,又兼顾汉地气候、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还要考虑帝王及政府方面的制约与干涉等因素。僧衣从颜色到形制都有所改变。
僧侣的常服颜色,大多为五种颜色:褐、黄、黑、灰、黄绿色。各地各部派深浅不一,没有具体一定的规制。形制上,“海青”或称“大袍”是主要服装之一。其款式保持了汉代的形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其他衣裳肥大很多。现今“海青”(大袍)仍被佛门七众在礼佛和比较正规的场合用作外衣。出家二众在礼佛、诵经、正式集会时穿着,将三衣之一种披在大袍之外。其余五众只可穿大袍,不披袈裟。僧衣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另外,现代有些法师在举行法会时,也有身披黄色或红色用金线或银线界成水田格的袈裟。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17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233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853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321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537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542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478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115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431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