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画帽子店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帽子店讲了一件什么事

发布时间: 2023-04-10 16:15:08

1.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方帽子店》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认识“蕉、叩”等4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3.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现在戴的帽子各种各样,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是圆帽子。非常奇怪的是,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方帽子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猜卜盯查生字词:

香蕉形、扣子、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一溜烟、圆筒形、橱窗、古董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事?这篇课文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从来没有做过(),方帽子戴着又()又()。小孩子们不喜欢(),他们喜欢(),戴着又()又()。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的帽子的商店,顾客们最后都进了()。那些不舒服的(),慢慢地成为()。

【设计意图:因三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利用填空法可以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让孩子们有法可循,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

(1)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为什么还要戴呢?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

(1)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

(2)它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从来”“真不舒服”穗和“一直”等词进行理解人们的思想保守、不愿改变。

【设计意图: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各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来体现的,抓住了反映课文内容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出示自学提示二:

小组合作学习7—10自然段,想一想:

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汇报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弊则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

“那戴在头上就更舒服了。”

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

(1)学生读相关句子,通过重点读“可不喜欢”、“喜欢”“又舒服又漂亮”“假如”等词语来理解孩子们不愿默守陈规,喜欢创新。

(2)说一说,除了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帽子,你还能想出什么式样的帽子?

3.出示自学提示三:

自由读课文17—20自然段,想一想:后来的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设计意图:复述,是在积累词语,也是在练习运用词语,是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

5.读了这一篇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跟着转变。

五、课后作业:

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帽子,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帽子呢?

板书设计:

方帽子店

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

圆帽子(其他式样)又漂亮又舒服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概括段落大意,从而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一成不变的不一定是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的出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让学生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教学难点

懂得一成不变的不一定是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最 好的出路。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帽子是戴在头部的服饰,多数可以覆盖头的整个顶 部。主要用于保护头部,部分帽子会有突出的边缘,可以遮盖阳光。帽子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来保护发型、作为制服的一部分使用。现在我们看到的帽子的外形,各种各样的都有,有圆顶帽、鸭舌帽、香蕉帽……可是有一家店却只卖方帽子,因此大街小巷都是戴着方帽子的人 。小孩子们却不以为然,他们不喜欢方帽 子,于是自己发挥想象做了各种各样的帽子,并在方帽子店对面开了帽子店。那么,两家店谁更受欢迎呢?我们就一起去课文《方帽子店》中寻找答案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翘舌音“橱”,后鼻音“筒、董”和多音字“嚷、溜”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焦-蕉(香蕉)-瞧(瞧一瞧)-礁(礁石)

口-扣(扣门)-叩(叩头)

(2)多音字。



rāng:嚷嚷别嚷嚷

rǎng:叫嚷嚷叫



liù:溜缝眼尖手溜

liū:溜冰溜之大吉

辨析:“嚷”只在“嚷嚷”一词中读rāng,其他情况读rǎng,如“叫嚷”“嚷叫”。

“溜”表示“急流”“顺房檐滴下来的水”“屋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 “时,读liù,如”大溜、檐溜“;表示”滑行“”溜走,趁人不见走开“”沿着,顺着“时,读liū,如”溜达、溜边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讲述了一群孩子因为方帽子戴着不舒服,而发明了各种形状的帽子,并受大家的欢迎,让之前大家都习惯戴的方帽子变为”古董“的故事。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10):写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不舒服,做了圆帽子。

第二部分(11~15):写大人们对圆帽子的看法。

第三部分(16~21):写新帽子取代了方帽子。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部分。

(1)第2自然段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用于列举的省略。表示还有很多顶帽子也是方的。

(2)从第3自然段帽子店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

“从来都是做方帽子 “说明他们一成不变,不知变通,”方帽子才是好帽子“是他们一直以来对帽子的看法,”不能改“更说明了他们不知变通的性格。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戴方帽子并不舒服?

明确:

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

(4)”舒服吗?真不舒服 !“是一个什么句式?

