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帽子拼音怎么写
① 博大精深的汉语知识,“带帽子”与“戴帽子”有什么区别
戴帽子正确。
戴帽,汉语词汇,拼音是dài mào,指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亦作“戴帽子”。
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戴鼎臣《东原录》:“海州朐山 ,俗言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
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的爹爹叫程济仁,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方言:上一级跨一级指定给某个具体人的荣誉、待遇等现象。例句:这个市级二等功是教体局戴帽给李老师的。
戴的释义:
戴:读dài。有如下解释:增益;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拥护;古国名;姓。
[解释1]:增益。《说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释2]: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如:戴帽子;戴头巾;戴假发;戴盆;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解释3]:插上、架上或套上。如:戴花;戴眼镜;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释4]:尊奉,推崇,拥护。如: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解释5]:古国名。姬姓。春秋时灭于郑。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春秋》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解释6]:姓,如戴汝虎。英语对照:Day / Tae。
带的释义:
带是一个汉字,读作dài,本意是指大带、束衣的腰带,也指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该文字在《仪礼·士虞礼记》和《诗·卫风·有狐》等文献均有记载。
1、带子或带状物:鞋~、车~;
2、区域:沿海一~;
3、携带:~上一本书;
4、引导:引导某人或某物。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5、附带:连说~笑;
6、含:面~微笑。
② 带着拼音怎么写
带着,拼音是:dài zhe。
带的基本释义
(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例如:皮带。
(2)轮胎,例如:车带。
(3)地带;区域,例如:温带。
(4)随身拿着;携带,例如:带行李。
(5)呈现;显出,例如:面带笑容。
(6)含有,例如:说话带刺儿。
(7)引导;领,例如:带队。
(8)带动,例如:以点带面。
相关组词:
带鱼、飘带、海带、领带、带头、皮带、热带、带领、彩带、韧带。
(2)带着帽子拼音怎么写扩展阅读
近义词
1、携带
读音:xié dài。
解释:随身带着;照顾,帮助。
引证: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二章:“为了省钱,两个人没有进饭铺,吃了点携带的干粮,喝了点凉水。”
例句:乘火车允许携带不超过圆园公斤的行李。
2、捎带
读音:shāo dài。
解释:携带;顺便;附带。
引证:《元典章·兵部三·使臣》:“今后出使人员除随身衣服铺盖雨衣外,别不得捎带其馀物件。”
例句:妈妈下班回家,还捎带买点菜。
③ 带帽子是哪个戴字
“戴帽子”是“戴”。戴(拼音:d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戴”指顶在头上,泛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手等处;也引申为“尊崇、爱戴”;还有“竖立”;“正对”等意思。
戴相关组词:
1、爱戴:意思是敬爱并且拥护。
出自明代唐顺之《请皇太子受朝疏》:“内外官僚之众,四夷朝贡之臣,咸于快覩争觐之馀,兴起其爱戴趋附之忱。”
2、披星戴月: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自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3、不共戴天:意思是指不愿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此不共戴天之仇,儿誓不与俱生人世。”
4、感恩戴德:意思是感激别人给予的恩惠和好处。
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第五十七卷:“(统)常劝(孙)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
5、戴圆履方:意思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④ 戴帽子的戴的音节是什么
戴的拼音:dài
笔画数:17
笔顺、笔画:
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斜钩、撇、点、
基本释义:
1.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 2.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 3.姓。
⑤ 戴帽子的戴是什么部首
一、戴的部首:戈
二、拼音:dài
三、释义:
1、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
2、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
四、笔顺: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斜钩、撇、点。
(5)带着帽子拼音怎么写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戴目
[dài mù]
犹侧目。戴,通“载”。
2、大戴
[dà dài]
称汉戴德。详“大小戴”。
3、戴任
[dài rèn]
