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雪山一般戴什么帽子
A. 登雪山需要哪些装备
由于竞技登山和探险登山的环境不同,其装备的要求也不同。
竞技登山装备
岩石衣裤即竞技登山活动中穿用的衣裤,要贴身可体,裤口、裤脚较小且有弹性,选料以结实耐磨、富有弹性的毛制品最好。
岩 石 鞋岩石作业的一种特用鞋。鞋帮最好用结实、通气的皮革原料,鞋底用较硬的橡胶原料。鞋底较厚,有利于摩擦固定。
探险登山装备
御寒服装用于登山活动中的保暖御寒,保暖层最好用优质鸭绒,面料要轻薄、密实、防水、防风。衣面颜色以深为主,尽量鲜艳一些,以利吸热和便于山上、山下的观察识别。除衣裤外,根据需要也可制作羽绒袜、手套和背心。
风 雨 衣用防水的优质尼龙原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防风、保暖性能。上衣连帽,帽口、袖口、裤脚能调整松紧。
高 山 鞋攀登冰雪高山的特用鞋。其用料要求是质轻,并具有良好的保暖、防水、通气等性能。高山鞋还应陪绑腿和鞋罩,以便提高其保暖、防水保护的作用。在冰坡上行走时,鞋底还要绑上冰爪。
行囊:包括背包、背架和行李袋、防护眼镜,用以遮挡强烈光照和冰雪反射光,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防护镜的镜片以用茶色镜片为好。在7000米以上高山区,登山人员应配备专防紫、红外线的防风雪眼镜。
技术装备
冰镐这是通过冰雪坡时不可缺少的用具。出用它整修道路外,还可辅助行进和用以保护。
冰爪冰爪用轻制硬金属制成,固装于高山鞋的底部,起固定和防滑作用。
安全带安全带由圈套、带子和卡子组成,系在腰部,它是各种保护装备与人体的连接装置。
主绳其长度为40-50米,直径9-12毫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是轻便坚固的尼龙制品,不同人员应分别配有不同颜色的主绳,以便使用时识别。它是保组、渡河架“桥”、攀岩和各种保护必用的技术装备。
辅助绳其直径小于主绳,约6-8毫米,承受力约800公斤。其质料与主绳相同,与主绳配合使用。
雪崩飘带这是遭遇雪崩等危险时探寻受难者的一种标记。用比重小、色彩鲜艳的丝绸制成。每根长约为5米,宽约为0.01米。通过雪崩区之 前,将此物系与运动员身上。
铁锁在技术操作中,一些技术装备之间需要交替不断地进行连结和解脱为避免烦琐的结绳、解绳操作,时动作简单而迅速,就必须有铁锁的辅助。有时铁锁可代替滑轮使用。
钢锥有岩石锥和冰雪锥两大类。在克服难度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登山作业中,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钢锥打入岩石缝和冰层中,作为行进和保护的支点。
铁锤一般用于打入和起出钢锥。
雪铲用于平整营地,构筑雪洞等挖铲作业。
在上述一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配备一些增效技术装备,如上 升器、下降器、雪橇、金属梯、小挂梯、滑车等。 露营设备
帐篷
帐篷可分为低山帐篷和高山帐篷两种。低山帐篷一般用单层料制成即可。 高山帐篷要用双层料,中间有空气层,以增加其保暖性能。一般每个帐篷内约 有4立方米的空间,能居住2--4人。如队伍规模较大,基地营的帐篷可分别制 成更加实用的住宿帐篷、炊事帐篷、医务帐篷等。各种帐篷的顶部形状以弧形 为好,这样可增加其稳固性和实用性。其质量要求是防水、绝缘和通气,并要 求色彩鲜艳。其出入口要开闭方便。
睡袋
用料与羽绒服装相同,只是保温层更厚些。为了防水防潮,还应配备泡沫 塑料或气褥等。
炊具
用于烧水做饭。也可取暖。有汽油炉和煤油炉两种。在7000米以上空气 稀薄的高山上,后者效果较好。常用的煤气炉体小质轻,每个重270克,可燃 烧3小时。
保障装备
