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日本帽子为什么有铁帽

日本帽子为什么有铁帽

发布时间: 2022-05-14 17:46:52

Ⅰ 很好奇为什么二战日本士兵帽子都有两块布

日本人侵华时穿的日本军服,帽子上有两块不垂下这两片布片,正规的名字叫“军帽垂布”,有时也简称“帽垂”。对这种东西的用途有几种说法:
一是说这做制式源于法国军队。主要用途是为了遮阳和防止蚊虫等叮咬。据说,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在北非军团中使用的。因北非地处沙漠地带,为了防止兵士被阳光暴晒而灼伤皮肤,而在后颈处加了布片,这布片同时还可以防止虫、蚊的叮咬。
近代日军组建于明治时期,最早效仿的即是法国军队的服装样式。因此,这种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二是说为了防止战场上的炮震。为了防止步炮兵或专业炮兵战斗时耳朵被炮火发射的声响震聋,同时也为了减弱对方炮声。这种说法似很牵强。
三是说源自日军传统做法。日本古代士兵出征时有戴“阵笠”的习惯。“陈笠”,即士兵作战时戴的斗笠,后有布帘。这种说法认为,这即是日本帽垂的渊源。
四是说源自天皇的护祐。据有关资料,日军最早配发“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当年7月7日天皇颁布勅令,向占领台湾的日军配发“军帽垂布”,用于遮阳防暑降温。

Ⅱ 日本的军帽为什么会有垂布它的作用是什么

日本鬼子帽子上的“屁帘” “屁帘”名称的来源 在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剧里,日本兵头上戴着的战斗帽后面总是有几块黄布遮盖住后脖梗子,显得很滑稽的样子。对此,日本的《陆军铁帽物语》当中,就有关于日本战斗帽的侧面和后面的几块布的描写。实际上仔细数来,一共四块布,侧面两块,后面两块。对这四块布,当时的中国人戏称之为“屁帘[1]”。中国人既使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也不乏幽默感,一句“屁帘”,就将日本鬼子的上下掉了个个,蔑视中透着自信。 “屁帘”的功能作用 曾经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日本人在战斗帽后面缀上那个“屁帘”,是用来防止中国军队的大刀砍脑袋的。长城抗战中,日本人吃尽了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苦头。尤其是佟麟阁将军亲率500壮士,人人手持大刀夜袭鬼子炮兵阵地,砍瓜切菜般那叫一个痛快。大刀进行曲,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唱响全国的。 但实际上,日军在帽子后面缀上“屁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防晒。分成几片,既可通风,又能防晒,虽然难看,但效果确实不错。如今的登山爱好者,对此应该有所体会。行走在荒郊野岭,帽子后面若无一块布遮着,很快脖子就会晒脱了皮。 “屁帘”的设计起源 其实这个设计,最初是从法国军队模仿过来的。日本当年创立现代陆军,是以法国陆军为模仿对象的。在部队制度和服饰方面,有着明显的继承性。日本陆军的服装与法国19世纪60年代的军队相似,也是圆锥形的野战帽。这种帽子在侵华战争的初期时,很为中国人所嘲笑,人们不是嘲笑这种帽子,而是笑话它后面的“屁帘”。说起来这样的军帽最先是法国北非军团使用的,帽子后面有一圈布。在沙漠地带,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效果确实不错。不过日本在引进的同时,有所创新,改为几块布。

Ⅲ 日本兵的帽子上为什么眼有两片飘带

有个日 本后勤研究家青木孝治,就为了研究日军的钢盔,专门写了本书,叫《陆军铁帽物语》。 青木的研究结果表明,那实际是为了防晒,分成几片又可以通风,虽然寒碜,确是不错的设计。

Ⅳ 日本兵帽子上的两块“垂布”何用

经常看抗日题材电影电视剧的朋友,对小日本军装的恐怕最熟悉不过了,我们会发现,日本的军装帽子上有两片“垂布”,按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军装这样设计看上去难免有失威仪,为何日军要在军装帽子上留两片垂布呢?