明确:

设问句。自问”舒服吗“,自答”真不舒服“。
教师点拨: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正确地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运用设问要抓住读者关心的问题,如果问题既不重要,也不新颖,人们并不关心,修辞者却故弄玄虚,不仅不能提高表达效果,反而令人生厌。

“舒服吗?真不舒服!”就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作者自己提出问题,紧接着自己回答。这样既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的思考,又能强调方帽子戴着并不舒服,才有了后文小孩子们发明新帽子的事。

(5)小孩子们做出了什么形状的帽子?

明确:

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

2.学习第二部分。

(1)方帽子店的主人为什么大吃一惊?

明确:

因为他从来只看见过方帽子,没有看见过圆帽子,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2)“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一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拾、戴”说明儿子舍不得圆帽子,十分喜欢它;“一溜烟似的跑”说明儿子怕父亲再次扔掉圆帽子,也表现了儿子对圆帽子的喜爱之情。

3.学习第三部分。

(1)孩子们慢慢地长大后,又设计出 了怎样的帽子?

明确:

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圆筒形的呢绒帽,碗形的布帽。
(2)猜猜看,顾客们站在两家帽子店的橱窗前,会有哪些想法?

明确 :

顾客一:以前都是逛方帽子店的,也戴方帽子,如今去新帽子店,会不会有人取笑我喜新厌旧呢?

顾客二:这家店的老板真是能折腾,什么帽子能有方帽子好呢!

顾客三:终于有其他样式的帽子可选了,我必须进去好好挑选,送给我的亲朋好友!

(3)你觉得方帽子为什么被取代了,变成了“古董”?

明确:

因为方帽子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戴起来并不舒服,所以会被各式各样的新帽子取代,变成“古董”。由此也能看出人们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改变老观点的。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换个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①街上人山人海。()

②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

明确:

①人海如潮

②大惊失色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不一定是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的出路。

2.总结。

方帽子是人们一直不敢去改变的东西,即使知道戴着方帽子不舒服,也没有人想着去改变,不敢尝试新事物。后来,孩子们发明了大家喜欢的圆 帽子,也最终被大家接受。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大家要想着用的方法去解决,要学会创新,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好。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方帽子店

方帽子

⒈流行原因:

①帽子才是好帽子

②一直都是方帽子

⒉缺陷:宽紧不合适、冬冷夏热

----促使改变

新帽子

⒈原因:小孩子们喜欢各式各样的帽子

⒉形状: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

⒊特点:又舒服又漂亮

----替代方帽子

一成不变迟早会被淘汰

篇三
设计说明

本文通过记叙方帽子店的消失和新帽子店的兴起,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适应人们的要求。教学时,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方帽子和圆帽子进行对比,将方帽子店和新开张的帽子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学前准备

1.收集各种帽子的图片,制作一顶方帽子。(教师)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读懂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读课文,了解方帽子和圆帽子的特点。

3.明白方帽子为什么会成为古董。懂得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创新。

学习重点

1.了解方帽子和圆帽子的特点。

2.懂得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适应人们的需求的道路。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收集到的帽子图片。

2.点名学生说说喜欢的帽子及喜欢的原因。

3.提问:如果帽子做成方形的,你们觉得怎么样?

4.教师让学生试戴方帽子并谈感受。

5.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用时:1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一家老字号方帽子店的消失和新帽子店的兴起。)

三、自主探究,深入理解。(用时:18分钟)

1.教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第1~16自然段,了解方帽子和圆帽子的特点。

2.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第17~20自然段,了解方帽子店和新开张的帽子店的不同状况。(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3.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些故事情节?

四、总结全文,明白道理。(用时:7分钟)

1.师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揭示的道理。

3.交流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变化,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如:通信工具越来越便捷,以前的大哥大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4.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方帽子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

3、明白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也要敢于改变,勇于创新。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方帽子店》,指名学生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是啊,怎么会有这样的店呢?这些方帽子有人买吗?方帽子店的生意好吗?……让我们打开课本,跟着作者一起去故事中找寻答案吧。

【设计意图】题目中的“方帽子”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是没出现过的,学生看到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一开课,就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这样使学生带着好奇和问题走进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梳理,概括故事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指名读。

橱窗 不能改 奇怪 不舒服

碗 扣在头上 舒服 漂亮

香蕉形 圆筒形 各式各样 古董

①齐读词语。

②谁来选用上面的这些词语,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强。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这一环节设计了三组词串,分别围绕“方帽子戴着不舒服”“圆帽子又舒服又漂亮”“方帽子成了古董”这三个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只要把这三个内容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降低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让学生知道概括内容有法可循。

三、对比,呈现故事内容

1、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这一家店。

(1)出示:“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

①“这家帽子店”你知道是哪家店吗?

