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上面的帽子怎么做
A. 竹荪的网状部分能吃吗干竹荪怎么做才好吃
能吃的竹荪整株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竹荪虽好,常见并能食用的有三种,分别为: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和红托竹荪;在众多竹荪品种中黄裙竹荪是不可以食用的,这种菌群颜色为橘竹荪整棵皆可食用,所以竹荪的网状部分是可以吃的,而且吃起来和菌杆一样嫩脆鲜香,竹荪的菌盖会有一点怪味,食用时去除即可。
用新的锅,加入油5成,加入蒜瓣,姜片炒香,加入清水,等水开后放入母鸡,板栗,等水开后开小火炖2小时可以吃的。如果是干竹荪菌盖,做菜之前用温开水泡发20分钟左右,泡到手指可以掐动。如果是新鲜的竹荪菌盖,上面会有一层厚厚的黑色分泌物,可将竹荪菌盖单独摘下搁放,再用60摄竹笋后面的须子是可以吃的,它那个上面那须子网其实挺好吃的,把洗干净,泡一下放到汤里面很好吃,很好吃的竹荪的网状盖头是不要去掉的。竹荪上面的纱网可以吃,用竹荪做菜时,竹荪的网状部分不要去掉。
B. 干竹荪怎么处理啊网状的部分是不是不能吃
网状部分可以吃,干竹荪的处理方法如下:
1、用温的淡盐水泡发20到30分钟,中途换2到3遍水,把上面的泥等脏物轻轻搓下。
(2)竹荪上面的帽子怎么做扩展阅读: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6年第112号公告》,批准长宁竹荪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划定长宁县现辖行政区域为保护区域,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竹荪-网络
C. 竹毛肚简介
竹毛肚,即竹荪盖。平时常见的竹荪(包括菌柄和丝网状的盖),上面还有一个像钟罩一样的菌帽,颜色发绿,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网格,形似牛毛肚,因此被称为“竹毛肚”。它多产于四川宜宾,口感脆爽,鲜香味美,是不可多得的素食佳肴。
生长环境:
1、营养
竹荪为竹林腐生真菌,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竿和竹叶等为营养源。野生时多生长于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里,其土质有黑色壤土、紫色土、黄泥土等。竹荪营腐生生活,其菌丝能穿透许多微生物的拮抗线,能利用许多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
2、温度
竹荪是典型的中温型菌类。菌丝的生长温度为4~28℃,最适温度为20~23℃;低于16℃或高于36℃,生长缓慢。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7~29℃,以20~24℃为宜,最适温度为22℃;高于28℃,生长缓慢,生长势弱;35℃以上,停止生长;低于15℃,发育减慢,菌球萎缩或出现畸形。
这里所指的温度,是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处的环境温度,即培养基所处的地下5~20厘米深和子实体分化的地下1~30厘米深的温度。因为同一时间地表和地下的温度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地表的温度高于地下温度,离地表越深,温度越低。栽培时要注意此点。
3、湿度
这里的湿度包括培养基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及空气相对湿度3个方面。竹荪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条件要求较高。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含水量达60%~70%,低于50%,菌丝生长受阻,低于30%,则休眠或死亡。含水量高、通气性差,都会抑制菌丝生长或使其窒息死亡。
子实体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85%~90%,土壤含水量达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生长缓慢或表面龟裂,易产生畸形菇。
(3)竹荪上面的帽子怎么做扩展阅读
营养价值:
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
长裙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其中谷氨酸含量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竹荪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味三绝,是宴席上着名的山珍。在菇类饮食文化中的各大菜系中,几乎都有竹荪名菜。
湘菜中的“竹荪芙蓉”是我国国宴的一大名菜,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吃了这道菜后,都赞不绝口。此外,如竹荪响螺汤、竹荪扒风燕、竹荪烩鸡片等,都是很有名的美味佳肴,深受国内外宾客的喜爱。
D. 黑色竹荪帽怎么处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6
E. 竹荪菌盖能吃吗
竹荪菌盖不能吃。
新鲜竹荪,在制作菜品之前需剪掉菌盖头,这一部分有一股类似雪花膏的味道,煮汤会像莼菜汤一样粘稠,因为有气味,所以不能食用。
选购干竹荪时,应选形状完整、裙摆较长且均匀、色泽淡黄、气味清香的,雪白的可能是硫磺熏的。干竹荪制作前也要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同时要去除竹荪味道较重的裙伞部分,只保留茎部。
(5)竹荪上面的帽子怎么做扩展阅读
竹荪的营养价值:
竹荪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成分,对棘托竹荪菌体的检测显示菌体含蛋白质21.45%,含有21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3.37mg/100mg,必需氨基酸总量达4.37mg/100mg,占氨基酸总量的32.98%。
