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戴高帽子有什么寓言

戴高帽子有什么寓言

发布时间: 2022-10-22 23:29:47

‘壹’ 文言文《戴高帽》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道理: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不去听那些阿谀奉承的虚假的话,要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原文

俗以喜人面谀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二、译文

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遇到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意见不合的人。”

老师生气地说:“我们以直率的方法侍奉上级,为什么必须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个人告诉别人说:“我原来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1)戴高帽子有什么寓言扩展阅读

一、寓意

这个故事说明当局者迷。后人用以比喻对别人说恭维的话。

二、注释

1、谀:奉承,恭维。

2、其:他的。

3、为:做。

4、适:遇到,逢到。

5、龃龉(jǔ yǔ ):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

6、直道事人:以忠直的方式对待别人。直道,直率的方式。事,对待。

‘贰’ 高帽子是什么意思

恭维的话。

戴高帽子是一个俗语,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做“喜欢戴高帽”,讽刺了一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

出处:

《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译文:

带着高帽子,穿着鞋子到州上去巡查,抬头端着胳膊,拜倒了鞋子的旁边,说你的学问比三公还大。

(2)戴高帽子有什么寓言扩展阅读:

心理活动

1、真心觉得对方爱自己优秀,给别人戴高帽子那是应该的,自己应该要学习,由衷的佩服对方!就那我来说,我们单位的刘姐就是一个资历老性格好的人,我们平常评选优秀都选她,见面都要问声好,这是一种尊敬一种对人的态度!

2、有事求人,故意捧人。这种常见于有事求于别人,我最记得我老公求他同事帮个忙,他在电话里说,你这么优秀的人,会不帮我吗?重情重义,世间没有你这样完美的朋友!对方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下来。说实在的,有些违心的话,一说出去,别人听了反而觉得舒服。

3、客套话。见面总不能说别人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成绩都不行吧!前两天同学聚会,见一同学事业感情上没什么成就,听说他因为条件不好,事业不说,总得对他说,放心,明年的今天你一定是个王者。

‘叁’ 文言文戴高帽的短句

1.文言文《戴高帽》的词语解释

译文:

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清代学人。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其弟子有章炳麟等人,是俞平伯的曾祖父。现苏州曲园是俞樾故居。

戴高帽

【清】俞樾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②,当不至有所龃龉③。”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曰⑥:“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

①谀:奉承。②适:遇到、逢到。③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④直道:直率的方式。事:对待。⑤欤:呢。句末疑问语气词。⑥颔首:点头。

【译文】

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阅读练习】

1. 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其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

2. “外官”是指什么?你能否在文中找到一个相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末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俗以喜人面谀者( )

(2)适人辄送其一 ( )

(3)今止存九十九矣( )

(4)其人出,语人曰( )

5. “某备有高帽一百”按现代汉语的正常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6. 下列句中加点词是人称代词的句子有( )

A.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B.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C. 其人云:“某备有高帽一百……”

D.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E. 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阿谀奉承 比喻

2、首都以外的官。“京朝官”

3、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第一顶刚才已经送给老师了。

4、(1)当面 (2)就 (3)“只” (4)告诉

5、“某备有一百高帽”

6、ADE

7、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

8、(1)人们大多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所以能闻过则喜的人是值得称颂的。

(2)爱听好话,喜欢奉承是人们的通病。

2.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8分)戴高帽俗以喜人面谀 ① 者曰:“喜戴高帽

小题1:(1)做官(2)碰到,遇见(3)点头(4)告诉(4分)

小题2:B (2分)

小题3:爱听好话,喜欢奉承(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注意词义变化,如本题中“颔”为动词。

小题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

小题3:

试题分析:读懂文字,了解内容,结合短文标题即可概括。

3.文言文

表示赞同)” 5:我们用正直的方式对待他人,哪里能像这么做呢,代词,“这”。

如此:像京朝官这样爱奉承他人的人和像他老师这样表面上拒绝阿谀! 4:此,不受其乱,并应修身自律。对于这两种人,我们应予以坚决的抵制:地方官不容易做好,应当谨慎从事。

译:通“只”,只有 2.选择出京朝官不着痕迹地为其师戴高帽的句子是:(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 2)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1)外官不易为,能有几人欤? )。 3.翻译下列句子、实际上仍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他人奉承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人,他的 外官不易为(为):当,担任 何须如此(如此)! 译?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的? 答.对京朝官戴高帽的做法,他的老师的态度有何变化? 答:由“师怒”转变为“师颔其首(点头,“像这样” 今止九十九矣(止).现实生活中有像京朝官和他老师这样的人吗,宜慎之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往别其师(其):代词。

4.文言文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往别其师(其):代词,他的

外官不易为(为):当,担任

何须如此(如此):此,代词,“这”。如此,“像这样”

今止九十九矣(止):通“只”,只有

2.选择出京朝官不着痕迹地为其师戴高帽的句子是:(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 )。

3.翻译下列句子。

1)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译:地方官不容易做好,应当谨慎从事。

2)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译:我们用正直的方式对待他人,哪里能像这么做呢!