②他们做的是什么帽子呢?

(2)出示:“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

你知道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

(3)这真是一家有意思的店。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这家店吗?

2、这家店卖的方帽子,大家喜欢吗?默读4~10自然段,找一找大人和孩子各是怎样的表现。

(1)出示:“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大汗。”

①这样的方帽子真是又奇怪又不舒服,从哪儿能看出来?

②谁来读读这句话?

③既然这样,那大人们为什么还戴着方帽子呢?(“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④这些大人们给你怎样的印象?

(2)出示:“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①孩子们喜欢的是什么帽子?你觉得这样的帽子好吗?

②“假如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你想象一下,孩子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帽子呢?

③这些孩子们又给你怎样的印象?

(3)这些大人们宁愿戴着又奇怪又不舒服的方帽子,也不想着做些改变。孩子们可不这样,他们动手做出了自己喜欢的圆帽子。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大人和孩子吗?

3、出示:“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了一惊。”

(1)知道方帽子店的主人为什么吃惊吗?

(2)分角色朗读方帽子店的主人和儿子的对话。

(3)为什么方帽子店主人要让儿子把舒服的圆帽子丢掉呢?

4、后来,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默读课文16~20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出示:“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从这句话中,你想还会有什么形状的呢?

(3)出示 “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和“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两个句子。

同学们,你们觉得哪家店的帽子才是真正的好帽子?

(4)在竞争中,圆帽子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吗?

3. 方帽子店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方帽子店的主人,因为坚持作方帽子,不肯接受其他款式的帽子,而最终导致自己的方帽子无人问津,成为古董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循守旧,要顺应时代变革的潮流,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否则将会被淘汰。



(3)画帽子店讲了一件什么事扩展阅读:

原文

从前的帽子是方的,戴起来松的地方太松,紧的地方太紧,冬天戴着冷,夏天戴着热,总之戴着很不舒服。后来,孩子们突发奇想,用纸做了其他形状的帽子,然后找来了布料,做了几顶圆帽子,连方帽子的老板的儿子也喜欢这种舒服的圆帽子。

再后来,孩子们长大了,设计出更多式样的帽子,还在原来的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新帽子店。因为新帽子店里的帽子戴起来舒服,所以顾客选择了新帽子。最后,方帽子店倒闭了,方帽子变成了“古董”。

4. 方帽子店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方帽子店》这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方帽子店老板一成不变地只卖方形帽子,以至于自己家的帽子卖不出去而成了古董。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我们本来手就摇,学会创新,因为这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做法,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命运。

(4)画帽子店讲了一件什么事扩展阅读:

他们的橱窗里摆放着当时发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大人们只做方帽子,只买方帽子,只戴方帽子。小孩子们他们觉得戴上帽子特别难受,因为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带着去热的满头大汗,他们想圆圆的头戴着方帽子,一点也不舒服,圆的不行。

小孩子们要纸和布,做尖的,圆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街上人山人海,突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这可让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可最让他吃惊的是,他的儿子也带了一顶圆帽子。

方帽子店的主人,您忙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让他的儿子戴方帽子,可是他的儿子理也不理他,捡起圆帽子顶戴在头上,一溜烟的跑掉了。

孩子们慢慢的长大了,想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并开了一家新的帽子店,买个十个么舒服的好帽子,以前大人们买帽子,代发帽子,可是现在呢,他们只买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大街上的人已经变了,要夏天带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带圆筒形的,你走冒春天和秋天带碗形的布帽。他们把方帽子店的主人几乎气昏了。

5. 如何“精读”绘本以《壳斗村的帽子店》为例,让孩子收获翻3倍

前几天,千寻小朋友临场“惊艳”了一把。

我们几家人聚在一起玩,饭后大家做 游戏 ,一个妈妈出了道题考在场的小朋友。这是一道多选题:

哪些动物会冬眠?