其中谷氨酸含量尤其丰富,高达1.76%,占氨基酸总量的17.0%以上,为蔬菜和水果所不及,且所含的氨基酸大多以菌体蛋白的形态存在,因此不易流失。
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F. 请问鲜竹荪做之前要怎么处理啊
1. 工艺流程
新鲜竹笋→原料预处理→蒸煮→冷却漂洗→修整→分级装袋→注汤→封口→杀菌→冷却→成品。
2. 操作要点
( 1) 原料预处理原料要求是肉质新鲜细嫩、无蛀虫、无腐烂、形状好的竹笋, 去掉根部泥土后, 放入水槽中用清水洗净, 拿刀切除根部粗老的部分, 切口保持圆滑平整, 并剥除笋箨、笋衣。
( 2) 蒸煮将笋装入蒸锅中, 用质量分数为0.2% 的柠檬酸加盖煮沸20 min, 直至透而不烂、以能撕开为止, 然后立即捞起,用冷水冷却。冷却务必彻底, 否则笋色会变暗, 发生后熟变软并易酸败等现象。
( 3) 冷却漂洗将处理后的竹笋浸入流水槽中, 进行16 h~20 h 的漂水, 每隔5 h必须全部换水一次。漂洗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温、水温、水质及竹笋本身的pH 值做适当调节。漂洗时间过久, 会影响竹笋的味道、色泽及营养成分。
( 4) 修整挑选大小、色泽及品质一致的竹笋, 以笋尖为准切成10 mm 左右的笋段, 然后取原料袋装。
( 5) 分级与装袋分级是以笋形大小、肉质粗细以及光泽、香味等为标准进行的。一级品为节间肥短、笋质新鲜幼嫩、色泽好、具有香味的钟形或炮弹形的竹笋; 二级品为节间较长、稍有弯曲的牛角形的竹笋;三级品为笋细长而弯曲的竹笋。装袋前, 要用清水浸洗竹笋, 同一袋中最大的笋和最小的笋的质量之比不能超过2。装袋时, 笋尖和笋头要交错排列, 做到整齐美观, 包装材料宜选用复合透明蒸煮袋。
( 6) 注汤在水中加入0.2% 的柠檬酸、0.15%的果蔬保脆助剂( ZB) 、0.2% 的果蔬保鲜助剂( ZB2) 、耐晒通用型护色剂( HA) 和3%的食盐, 溶解过滤后装入料桶, 后加入到复合透明蒸煮袋内。
( 7) 封口一般应采用真空封口, 尽量排出袋内空气, 而且注汤后要立即封口。如果加汤汁后仍有少量水蒸气黏附在袋口内壁, 可用洁净干布擦干后再封口。
( 8) 杀菌、冷却、成品采用巴氏杀菌, 杀菌温度为100 ℃, 杀菌时间为15 min, 杀菌后捞出冷却, 即为成品。
G. 竹笙如果要去掉头部是不是那个像帽子的整个去掉
那些白色的东西是管状,并且包着头发的,是一种叫剪发虫的物质,但又不是真正的虫。是由于头发长期扎的过紧引起的。
发虫就是长在头发上一段段的白色物,即头发上经常出现一种类似头屑的白色物体。这个小东西通常在距离发根1cm-2cm的位置出现,呈管状包裹着发丝,长度约在1mm-2mm紧紧圈住头发,通常洗发或梳发时候容易从这里断掉。
H. 野生竹荪为什么要去盖
野生竹荪要去盖是因为竹荪的菌盖有一股雪花膏的气味。
新鲜竹荪,在制作菜品之前需剪掉菌盖头,这一部分有一股类似雪花膏的味道,煮汤会像莼菜汤一样粘稠,因为有气味,所以不能食用。
选购干竹荪时,应选形状完整、裙摆较长且均匀、色泽淡黄、气味清香的,雪白的可能是硫磺熏的。干竹荪制作前也要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同时要去除竹荪味道较重的裙伞部分,只保留茎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竹荪放在日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后要尽快食用。
(8)竹荪上面的帽子怎么做扩展阅读
竹荪的营养功效:
竹荪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
竹荪菌托菌盖提取液能修复辐射损伤、显着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T细胞生长因子的指数、明显激活免疫细胞、修复辐射损伤后的免疫抑制状态。
竹荪菌托菌盖提取液中含有多糖,多糖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激活T和B细胞、激活补体、促进干扰素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生成、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等途径。
竹荪性寒、味甘、无毒,有滋阴养血、益气补脑、止咳化痰及减少腹壁脂肪积储的功效,也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I. 竹荪菌帽
不能吃的 黑色的撕掉 剩下白色可以吃 煮鸡汤好吃
J. 竹荪吃哪个部位,哪里需要扔掉
竹荪全身是宝,干竹荪基本上每个部位都可以食用,小编感觉竹荪的菌柄口感最好,其次是菌裙、菌盖头。有部分刚吃竹荪没多久的朋友不习惯竹荪的怪味,可以将竹荪的网裙剔除,如果觉得浪费,也可以或者用盐水泡一下竹荪的网裙再食用。
清洗竹荪时,竹荪的一些特定部位最好去除,否则会有比较大的异味,其中竹荪的菌顶封闭端、菌根这2个地方是不能吃的,这两处是竹荪怪味的聚集处。另外,新鲜竹荪的菌盖如果没有把表层的黑色粘液清洗干净也是不能吃的。
竹荪是一种隐花真菌,清嫩鲜美冠于诸菌,用竹荪烹饪菜肴,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风味之美,名蜚中外呈白色汽灯沙罩形,好似少女穿的纱罩,十分清秀,竹荪还会喷出一股诱人的芳香,把竹荪晒干,煮汤时加上一点,味道特别鲜美;炒、炖菜时加上一点,菜不会变质,还起到调味的作用。
竹荪子实体色彩绚丽,别具一格,由菌盖、菌柄、菌托和菌裙组成,高14.8~19.5厘米。菌盖浓绿色,象一顶钟形的帽子,着生在菌柄的顶端,直径2.8~5.1厘米,高3.2~4.2厘米。菌盖显露出椭圆形和多角形的孔格,直径0.1~0.6厘米,孔深0.3厘米左右。孔格的格膜较薄。菌柄为白色的海绵组织,中空,形似管状,圆柱体成上细下粗的纺锤体。从菌托基部到菌盖顶口部,菌柄横径1.9~4厘米。菌托呈碗形,包在菌柄的基部,白色或粉红着紫色斑块,高4.5~5.5厘米,直径3.5~5厘米,由内外膜与膜间胶体组成。子实体成熟后,雪白的菌裙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