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服的帽子什么干什么
① 飞行员穿的仓外宇航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飞天”舱外航天服档案
重量:120公斤
颜色:白色
造价:约3000万元
组成:用料软硬结合,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
适用:四肢装有调节带,通过调节上臂、小臂和下肢的长度,身高1.60米-1.80米的人都能穿上
耐力:可支持4个小时舱外活动,并可重复使用5次
上肢关节
巧妙地利用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加自如。
腕镜
手腕处装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它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
背包
高1.3米,是航天服穿脱(进出)口的密封门,在背包壳体内安装舱外航天服生保设备,背包壳体下端安装有挂包、备用氧瓶等。背包关闭通过拉紧钢索和操作关闭手柄完成。
头盔
经过科研攻关,“飞天”航天服头盔的视野比其他同类产品要大。
摄像头 头盔还有摄像头,可拍摄航天员出舱操作。
照明灯 两侧各一照明灯,可照亮服装胸前部分,方便航天员在阴暗面操作。
报警指示灯 两侧有报警指示灯,一旦服装出现泄露报警灯闪。同时还有语言报警。
面窗 其面窗4层,2层充压结构,2层之间充高纯氮气,防结雾,外面是防护面窗,外层是滤光面窗,对太阳光折射率低,迎着光照面可拉下它。
手套
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做,看上去特别厚实,有点像拳击手套。
外层 热防护手套外层为纤维织物,有两层气密,使用特殊隔热橡胶材料,能耐受高温到100℃。
指尖 指尖部分,只有一层气密层,保持触觉。手指背部位内有两层真空屏蔽隔热层。
手心 在手心握物部位设置有凸粒状橡胶,主要为防滑。手套可握住25毫米的铅笔粗细的东西。
热防护盖片 在手背有可翻折的热防护盖片,用于覆盖手指部位,提高此部位的热防护能力和保证手指的关节活动性。
手表
专门设计的航天手表,材料适合航天特殊环境。
外观 它比一般手表表盘大,实现功能也比普通手表多,上有三个小表盘,分别是小时、分钟、秒。可以读北京时间和飞行时间,另外可以转动表盘记时。
用途 航天手表可让航天员在漆黑的太空中,清楚地知道地球的昼夜之分。保障航天员的生活规律与地球同步,不至于打乱生物钟。
衣料
航天服须真空屏蔽隔热,所用织物要多种织法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强度要求。
层次 航天服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最外面的外防护层。躯干达到7层,最厚的是挂包有20层。
★ 对话
航天服就是一个微型载人飞行器
舱外航天服分系统主任刘向阳称,航天服工程与飞船类似
② 请问一下如果宇航员在火星上行走的时候突然掀开头上的帽子会怎样,会死吗
必死无疑,一个是没有氧气来源,一个是压强太大,但是人类要想踏上火星还需要很漫长的探索,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有限的资料来回答
③ 宇航员的帽子叫什么
宇航员的帽子叫头盔
④ 给女儿做了一套宇航员服装,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羡慕了
我一个当幼师的同学说:从小给女儿制造各种浪漫,以后应该比较不容易被一点小手段就感动骗走。好像有点道理啊,是不是!
孩子出生后,身为人母,学会了很多新技能。
孩子上幼儿园后,身为人母,简直无所不能。
女儿的幼儿园前阵子有个活动,就是要以“纸”为主题,做一套服装,去参加走秀。
女儿说:我想要一件太空人衣服。
老母亲:给你造!
说话容易,做起来难。
我在网上搜了一圈,没找到详细教程,只能找到一些参考,凭感觉摸索。
虽然中间有亿点点想放弃,但是最后居然坚持做完了,收到一万个好评。先看下成品——
我朋友说,别的小朋友都要羡慕哭了!哈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未来宇航局的新星,王亚平的接班人——
下面是娃在幼儿园的时装展——
当然,别的小朋友也很可爱,但是母爱光辉下,还是觉得太空人好呆萌,哈哈哈。
也有好几个朋友问我怎么做,希望出教程,我只好抽空写下这篇帖子,反正肯定有人用得上。
大家收藏好啦,太空人宇航员服装制作详细教程,附材料清单!