那就是钢盔的里衬太薄,在黑龙江寒冷的天气里,日兵出汗以后如果不加处理,很快脑袋就会和钢盔冻在一起,危险而又好笑。强行摘取,无意中会连皮肉扯下,而最初日军对这种古怪的情况又不会处理,用暖水浇钢盔进行救护,结果造成被冻结的头皮直接剥离。日兵形容宿营的时候,经常听到头被和钢盔冻在一起的新兵摘钢盔时发出阵阵哀号。攻占齐齐哈尔,日军阵亡三百余人,因为冻伤减员的却几乎达到两千,其中不少就是这种“钢盔头”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士兵自发想办法,在钢盔里垫上纱布或者棉布,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是解决了冻伤的问题,也解决装备钢盔后给日军造成的第一个大问题。

Ⅳ 二战时期,日本鬼子的军帽上为什么挂两块布呢

通俗在记录片和影戏中看到二战时的日军鬼子士兵的帽子两侧各有一块布垂在脸夹两侧,鬼子为何要把军帽上挂上这么几块布呢?这种梳妆特丢脸,由于全天下惟独日本部队梳妆得这么另类,这个梳妆是中国人最悔恨的造型,一看到这个造型,顿时会想到侵犯故国的日本鬼子兵,许多人活跃地戏称它为“屁帘”。“屁帘”的浸染是什么呢?这种奇特的计划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刻期,我们就来阐发一下,这两片布的浸染。


到了其后,这种样式的帽子,险些成为了日本的庶民妆扮。1940年,这种样式的战斗帽子成为了日本的庶民服,战役时代,不单仅这天本的士兵,日本的官员、西席,连小孩子都是佩带如许的帽子。是以,再其后的影视剧傍边,战斗帽子加上“帽垂”就成为了尺度的鬼子兵的造型了。

Ⅵ 为什么日本陆军二战军服帽子有两种

1938年5月以前是昭五式军服,就是无论官兵都是大檐帽,立领上为锹型兵种章,肩章上为军衔。
1938-年5月31日至1941年7月30日是九八式军服,大檐帽改为战斗帽,立领改翻领,军衔改为领章,取消兵种章,改为在右胸缀山形兵种绣章。

Ⅶ 日本武士的帽子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有的很华丽有的很朴素

日本武士的帽子和日本武士的服装一样,也分为便装式武士帽子和戎装式武士帽子。

便装武士的帽子主要分为直乌帽子和折乌帽子,颜色均为黑色(可能就是题中所说的看上去比较朴素的),历史发展的前期两种帽子是用薄纱绢制作而成的,而到了后期制作的原材料就开始是用纸,制作出大型以后,用黑色的油漆涂在表面,其作用不仅防水、美观、耐磨、增加持久性的同时起到坚固的作用,乌帽子的高度也反映佩戴者地位的高低。

在大铠时代时期,前立最为普遍和流行,最突出的是锹形,其种类繁多,在刚开始则是狭长形,并且装在有镂空和精致雕琢花型的锹形座上面。再发展底座变兽头型,并起名叫做狮啮。居文金物是那个时期几乎所有头盔都拥有的,它夸张了吹返的大小,并且雕饰有许多金色花朵性的饰物。 戎装的头盔同武士的盔甲一样,经历战争,经历社会变迁,也同时代一起发展变化。它的变化越来越坚固,越来越美观华丽。极具代表性的头盔是在锹形中间加有龙头的造型,视觉威严、恐怖、极具震慑力。

Ⅷ 日本僧人有时戴一种“筐”一样的帽子,把整个头包起来,请问有什么意义,什么情况下戴这种帽子及其由来

日本虚无僧。头上戴的那个叫“天盖”。

Ⅸ 二战时日军的帽子为什么上头是尖的

昭和十三年(1938年,日本皇纪2598年)5月31日第392号敕令,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陆军进一步修改现有军服并定名为“九八式”军服。

略帽:九八式军帽为略帽又称战帽,战斗帽等等,是一种简便的作战制帽,可以戴在钢盔的里面,夏季还可以在后面加挂三片用来遮阳防晒得垂布,略帽也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一种军帽,这里就不作详细描述了。

上头是尖的,

第一,可以直接在上面带上钢盔。

第二,比军帽更加容易防水防雨。

Ⅹ 二战时的日本兵为什么不带钢盔

二战日军的钢盔是普遍装备的,数量也很大。

1930年日本军队开始正式装备钢盔,被称作“铁兜”,1932年正式更名为“铁帽”。 型号分别为90式和98式两款制式钢盔,日文称九〇式铁帽和九八式铁帽。其中,九〇式铁帽最为普遍和大量装备。

九〇式铁帽,采用碳素钢制作,厚度1mm,全重1公斤,有大小两种规格。这款钢盔的缺点是硬度大而韧性不足,对于火炮破片伤害有效,但对于步枪直接射击的防御效果很不理想。前后左右对称外形,有良好的被弹曲面,在头顶上部有4个小的气孔以作通风之用。日本陆军的90式钢盔前部正中印有日本陆军的星形徽记(星徽),海军印有锚状标记。

抗战及之后,我军大量缴获了日式钢盔,作为制式装备,一直使用到80年代。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36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38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0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19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997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07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286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87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792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