A. 老鼠 B. 青蛙 C. 熊 D.蛇

题不难,了解常识的小朋友都能回答出来。

不过,千寻的答案有点特别:

出题的阿姨好惊讶,问她:“千寻,你是从哪儿知道睡鼠的呢?”

“妈妈讲的故事里啊”她模仿我的语调,“当月亮正好是在新月和上弦月之间,六个睡鼠家族在老睡鼠灰毛的带领下,悄悄地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冬眠迁徙......”

我忍不住笑了,这是最近给她讲的科普绘本《小睡鼠要冬眠》里的内容。你若有兴趣,用网络搜索,会发现睡鼠真的存在,它们是生活在英国境内最小最害羞,冬眠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

讲这些,不是为了炫娃,千寻仅仅是在阅读上有一些积累,我相信知识面比她广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给大家分享一个体会:

好的绘本不只是故事欣赏,还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硬知识”。

除了例子中的常识Get,只要做好拓展和延伸,一个故事还能变身一堂多学科的综合课。

接下来,我就以绘本《壳斗村的帽子店》为例,带大家一起感受盘小故事大内涵的“魔力”。^_^

平时,我没怎么刻意教千寻拼音,更多还是在阅读中识字。不过,琢磨着小学拼音进度拉很快,偶尔也会在她有兴趣时教一点。

《壳斗村的帽子店》,当我第一次读,就有个疑问: 壳,应该念qiao还是ke啊?正好借题发挥,给孩子讲讲多音字。

我告诉千寻,一个字多个发音的情况就叫多音字,就好像一个会变脸的魔术师。我们一起查了下字典,不同发音的“壳”有不同的组词,qiao的发音,有“地壳”;而ke的发音,有“瓜子壳”、“核桃壳”。

绘本中“壳斗村”的“壳”,发音是qiao。“壳斗”是植物的种类,“壳斗科”又名山毛榉科,有大约900种常绿或落叶乔木属于这个植物种类。

是不是很涨知识?哈哈。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小朋友再扩展一下,想想看,还有哪些字和“壳”一样同属多音字呢?

千寻很快就想到了“数学”的“数”(shù)和“数不清”的“数”(shǔ),还有“快乐”的“乐”(lè)和“音乐”的“乐”(yuè)。

如果你的孩子有开始接触拼音,讲这个故事时,顺便来一次多音字练习,是不是好方便?

当我们打开故事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个儿、小不点和卷卷毛在村里开的帽子店。

这是最基础的数数和加法,我更想掰的是故事里包含的逻辑问题。

帽子店的生意不好,大个儿、小不点和卷卷毛决定到城里的壳斗街试试,当他们来到一个大公园,发现这里有很多罕见的壳斗科大树。

这个“壳斗科大树”很有意思了,千寻问:“壳斗科”是这些大树的名字吗?

不是呢,壳斗科是一种植物的科目总称,我们熟悉的橡树、栎树都属于这个科。

讲到这个话题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让孩子学习包含与被包含逻辑关系的好机会,比如:安哥拉长耳兔——兔——食草类动物——动物;

或者我们用身边最贴近的事物举例:成都——四川——中国——亚洲——地球——宇宙,熟悉这个逻辑关系后,再讲事物分类的等级,孩子就容易理解多了。

而分类的逻辑关系,也是很多幼升小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我觉得 比起刻意刷题,在亲子阅读时,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潜移默化传递知识,孩子消化起来会更自然吧。

经济学出身的我,向来对绘本里培养孩子“财商”的细节比较敏感。

《壳斗村的帽子店》,我只看了一遍就确认, 它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商业概念绘本。看似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的是古典行销学,厉害了。

说到这儿,就忍不住多啰嗦几句,做了五年多亲子阅读后,我发现,绘本的区别其实很大。

好的绘本,不只是故事中常识都经得起严谨推敲,更是将很多高深晦涩的概念融入其中,真正做到了举重若轻。

比如,安东尼.布朗在他的《穿越魔镜》里,充分运用了成像对比的几何原理,又比如基里柯的《街上的神秘和忧郁》,不只有光与影的物理知识,更有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好的绘本,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还能带来充分的艺术熏陶。

大个头、小不点和卷卷毛的帽子店生意并不好,村民说:“帽子一顶就够了啊。”“我的帽子还没破呢。”

真的不能卖下去了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我问千寻:“你是不是只有一双鞋,一件衣服?只有破了才会买啊?”