保障装备,不是登山运动员的专用品,它是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及其它 目的而备用的一些器材和用具。如氧气装备、通讯器材、摄影器材、自卫武 器、交通工具、观察仪器、医药救护器材等。保障装备种类和数量配备要根据 任务性质和队伍规模而定。
氧气装备
在攀登7500米以上高峰时,为了克服高山缺氧和医疗急救,一般需有氧 气装备。氧气装备由贮气筒、指示装置和面具3部分构成。贮气筒是贮存氧气 的容器,筒壁用料要尽可能轻而耐高压。指示装置有气压表和调节器两部分, 前者指示筒内氧气贮量,后者控制和指示用氧时的流量。面具戴于面部,时 口、比与氧气装备密闭成一个系统,通过缓冲囊与皮管吸用氧气。
通讯器材
用于运动员和基地营以及基地营和附近城市之间的联系。前者,最好使用 高性能的小型报话机。后者可根据距离选用相应型号的无线电收发报设备。在 基地营和山上的联络中,运动员应尽可能熟悉和掌握一些原始的、基本的、简 易的联络手段,如旗语、灯语、哨语等。为此,在装备中要注意配备旗子、手 电筒、信号灯、哨子、焰火等。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燃烧衣物等也可作为通讯 联系的标志。
摄影器材
在一些以攀登高峰绝顶为目的的登山活动中,摄影是记录和猎取确认登顶 资料的手段。因此,摄影器材是必须而不可少的装备。除照相机外,如条件允 许,还可配备电影摄像和录象器材。 日 用装备
日用装备即生活用具和用品。一次登山活动,运动员在高山区活动 时间较长,有时可达2个月,各种用品必须携带齐全。日用装备包括起居 用品、卫生用品、简单工具、常备药品、辨向图仪器、娱乐用品、纸张 文具、缝纫用具、照明用具、体育用品等。
B. 去丽江玉龙雪山需要带什么
5月份和朋友们去云南玩了6天
还去了大理、双廊、丽江玉龙雪山、香格里拉
费用都包含了:
1、行程中的门票基本含了(还不要排队)
2、全程的交通费,路程较远
3、还包含住5晚酒店(五星级)
4、全程顾问服务费
5、全程含餐,超丰富
个人觉得费用超级超级划算....
并且玩的自由,住得好,吃得好
C. 第一次登雪山需要带些什么道具还有注意什么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其实我曾经也是某登山队里一员,后来因为身体健康出了点问题退役,攀登过不少山峰,有点跑题了。。。。。。
不知道你要登的高海拔的雪山还是低海拔的雪山?不同海拔高度的雪山对登山装备需求也不一样。
登山必带的装备,如果经济条件好的话,尽量选择军工产品道具,军工登山装备质量要比普通质量高一点,而且都很轻,登雪山要求装备很严格,尽量选择轻.舒适.耐用为准.至于为什么要推荐军工产品装备,大多数的军工装备道具都会经历极其严厉抗耐压检测标准,能保证人在极限环境里生存几率和保证军工装备道具耐用性以及实用性。
防寒用品必备;
1.鞋子,登雪山看海拔高度决定,一般首选高筒雪地鞋就可以,可以防止雪进入鞋里,分为外靴和内靴两个部分组成,外靴防湿防水防磨损,内靴部分特殊保温材料组成,另外记得要配备防滑套钉两个,还有两个冰爪,大小根据高筒登山靴选择。2.衣服,切忌一点不要穿羽绒服和保暖内衣!首选防风防湿防进雪抓绒冲锋衣(含WINDSTOPPER材质),内衫尽量选择运动内衣,抓绒如果嫌热可以脱掉一件适量减轻因身体温度带来的汗液不舒感。
3.裤子,同样选择防风防湿抓绒冲锋裤,冲锋裤都会配备防磨损护腿套,配合登山高筒靴。
4.袜子,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比如浪莎一些运动袜都含有(COOLMAX)为什么推荐这款袜子呢,其原因是COOLMAX料袜子防脚汗,还可以防止脚冻伤。
5.帽子,帽子分为两种,一种遮阳帽;一种是抓绒帽,首选抓绒帽。
6.手套,也分类两种,一种是薄的方便活动,比如拿相机,电池,等等,还有一种厚的是保暖抓绒手套,保暖御寒 两者配合使用。
7.睡袋,尽量选择轻而且还是抓绒材质,如果登山呆的时间长,可以内置抓绒内胆。(睡袋量身订做最好)
8.帐篷,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如果登雪山海拔过6000米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方便携带,减轻重量。