一、宇航员帽子
1、材料:
24寸圆形加厚大气球;纸巾、报纸、A4纸、棉巾等纸料;白乳胶(240ML够用了)和小毛刷;美工刀和剪刀;透明胶带和彩色胶带;一个大碗和一个小碗。
2、做法:
第一步:做头盔模型。气球打气(大一点,头盔大小)扎好,口向下,安置在大碗上。
第二步:白乳胶加点水,在小碗里调配好乳胶涂料,不要太稀。
第三步:报纸或A4纸剪成小方块。
第四步:用小毛刷沾调好的乳胶,刷在纸巾、报纸上面,均匀交织贴在气球上,一层一层,糊7、8层会结实点。糊好后,过夜晾干或者风筒吹干,要干透。
第五步:确认干透了,把气球戳破拿掉,头盔模型就出来了,用美工刀和剪刀,剪出可以露脸和罩套脖子的位置。
第六步:修饰剪好的边缘,用胶带包一下边,然后用彩色胶带圈一下脖子下围和面罩边线的部分。
第七步:试戴调整,避免不合适。可以让娃画上喜欢的图案,我娃画了彩虹。
第八步:配饰,这个丰俭由人,利用一些小物件加上。我娃要求有天线,还希望有话筒可以和外星人说话(娃的想法,你懂的)
备注:也有人是在贴纸的时候就预留了面罩露脸的位置,这样后面就不用裁剪,可以在网上一下教程,或者搜“气球做灯笼”,思路是一样的。另外,也有超强的博主给做了可以放下来的挡风面罩,但是考虑到影响呼吸的安全性(主要是我不会做),就没做了。
接下来,最难挑战的宇航员服装。
二、宇航员服装
1、材料:
1)气泡塑料纸,就是寄快递包东西可以捏捏捏的那种,大概要10-20米吧,反正预多不预少(宽度尽量买长一些的,不用拼接)。我用那种大气泡的防撞纸,很不好裁剪,非常不推荐!!建议还是买普通的小气泡纸,记住。
2)白色美纹纸(用来贴在气泡纸上做成衣料),建议买50毫米宽的,不然太窄要多贴好几行,我用了50米,刚好用完,建议多买一卷备用。(备注:美纹纸的表面比较光滑,可以用画笔画东西)
3)背胶魔术贴:毛面和勾面都要,我买的是圆形的,用来当纽扣。也可以买那种条状的背胶魔术贴,估计效果更好。
4)双面胶:宽一点比较好粘,备个几卷吧,用来粘合衣料的(你可以理解把剪好的布料缝起来,就是用双面胶)。
5)绳子或者绸带:用来当裤腰带的。
2、做法:
第一步:找出娃的裤子和衣服研究下,理一理思路,想好怎么剪。
第二步:裁剪好衣服和裤子的气泡纸,记得要做大2、3个码数,给粘合的缝预留位置,而且也方便穿脱,切记不要做成紧身衣裤,毕竟是胖乎乎的宇航服啊喂。
第三步:在气泡纸光滑的那一面,一行紧接一行地贴上白色美纹纸(美纹纸一面是有粘性的,直接可以贴),一行叠一行,很考核耐心,我贴了半天,这才算准备好了“衣料”。
第四步:把准备好的“衣料”
用双面胶粘起来,黏的缝是朝里面的,粘好后反过来。记得给裤子弄个松紧带,不然裤子往下掉。
第五步:做好的衣服给娃试穿,找出适合贴扣子的位置。
备注:做裤子倒是简单,做上衣难住了我。反正还是那句,找几件娃的衣服比划下找思路吧。
三、宇航员背包
1、材料:
大小合适的纸箱、纸盒、泡沫箱,都行;剪刀、透明胶、画笔、白色A4纸。
2、做法:
第一步:选好盒子、箱子。大小就是和娃的背一样宽,长度要长一些。这个宇航员背包不要太小,最好做高点,才比较像,毕竟上太空要带的东西比较多吧,哈哈哈。
第二步:把盒子的外围用白色A4纸包住,贴好。(如果有白色的盒子就更好,不用折腾)
第三步:做背包带。用张A4纸竖向对折2次,折成长条,折多几条备用。用透明胶缠绕包住2个长条,首尾相接,做成背包带(如果你家有其他材料适合做背包带的也行),贴在盒子上。
用双面胶、透明胶都有,也有用热熔胶,就是用打火机烧一下,才能黏上去的那种。
备注:装饰品丰俭由人,家里有啥就弄啥,不拘小节,具体怎么做,看下面。
四、太空人配饰
宇航员要啥配饰?要!