千寻说:“不是啊!”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帽子店生意不好呢,请孩子一起帮帽子店出谋划策吧!

大个儿、小不点和卷卷毛首先想到的办法是换个地儿。(额,这不是经济学上的商业选址嘛)

他们走了好几天,来到城里,这里有好多好多人。

大个儿他们想到的第二个办法是发传单,应该让别人知道这里开了一家帽子店。

读到这儿,千寻灵感迸发,举了个自己的例子,记得上次学校组织的跳蚤市场,咱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广告牌可是起到了不小作用。

传单发出去后,终于有客人上门了。可这些客人并不是壳斗科的果实,他们是青蛙、小鸟、小虫。“这里的帽子真不好。”客人说完便走了。帽子出了什么问题呢?

适合壳斗的帽子,并不适合青蛙,也不适合小虫,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需求,商品还得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创新!

有一天,老鼠妈妈带小老鼠们来到店里,买了四顶帽子。大个儿们高兴惨了,他们跟着老鼠妈妈,想看看她会怎样佩戴自己的帽子。没想到,老鼠妈妈用颜料在帽子上画上漂亮的花朵,帽子变漂亮了。

大个儿恍然大悟:原 来,我们的帽子还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后来,大个儿、小不点和卷卷毛将各种创意加在帽子上,引来了大批客人,大家纷纷用自己最宝贵的物品来交换帽子。

最后,我鼓励千寻做个小小的延伸: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设计你的帽子呢?又会如何定价,是单一价格还是不同价格呢?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手绘商品价格图。^_^

6. 方帽子店的主要内容

《方帽子店》的主要内容:讲方帽子店的主人,因为坚持作方帽子,不肯接受其他款式的帽子,而最终导致自己的方帽子无人问津,成为古董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循守旧,要顺应时代变革的潮流,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否则将会被淘汰。
这是一篇既有趣味又引人深思的故事,方帽子店的主人一直以来只做方帽子,卖方帽子,这些帽子戴着既不舒服,又不漂亮。后来孩子们想办法创造出圆形的、各式各样的帽子,戴着既舒服又漂亮。最终方帽子被新帽子所取代,并成为古董。说明新生事物最终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7. 方帽子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方帽子店》内容: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仿扮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们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方的。人们逐渐的进入新扰槐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这个观点是叙述者的认知亚世界。这句话隐含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在这个文本世界中缓大友,“做帽子的人”只存在于方帽子店,在整个文本世界中只有这一个帽子店,因为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确定这个观点为“真”。

《方帽子店》道理: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8. 帽子的作用的故事

有趣的帽子故事导入

我这里有一顶神奇的帽子,只要戴上它,瞬间有了所有的超能力,什么都会,不会唱歌会唱歌了,不会跳舞的人会跳舞了

方帽子店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方帽子店》这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方帽子店老板一成不变地只卖方形帽子,以至于自己家的帽子卖不出去而成了古董。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我们本来手就摇,学会创新,因为这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改变我们的做法,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命运。

(2)帽子的作用的故事扩展阅读:

他们的橱窗里摆放着当时发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大人们只做方帽子,只买方帽子,只戴方帽子。小孩子们他们觉得戴上帽子特别难受,因为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带着去热的满头大汗,他们想圆圆的头戴着方帽子,一点也不舒服,圆的不行。

小孩子们要纸和布,做尖的,圆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街上人山人海,突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这可让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可最让他吃惊的是,他的儿子也带了一顶圆帽子。

方帽子店的主人,您忙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让他的儿子戴方帽誉此子,可是他的儿子理也不理他,捡起圆帽子顶戴在头上,一溜烟的跑掉了。

孩子们慢慢的长大了,想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并开了一家新的帽子店,买个十个么舒服的好帽子,以前大人们买帽子,代发帽子,可是现在呢,他们只买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大庆腊迅街上的人已经变了,要夏天带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带圆筒形的,你走冒春天和秋天带碗形的布帽。他们把方帽子店的主人几乎气昏了。