见“戴胜”。
4、戴干
[dài gàn]
一种奇异的相貌。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
5、欣戴
[xīn dài]
欣悦拥戴。
6、愧戴
[kuì dài]
感谢。
7、擎戴
[qíng dài]
杂技的一种。
⑥ 戴帽子是哪个戴字
“戴”帽子。
“戴”帽子、“戴”围巾、“戴”口罩。顾名思义“带”所谓携带,“戴”所谓穿戴。“戴”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dài、四角码:43850
部首:戈、总笔画:17、部首外:13
98五笔:flay、86五笔:falw、郑码:eheo
统一码:6234、仓颉:jiwtc、笔顺:12125121122134534
释义:
1、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2、尊奉,推崇,拥护。
3、姓。
戴组词
披星戴月[pīxīng dài yuè]
身披星光,头顶月色。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赶路。也作“披星带月”、“戴月披星”。
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dài]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
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
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很深,誓不两立。
⑦ 带帽子是哪个带
“戴”帽子。
“戴”帽子、“戴”围巾、“戴”口罩。顾名思义“带”所谓携带,“戴”所谓穿戴。“戴”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dài、四角码:43850
部首:戈、总笔画:17、部首外:13
98五笔:flay、86五笔:falw、郑码:eheo
统一码:6234、仓颉:jiwtc、笔顺:12125121122134534
释义: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2、 尊奉,推崇,拥护。
3、 姓。
(7)带着帽子拼音怎么写扩展阅读
笔画
部分词语解释:
1、戴角:[dài jiǎo]
头顶上生角。
2、披戴:[pī dài]
做道士。
3、钦戴:[qīn dài]
敬佩爱戴。
4、归戴:[guī dài]
归心拥戴。
5、瞻戴:[zhān dài]
犹仰戴。
6、北戴河:[běi dài hé]
中国避暑胜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南临渤海。
⑧ 带帽子是哪个戴字
戴。
戴(拼音:d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现在先秦。
简介
又《尔雅·释地》:途出其前戴丘。疏:道过丘南,若为道负戴。
又値也。《礼·丧大记》:君𫄸戴六。注:戴之言値也。《尔雅·释地》:戴日为丹穴。《注》:値也。《疏》:値日之下,其处名丹穴。
又《谥法》:典礼无愆曰戴。《左传·隐三年》:其娣戴妫生桓公。《注》:戴谓谥。
又姓。出济北,本宋戴穆公后。
又或作载。《礼·月令》:载靑旂。《诗·周颂》:载弁俅俅。《音义》:如字。
⑨ "帽"字的拼音是什么
帽子_词语解释
【拼音】:mào zi
【解释】: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3.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4.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⑩ 带帽子与戴帽子哪个正确
戴帽子正确。
戴帽,汉语词汇,拼音是dài mào,指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亦作“戴帽子”。
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戴鼎臣《东原录》:“海州朐山 ,俗言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
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的爹爹叫程济仁,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方言:上一级跨一级指定给某个具体人的荣誉、待遇等现象。例句:这个市级二等功是教体局戴帽给李老师的。
(10)带着帽子拼音怎么写扩展阅读
戴的释义:
戴:读dài。有如下解释:增益;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拥护;古国名;姓。
[解释1]:增益。《说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释2]: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如:戴帽子;戴头巾;戴假发;戴盆;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解释3]:插上、架上或套上。如:戴花;戴眼镜;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释4]:尊奉,推崇,拥护。如: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解释5]:古国名。姬姓。春秋时灭于郑。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春秋》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解释6]:姓,如戴汝虎。英语对照:Day / Tae。
带的释义:
带是一个汉字,读作dài,本意是指大带、束衣的腰带,也指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该文字在《仪礼·士虞礼记》和《诗·卫风·有狐》等文献均有记载。
1、带子或带状物:鞋~、车~;
2、区域:沿海一~;
3、携带:~上一本书;
4、引导:引导某人或某物。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5、附带:连说~笑;
6、含:面~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