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带帽子卷边是什么原因
‘壹’ 女警察戴的帽子叫什么
女警察戴的帽子叫女民警卷檐帽。
警察帽子共分为7种,分别是男民警大檐帽,女民警卷檐帽,男交警大檐帽,女交警卷檐帽,作训帽,栽绒帽,贝雷帽。学警常戴的是大檐帽,卷檐帽以及作训帽。
大檐帽的主题为藏蓝色,帽墙绣有银灰色橄榄枝图案,帽墙丝带为银灰色。
男交警大檐帽,分常服帽和凉帽两种,帽墙为藏蓝色,帽体部分为白色,帽墙绣有银灰色橄榄枝图案,帽墙丝带为银灰色。
帽子的种类帽子的品种繁多,按用途分:有风雪帽、雨帽、太阳帽、安全帽、防尘帽、睡帽、工作帽、旅游帽、礼帽等;接使用对象和式样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儿帽、少数民族帽、情侣帽、牛仔帽、水手帽、军帽、警帽、职业帽等;
按制作材料分,有皮帽、毡帽、毛呢帽、长毛绂帽、绒绒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式特点分,有贝雷帽、鸭舌帽、钟型帽、三角尖帽、前进帽、青年帽、披巾帽、无边女帽、龙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头帽等等。
帽子的大小以“号”来表示。帽子的标号部位是帽下口内圈,用皮尺测量帽下口内圈周长,所得数据即为帽号。“号”是以头围尺寸为基础制定的。
‘贰’ 如图是一个用纸做的圆锥形帽子,小瑶同学沿圆锥帽的一条母线剪开并摊平后,纸的
小丽自己动手做了一顶圆锥形的圣诞帽,母线长是30cm,底面半径是10cm,她想在帽子上缠一根漂亮的丝带,从A出发绕帽子侧面一周,至少需要丝带( ).
A、60√3 cm B、15√3 cm C、30√3 cm D、30cm
怎么算的,怎么叫个绕侧面一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这上面怎么体现?
绕侧面一周就是:任意一条母线都与漂亮的丝带要相交.你将圣诞帽从一条母线剪开,平铺,就得到一个扇形并且扇形圆心角是小于180°的(否则此题无解),具体可以算出来:
扇形弧长等于底面圆周长=20π ㎝,
所以扇形圆心角=20π / (60π) ×360°= 120°.
接着你将丝带两端放在扇形的两个不是圆心的顶点,拉丝带,直到丝带最短,多余的部分剪掉,此时丝带就是连接两点的线段了,丝带长可以先做120°的角平分线,即为高线,中线,
线段长=30×Sin[60°]×2=30√3 .
然后你将丝带缝在扇形圣诞帽上,在将圣诞帽沿母线缝起来就可以看见丝带的形状了.
顺便说一下:此时圣诞帽的任意一条母线都与漂亮的丝带要相交.
‘叁’ 资深戏精卓别林为什么一直戴着那顶帽子
说起“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你会想到什么?