4.对京朝官戴高帽的做法,他的老师的态度有何变化?

答:由“师怒”转变为“师颔其首(点头,表示赞同)”

5.现实生活中有像京朝官和他老师这样的人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的?

答:像京朝官这样爱奉承他人的人和像他老师这样表面上拒绝阿谀、实际上仍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他人奉承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人。对于这两种人,我们应予以坚决的抵制,不受其乱,并应修身自律,避免成为这两种令人不齿的败类。

5.“戴高帽”一词是怎么来的

高帽即为很高的帽子。

古时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是高帽,且依身份、官职大小的不同,帽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古代人若说给他人戴高帽,是表示将其视若帝王般高贵。时至今日,也有不少人喜欢起高帽来了。

他们不但乐意接受人们奉送的高帽,还不时也给别人献上几顶。 所谓“戴高帽”,即指那些吹捧、恭维别人的话语。

“戴高帽”一词源于唐代李延寿所着《北史•熊安生传》中的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以这身打扮去谒见。

见到官员时,他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来,人们把这种做法叫“戴高帽”。

‘肆’ 戴高帽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


1.阿谀奉承比喻
2.①当面②抵触、矛盾
3.某备有一百高帽
4.D、 E
5.答案示例:
①人们大多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所以能闻过则喜的人是罕见而伟大的。②爱听好话.喜欢奉承是人们的通病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

‘伍’ 戴高帽子文言文翻译

导读: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我整理的戴高帽子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清代学人。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其弟子有章炳麟等人,是俞平伯的曾祖父。现苏州曲园是俞樾故居。

戴高帽

【清】俞樾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②,当不至有所龃龉③。”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曰⑥:“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

①谀:奉承。②适:遇到、逢到。③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④直道:直率的方式。事:对待。⑤欤:呢。句末疑问语气词。⑥颔首:点头。

【译文】

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阅读练习】

1. 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其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

2. “外官”是指什么?你能否在文中找到一个相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末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俗以喜人面谀者( )

(2)适人辄送其一 ( )

(3)今止存九十九矣( )

(4)其人出,语人曰( )

5. “某备有高帽一百”按现代汉语的正常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6. 下列句中加点词是人称代词的句子有( )

A.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B.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C. 其人云:“某备有高帽一百……”

D.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E. 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阿谀奉承 比喻

2、首都以外的官。“京朝官”

3、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第一顶刚才已经送给老师了。

4、(1)当面 (2)就 (3)“只” (4)告诉

5、“某备有一百高帽”

6、ADE

7、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

8、(1)人们大多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所以能闻过则喜的人是值得称颂的。

(2)爱听好话,喜欢奉承是人们的通病。

‘陆’ 文言文高帽子讽刺了怎样的现象

”戴高帽“典故出自清代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世人称巴结、献媚人为“戴高帽”。有一次,两位门生(旧时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员自称为“门生”)初次调任外省,临行前,二人一块儿去拜望其老师(明清时期,生员或举子称主考官为“老师”)。老师交待他们说:“如今世风不古,真理难行,好人难做。我没有什麽可送给你们的,仅送给你们一句话:逢人送顶高帽子,就一切都好办了。”一位门生说:“老师您这话太高明了。当今社会,像老师您这样不喜高帽子的正派官员,又有几人呢?”老师听了,喜得美滋滋的。等到二人出来,这位门生笑着对同伴说:“咱们已经送给老师一顶高帽子了。”

显然讽刺的就是那些巴结、献媚者与假清高而自以为是的人。

‘柒’ 喜戴高帽 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证明他(她)品质上有矮的欠缺,为了弥补这点矮,只有用虚无的恭维这顶高帽来抬高自己,以达到与他人平等的目的。
恭维者知道他(她)矮这缺点,也乐于奉献,必竟他(她)所谓的高了自己也没有真的矮人三分。

‘捌’ 古文戴高帽 中高帽的意思是什么比喻方法是什么

“高帽”可以指(不合实际的)高位、名誉等。
“戴高帽”就是对人加以不合实际的称赞夸奖,阿谀奉承。
比喻方法是借代。
关于戴高帽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在京城做朝官的人被派到外地当官,临行时,去告别他的老师。老师说:“外地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一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逢人就送他一顶,可能不会导致意见不一而互相顶撞。”老师生气的说:“我们这些人是该用正直的行为来待人的,为什么要给人戴高帽子呢?”那人说:“天下不喜欢戴高帽子的像您一样正直的人,有几个呢?”老师听了很舒服,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见识。”那个人告别出来,对人家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这个故事说明当局者迷。后用以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

‘玖’ 戴高帽什么意思

戴高帽,汉语词汇,拼音是dàigāomào,是一个俗语,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做“喜欢戴高帽”,讽刺了一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
出处《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俗以喜人面谀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译文:世俗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遇到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意见不合的人。”老师生气地说:“我们以直率的方法侍奉上级,为什么必须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个人告诉别人说:“我原来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寓意:这个故事说明当局者迷。后人用以比喻对别人说恭维的话。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09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153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774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241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45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463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397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035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351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