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红军的帽子上有一颗什么

红军的帽子上有一颗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22 18:32:12

⑴ 八路军帽子上的两颗扣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首先,八路军帽子上的这两颗扣子并不是普通的“装饰品”。在国共合作后被改编前,八路军也属于红军的主力部队,帽子上都别有一颗“红星”帽徽。而国共合作时期,由于八路军的军服由国民党军方提供,自然帽子的形状也就和国民党军队使用的帽子一样了,改成了“青天白日”帽子的形状。为了与国民党军队的军服区分开,同时也因为拿不到“晴天白日”徽章的原因,八路军用两颗扣子取代了国民党的党徽。
其实八路军戴的这种帽子是国民党军方仿造德国军帽的设计制作的。这两颗扣子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护布,这种帽子的护布一左一右被扣在帽子上,形状像两只“耳朵”,只要解开扣子就可以放下护布,冬天有防寒保暖的作用,而夏天则能够阻挡蚊虫。对于军人来说这种帽子是非常实用的护具,对于需要长期执行潜伏的士兵来说能够阻挡蚊虫,从而 防止蚊虫叮咬带来不良状态。而在沙尘天气中也能保护耳道不进沙子,非常实用。

⑵ 雷锋帽的原版

雷锋帽主要是冬季军装里的棉帽,也称为“毡绒帽”。色彩多为军绿色,当时的帽子上还有一颗闪亮的红色五角星。
套装
1955年9月16日,国务院召开第18次国务院会议,通过了关于军衔服装的报告,并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服装从10月1日起实行。全套军衔服装定名为55式服装。
55式军衔服装是解放军军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将校呢、大檐帽、肩章、武装带等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
常服
分夏常服和冬常服两种。陆军为棕绿色;空军为上棕绿下蓝色;海军夏常服为上白下藏青色,冬常服为藏青色。女军官冬常服与男军官同,夏常服上衣为小驳头翻领,下为裙子。夏季男军官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冬季,男女军官均戴栽绒帽(皮帽)。55式常服,海军士兵穿水兵服,戴水兵帽,舰艇士兵冬服为呢制水兵服。装甲兵、骑兵、伞兵穿马裤。女士兵夏服与女军官同,冬服与男士兵同,男士兵服为小翻领、紧袖口,夏季戴船形帽,冬季戴栽绒帽。军官穿着常服时佩戴军衔肩章、军种领章,大檐帽配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装带。常服颜色按不同军种区分。军官夏常服用料按衔级区分。元帅、将军夏常服用料为纯毛哔叽;校官夏常服为柞蚕丝织物;尉官夏常服为棉斜纹布。男士兵夏常服颜色与军官夏常服相同,佩戴军衔领章,船形帽和水兵帽上缀小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扎线腰带,用料为棉斜纹布。海军男士兵还配有全蓝水兵服。女军人夏常服为裙服,裙子为藏蓝色,式样官兵基本相同。 式样
男军官冬常服的式样、颜色与夏常服相同,戴栽绒帽,用料按衔级区分。元帅、将军服为纯毛马裤呢;校官服为纯毛麦尔登呢;尉官服为棉斜纹布。陆、空军士兵和海军陆勤士兵冬常服颜色、用料与所在军种尉官冬常服相同。海军舰艇士兵冬常服为尼制水兵服。女军人冬常服式样、用料、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的相同。
军官大衣式样均为大翻领、双排扣,颜色与所在军种上衣相同。面料按衔级区分。元帅、将、校为纯毛马裤呢,尉官为棉斜纹布。元帅、将、校官并配纯毛麦尔登呢夹大衣。士兵大衣式样与军官大衣基本相同,仅在口袋上稍有区别,为斜插袋。面料为棉平纹布。女军人大衣与所在军种男军人大衣相同。
来由
雷锋帽仿制于苏联红军于1939年冬季战争后仿照芬兰军以取代布琼尼帽而配发的冬帽“ушанка。军官的帽子通常由毛料制成,士兵的则由长绒棉或合成纤维制成。

⑶ 八路军的帽子为什么有两个扣子,红军的帽子上是红星

基本信息:

早期八路军、新四军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且1937年更换帽徽(原红军纯红五星布制帽徽)时,由于戴上了昔日“敌人”的象征,两支军队均发生过士兵抵制甚至因此逃离部队的事件。帽徽是按照国共合作协议,由南京(重庆)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于发生了皖南事变,引起新四军全军极大愤怒,新四军残部和重建后的新四军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