罗思坦说过,“黑白照片,相对于彩色照片,具有一种需要观看者自己诠释的抽象品质。色彩增加照片的画意性质,有时却会妨碍摄影者想传达的纯粹而真实的信息。”
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钟表的指针缓缓指向清晨六点,影片开始。
一群羊争先恐后的涌入,与工人们鱼贯而入的场景剪辑在一起。
巨大的隐喻产生了:工人们就好比是这些毫无生气的牲畜,被人摆弄,被人操控,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的到处瞎撞,但是细心的你请看一下图片,在工厂里的工人全都带帽子。
但是全剧中没有一个人和卓别林戴一样的帽子,这也是卓别林非常聪明的拍摄手法,就是让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才能让人记住。而这一顶礼帽的来头可不小,确切的名称应该叫做“ tHE Bowler Hat ”,在美国,人们也叫它“ the Derby Hat ”。它也是大萧条时期最为经典的服饰配件。
要说到 BOWLER HAT ,还要从维多利亚时期19世纪中期的英国开始,当时礼帽在伦敦慢慢的流行起来,当时的一位贵族 Edward Coke 希望有一顶礼帽可以很扎实,用来他在户外活动或者狩猎的情况下,对头部有一定的保护。当时他就找到了如今伦敦最着名也是最古老的帽子店 LOCK&CO 为它制作这样一顶帽子。帽冠由椭圆形的硬质材料制成(说它是一顶好看的头盔不过分吧),帽檐的四周边缘处向上卷曲,在交界处会配有丝带。
之后经过Edward Coke的反复测试,他自己也非常认可这顶帽子。后来更多的人们发现BOWLER HAT不仅拥有良好的实用性,它的风格样式也非常受到人们的喜欢,并迅速的普及到了更广的人群中,这一变化使得它也贯穿了英国的整个阶级制度,因为当时的英国只有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才会佩戴帽子。自20世纪初以来,英国的铁路工人就一直穿戴它,以保护他们在工作头部不受影响。
如今 BOWLER HAT 仍然是 LOCK&CO 店里做畅销的款式之一,购买它的人也仍然是心底始终珍藏和怀念那一个时代的人。那可能是最好的摩登时代,也是最好的默片时代。
Lockhatters Town Coke 约3,000人民币
提起帽子你是不就能想起 hat
最多再想起个 cap
每个帽子也都是有自己的名字的
费多拉帽是绅士们眼中帽子界的首选。无论是在老电影里看到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带着一顶由软毛毡做的绅士帽还是在老照片中看到贵族绅士们头戴做工讲究的费多拉帽,费多拉帽的地位和魅力一直都经久不衰,绵延不绝。
Michael Jackson
因为帽子材料的呢叫做 Fedora ,所以以它作为原料制成的帽子也就叫做费多拉帽。记忆中往往会和美国老派绅士、芝加哥黑帮以及私人侦探的形象联系到一起。
裘德洛
最初的 Fedora 是由女帽演变而来,到1970年代,是老爷爷的标配。到了好莱坞黄金时代时, Fedora 几乎是所有经典电影男主的标配。 Michael Jackson 、 Jude Law 、 Johnny Depp 都是费多拉帽的信徒。新生代的 James Bay 更是以此为鲜明的个人标志,从不摘下。
德普
典型的 Fedora 帽子高11-12公分,有大约3-4公分的帽檐,顶部还有一个被“捏”过的标志性水滴形凹陷造型。 Fedora 的样式有很多变化,主要看这三个地方:锥度、帽檐及绑带。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锥度、帽檐的绅士帽来配合我们的脸型。长脸宜选宽边帽;圆脸及方脸适合窄边。
因为整体风格偏美式,在搭配上除了适合与西装一起搭配外,偏美式休闲也可以 hold 住。在单品的搭配上,与风衣和毛呢大衣搭配,气场瞬间暴增,两米八气场不再是传说。