登山常用装备用品;
1.背包,分两种,一种大背包,一种小背包,视海拔高度决定负重多少决定用大还是用小。
2.腰包和挎包,是用来放置应急用的救生包和水壶。
3 .头灯(可以面对夜间发生的突发事故,腾出双手处理应急很方便)
4 .手电(备用照明,关键时刻能用上)
5 .营灯(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属于信号灯一种)
6 .荧光棒(求生和其他意外紧急照明会用到,不要乱扔,不环保)
7 .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高海拔高原地区含氧量低,尽量不要选择在帐篷内用,不然会发生缺氧窒息死亡的意外事故)
8 .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不建议高海拔6000米处使用,容易造成二氧化碳中毒)
9.军用水壶,有自动加热和非自动加热两种款型,首选加热,保持身体温度为首要。
10.净水器,有经济的话可以带一个,价格稍微贵点。
11.GPS全球定位,救生迷路首选,尽量不要带手机,雪山区大多没信号,带手机是个累赘。
12.对讲机,如果是一个团队,用处非常大,有什么消息通过对讲机,前呼后应。
13. 冰橇,需要爬过冰裂谷 冰溶洞等等都会派上大用场,关键时候还能救自己一命。
14.户外手表,一定要带,这是必备的装备,可以测海拔、气温、气压、带电子罗盘、记时和闹钟等功能,如果登山团队有高科技,还能同步全球网络定位系统,配合笔记本还可以即时上网浏览- -!很舒服。。。代价就是电池消耗量非常致命。
15.背包雨罩和背包捆扎带,这两个也是必备的,雨罩可以防水防暴雪防风,捆扎带是绑定背包外物品加以固定,关键时候做保护绳,甚至有时候能救自己和队友一命。
16.指南针,登雪山如果户外手表失灵,指南针的用处就能派上用场了,辨别方向。
17.防水袋,保护一些衣服防止潮湿沾水,以及电子器件静电泄漏。
18.还有一些,一般登山俱乐部都会列清单,具体采购视经济情况而定。
常规能源携带和食品携带用品;
1.能量是生命的保证,尤其是食品,在我登入西藏几座雪山几次里,有陷入饥荒,发生过抢夺食品引发的灾难,甚至有人被活活饿死的窘境,让我终身难忘的一次是2007年骆驼峰和2012希夏邦马峰两次因为暴雪天气引发的滞留山上时间,一度因为食品匮乏看着自己身边队友一个个倒下的情景,却无力救助,食品尽可能的选择高热量压缩饼干、牛肉干、能量软液、营养葡萄干、高热量卡路里脂肪巧克力等等,还有一些压缩食品,尽量选择自动加热膨胀袋食品,热量是提高生存率的标准。
2.能源消耗品,在这里,我一定要提醒下,尽可能的选择多带,高原雪山跟陆地环境不一样,环境要求极其严厉,尤其是出于零度,甚至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电池能量不会出于静止状态,而且一直处于消耗状态,电池是生命保障系统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照明、求生、取暖、GPS定位等等一些科技产品都会需要到,能节约尽量节约,推荐军方特种部队用的锂电池,因为属于限制品,但是可以通过黑市交易获得,价格都很贵,一般都在8万——30万不等。
登雪山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高海拔雪山最容易得雪盲症还有冻伤以及高原缺氧等。
先来说说雪盲症吧,在雪地里行走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它极容易使人患上雪盲症,看不见路线以至迷失行进的方向,这是很危险的事,不要以为带上墨镜就不会出现雪盲症,太阳光线折射的紫外线可以通过雪地进行折射,从而造成强光刺激眼球,引发雪盲症。预防雪盲的方法可以配戴防紫外线的太阳眼镜、选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镜,还有通过补充维生素A 、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E等来减轻雪盲症视力刺激。一旦得了雪盲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鲜人乳(妇女产后乳汁)或者鲜牛奶滴入眼睛,每次5—6滴,每隔3—5分钟滴一次。使用牛奶要煮沸冷透了才可用,三日后即可痊愈。