与之不同,八路军由于1940年后兵员大幅扩充,远远超过3个师的协议规模,加上国共合作时好时坏,无法获得国统区工业部门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珐琅帽徽,越来越多的官兵军帽上没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仅有两粒仿德国山地帽式纽扣,这并非“以扣代徽”,也非政治原因所致。事实上,1940年后的八路军军人是否佩戴帽徽相当自由,无任何规定或推荐,亦不纳入班兵风纪考评,有的军人将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国共破裂的1948年。

(3)红军的帽子上有一颗什么扩展阅读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但由于八路军的称号已经在各级部队中广泛传播,且八路军内部对此叫法已成习惯,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仍沿用八路军番号,人民群众亦习惯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在非正式场合,八路军这个称号一直沿用。因此八路军的称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战争后期。

⑷ 红军帽子上的五角星的意义

五角星的最初含义:
这是巫术中的五角形护身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个符号,公元前四千年以前使用的.符号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五角形主要是一种异教符号,是一个在基督教产生之前,有关自然崇拜的符号.古人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雄性,一半雌性.这个五角形代表万物中阴性的那一半——一个宗教史学家称为‘神圣女性’或‘神圣女神’的概念.最具体的解释,五角星象征维纳斯———代表女人和美的女神.美国的恐怖电影清楚的表明,五角星跟恶魔也有关,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尽管如在电影中所见,把五角星解读为恶魔,但从史学的角度讲,它起初的女性含义是正确的.但一千年来,五角星的象征意义被歪曲了.象征符号是很弹性的,五角星符号的意义被早期的罗马天主教会给更改了.作为梵蒂冈清除异教并使大众皈依基督教的运动的一部分,天主教会掀起了一个污蔑异教神和异教女神的运动,把他们的神圣的象征符号重新解释为邪恶的符号.这种现象在混乱年代也是常见的,一种新出现的力量会取代现存的象征符号并长期贬损它们以图彻底抹掉它们的意义.在异教象征和基督教象征的争斗中,异教徒输了.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成了恶魔的草叉,象征智慧的锥形尖顶帽成了女巫的象征,金星的五角形成了邪恶的象征.不幸的是,军方也曲解了五角星,现在它成了最重要的战争符号.把它涂在战斗机上,挂在将军们的肩膀上.
必须得承认,我国及我军从前苏联老大哥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东西确实较多.当然也包括五角星在内.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承认,五角星是几何图案中最简捷最完美的一种.
■在古代希腊,人们用一个大圆里的五角星中,站着一个”大字形”的健美的男子的图案,代表人体的完美,它同时又是当时美术家心中的“黄金分割率”.
古今中外的许多数学家、几何学家、哲学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印证它的完美!
不仅各国军队喜欢用五角星,就连各国的国旗都有很多用五角星.如中国国旗上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美国国旗上有50颗白色五角星.

⑸ 红军的帽子上有几颗红角星

红军的帽子上有1颗红角星,八角帽和红五星,是红军的象征,也是红军军装佩饰最显眼的部分之一。唯一可以识别的记号,就是敌人的军帽和红军的不同,敌人的军帽帽檐又短又硬,红军的八角帽帽檐长,是软布做的,帽檐边上还撑了一条篾片。
红色五角星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俄国内战,设计者不明。有关红色五角星的起源最普遍的说法是当时俄国军官为了区分莫斯科的驻军和从德国和奥地利前线回到俄国的士兵,就要每一个驻军的士兵在帽子上戴上一颗五角星。后来这些部队加入了苏联红军,于是就把五角星涂上了代表社会主义的红色,这就是红色五角星的起源。另一个说法是指红色五角星起源列夫·托洛茨基和克雷连科的相遇,当时克雷连科戴着一个象征世界语的绿色五角星。当托洛茨基得知绿色五角星的五只角分别代表着五大洲,便产生了以红色五角星作为共产主义的标志的念头。