Trilby 是 Fedora 的近亲,又被成为爵士帽,是 Fedora 帽的英国变种款,顶部与费多拉帽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在于边缘比其窄,佩戴时后沿常常翻起,相比起严肃的费多拉帽更多了一些俏皮与活泼。 Trilby 的窄帽檐更适合浅浅的戴在头上,有一种非常随意和阳光的感觉。短脸的、头较小的人更适合佩戴。
007
Trilby 来源于19世纪末的文艺作品。当时,腐国讽刺画报《 PUNCH 》的撰稿人乔治?杜?莫里耶的小说《 Trilby 》被改编成戏剧,讲述一个叫做 Svengali 的音乐家用催眠把一位无名的绘画模特,变成着名歌手的故事当时,这部戏里主角所戴的 Trilby 。不出意外地迅速流传开。甚至蔓延到了赛马场,直至1920年代末, Trilby 成为了赛马服的标配。
在费多拉帽的变种源流中,除了“软化版”的 Trilby ,还有“硬汉”版的 Homburg ,中文花名――汉堡帽。在外形上区别于费多拉帽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向上飞的帽檐,看上去飞扬跋扈,霸气外露。
其帽顶呈凹形,帽缘上翻,是一种硬质毡帽,源于19世纪的德国民族服装,传统帽款往往会在边沿包有缎带,并在一侧插上几片小羽毛。在20世纪初期由英王爱德华七世传入英国,瞬间征服英国的上流社会。成为当时银行家、政客等男士的标配。
到了1930-1940年代,这种高大上的毡帽成了黑帮们的标准着装――帽子不插羽毛,边缘不包缎带,选择性地压出翻起部分。详情参见《教父》中的 look 。
Al Pacino
尤其是二代教父的扮演者 Al Pacino ,他那张头顶 Homburg 的回眸照,成为无数影迷的房中必挂避邪圣品,每日瞻仰。由于他的这一形象过于深入人心, Homburg 甚至还荣获一江湖诨号 lord's hat 。
毫无疑问,这是传统英国绅士的经典首选,因为大多数的材质都以花呢为主,宇宙常识,花呢是英国人民的最爱。
它的历史在男帽里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了,它的起源能一直上溯到14世纪,后来便成了上流社会男士在乡野度假搭配羊毛西装的必备。它的骨子里就充满了变化多端的气质,既可以兼顾帅气与优雅,亦能同时体现复古与时尚。
《浴血黑帮》鸭舌帽
最传统的 flat cap 通常由千鸟格和麻花灰呢料制成的鸭舌帽,虽然经典但很容易显得老旧、过时且厚重。不妨选择素色、纯棉质地的轻薄款式,戴起来更加自然。
这顶帽子的特点还在于,歪着戴,还可以使人看上去略显俏皮,有股浓浓的雅痞的风味。 flat cap 比较适合长脸的人戴,扁平而有略宽的帽檐会弥补脸太长的问题。
在搭配上, flap cap 的英伦气质太浓郁。因此,搭配英式老派花呢布料的套西是绝配。
平顶帽,英文名字:猪肉馅饼。认真脸地讲,得名于此真的是因为形状像猪肉馅饼。
猪肉馅饼本饼
虽然名字有些可爱,但是平平的帽顶以及像行星光环一样围绕一圈的帽檐,却有种浓浓的英国绅士的味道。这帽子据说起源于美帝的南北战争时期,那时是美军军帽。这顶帽子也往往和爵士、蓝调文化有关系,当年,爵士歌王 Lester Young 的一首萨克斯名曲就叫做“ Goodbye Pork Pie Hat ”。
Lester Young "Goodbye Pork Pie Hat"
到了1960年代,牙买加掀起一股 rude boy 风潮,其中不可缺少的装扮就是这种帽子。当时,牙买加的 ska 歌手(即特别以 rock steady 成为最流行的音乐形式) Laurel Aitken 就有首歌叫做《 Give Me Back My Pork Pie Hat 》。而没多久, rude boy 风居然漂洋过海,开始影响大不列颠 MOD 一代,包括 rude boy 最爱的猪肉馅饼帽。不过,牙买加和英式的 porkpie 比美式的帽檐还要更短。
大家所熟知这种帽子,其实不是源自男人,而是一位少女,电影《情人》的女主角 Jane March 。那种自觉高贵又落魄迷茫的傲娇拧巴劲儿,首先通过她的裙子和帽子表达出来。
电影《情人》
Porkpie 更适合有棱角的长脸或方脸佩戴,圆润帽冠会给你的脸型带来一丝柔和。
在被最近吸粉无数的鬼卞老师圈粉之余,鬼卞还成功为渔夫帽带货。刻板印象中渔夫帽会给人一种朴素、日系、仙男的气质。但是经由鬼卞的亲身示范,我们还看到了渔夫帽随性、慵懒,甚至还有酷炫的气质。
