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怎么
❶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怎么回事
清朝除了清初封的8大铁帽子王,后来又封了允祥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
干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其中,爱新觉罗岳托和爱新觉罗勒克德浑是爱新觉罗代善的儿子。
另外,清朝中后期也恩封了几个铁帽子王:
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总共12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太祖时期,以满语定爵,如“台吉”、“贝勒”、“和硕贝勒”等。崇德元年(1636)四月,太宗皇太极借用了明代宗室的名号,列爵九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入关之初,为了鼓励宗室为国立功,以战功而封爵,此为功封。后来,历朝皇帝又不断封爵,此为“恩封”。
至于袭封制,顺治初年,曾规定:“和硕亲王一子袭封亲王,其余俱封郡王;郡王一子袭郡王,其余俱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郡王以上准袭封,贝勒以下不准袭封。”但后来并为严格执行,如睿亲王多尔衮死后被削爵,其睿亲王爵停封。
爬梳八大铁帽子王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是所有王爷的爵号都有所改动,甚至有所降袭。(以下数字为第几代)
1、礼亲王 ①礼亲王,②巽亲王,③巽亲王,④巽亲王,⑤康亲王,⑥康亲王,⑦康亲王,⑧康亲王,干隆四十三年复礼亲王。(此后9——13代均为礼亲王)
2、郑亲王 ①郑亲王,②简亲王,③简亲王,④简亲王,⑤简亲王,⑥简亲王,⑦简亲王,⑧简亲王,⑨简亲王,⑩简亲王,11简亲王,干隆四十三年复郑亲王。(12——17代均为礼亲王)
3、睿亲王 ①睿亲王,②亲王,③贝子—镇国公,④镇国公,⑤辅国公,⑥辅国公(信郡王),⑦辅国公,干隆四十三年睿礼亲王。(此后8——12代均为睿礼亲王)
4、豫亲王 ①豫亲王,2——6代为信郡王,6代干隆四十三年复豫亲王。
5、肃亲王 ①肃亲王,2——5代为显亲王,5代干隆四十三年复肃亲王。
6、庄亲王 爵号无变化
7、克勤郡王 ①克勤郡王,2—3代衍禧郡王,3—9代平郡王,9代干隆四十三年复克勤郡王。此后至17代均为克勤郡王。
8、顺承郡王 爵号无变化
❷ 清朝有哪些“铁帽子”王,他们是如何炼成的
古人在官场上建功立业无不为了封妻荫子,而能真正庇佑子孙永享荣华的怕也只有清朝的“铁帽子王”了。
所谓铁帽子王,即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爵位是由儿孙们世袭罔替,简单说就是只要大清国还在,他们就会将王位的铁帽子永远地戴下去,不过事实真是如此?
据记载,清朝总计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清朝开国之初曾建立不朽战功的皇室宗亲,另4位是中后期为稳固江山立下卓越功勋而受封的。
一、最能“打”的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多尔衮骁勇善战,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皇太极死后,他应该有极大的能力坐上帝位,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他也只能在顺治年间被称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野史最多的就是他和孝庄的绯闻)
以他的功劳封为“铁帽子王”是理所应当的,在多尔衮死后后曾到种种攻讦,被废尊号,甚至还黜出宗室,毁陵墓。
在干隆三十八年才为其正名,成为真正的“铁帽子王”。不过,其身后无子,以同母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不计追封者共8王。
二、最“忠”心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与皇太极的关系更非一般,但这位“爷”被封铁帽子王,凭借的还是经赫赫的战功,他曾经在围攻“察哈尔部”,攻打喀尔喀巴林部,征伐朝鲜,屡破明军??