再来说说最要命的冻伤吧,冻伤可以引发感冒,甚至引起发烧,高原雪山环境里病菌是陆地的12倍,一旦发烧,尽可能的下山接受治疗,不要拖延,要是等脱水了下山接受治疗,基本是死。
最后高原反应,不用我来提了,大多数都了解,如果你还不懂,可以网络 高原反应,我想说登高海拔雪山队伍里至少有45%的人死于高原反应。
高海拔的雪山,我建议你要慎重,高海拔的雪山,尤其是高原反应,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不下600人死于高原反应。
最后我想说,雪山虽美,但是也有风险,量力而行为之。
晚点再补充一些雪山其他知识给你。
D. 为什么登雪山的时候要戴防护眼镜
首先,雪山通常峰海拔高,冷风强劲,戴眼镜可以防止冷风对眼睛的刺激;
第二,雪山上面气温很低,戴眼镜可以避免冷空气冻伤眼睛 第三,白色雪地的强烈反光会对人眼造成伤害,甚至导致雪盲
第四,高海拔的地方紫外线照射强烈,戴上眼镜可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灼伤
E. 西岭雪山应该带什么东西
带钱很贵的滑雪呵呵
工具嘛
1,手套
要求:厚一点的~~抓绒的较保暖~最好是防水的~
2,雪镜(墨镜也可~但要注意安全~)
3,帽子(保暖需要)
4,建议自备两双袜子(偶的经验~~呵呵~~)
PS:带一些高热量的食品(士力架,巧克力等),有助补充体力~~
除了滑雪费用,每人应多带200——300块钱(雪具押金,返还)~~
爱心提示:滑雪是为娱乐~注意安全才是王道~~
F. 去雪山登山需要带上什么东西
去雪山登山需要带上以下东西:
1、饮食
登山饮食是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营养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补充体力,更可以令人产生refresh感,尤其在烹调过程中与同伴的互动,互相讨论今天行程的种种并展望明天的行程,更能促进彼此的情谊。
2、炉具
选择炉具最大的考虑是:重量、高度、温度、燃料的燃烧能力,选用声誉可靠的炉具,它须易点火,易操作,持续火力长即使是在寒冷,潮湿或强风的环境,购回须在家先操作清楚才能带上山,炉具可以维持数年寿命,喷口常会脏与积炭须常清理。
登山用的炉具最好是1.5磅重,每小时使用0.25公升左右的燃料油,登山用的炉具须具备海平面的高度煮滚一公升的水是4至8分钟,高山若不使用挡风板,强风状态至少25分钟甚至更久,同时炉具须具备控制火力的开关,避免食物烧焦。
3、液态瓦斯
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等。
4、燃料用油
包括White Gasoline,Coleman Fuel,unleaded Gasoline,Kerosense....汽化炉较有名的品牌有A,COLEMAN PEAK-1(美制),B,MSR(美制),C,OPTIMUS(瑞典制)。
5、酒精
醇类。
6、登山装备
登山杖、防冻服、帐篷、睡袋等。
(6)登雪山一般戴什么帽子扩展阅读:
携带食物种类:
糖类:以运动的动能源而言,对糖类的应用度最高,应占总热量来源的70%.肌肉使用葡萄糖,脂肪酸和酮体为能量来源.肌肉中存有肝糖,在剧烈活动中还原为葡萄糖输出,而血液中的葡萄糖可合成肝糖。
休息状态的肌肉只以脂肪为能量来源.运动中血糖值会降低,其它能量须靠脂肪,但脂肪转换为能量的过程很慢,主要还是靠每天摄取的糖类食物提供热量.若在糖分中不只含有葡萄糖,同时添加砂糖及淀粉,则血糖值较不易降低.吃的动作也可引起肝脏释放肝糖.