1、做国旗、名帖:
红色和黄色的硬纸板,剪成红旗和星星,当然,画上去也行,但是效果可能没那么好。主要用来贴在宇航服胸前和头盔上,背包也可以贴一个。
题外话:我当天做完,觉得自己可太牛逼了,就赶紧在网易亲时光记录下来,好让这个小家伙长大后知道,她妈给她做了一个宇航员套装!
2、做按钮、开关等小零件:
用硬纸板画一画剪一剪,也可以用家里的小东西,比如瓶盖、酸奶瓶之类的,家里肯定有。我拆了几个化妆品的包装盒,奶粉的包装泡沫,还有一个洗手液的盖子,刚好就随意组合。建议你们选一些闪光的,亮面的,最好。
3、其他配饰:
比如呼吸管、头盔话筒、头盔天线、宇航员身份其他酷炫的小零件,都可以充分利用家里有的小物件DIY,看着像那么回事就行,发挥你和娃的想象力。至于旗帜和图形,有打印机的,打印了剪出来,贴上去,也好看。
4、粘合剂:
用双面胶、透明胶都有,也有用热熔胶,就是用打火机烧一下,才能黏上去的那种。
五、娃能做啥?
1、娃能提供意见:比如说用什么颜色,希望有什么配饰,让她表达一下,你适当尊重一下,这样可以全程也有参与感。
2、娃能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比如做个国旗,剪红旗和五角星,找个小零件之类的,帮你递东西,让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也是成就感满满。
3、娃能表达:表述她对这件衣服的评价,想法,介绍这件衣服,等等。
4、给娃科普:中国航空的发展历程,最新的航空新闻,中国太空明星,人类登月等等,如果家里有太空相关的绘本,音频,视频,也找出来,是难得的兴趣教学机会哦。
注意事项:使用那些道具和打火机之类的,尤其有娃的,要注意安全哦。
好啦,头盔、宇航员服装、宇航员背包、太空人装饰品,连科普我都给你备齐了,全部齐活。
以上就是制作一整套宇航服的全教程了。
呕心沥血做一次,呕心沥血写下来!
后来,娃带着这套装备,参加幼儿园活动,其他家长夸了一通,老师也很惊喜,月底还要拿去展览,问我要了照片。哈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可能大家和我一样,平时工作比较忙,回家后把时间用在孩子喜欢的事情上,算是一起成长吧。
小伙伴们要试做的话,一起加油,需要耐心,加油,各位老母亲,老父亲。
⑤ 宇航员的配套服装有哪些
宇航员是用配套服装装备起来的,其中包括:衬衣、飞行服、保温服和帽子、海上救生服、毛皮袜、丝袜和针织手套。衬衣和飞行服供座舱内温度在20℃下的正常飞行条件下使用。温度降低时可穿上保温服,保温服平时存放在便携式用品箱里。应急条件下,为防备寒风雨雪的侵袭可将海上救生服罩在飞行服和保温服外边。极端的低温下必须利用手边的一切手段御寒(降落伞伞衣、用雪做的掩蔽部、篝火等等)。
⑥ 宇航员的头盔里都有一个魔术贴,有什么作用吗
宇航服是保护宇航员在太空不受低温,射线等的侵害并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的保护服。
宇航服的:氧气罐为太空人提供氧气。而排出的二氧化碳则由氢氧化锂所吸收。宇航服的表层有阻隔辐射的功用。太空人的体温则由一套贴身内衣调节,这件内衣布满水管,水泵不断把水循环,把太空人身体所发出的热力带走,而水则由升华器(sublimator)所冷却。宇航服最后一个重要功用,是为太空人提供所需的气压(约等于半个标准大气压力52kpa);如果气压过低,人体血液及身体组织内的气体会离开,令太空人患上类似潜水员常有的潜水病(在真空的情况下,太空人更会由于血液瞬间“沸腾”而死亡)。
④气密限制层:在真空环境中,只有保持宇航员身体周围有一定压力时才能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气密层采用气密性好的涂氯丁尼龙胶布等材料制成。限制层选用强度高、伸长率低的织物,一般用涤纶织物制成。由于加压后活动困难,各关节部位采用各种结构形式:如网状织物形式、波纹管式、桔瓣式等,配合气密轴承转动结构以改善其活动性。
⑤隔热层:宇航员在舱外活动时,隔热层起过热或过冷保护作用。它用多层镀铝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并在各层之间夹以无纺织布制成。
⑥外罩防护层:是宇航服最外的一层,要求防火、防热辐射和防宇宙空间各种因素(微流星、宇宙线等)对人体的危害。这一层大部分用镀铝织物制成。