帽子的故事阅读答案

1.帽子(就这两个字,题目都说是帽子的故事)
2.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局游文章回有三层,第一段结尾答划一层,第四段结尾画一层,(第一层讲的是安娜头发掉光了要带帽子,但是太显眼了,/第二层讲的是老师让同学们都带一顶帽子,安娜对此忍俊不禁/第三层讲安娜摆脱了心理障碍,开始快乐生活)
3.班主任郑重宣布这句话,是为了照顾安娜,让全班同学都带一顶帽子,让安娜的帽子不再那么显眼,这句话体现出了老师的和蔼可亲,关心学生。
4.因为他带着那顶帽子,害怕被同学嘲笑,但是他不知道所有的同学都带上了一顶帽子。
5.(你这里没有第7段)在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内容上(我没看到7段)

帽子的故事!!

世界是个大家庭,有了爱当然就会很温暖,有些人的动力是爱,有了爱就有了动力有了希望,有了动力就能克服困难,爱的作用很大。
这句话没深意,而且这句话不全面。

帽子的故事读后感

你看过《帽子的故事》吗?暑假里,我无意中看到了这篇小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女孩安娜,原来小安娜有着特别漂亮的金头发,可是,她被诊断身体里有一个肿瘤,就天天手术、化疗,《帽子的故事》读后感.让她从活泼快乐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死气、深沉,金头发就全掉光了.
安娜的班主任是位善良的中年女性,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知道了安娜的病情.安娜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可是,她没有头发,小女孩光秃秃的多难看呀!.为此,她妈为她买了一顶帽子,天不冷,戴着帽子反而更抢眼,安娜太爱学习了,咬咬牙勇敢地走进教室,可眼前的景象把安娜吓了一跳,她看到同学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自己的帽子还土里土气的,读后感《《帽子的故事》读后感》.同学们为什么带呢?原来,在安娜决定上学的时侯,老师宣布,从下周开始,每个人都要戴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越新奇越好.从那以后,安娜就可以自由地上学了,有的同学仍戴着帽子,有的同学却没戴帽子,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着帽子.
世界上总会有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个女教师化解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痛苦和尴尬,而且化解了一个孩子的心理障碍,意义之大超过了伟人的业绩.
世间凡有善良的爱和光芒的普照,就会有温暖,有希望对付死亡和疾病,战胜痛苦和不幸,善良的爱心决对起任何特效药的作用,只要人人作出一个善意的举动,也许,化解的不仅是尴尬,也许是创造伟人的一生,我们应该学会乐于助人.

帽子的故事 作文

从前,有一顶帽子,它很漂亮,并且非常可爱,白色的线缝底子上绣着淡紫色的几何图形.

帽子的名字叫小白,(第一天成为魔法帽子的时候,它给自己起的名字),它是被施过魔法的,它是一顶魔法帽子,小白喜欢在路上摇摇摆摆地走着,一边用甜滋滋的声音对过路人说:"请给我一枚硬币吧,我会给你带来快乐的"过路人忍不住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放到帽子里,不管大人和小孩,不管男人和女人,谁不希望一顶魔法帽子给予自己快乐哪.小白得到许多硬币,它就这样摇摇晃晃像喝醉酒一样在大街上溜达着,他一晃身体,“叮叮咚咚”,他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音乐,直到有一天,它走在一条小巷里,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把你的硬币给我一些吧!",小白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只流浪鼠,小白上下打量一下它,他的脖子上也挂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瓶子,小白满不在乎地对他说:“走远点,你这个乞丐!你配和我说话吗?”流浪鼠听后生气地对小白说:“你难道不是个乞丐吗?如果你不是乞丐,你要这么多硬币干什么,而且你还骗大家能给大家带来快乐。”说完流浪鼠就丢下小白走开了,小白呆住了,他怔怔地来到路边坐在路边,他觉得心中仿佛有什么被抽走了,那叮叮咚咚的声音好象不再动听了,这是一个小女孩走到他的身边,小女孩轻轻地对帽子说:“你的硬币可以给我几枚吗,我一直想要那本书!”说着,女孩用纤细的手指指了指马路对面一家商店,虽然女孩的声音很轻,小白还是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同意了,女孩开心地去拿帽子里的硬币,但是怎么也掏不出来。原来小白长期在路上过夜,沙尘落在帽子上面,遇到下雨的天气,雨水和尘土和成了泥巴,到干燥的天气泥巴和帽子的线团粘乎在一起,变成了结实的垃圾层就掏不出硬币了,帽子又呆住了,突然他猛地朝路边的一根钉子撞去,哗啦啦硬币掉了出来,女孩的眼泪也落了下来。他把帽子带回了家,帽子终究是一顶魔法帽子,他很快就使自己恢复了原样,但是他不能走路,不能说话了,可他还会思考啊,他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充实。