脂肪:身体储存的脂肪除了是能量的来源之外,还是主要器官的避震器及御寒的保温层.脂肪不易分解,效率较糖类低10%~20%,但热量很高,摄取时可不必太多,且有耐饱的好处;但若在体内不完全燃烧,反而易引起体液酸化,造成疲劳.
蛋白质:当糖类与脂肪燃烧殆尽或短少时,蛋白质就开始派上用场.身体无法储存蛋白质,多余的蛋白质将转化为能量或脂肪.蛋白质与脂肪摄取量接不宜太多,否则易引起体液酸化,造成疲劳.
身体使用三大营养素的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登山每日所需的重量比约为4.8 : 1 : 1.1
G. 十二月中去西岭雪山要穿多少呢 我是南方人广东的。 要戴帽子吗 大概穿什么衣服呢 穿几件衣服
西岭雪山很冷的,况且12去的呀,多穿点,至于穿多少,要看自己的身体素质!当然还是多穿咯!免得着凉!戴帽子,手套的看自己需不需要,要是我这么怕冷的,肯定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H. 爬雪山在装备上应该做哪些准备
1、日用装备
日用装备即生活用具和用品。一次登山活动,运动员在高山区活动时间较长,有时可达2个月,各种用品必须携带齐全。日用装备包括起居用品、卫生用品、简单工具、常备药品、辨向图仪器、娱乐用品、纸张文具、缝纫用具、照明用具、体育用品等。
2、探险登山装备
①御寒服装:用于登山活动中的保暖御寒,保暖层最好用优质鸭绒,面料要轻薄、密实、防水、防风。衣面颜色以深为主,尽量鲜艳一些,以利吸热和便于山上、山下的观察识别。除衣裤外,根据需要也可制作羽绒袜、手套和背心。
②风雨衣:用防水的优质尼龙原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防风、保暖性能。上衣连帽,帽口、袖口、裤脚能调整松紧。
③高山鞋:攀登冰雪高山的特用鞋。其用料要求是质轻,并具有良好的保暖、防水、通气等性能。高山鞋还应陪绑腿和鞋罩,以便提高其保暖、防水保护的作用。在冰坡上行走时,鞋底还要绑上冰爪。
④行囊:包括背包、背架和行李袋、防护眼镜,用以遮挡强烈光照和冰雪反射光,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防护镜的镜片以用茶色镜片为好。在7000米以上高山区,登山人员应配备专防紫、红外线的防风雪眼镜。
3、技术装备
①冰镐:这是通过冰雪坡时不可缺少的用具。出用它整修道路外,还可辅助行进和用以保护。
②冰爪:冰爪用轻制硬金属制成,固装于高山鞋的底部,起固定和防滑作用。
③安全带:安全带由圈套、带子和卡子组成,系在腰部,它是各种保护装备与人体的连接装置。
④主绳:其长度为40-50米,直径9-12毫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是轻便坚固的尼龙制品,不同人员应分别配有不同颜色的主绳,以便使用时识别。它是保组、渡河架“桥”、攀岩和各种保护必用的技术装备。
⑤辅助绳:其直径小于主绳,约6-8毫米,承受力约800公斤。其质料与主绳相同,与主绳配合使用。
⑥雪崩飘带:这是遭遇雪崩等危险时探寻受难者的一种标记。用比重小、色彩鲜艳的丝绸制成。每根长约为5米,宽约为0.01米。通过雪崩区之前,将此物系与运动员身上。
⑦铁锁铁锤:在技术操作中,一些技术装备之间需要交替不断地进行连结和解脱为避免烦琐的结绳、解绳操作,时动作简单而迅速,就必须有铁锁的辅助。有时铁锁可代替滑轮使用。铁锤一般用于打入和起出钢锥。