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三、最具“拥戴”之功的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代善也是骁勇善战,不过,能成为铁帽子王,他的“拥立”之功应该才占主要原因。皇太极能成为清朝的第二位“老大”,与代善的拥戴可以说是分不开的。
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其中两个被削爵。
四、最能“杀人”的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多铎在战场上可谓是杀人如麻,历史上着名的“扬州十日”就与他有分不开的联系。
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五、最“冤”的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因于多尔衮“不睦”,先是被削爵,后又被多尔衮构陷幽禁致死,不过还是有铁帽子王的爵位。
爵位还是传到了清末,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六、最“艺术”的和硕承泽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努尔哈赤的子孙都是骁勇善战,这硕塞也是战功卓越,其次他还是努尔哈赤子孙中少有的文武全才,他的《奇峰飞瀑图》,就被很多着名画家赞为“秀润天成,无尘世气”。
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七、最善于搞“融合”的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岳托也是一员大将,也很有政治头脑,颁布《离主条例》,限制满族贵族的权力,缓和社会矛盾就是他提出的,此外“满汉通婚”的最先倡导者也是他。
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八、最厉害的“终结者”: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可以说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的终结者,通满、汉、蒙三种文字。
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九、最善于治理国家的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雍正被称为千古一帝,而允祥则是雍正治理国家的左右手,(他就是清宫戏中与雍正关系最好的十三阿哥),因与雍正的亲密关系,以及卓越的办事能力,便被封为清朝的第九位铁帽子王。
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去世后,雍正将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清代臣子中唯一可以不避皇帝讳的特例。
十、最“精”的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其绰号鬼子六,所处时代是是慈禧掌权,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时候。他手段精明,长袖善舞,周旋于国内外。甚至有历史学家这样说,若他是皇帝,或许清朝至少能多延续30年。
十一、最会生孩子的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
奕?娶了慈禧的妹妹为侧福晋,他的儿子就是光绪皇帝,而他的孙子则是溥仪,尽管此人窝窝囊囊,但生的孩子却为大清朝有极大的贡献。
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十二、大清最“贪”的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p>
慈禧掌权时期的首席军机大臣,对金钱相当的执着,论能力比不上先辈,可论贪却可以和和?媲美。就曾有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
清朝灭亡后寓居天津,在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未有世袭。
想了解更多历史趣闻,欢迎订阅!
❸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怎么回事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其身份高贵且封爵像铁般牢固,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家,分别为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以及庆亲王。
在上述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中,头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开国以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这是因有军功而受封;其他四位则是因为与皇帝有着特殊亲密关系中受封,属于恩封。
和硕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郑献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睿忠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肃武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6�0
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满清封爵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下共十四等,其爵位并不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间散宗室”,用四品顶戴。惟有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豫亲王、顺承郡王、克勤郡王八个家族,因为其祖有大功勋,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即俗称所谓“铁帽子王”。如果某“铁帽子王”获罪夺爵,以其旁支袭爵。每逢节庆大典王公上表庆贺或各王集议大事上表列衔,均以礼亲王居首。满清时,另外还有四家世袭亲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以下八位为“军功封”铁帽子王:
礼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2子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奴尔哈赤次子,为清初“四大贝勒”之一,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为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进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与睿亲王多尔衮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顺治五年病逝,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其后代袭爵有名的子孙,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着名学者,着有《啸亭杂录》等传世,昭琏后因凌辱大臣被夺爵。末代礼亲王叫世铎,清帝退位后去世。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郑亲王
始封祖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他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6子),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济尔哈朗从征蒙古、朝鲜,崇德元年进封和硕郑亲王。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不久即遭多尔衮排挤 生生被踹了下来。多尔衮去世后与苏克萨哈一同清算多尔衮,也算是报了仇。顺治十二年去世,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道光二十六年端华袭封,咸丰十一年文宗死,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杀肃顺,端华赐自尽。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五人夺爵。
睿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多尔衮因作战智勇有谋,赐号“墨尔根代青”(聪明的统帅),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崇德7年参加松锦大战,大获全胜。皇太极死后,他顾全大局和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安抚百姓,制定章法制度,实际上是他一手打下了大清的万里江山,他也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先后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且在顺治四年停止了其御前跪拜,顺治顺治六年底为皇父摄政王,在官方文件中与皇帝同格抬写,是“太后下嫁”迷案的男主角。顺治七年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39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亲自在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死后被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 “成宗”,神附太庙。后来苏克萨哈与济尔哈朗攻击他种种不法,顺治即废其皇帝尊号,黜出宗室,毁陵墓,鞭尸,家产人员入官,世人即称其“睿王”或“墨尔根王”,此后128年间无人敢议论此事。干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历下令修葺东直门外睿王坟,干隆四十三年为其平反复其王爵,其爵世袭罔替,追谥曰“忠”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其身后有一女东莪,无子,以同母弟多铎5子多尔博之后孙淳颍继承爵位。睿亲王世袭共传 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豫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15子多铎,睿亲王多尔衮同胞幼弟。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使从此明朝没有成规模的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因天花病逝,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肃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清军入关后率领大军西征川陕,剿击李自成、张献忠余部。豪格一因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因语侵多尔衮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末代肃亲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书。清帝退位后,避居大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死于1922年。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庄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第5子承泽裕亲王硕塞。硕塞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克勤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岳托自幼随父祖征战,功劳卓,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岳托作战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屡屡被申斥,封爵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清兵入关后,岳托率部攻山东克济南,崇德三年病逝军中。诏封克勤郡王,干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夺爵。
顺承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其父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元年他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夺爵。
以下是“恩封”的四位世袭亲王:
怡亲王
始封祖是怡贤亲王允祥。允祥是圣祖玄烨第13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谥为“贤”,又特别在谥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庙,干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道光时载垣袭爵,同治初立时与端华、肃顺等同为八位顾命大臣之一。辛酉政变后与郑亲王端华同被赐死。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恭亲王
