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铁帽子犯错怎么处理

铁帽子犯错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3-07-06 01:30:07

⑴ 清朝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那么在溥仪退位时他们都是什么态度

溥仪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 历史 上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年幼的溥仪名义宣布退位。但是要知道清朝 历史 上可是有十二家铁帽子王,溥仪退位,清朝灭亡,这也意味着这十二家铁帽子王的特权和利益也就没有了,也包括很多八旗贵族的特权和利益都没有了,肯定是这些人都会有反对的,下面就来说说以十二家铁帽子王为首的这些满洲贵族对于溥仪退位持何种态度。

清朝 历史 上的十二家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而这十二家铁帽子王对于溥仪退位的态度大致分为反对派和赞成派以及不发表看法的中立派。

反对溥仪退位

反对溥仪退位的十二家铁帽子往里主要是恭亲王溥伟和肃亲王善耆为主,而其实本质上溥仪的生父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也是反对退位,但是载沣是被局势所迫,不得不同意了溥仪退位。

溥伟和善耆都是最为强烈反对退位的满洲贵族。溥伟是第一代恭亲王奕的孙子,奕当初由于与慈禧太后相联结,发动了辛酉政变,他帮助慈禧搞掉了咸丰临终留下的顾命八大臣,让慈禧开始掌权,因此后来他的恭亲王爵位也被授予世袭罔替的待遇。

溥伟是皇室成员和满洲贵族中最为反对溥仪退位,并且是一直坚持复辟的满洲贵族,他联合善耆、溥仪的叔叔载涛、康熙第十五子胤禑五世孙载泽、干隆长子永璜五世孙毓朗、努尔哈赤侄子巩阿岱七世孙良弼、军机大臣铁良等为宗社党,就是专门反对溥仪退位的满洲贵族和皇室成员。

宗社党就算是当时满洲贵族最大的反对溥仪退位的组织。在溥仪退位之前,袁世凯早就谋划准备与南方同盟会妥协,他正好借助同盟会的力量逼溥仪退位,届时他在动用北洋军队的力量控制同盟会,自己从而操控大权,因此袁世凯命得力干将段祺瑞扬言要进京找隆裕太后讲道理,明面上是讲道理,实际都知道,段祺瑞带兵进京就是要逼宫。

隆裕太后没有慈禧那两下子,头发长见识短,她很快就被袁世凯唬住,她带着年仅6岁的溥仪每天惶惶不可终日。溥伟等宗社党每次觐见隆裕太后都是力主不要让溥仪退位,大清最后的底线就是君主立宪。甚至毓朗此前出国考察,特意参考了当时的德国和日本君主立宪制度,并写好了清朝君主立宪制度的规划。

因此宗社党对于一再逼隆裕太后和溥仪退位的袁世凯十分不满,所以溥伟、良弼和铁良以及载泽都主张发动兵变暗杀袁世凯,然后由善于处理政务的毓朗和载泽出面组织战时皇族内阁,由在军队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良弼和铁良出面组织忠于清政府的军队与南方革命军对决。

不过袁世凯是何等人物,岂能被他们所算计,于是袁世凯没等他们动手暗杀自己,他已经偷偷得到这个消息,然后他就决定利用同盟会收拾宗社党。袁世凯通过汪精卫与南方同盟会取得联系,暗示同盟会只要暗杀掉宗社党一些首脑,就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届时就更方便逼迫溥仪退位。

同盟会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刻就派出了杀手暗杀宗社党骨干成员,他们选择了在禁卫军中影响力极大的良弼。

1912年1月26日,同盟会京津保支部杀手彭家珍出手暗杀良弼,他向良弼投掷炸弹,良弼被当场炸断左腿,身受重伤,彭家珍也因为爆炸中的碎片被击中后脑当场牺牲。但是彭家珍没有白死,良弼最终还是重伤不治而亡。

良弼在临死前感叹:“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将亡矣。”

良弼被暗杀后,果然极大地震慑了这些宗社党成员,溥伟虽然还坚持要与同盟会一决死战,但是他跑得却比谁都快,良弼被暗杀后,他早早跑到京郊村庄躲了起来,连隆裕太后想找他议事都找不到人。

铁良避居天津,善耆避居旅顺,载泽、载涛和毓朗等人虽然没有避居外地,但是也纷纷深居简出,对于隆裕太后咨询当前这种情况如何应对时,他们都纷纷选择了沉默。尤其是毓朗受刺激最大,他之前曾写过君主立宪的制度规划,这时当隆裕太后再问他时,他则选择了一问三不知,默不作声。

所以彭家珍没有白白牺牲,他牺牲半个多月之后,隆裕太后以6岁的溥仪名义宣布退位,清朝至此灭亡。

清朝虽然灭亡,但是溥伟并不死心,他对溥仪退位十分不满,在溥仪退位当天,溥伟高喊:“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溥伟此后并没有光顾着喊口号,他一直致力于复辟,溥伟和善耆一直为了复辟奔走,他俩为了复辟散尽家财,而且还不惜投靠日本人。希望借助日本力量推行满蒙独立运动企图复辟。