⑧钢锥:有岩石锥和冰雪锥两大类。在克服难度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登山作业中,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钢锥打入岩石缝和冰层中,作为行进和保护的支点。
⑨雪铲:用于平整营地,构筑雪洞等挖铲作业。
在上述一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配备一些增效技术装备,如上升器、下降器、雪橇、金属梯、小挂梯、滑车等。
4、竞技登山装备
①岩石衣裤:即竞技登山活动中穿用的衣裤,要贴身可体,裤口、裤脚较小且有弹性,选料以结实耐磨、富有弹性的毛制品最好。
②岩石鞋:岩石作业的一种特用鞋。鞋帮最好用结实、通气的皮革原料,鞋底用较硬的橡胶原料。鞋底较厚,有利于摩擦固定。
5、保障装备
保障装备,不是登山运动员的专用品,它是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及其它目的而备用的一些器材和用具。如氧气装备、通讯器材、摄影器材、自卫武器、交通工具、观察仪器、医药救护器材等。保障装备种类和数量配备要根据任务性质和队伍规模而定。
①氧气装备:在攀登7500米以上高峰时,为了克服高山缺氧和医疗急救,一般需有氧气装备。氧气装备由贮气筒、指示装置和面具3部分构成。贮气
筒是贮存氧气的容器,筒壁用料要尽可能轻而耐高压。指示装置有气压表和调节器两部分,前者指示筒内氧气贮量,后者控制和指示用氧时的流量。面具戴于面部,
时口、比与氧气装备密闭成一个系统,通过缓冲囊与皮管吸用氧气。
②通讯器材:用于运动员和基地营以及基地营和附近城市之间的联系。前者,最好使用高性能的小型报话机。后者可根据距离选用相应型号的无线电收发
报设备。在基地营和山上的联络中,运动员应尽可能熟悉和掌握一些原始的、基本的、简易的联络手段,如旗语、灯语、哨语等。为此,在装备中要注意配备旗子、
手电筒、信号灯、哨子、焰火等。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燃烧衣物等也可作为通讯联系的标志。
③摄影器材:在一些以攀登高峰绝顶为目的的登山活动中,摄影是记录和猎取确认登顶资料的手段。因此,摄影器材是必须而不可少的装备。除照相机外,如条件允许,还可配备电影摄像和录象器材。
6、露营设备
①帐篷:帐篷可分为低山帐篷和高山帐篷两种。低山帐篷一般用单层料制成即可。高山帐篷要用双层料,中间有空气层,以增加其保暖性能。一般每个帐
篷内约有4立方米的空间,能居住2--4人。如队伍规模较大,基地营的帐篷可分别制成更加实用的住宿帐篷、炊事帐篷、医务帐篷等。各种帐篷的顶部形状以弧
形为好,这样可增加其稳固性和实用性。其质量要求是防水、绝缘和通气,并要求色彩鲜艳。其出入口要开闭方便。
②睡袋:用料与羽绒服装相同,只是保温层更厚些。为了防水防潮,还应配备泡沫塑料或气褥等。
③炊具:用于烧水做饭。也可取暖。有汽油炉和煤油炉两种。在7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的高山上,后者效果较好。常用的煤气炉体小质轻,每个重270克,可燃烧3小时。
I. 登山戴什么帽子
戴保暖性佳毛线帽子啊,到了高海拔地区头部保暖非常重要,因为头部会散发人体60%的热量,所以头部保暖很重要,登山时戴登山头盔还可以把帽子作内衬。海拔不高的地方就戴普通的棒球帽丛林帽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