始封祖是恭忠亲王奕�6�0。奕�6�0为道光第6子。道光遗诏中遗命皇四子奕詝入继大统的同时封奕�6�0为亲王。咸丰即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6�0的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6�0病逝,诏谥曰“忠”,配享太庙。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醇亲王
始封祖为醇贤亲王奕譞,奕譞是道光第7子,咸丰年被封为醇郡王,其福晋是慈禧胞妹叶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进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叶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奕譞过世,配享太庙,“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其子载沣袭爵。光绪三十四年德宗死,载沣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51年载沣病逝于北京。
庆亲王
始封祖是奕劻。奕劻也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奕匡是干隆17子永璘的嫡孙,光绪十年命其管理总理衙门,封庆郡王。慈禧60大寿时封为亲王,深得慈禧信任,曾与李鸿章共同主持辛丑议和。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辛亥革命爆发后,奏启用袁世凯,清廷退位后被清朝亲贵遗老目为“贼子”。后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没有来得及世袭。
各系的承爵系表
1、和硕礼亲王(承序:代善、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麟趾、全龄、世铎、诚厚,历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
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
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
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
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
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
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
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
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
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
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
2、和硕郑亲王(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
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献亲王
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
德塞: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
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
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
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
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德沛:福存子,和硕简仪亲王
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奇阿通:巴赛子,和硕简勤亲王
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
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
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
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
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
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
3、和硕睿亲王(承序:多尔衮、多尔博、淳颖、宝恩、瑞恩、仁寿、德长、魁斌,历十一代十二王)
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
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
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
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
德长:仁寿子,和硕睿 亲王
魁斌:德长子,和硕睿亲王
4、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
多铎:太祖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
多尼:多铎长子,多罗信宣和郡王(改号信,原亲王)
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
董额:多铎三子,多罗信郡王
德昭:鄂扎子,多罗信郡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追封信郡王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信郡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信郡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
如松:功宜布子,多罗信恪郡王
修龄: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复号、爵)
裕丰:修龄子,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兴:修龄子,裕丰弟,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全:修龄子,裕丰、裕兴弟,和硕豫厚亲王
义道:裕全子,和硕豫慎亲王
本格:义道子,和硕豫诚亲王
懋林:本格子,和硕豫亲王
5、和硕肃亲王(承序:豪格、富绶、丹臻、衍潢、蕴着、永锡、敬敏、华丰、隆懃、善耆,历九代十王)
豪格:太宗长子,和硕肃武亲王
富绶:豪格子,和硕显懿亲王(改号显)
丹臻:富绶子,和硕显密亲王
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
蕴着: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
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
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
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
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
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
6、和硕庄亲王(承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八代十一王)
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
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
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
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
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
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
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
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
7、多罗克勤郡王(承序:岳讬、罗洛宏、罗科铎、纳尔图、纳尔福、纳尔苏、福彭、庆宁、庆恒、雅朗阿、恒谨、恒元、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宴森,历十三代十八王)
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
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
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
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
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
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
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
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
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
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
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
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
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
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
8、多罗顺承郡王(承序:勒克德浑、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昌、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历十代十五王)
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
勒尔锦:勒克德浑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
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
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
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
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
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
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
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
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
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
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
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
9、和硕怡亲王(承序:允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历七代九王)
允祥:圣祖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
弘晓:允祥七子,和硕怡僖亲王
永琅:弘晓子,和硕怡恭亲王
奕勋:永琅孙,和硕怡恪亲王
载坊:奕勋子,和硕怡 亲王
载垣:奕勋子,载坊弟,和硕怡亲王(后革爵)
载敦:允祥五世孙,弘皎四世孙,和硕怡端亲王
溥静:载敦子,和硕怡 亲王
毓麒:溥静子,和硕怡亲王
10、和硕恭亲王(承序:奕欣、溥伟,历三代二王)
奕欣: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
溥伟:奕欣孙,载滢子,出为奕欣长子载溦后,和硕恭亲王
11、和硕醇亲王(承序:奕譞、载沣,历二代二王)
奕譞:宣宗七子,和硕醇贤亲王
载沣:奕譞子,和硕醇亲王
12、和硕庆亲王(历一代一王)
奕劻:高宗曾孙,永璘孙,绵性子,和硕庆密亲王
❹ 清朝的铁帽子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清朝的宗室爵位总体上参照了明制,但又掺杂了一些具有满洲特色的东西,从而形成了一套与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尽相同的宗室爵位等级制度,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非专业人员,文中内容或有谬误,望多多包涵,敬请指正,拜谢!)