⑹ 红军八角帽由来

八角帽和红五星,是红军的象征。
关于红军八角帽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较广的至少有四种。
第一种说法,前面提到过,l929年3月,红四军打下长汀后。赶制了4000套新军装,军服款式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中山装式,下有两个口袋)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
第二种说法,是尹德明设计的。尹德明,l909年7月7日出生于湖南茶陵县火田乡麻芙村。只上过半年学,9岁起跟叔叔学裁缝。3年后出师,凭着超群的手艺获得“尹一剪”的名号。1929年,尹德明跟随毛上了井冈山,编入谭余保(当时湘赣游击队司令员)的游击队。那时游击战士们没有统一的着装,戴的是“老帽”(即当时的学生帽)。1930年2月,当时的湘赣游击队司令员谭余保专门召开军容整肃会议,主要精神就是怎样让队伍成为“正规军”,并将制作标志性制服的任务交给了尹德明。3天内,尹德明从工农革命军有8个纵队,当地有八角楼等得到启发,很快裁出第一顶红军八角帽。谭余保拿着帽子爱不释手,连声称:“棒!棒!真棒!”两个月后,全县两千多名战士戴上八角帽。一年内,中国工农革命军全部戴上他设计的八角帽。被通报表扬的“尹一剪”当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尹德明还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需科长兼服装厂厂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尹德明带着妻子回到家乡,积极参加生产和建设,曾被评为生产标兵。“打了无数次仗,立了那么多功,可我始终认为做出第一顶八角帽和管理服装厂是我一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尹德明自豪地说。
第三种说法,是赵品三设计的。l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在红都瑞金成立了红军学校。1932年初,刘伯承调入红校任校长。他到任后,看到在出操或集合时,从各部队抽调来的学员着装五花八门,队列很不整齐,就把学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找来说:“学员的着装太乱了,现在已经立国了,可以有条件制作统一的校服了,听说你多才多艺,还是个能工巧匠,你就负责给设计一套校服吧!”
赵品三领命后,经仔细琢磨,觉得还是参照苏联红军的军装比较好,衣服采用套头紧口。帽子嘛,考虑布琼尼式的军帽不适合我国南方气候,其他军帽多是白军的,不便参照。部分学员戴的那种大八角帽帽型太大,适合中国人的身材和脸型。他考虑来考虑去,画了许多张草图,觉得还是要采用八角式,以示红军是工农的武装。不过将帽型大大缩小,改变成小八角,这样看起来与中国人的身材和脸型比较般配。他还找来负责总务的杨至诚给提提意见,杨至诚看了草图后也赞成小八角这种。于是,杨至诚买来布料,赵品三剪裁成型。帽子由赵品三自己手工缝制,顶上缀上一颗红五星。衣料叫裁缝依样制作,取回后赵品三在领子上缝上两只红领章,这也是参照苏联红军的样式。衣服制好后,找来学员试穿,穿后觉得紧口套头不方便,也不适合我国南方的气候,于是就又改成开襟敞口。做了几套让学员穿上请刘伯承校长来审定。刘伯承看后非常满意,立即指示杨至诚就照此样子给全校教员、学员每人做一套。
红校学员的新式军装整齐划一,威武雄壮,很快引起了总部首长和各部队的注意。于是中央苏区各部队纷纷效法红军学校,穿上了同样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军装。
第四种说法,红军的八角帽是冯玉祥赠的。冯玉祥在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中失败下野,所部被蒋介石收编。冯玉祥被迫出国“考察”。临行前他悄悄将自己原本打算重整旗鼓的数十万套军服全部捐给了红军。从此,红军有了自己的军装,这就是以八角帽为标志的红军军服。
这么多种说法,到底以哪个为准?可以肯定地说,八角帽列宁确实戴过。冯玉祥的国民军也戴过,这从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实事求是地讲,八角帽不是红军首创,应该是借鉴或仿制的;也不完全是哪一个人设计的。1929年红四军的八角帽和l930年尹德明的八角帽都是大八角帽,1931年赵品三的八角帽是小八角帽。
但不管怎么说,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红军的特殊标记。据说,有一次红军打了白军一个埋伏。天黑了,红军就都散到沟里、坡上去抓俘虏,跟敌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么抓俘虏呢?唯一可以识别的记号,就是敌人的军帽和红军的不同:敌人的军帽帽檐又短又硬,红军的八角帽帽檐长,是软布做的,帽檐边上还撑了一条篾片。因此,红军战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拦腰一抱,摸到对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枪缴了。

⑺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帽徽是什么标志

自解.放战争初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到1949年上半年,我军都没有帽徽。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

帽徽,是近代以来军.队的重要标识,在军服的各种识别标志中处于首要地位,也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性质。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帽徽,见证着人.民军.队的不断壮.大。

红军的红五星帽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以红五星作为帽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在竹排上拿出一枚红军留下的红五星。其实,这是一枚65式铝质帽徽,当时红军的红五星帽徽主要为布质,也有硬纸、油毡、树皮、兽皮等材料制成的。