鬼卞
渔夫帽的起源并不是为它代言的霓虹,而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跟随着 Hip-Hop 文化加上当时许多流行的明星和 Rapper 的佩戴而顺势走红。
LL Cool J
在国际时装周上渔夫帽也同样受欢迎, Burberry Prorsum 2015 S/S 就将渔夫帽稍早改良,加宽了帽檐,并且选用高饱和度的马卡龙蓝配色。似乎在告诉人们渔夫帽也可以很时尚。
Backstage Burberry Prorsum Menswear
搭配方面,渔夫帽和正装的混搭所碰撞出的火花也相当耐人寻味。除此之外,与渔夫帽和“仙男”棉麻布料可以完美融合,和工装也可以很好搭配。可以说是非常百搭的一款帽子了。
现在的文艺女青年出门旅行拍照必备道具,它较硬的边角更适合女性柔和的脸型以及长发。驾驭好一顶 Boater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留给大家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盖茨比里两位主角就曾这样戴过。短脸以及方脸呢不太适合带这顶帽子,如果硬要带呢可以选择抬起帽檐或者斜着戴,使整体看起来不要那么的方以及短。
小李子
托比.马奎尔
在浅色系的西装和休闲度假风的搭配中, Boater 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尤其是海滩假日风,夏威夷衬衫,短裤,墨镜再加上一顶 Boater ,完整的度假风 look 轻松凹出。
作为有内涵,有质感的媒体,我们绝对不仅仅只局限在科普帽型这么简单,总结完帽型,我们接下来看看帽子的其他知识。
高级帽子内衬用丝绸会比较多,并且多是手工缝制到帽子里,而中低档的内衬则是胶水粘到里面或是缝纫机机械缝制,其固定度和耐久度与手工缝制都相差甚远。
内衬
帽子的汗带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然而它却是佩戴时最重要的部分,是和你皮肤直接接触,所以材质好坏是能直接感受到的。
中低档其汗带不但吸汗差,容易闷,而且材质很硬,弹性差,箍在头上很不舒服。高档的帽子,汗带就好很多,不仅接触皮肤时,触感舒服,弹性适中,久戴不会头痛,而且经年累月地戴还不会松弛。
帽型
帽子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不断沉淀下来的,因此,帽型变化的细微之处并不是随便哪家厂都可以处理的,是需要几十年乃至百年以上的经验积累,才知道如何解决和避免帽子制作时的问题,使得这些经典帽型日趋完美。
完美的鸭舌帽型
很多人在选择帽子上,很容易犯选个大概的轮廓这样的错误。帽型并不是指整个的轮廓,还包括帽舌的形状,拼接的方式,缝制的方式等等。很多软型的帽子,诸如鸭舌帽,一定要把它放在桌子上,看它在静置的状态下,是否就没型了,优质的帽子即使是在静置的状态也是保持着完美的廓形,并不是上头之后才撑出好看的轮廓。
保养
不同的帽子,有不同的保养方法。
Flat Cap 无需担心随意堆放而失去原型,因为帽型在出厂时已经定型了。
Fedora 之类的帽子,为避免变形,在长期不用摆放时最好是有专门的帽夹( Hat Jact )盒子,纸盒或皮盒都可以,高档的帽子店都有这类盒子。
Hat Jact
日常用时注意防尘,清洁的时候用专门的帽刷轻轻刷,挂烫机也是清洁帽子的利器,顽固的污渍可以使用橡皮或者砂纸。一定避免用水洗。
‘肆’ 关于清朝的官服与等级问题
自己看吧
清代宫廷服饰 http://post..com/f?kz=103565710
另外友情提供:
清代皇帝起居录 http://post..com/f?kz=103559846
清朝皇帝的死因——据清宫档案透露 http://post..com/f?kz=98820555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http://post..com/f?kz=93060510
关于清代内务府世家 http://post..com/f?kz=93636717