❺ pj64超级马里奥怎样使用铁帽子和隐形帽子
铁帽子
(1)到地下室有一关要从"污水"进入的关卡
(2)到这关的地底湖,寻找一只恐龙
(3)利用恐龙登上地底湖周围的平台
(4)进入其中一个没有铁网挡住的门(有铁网挡住的是一颗星星)
(5)进入之后会再度发现一摊"污水"
(6)进入之后就是拿铁人帽的特殊关
(7)这关也有8枚红色金币可以得到星星
(8)到关卡的尽头按下绿色开关,所有个绿色砖块启动
隐身帽
到地下室去
有一个房间有好多水
从底下游泳过去
让后有两个独立的长方体
按跳+蹲 压它
把两个都压下去了后就可以进门了
进去发现是城堡外面
往右边走有一个正方形的地洞
跳进去
接8个红金币后按下蓝按钮再接隐形帽让后接星星
之后每关看见蓝箱子顶一下就可以得隐形帽了。
打幽灵 靶跺--A,Z。跳起(单跳,双跳,高跳,踢墙跳,后空翻,侧空翻),从高处落下,屁股落地,用全身的重量“跺”敌人。
❻ 铁帽子是怎么回事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如今,它成为中国反腐斗争中的一个新热词。
❼ 马里奥64 第三关 最后一小关 铁帽子在哪
你要先看看你城堡里有没有一束光,没有就不行,有的话你就让马里奥抬头看它的光源,然后被吸进去,你在里面把一个红色的按钮按下去,隐藏砖块就出来了。然后你回那个海图再顶那个感叹号(隐藏砖块)就行了。
PS:你要搜集10颗星以上才会有光;感叹号出来的东西不只是铁帽子,还可能是别的东西。
都是我自己打的,给点分吧~
❽ //、超级马里奥64··第三关(海~不是雪)第六颗星星~铁帽子怎样得到啊具体一点
如果你没拿到铁帽子,到城堡地下室的圹洞关,下地下湖,爬到恐龙背上,站他头上按a和z垛他,登上一处高台,跳入里面的矿坑,然后拿到铁帽子(踩最里面的机关,别被水冲走)。到海关拿附近的铁帽,对准星星跳下去(要快)(手机只能写这么多了)
❾ 我的世界铁帽子怎么做
工作台有9格,正中心和正中心下一格不放铁锭,其余的全放铁锭,就好了(是铁锭,不是铁矿石)
❿ 清朝的铁帽子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一位铁帽子王是谁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时期有一种叫“铁帽子王”的爵位,这个爵位一共有十二位,世袭罔替,十二位中有八位是在清朝开国初期立下赫赫战功的的皇室宗亲,这是军功封赏,另外四个是在清朝中后期对江山社稷作出重大贡献而受封的,这种属于恩封。清朝的爵位有两种,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
清朝直至最后灭亡,最后一位铁帽子王爱新觉罗·善耆,也就是肃亲王,他为了要取得日本人的支持,就将自己的女儿显玗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自幼接受日本间谍训练,后来被养父强暴,整个人性格大变,改名叫川岛芳子,就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女间谍,而肃亲王自己最后却沦为了黄包车车夫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