善耆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第一代肃亲王豪格的九世孙,他也是皇室成员中比较能接受先进思想的人。

当初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被捕入狱,正是善耆救了汪精卫,善耆认为同盟会这些志士虽然行为激进,但确实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所为,是救国的一条出路,因此善耆主张对同盟会采取怀柔拉拢之策,虽然善耆最后没能说服汪精卫,但他最终还是将汪精卫释放。

不过别说善耆和汪精卫二人确实很有共同点,他们俩都非常喜欢依靠日本人。善耆在与日本方面交流时期结识了翻译川岛浪速,他将川岛浪速引为至交,甚至不顾皇室身份与其结拜为兄弟。

善耆更是将自己的第十四女爱新觉罗·显玗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而这位显玗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女汉奸川岛芳子。

此后善耆更是依靠川岛浪速联合溥伟实行满蒙独立运动,企图分裂中国,实现复辟的计划,不过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被奉系军阀吴俊升给剿灭在萌芽状态。善耆和溥伟都不甘心,于是在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后,善耆和溥伟再次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组织收买了东北大部分土匪发动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

结果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死去,善耆和溥伟突然失去了对付的目标,而此时日本看到了中国人民对帝制的反对,怕复辟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感,于是开始压制善耆,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因此第二次满蒙运动也宣告失败。

此后张勋复辟,虽然善耆和溥伟没有直接参与,但也都派人参与其中,结果张勋复辟仅12天就失败了。因此善耆在这些失败之后开始心灰意冷,抑郁成疾,并于1922年抑郁去世。

善耆去世后对溥伟打击也很大,他也明白复辟的想法很可能成空,此后溥伟移居大连苦闷度日。

到了1931年日本准备筹划建立伪满洲国,但为了诱迫溥仪早日来到东北,因此日本最先找到了溥伟,命溥伟到沈阳祭奠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之陵寝。溥伟一听说这消息,立刻颠颠赶过来当傀儡,果然溥伟一过来,溥仪就着急了,他怕溥伟抢走他的皇帝之位,于是他赶紧答应了做日本人的傀儡皇帝。

后来溥仪做了伪满洲国皇帝,他始终怕溥伟抢走他的皇帝之位,因此对溥伟很猜忌,也不让他出任伪满洲国的官职,更不给溥伟生活费,于是溥伟最终在穷困潦倒之下病死在了大连新华旅社,享年56岁。

其实除了溥伟和善耆两人坚决反对溥仪退位之外,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沣也反对退位,第一代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的儿子,咸丰异母弟,也是溥仪的爷爷,奕譞的嫡妻是慈禧太后妹妹,因此奕譞得以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

溥仪三岁继位,六岁退位,在这三年中实际上大清的掌权者是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但是载沣后来被袁世凯排挤,最终被迫交出了摄政王权力,因此载沣在最后手中无权,只能被迫无奈的承认了溥仪退位。

但是载沣非常有气节,他在溥仪退位后从来不参与复辟,也不参与日本人扶持的傀儡伪满洲国事件,而且还劝阻儿子溥仪出任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这是非常难得。

所以十二家铁帽子王中其实算上载沣是有三人反对溥仪退位,表现最为激进的就是恭亲王溥伟和肃亲王善耆。

赞成溥仪退位

虽然说溥仪退位会让这十二家铁帽子王和满洲贵族失去既得利益和地位,可能大家都认为这其中应该不会有人赞同溥仪退位,即使有胆小的人也都是默不作声,总不会有人还赞成溥仪退位吧,不过这其中还真有人赞同溥仪退位,这个人就是庆亲王奕劻。

其实庆亲王这个爵位最初是嘉庆册封给同母弟也就是干隆最小的儿子第十七子永璘的爵位,而永璘也算是 历史 上着名的不爱江山爱豪宅的王爷,他曾经对嘉庆说过,自己不愿意和哥哥争江山,只要哥哥将来继位后收拾大贪官和珅后,能把和珅的豪宅赏赐给他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嘉庆亲政收拾和珅之后,果然将和珅豪宅送给了永璘做庆亲王府。不过永璘的庆亲王爵位并非世袭罔替,按照清朝的降级承袭爵位制度他的孙子奕劻最初承袭的是辅国将军爵位,因此由于奕劻承袭爵位后失去了王爵,所以庆亲王府被内务府收回转赐给了恭亲王奕当恭亲王府。

奕劻在后来被赶出豪宅之后,他就认识到了权力地位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财富的重要性,因此奕劻后来使劲巴结慈禧太后,靠着谄媚讨好慈禧太后,才又被晋封回了庆亲王爵位,并在1898年被慈禧太后授予了世袭罔替的待遇。

奕劻的庆亲王爵位是清朝最后一家授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的亲王,奕劻在获得权力和地位之后,就开始大肆敛财。