清代内务府研究综述 http://post..com/f?kz=93098299
研究内务府的首要问题——档案 http://post..com/f?kz=93103251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 http://post..com/f?kz=103563418
满洲族歇后语集锦 http://post..com/f?kz=103564531
清朝公主“大盘点” http://post..com/f?kz=100149954
清制皇子的种种称呼 http://post..com/f?kz=100149784
《爱新觉罗宗谱》研究 http://post..com/f?kz=100311767
‘伍’ 听说过诸葛亮的进来侃侃
网上很难找到,建议买一本,或网上订购一本
以下是《细说三国》中对诸葛亮的记载,评价
这本书很好,如果你想了解三国人物,建议你买《细说三国》看看
诸葛亮在出山以前,是很普通的一个文士,对曹操并无恩
怨,和孙权这一边也没有什么联络,虽则他的胞兄诸葛瑾已经由
于孙权姐夫弘咨的介绍,在孙权身旁当了一名左参议之类的官。
诸葛亮究竟是那一省的人?我倘若说他不是河南省人,就
难免为万千的河南乡亲所不能宽恕。实际上,依照今日户籍办
法的规定,他应该是一位在河南省设有户籍的中国国民。
倘若严格地按照生在什么地方,才算是什么地方的人,那
末,他应该是山东人了。他的出生地,是(今日沂水县附近的)琅
邪郡阳都县。
更严格的算法,是算他的“近代祖先”,与“远代祖父”。他的
近代祖先,是诸城县的葛家。这诸城县的葛家,迁居到别的郡
县,喜欢自称“诸葛”。
他的最古的祖先,是河南东部的葛国的国君,曾经与商朝的
成汤作邻居,被成汤讨伐过。
所以,说来说去,他还是敝省河南的人。
也许,湖北省的朋友们会抗议。理由是,诸葛亮所住的“隆
中”不在别处,在湖北襄阳的西边郊外。
河南人的答复是:襄阳在当时离开我们的南阳太近。而且,
诸葛亮自己说过:“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诸葛亮从来不曾说过
“躬耕襄阳”啊!
然而,像诸葛亮这样我们都喜欢的人,就让他多兼几个省
籍,有什么不好呢?古希腊的大诗人荷马,不是曾经有过七个国
家声称荷马是它们的国民么?
诸葛亮之所以获得一千七百多年以来这么多人的喜欢,第
一大概是由于他既忠且勇且智。忠臣很多,勇将也不少,忠勇而
兼有计谋的,便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他了。
他而且颇有文才。<隆中对>与<出师表>均足以确定他在中
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依我个人的愚见,他最感动我们的地方,是他对刘备的一份
死生不渝的义气。他明知由于荆州南郡之失与关羽之死,消灭
曹魏已不可能。然而他依然出兵六次(所谓“六出祁山”),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报
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
他另有一点十分可爱的地方,是长得漂亮,一表人才(他所
娶的太太传说极丑,倘若真是如此,那就更足以显出他的“伟
大”。我的父亲曾经告诉我:“诸葛亮娶一个丑太太,是十分聪明
的举动。否则,他就不能专心办公了。抗战期间我在重庆,有一
位热心的朋友向我建议,公开演讲时,说诸葛夫人是“三心牌”:
见面的时候恶心,摆在家里放心,想起来伤心。其实,诸葛夫人
并不难看,“难看”的谣言的主要来源,是黄承彦老太爷自己一封
信。黄老太爷在信中向诸葛亮说:“我有一个女儿,虽然长得难
看一些,却可以帮你做一些扫地煮饭之类的粗事。”谣言的另一
来源,可能是南阳的女孩子们或襄阳的女孩子们“同行相嫉”,见
到诸葛夫人嫁得了那么漂亮的小伙子,就妒火中烧,纷纷想象诸
葛夫人的毛病,例如太高了,太矮了;眼睛大得像驴子,或小得像
一条线;耳朵肥大像猪,或长长的像兔子;脸是马脸,又麻;或脸
是扁得像饼,鼻孔朝天,等等……这虽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