不过,红军也有一些金属帽徽,大多为铜质、锡质,个别为银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一般都有凸起的斧头、镰刀和五角星图案。1930年龙州起.义后,红八军等部.队就佩戴过铜帽徽。当然,受根据地经济条件制约,金属帽徽并不常见。

八路军、新四军的国.民革.命军帽徽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统.一佩戴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即“青.天.白.日”帽徽。

有观点认为,“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和新四军便取消该帽徽。历.史上,确有新四军官兵在事变发生后,出于义愤不戴国.民革.命军帽徽的情况,但八路军、新四军领.导机.关并未明令取消。因为,八路军、新四军在当时已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帽徽是我军合法化标志之一,不取消帽徽,就不会给国.民.党造成口实。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政协决议”,规定中.共武.装纳入“政.府军”,八路军、新四军此时也未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相继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在我军中也陆续被取消。

以军徽作帽徽的49式帽徽

自解.放战争初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到1949年上半年,我军都没有帽徽。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以军徽为帽徽,称为49式帽徽,1949年下半年开始配发。由于执行作战任务,不少部.队在当年底才配发。

1997年8月11日的《解.放军报》曾刊登一篇署名“惠彤”的文章,谈到1949年11月,他和两名战友奉命去上.海购.买文化用.品,在大街上因未佩戴帽徽而被请到军管会。当时,他们所在部.队在浙东南,尚未配发帽徽。他们在军管会领.取了3枚帽徽缀在帽子上。

三军不同的50式帽徽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全军装备50式军服,佩戴制式帽徽和胸章。50式帽徽式样与49式相同,为镶有金黄.色边的红五角星,正中嵌金黄.色“八一”字样。但海军军官所戴大檐帽沿用传统桃形帽徽,图案是“八一”军徽加藏蓝色底衬和银灰色铁锚,海军战士所戴水兵帽则佩戴和陆军一样的“八一”红五角星帽徽。

1951年,空军军官帽徽改为与本军种军徽样式相同,即“八一”军徽加金黄.色飞鹰双翼。至此,陆、海、空三军都有了各自的帽徽。空军所戴解.放帽仍佩戴“八一”红五角星帽徽。

三军均为圆形的55式帽徽

1955年,全军换装55式服装,佩戴新式帽徽、肩章和领章。55式帽徽有大小两种,均为圆形。大帽徽用于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于无檐帽、解.放帽。

陆军帽徽主体图案为“八一”红五角星,外围为齿轮、麦穗,海、空军帽徽分别加铁锚和飞翅图案。防空军、公.安军帽徽与陆军相同。存放于原总后勤部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的55式三军大帽徽标样,也只有陆海空军3种。

除大、小帽徽外,还有船形帽帽徽,图案为“八一”军徽底衬草绿色。1957年后,船形帽帽徽改为与陆军大帽徽同样的图案,“八一”军徽底衬海蓝色,外围有齿轮麦穗。中.国人.民志愿军因其特殊性,帽徽五角星里没有“八一”两字。

“一颗红星头上戴”:65式帽徽

1965年6.月1日,全军取消军衔制,统.一更换新帽徽、领章。65式帽徽、领章不分军种、不分等级,全军上下无论男女官兵,一律佩戴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将之称为“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从而体现官兵一致的革.命传统。65式红五星帽徽材质分铝质和塑料两种,尺寸相同,铝质较为多见。

恢复55式形制的85式帽徽

1⑨85年我军装备85式服装,取消红五角星帽徽,恢复以“八一”军徽为主体、底衬金黄.色飞翅的圆形帽徽。85式帽徽也分大小两种:大帽徽用于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于无檐帽、解.放帽。

85式陆军、海军、空军帽徽,与55式帽徽图案相同,但区别是55式帽徽五星的角在麦穗内.侧,而85式帽徽五星的角在麦穗外侧,即整个帽徽外侧。

实行新军衔制的87式帽徽

1⑨88年为配合新军衔制,全军装备87式服装。87式帽徽分大小两种,大帽徽用于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于作训帽、女军人无檐帽。大帽徽主体为“八一”红五角星,周围、下部有金黄.色麦穗、天.安门、松枝叶和齿轮图案,海军帽徽底衬藏蓝色和金黄.色铁锚,空军帽徽底衬天蓝色和金黄.色飞翅。小帽徽为圆形,中.央有“八一”红五角星,周围有金黄.色麦穗和齿轮,海空军底衬色和标志与大帽徽相同。