奕劻曾出任军机大臣,掌管清朝财政和人事大权,奕劻在任期间从没想过革新强国,他除了谄媚慈禧太后之外,就是利用手中职权大肆敛财,卖官鬻爵,当时去他府上行贿的官员络绎不绝,庆王府门庭若市,因此民间称其府邸为庆氏公司。

奕劻主持军机处时,袁世凯曾经重金拉拢他,他也因此成为袁世凯在朝廷内最大的支持者。在后来又是奕劻一力主张启用被罢免的袁世凯,因此才有了袁世凯逼溥仪退位的事情发生。

奕劻收了袁世凯两百万的重金贿赂,他就替袁世凯说好话,而两百万的贿赂也葬送了两百多年的大清江山。因此溥仪曾说: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断送在奕劻手里。

奕劻拿了袁世凯的钱,当然竭力劝说隆裕太后和溥仪退位,溥仪退位后奕劻又潇洒富贵的活了五年,在1917年奕劻才去世,终年79岁。

有意思的是奕劻死后内务府给拟谥号为“哲”请溥仪定夺,溥仪恨透了奕劻,当然不肯给他好的谥号,他就不同意这个谥号,内务府只得请溥仪给拟谥号,溥仪给出了“谬、丑、幽、厉”四个恶谥,让奕劻家人四选一。

最后溥仪的父亲载沣看不过去,劝溥仪网开一面,因此奕劻最后才得到了“密”字谥号,这是一个平谥,其意为追悔前错之意。

奕劻是清朝 历史 上第二大贪官(第一大贪官当然是和珅啦),他也是大清第一“裸官”,奕劻利用职权纳贿,他也非常善于理财投资,尤其格外青睐外国银行,奕劻将毕生积蓄全部存到了英国的汇丰银行之内。

据英国《泰晤士报》曾经报道,奕劻在1912年溥仪退位时,在汇丰银行存款高达约713万英镑,要知道那个时代达尔文在英国买一幢带花园的豪宅别墅也不过2000英镑,而奕劻的713万英镑能买多少幢豪宅。

所以说奕劻如果生到现代,那绝对是一个家小全部在外国,见首不见尾的“裸官”。就这么看来清朝就有像奕劻这样的当权者,想不灭亡都很困难。

不表态默不作声的中立派

⑵ 清朝的铁帽子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一位铁帽子王是谁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时期有一种叫“铁帽子王”的爵位,这个爵位一共有十二位,世袭罔替,十二位中有八位是在清朝开国初期立下赫赫战功的的皇室宗亲,这是军功封赏,另外四个是在清朝中后期对江山社稷作出重大贡献而受封的,这种属于恩封。清朝的爵位有两种,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

清朝直至最后灭亡,最后一位铁帽子王爱新觉罗·善耆,也就是肃亲王,他为了要取得日本人的支持,就将自己的女儿显玗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自幼接受日本间谍训练,后来被养父强暴,整个人性格大变,改名叫川岛芳子,就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女间谍,而肃亲王自己最后却沦为了黄包车车夫的下场。

⑶ 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是什么时候、由哪位皇帝册封的呢

清朝宗室的爵位分为十二等,如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等。而铁帽子王则是王爵中最为尊贵的一种,它不像其他爵位,每过一代就会降一个等级,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永不降爵。因此,这个王爵被民间俗称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

所谓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其实直到干隆时才叫起来。分别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这八个人,因功勋卓着,同时又是皇室,因此被封为八大铁帽子王。

八旗

努尔哈赤以女真部落为根基所建立的八旗制度,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军功集团。努尔哈赤视八旗为私人财产,因此他将八旗分封给他的子孙和亲属,如他的嫡系子孙代善、皇太极、多尔衮、岳托、豪格等人,麾下都有八旗佐领,甚至直接成为旗主,不过此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封爵制度,因此,并未确定八大铁帽子王。

干隆皇帝

这八个铁帽子王中,除了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外,其他七人均为努尔哈赤的嫡系子孙。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八大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但世袭罔替的是爵位而非本人,如果继承王位的铁帽子王们犯错,依然会被罢黜或被惩罚。

⑷ 清朝有铁帽王一说,那他和普通王爷有什么区别

清朝铁帽子王其实说白了就是世袭王爵,也就是说爵位可以世袭,与普通王爷其实差别并不大。

这个制度的来源是清朝初年皇太极分封功臣的时候封赏了一些有功的宗室皇亲“铁帽子王”的身份,这个身份就是开国元勋贵族的象征,整个清朝只有十二个人,八个开国功臣,四个稳固江山的重臣,但是铁帽子也不完全“铁”,因为爵位究竟会传给谁其实并不一定,传来传去族谱都传乱了,已经很难判定谁才应该是继承者了,所以铁帽子王在清朝初年一直比较混乱。

但是铁帽子王在清朝的地位一直是很高的,因为基本都是早年间的权臣,清朝的八旗他们基本上都是处于领主的地位,所以旗下的其他人讲道理基本都是旗奴,所以即使后代他们没有实权,他们的地位都十分尊贵,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是十分受人尊敬的。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38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47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1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20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08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296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89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796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