帽子的故事阅读答案

一、根据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难堪
抢眼
二、文章第②段,班主内任郑重宣布同学必容须戴帽子上学,他对帽子有什么要求?请你猜测一下老师这样做有什么用意
三、文章第③段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这一描写,反映了她怎样的心情?
四、据文意,写出文章第⑤段末省略号的内容。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是否喜爱文章中的女老师?对这位女老师你有怎样的评价?
(1)难堪:难为情。抢眼:引人注目;显眼。
(2)答:“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这是老师的要求。老是这样是为了使安娜不会因为只有自己带着帽子来上课,被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而痛苦和尴尬。
(3)答:这一描写反映了安娜害怕和复杂的心情。
(4)安娜竟然也站起身和身边的朋友愉快的聊了起来,脸上不再有着往日治疗时的忧伤和担心。她常常和同学们一块儿追逐打闹,老师和父母看了都笑了。
(5)答:喜欢。这位女老师是一位善良的老师,有着助人为乐的品质。

帽子的故事阅读答案

1.帽子(就这两个来字,题目都说是帽子源的故事)
2.时间顺序,条理清晰。文章有三层,第一段结尾划一层,第四段结尾画一层,(第一层讲的是安娜头发掉光了要带帽子,但是太显眼了,/第二层讲的是老师让同学们都带一顶帽子,安娜对此忍俊不禁/第三层讲安娜摆脱了心理障碍,开始快乐生活)
3.班主任郑重宣布这句话,是为了照顾安娜,让全班同学都带一顶帽子,让安娜的帽子不再那么显眼,这句话体现出了老师的和蔼可亲,关心学生。
4.因为他带着那顶帽子,害怕被同学嘲笑,但是他不知道所有的同学都带上了一顶帽子。
5.(你这里没有第7段)在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内容上(我没看到7段)

帽子的故事 阅读理解

1.①受窘,难以忍受
②显眼,引人注目
2.要求:自己最喜爱,越新奇越好;
意图:让同学们不去注意安娜的帽子,化解她的痛苦和尴尬,从而消除她的心理障碍。
3.心情:痛苦和尴尬

《帽子的故事》阅读答案有哪些

(1)难堪:难为情。抢眼:引人注目;显眼。
(2)答:“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内喜爱的帽子上学,容而且要越新奇越好”,这是老师的要求。老是这样是为了使安娜不会因为只有自己带着帽子来上课,被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而痛苦和尴尬。
(3)答:这一描写反映了安娜害怕和复杂的心情。
(4)安娜竟然也站起身和身边的朋友愉快的聊了起来,脸上不再有着往日治疗时的忧伤和担心。她常常和同学们一块儿追逐打闹,老师和父母看了都笑了。
(5)答:喜欢。这位女老师是一位善良的老师,有着助人为乐的品质。

9. 学完了《方帽子店》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像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一、道理:

《方帽子店》这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方帽子店老板一成不变地只卖方形帽子,以至于自己家的帽子卖不出去而成了古董。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二、相关的故事: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还有《枣核》。

(9)画帽子店讲了一件什么事扩展阅读

一、《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内容:

讲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的故事:急性子的顾客在几天内不断变化缝制新衣的要求,想尽快穿上新衣,而慢性子的裁缝却始终不紧不快地应对,嘴上满口答应,但其实布仍在柜子里,还没有裁料。

二、《方帽子店》内容: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们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方的。人们逐渐的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10. 方帽子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方帽子店》主要讲的内容是:方帽子店老板一成不变地只卖方形帽子,后来孩子们想办法创造出的既舒服又漂亮的帽子,逐渐替代了方帽子,以至于方帽子卖不出去而成了古董的故事。
《方帽子店》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知变通是不行的,而要大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适应人们的要求。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3326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4299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007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3473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271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2704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3529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3268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2590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