⑦ 宇航员到太空去头上戴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那个是头盔,是舱外宇航服的一部分。
太空中是真空环境,没有空气,气压为零。为了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宇航员到舱外活动时,就必须穿舱外宇航服。
舱外宇航服是完全密闭的,与太空环境完全隔离。舱外宇航服包括宇航员贴身穿戴的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具有密闭保压、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在服装内增加了液冷系统,用于排出身体代谢产热,保证体热平衡。全套舱外宇航服还包括一个大背包,背包壳体内安装舱外航天服生保设备,背包壳体下端安装有挂包、备用氧瓶等。
头盔是舱外宇航服上套在宇航员头部的罩子,与宇航服连在一起,也是密闭的。其中有与背包相连的氧气供应系统、温度调节系统、通讯系统等,还安装有照明、摄像、报警等设备。头盔前面有弧形的面罩,共有四层,里面2层是充压结构,2层之间充高纯氮气,防结雾,外面是防护面窗,最外层是滤光面窗,对太阳光折射率低,迎着光照面可拉下它,保护眼睛不被灼伤。
中国的舱外航天服
⑧ 宇航服头盔里的魔术贴是干什么的
头盔里面的魔术贴可能是为了防止在有大幅度震荡的时候造成磕碰,也可能是为了防止头盔有意外情况的掉落。总之作用是为了保护宇航员。除了头盔的作用,衣服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第四道为约束层,有两个作用,把第三层约束成衣服外形,同时协助最外层抵御微小陨石的袭击.它还有极好的隔热效能,阻止内外热量交流.
第五道为保护层,利用特殊合成纤维制成的高强度“防弹衣”,要抵御像枪弹一样飞来的微小陨石的袭击,又要能吸收宇宙射线的能量.
事实上真正的太空服还不止这几层,像美国的太空服多达15层.这还不算宇航员背负的背包.这个背包连接着太空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维持系统.包括诸如温度、湿度、气压、通风、循环、监测、过滤、供电、供氧等等自动和手动设备.除此以外,美国的太空服还装有飞行系统,24个喷气嘴可以由宇航员随时调控自己的飞行路线.还要有电子通讯系统等.
太空服不仅要用高强度的涤纶等材料,还要辅以多种金属和胶粘剂等,这样一件“衣服”实在是既贵且重.美国的一套太空服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由于太空服都被各自的生产国当成机密,所以普通人不可能知道其生产的细节和具体材料.一个国家的太空服技术水平,往往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
⑨ 航天员为什么要戴帽子
这个还是为了安全,上太空风险还是很大的。必要的安全措施还是要做足的。
⑩ 为什么宇宙员要穿太空服
五十年前,美国宇航局最初想实现载人航天计划时,需要解决许多问题。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怎样设计宇航服,宇航服要用来保护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的宇航员。如果不加特殊的保护,人是不可能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生存的。太空的寒冷瞬间可冻结皮肤、太阳的炙热又可引起严重的烧伤、失去大气层血液就会沸腾、人缺氧一会儿都不行。这些恶劣的太空环境意味着人如果没有穿上特殊保护的宇航服,很快就会死亡。
当人在太空中探索和工作时,需要有良好的环境。美国宇航局为宇航员创造了许多保护措施,宇航员要在飞船外工作,至少得穿上17件保护设备。
从地球表面到120公里高的太空起点,大气层大约含有20%的氧气和80%的氮气。在5400米的高空,气压大约就只有地面的一半了;而到了19000米的高空,大气就变得很稀薄了。严重的缺氧,使得人需要很多特殊的保护才可以生存。
1933年,着名的美国飞行员怀利·波斯特成功地设计了第一件高空飞行员保护服。