97式和99式帽徽

1997年和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和驻澳.门部.队,先后装备97式服装。97式大檐帽帽徽,样式为桃形,主体图案为“八一”红五角星,周围、下部有金黄.色麦穗、天.安门、松枝叶和齿轮图案,总体尺寸比87式大帽徽大1厘米,陆军底衬海蓝色,海军底衬藏蓝色和金黄.色铁锚,空军底衬天蓝色和金黄.色飞翅。

2000年5月1日,全军装备99式夏服。99式贝雷帽所配贝雷帽帽徽,图案与97式大帽徽相同。

新一代07式帽徽

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全军装备07式服装。07式帽徽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7代帽徽。帽徽品种包括金属帽徽、贝雷帽帽徽和作训帽帽徽3种。外形为桃形,图案为松枝叶、天.安门、齿轮、麦穗环绕“八一”军徽。

金属帽徽,分大帽徽和小帽徽两种,男军人.大檐帽、水兵帽、栽绒帽和皮帽配大帽徽,女军人卷檐帽、栽绒帽、皮帽缀配小帽徽。贝雷帽帽徽与金属帽徽形制、图案相同,背景按陆、海、空分别衬以松枝绿、深藏青、深蓝灰底色。作训帽与金属帽徽形制、颜色相同,绣片颜色陆军为灰绿色、海军为藏青色、空军为蓝灰色,帽徽图案为黄.色。

2017年8月1日,全军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夏常服帽帽徽形制与贝雷帽帽徽相同。

⑻ 闪闪的红星精彩片段

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闪闪的红星》,它里面讲的是:在一个家庭里,晚上,父亲作为红军,要跟队伍撤离这个村子。

因为有人夺过了毛主席的权力,把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改成了绝对错误的路线,导致红军连打败仗。父亲所在的部队也打了败仗,必须撤退。在父亲走之前,给了他的孩子潘冬子一颗红五角星,也就是红军帽子上的那种。

第二天晚上,留在村里养伤的唯一一个党员介绍母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就是那个晚上,村里的地主。

大汉奸头子胡汉山抓来所有村民(不包括爷爷、母亲和冬子),大声宣布:“哼哼,乡亲们,没想到吧,我胡汉山又回来了!红军走了,这村,还是我的村!这地,还是我的地!以后,你们都得为我干活!”村民们坚决不同意,于是,胡汉山的狗腿子们把村民们关起来了。


(8)红军的帽子上有一颗什么扩展阅读:

1962年,作者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个小八路》。责任编辑李小文同志约他再给孩子们写一本书。他答应了,于是便开始了《闪闪的红星》的创作。

写这本书,当时有这样几个依据:

一、他在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当教员,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都曾跟他学文化。他俩都是长征前留在家乡,全国解放后找到父亲的。

二、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一顶帽子,帽子里有他的名字。后来,这位红军的儿子拿着这顶帽子找到了他的父亲。帽子上那颗红星紧紧地吸引了他。


⑼ 八路军的帽子上总是有2颗扣子,这两颗扣子有何讲究

抗日题材的影视剧近些年来层出不穷,虽然神剧颇多,但是收视率却颇为可观。与此同时,有人也从这些影视作品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大多数的抗日剧中,由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他们所戴的帽子并没有帽徽,上面只有两颗扣子。事实也是如此,在教科书、电影、电视剧以及纪念馆的图片中,八路军所带的无论是蓝灰色还是土黄色的军帽,总是有这两颗扣子的身影,那么这两颗扣子又有何讲究呢?

八路军的真实着装

由于常凯申对于八路军一直极为警惕和敌视,即便是在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军饷的前期,给的钱也并不多。皖南事变之后,更彻底停掉了八路军的军饷。而且,位于敌后的八路军处于环境严酷的敌占区,后勤补给本身就十分困难,再加上当时的中国人民普遍十分贫困,八路军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很难保障每人一套军服。

这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而来的部队,军服远不如中央军的军服上得了台面。在一些八路军的集体照片,他们身上的军装形形色色,衣服都是胡乱凑合着穿,有些军人的衣服更是破破烂烂,甚至一些刚参军的八路军战士,还穿着百姓的衣服。当然无论是军帽还是衣服,并不影响八路军对于日寇的作战,更不影响八路军战士们的满腔爱国之情。

⑽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帽子上都缝有两粒纽扣,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

八路军帽子上的两粒扣子看起来像8,恰好寓意八路军。另外扣子是可以解开的,因为扣子平时扣着帽子上的两块布,在需要的时候,这两块布便可以放下来。起到御寒,御风的作用。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238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3205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2052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2545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181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1749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2433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2345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1653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