在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和B-F古德里奇公司的帮助下,怀利·波斯特做出了这件保护服——看上去像个大罐子的东西套住飞行员的脑袋,透过罐子前面的小窗,飞行员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
怀利·波斯特的保护服是用橡胶做成的,看上去很像一个人形的大气球。在高空,保护服可以留住氧气,并提供必需的气压使飞行员免遭低气压的侵害。
这套橡胶保护服只使用过几次,但它让怀利·波斯特先生飞上了15000米的高空,破了世界记录。怀利·波斯特先生自己还不晓得他已经设计出了事实上的宇航服。现在,在华盛顿特区的斯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馆可以看到怀利·波斯特先生的这套保护服。
后来,飞机设计师让飞机里保持正常的气压,这样的机舱让人可以穿着普通的衣服飞得很高。今天,民航客机即使飞得再高也能向乘客提供既安全又舒服的大气。
二十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墨丘利计划的宇航员飞了美国人的第一次太空之旅。每个宇航员的保护服都是特制的,他们的保护服很像怀利·波斯特先生发明的保护服。
当气压填充早期的宇航服时,宇航员觉得手脚很难动,并且动起来有点像试图改变形状的大气球。宇航服内的压力提供了保护,但宇航员很难以自然的方式运动。
墨丘利宇航员通常穿着里面没有气压的宇航服,因为飞船里的大气压力保证了宇航员的安全。宇航员穿上宇航服作为安全设备,以防飞船突然失去气压。
现在的太空飞行,宇航员只在发射和着陆时穿上宇航服。今天,宇航服已有了很大的改进,穿上后可以自由地活动、做事情,并可以在飞船外既舒适又安全地呆上几小时。
现在,假设你在飞船上,并且要走出飞船在太空中工作,我们来看看你应该怎样穿上宇航服。
在“发现号宇宙飞船”敞开的货舱区,你穿上宇航服开始工作。比起早期的宇航服,现在的宇航服能让宇航员在飞船外有更多、更持久的活动。宇航服也叫做宇宙飞船外的活动舱(EMU),它由好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大小不同,宇航员只要用一只手即可将它们连接起来。穿上完整的宇航服,你的体重大约会增加48公斤。但是,在失重的太空,你感觉不出来增加了重量。
你要戴上可以向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美国宇航局控制中心发回医学信息的设备。当你在太空中工作时,医师要观察你的身体状况。你要在飞船外工作5小时,戴上尿液收集器是很必要的。你还得穿上液体冷却与通风服,这是件贴身衣服,衣服上布满了细管,水流过细管给人体降温。在轨道上,来自太阳的热能可高达120℃,穿上这件贴身衣服就可以阻挡太阳的高温高热。
你还要带上一瓶饮用水,这瓶水就在你胸前,一根细管伸到嘴边,这样在太空逗留时,就可以喝到水了。再戴上一顶用软布特制成的帽子,帽子还装上了几件带有耳麦的通讯设备。这样,你就可以与在飞船内、外工作的其他宇航员通话,也可以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通话。
宇航服的上半部是用很像硬橡胶的材料制成的,宇航服的下半部看起来很像一条带有靴子的大裤子。要穿上宇航服的上半部,你得将双臂伸向头顶,再套上宇航服的上半部。宇航服的上半部还装有基本的生命维持系统,这个系统提供呼吸用的氧气和保护身体所需的气压。宇航服的上半部还装有应急氧气系统,以防第一个氧气系统失灵。宇航服的氧气系统保证你的呼吸,气压系统保护你的身体。
宇航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控制组件,有了这个组件你就可以控制氧气系统和通讯设备,并告诉你宇航服上的设备是否有问题。宇航服的背面还装有人工机动器,你可以用手控制让它喷出氮气来助你在太空中飞来飞去。现在,你可以将各个系统连结起来,并准备进入“发现号宇宙飞船”工作区了。有了宇航服,在危险的太空环境中的你就可以很舒服地飞来飞去,完成要做的工作,然后再安全地返回“发现号宇宙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