辞”,却可以说得上是“仇人心中出无盐”了)。
我应该把文章写得略为平淡一些。诸葛亮与他的夫人,未
必是一对堪比于孙策与桥大小姐,或周瑜与桥二小姐之“一对璧
人”;也未必是“郎才女貌”。至少是,郎才而女不太丑罢。
一般老百姓另有他们喜欢诸葛亮的原因:诸葛亮会呼风唤
雨(借东风),会制造自动的木牛流马,也会把周瑜气死,把王朗
骂死。这些,都是上了<三国演义>作者的当。
诸葛亮哪里会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呢?他也不曾制造出
不需人力推动的木牛流马;妙计他诚然有,而且很多,却未必每
一次都能胜利。总之,只是比起一般的文臣武将,较有能力而
已:不是天才,更不是“妖道”。
他生平不曾穿过那八卦袍,也没有不分寒暑,手摇鹅毛扇子
一柄。他头上戴的是不是有青丝带的帽子(纶巾),也大有问题。
最先说诸葛亮“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的,是<三才图
会>的着者王圻。王圻是明朝人。
宋朝的苏轼,认为“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是周瑜。苏轼
在他的“赤壁怀古”一首<念奴娇>词里写了:“遥想公瑾(周瑜)当
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比王圻早了好几百年,离开三国时代较近,似乎他说的
话要比王圻的“可靠”。却也未必。苏大先生的诗词好,文章好,
字也写得好。考据与考证的学问却常常有毛病。<赤壁赋>中的
赤壁,并不是当年周瑜对曹操打仗之时的赤壁。赋中有“东望夏
口,西望武昌”的话,把这两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也说得很不精确。
他在“赤壁怀古”的这一首词之中,说周瑜刚刚娶了“小乔”
不久。事实是,已经娶了她九年以上。
苏轼不曾注意到“赤壁之战”发生之时,并不是夏天,而是冬
天。周瑜不需要挥动他的“羽扇”。
那末,究竟是谁有“羽扇纶巾”?是宋朝苏轼所说的周瑜呢?
还是明朝王圻所说的诸葛亮呢?是不是王圻确有所本,而苏轼
并无所本?是不是王圻与苏轼都不过是“说说罢了”,没有下过
什么考据与考证的功夫?
倘若我们去请教京剧专家,他们的答复就很容易叫我们立
刻有“无可奈何的满意”。专家说:“历史是历史,戏是戏。”“羽扇
纶巾,诸葛亮在戏台上已经用了;就让他用下去罢。周瑜,有两
根野鸡毛插在头上,就不必也用羽扇纶巾了。”
京剧之中的诸葛亮是老生,而周瑜是小生。历史上的诸葛
亮却比周瑜小上七岁。当时,建安十三年,诸葛亮二十七岁,周
瑜三十四岁。
京剧之中的诸葛亮,嘴唇上挂了很长很多的黑颜色的胡子。
这个我当然反对,但是还可以容忍。周瑜呢了,一位盖世英雄,被
专家们插野鸡毛在他的头上,披了粉红色的袍子在他的身上,而
且逼着他用娘娘腔说“小生”式的湖北话,真正岂有此理!
诚然,“历史是历史,戏是戏”。但是,我们学历史的人从来
不敢糟蹋京剧家们的戏;为什么京剧家们老是喜欢歪曲我们的
历史呢?
乘此机会,我代表敝同行若于人对三家电视台的某一些历
史连续剧的制作人、编剧人、导播人、登广告的提倡人,同时附带
地提出相当严重的抗议。抗议什么呢?抗议你们把吕四娘送进
了少林寺,和许多和尚混在—起!也抗议你们把雍正皇帝也写
得年轻英俊,一度迷惑了吕四娘。对不起。
话归本题,我们还是谈谈诸葛亮罢。他家原姓葛,老家在徐
州琅邪郡诸县(山东诸城),迁居到阳都县(沂水)。他本人流落
到荆州南阳郡的邓县。汉朝的邓县故城一名“隆中”,不在今天
的河南,而在今天的湖北,襄阳县之西二十里。
他之所以流落,由于父亲诸葛珪早死,随了叔父诸葛玄到
(江西南昌)豫章郡。诸葛玄受刘表之任命,当过很短时间的豫
章太守;被曹操派来的朱皓赶走,去了襄阳闲住;不久,病死。诸
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失了依靠,就作了农夫,在“隆中”长住下来。
请葛亮住在隆中,所过的生活是地地道道、半耕半读的生
活。他不能不耕,因为叔父诸葛玄已死,他自己在刘表的衙门里
并无一官半职。他不能不读,因为志趣很远很大。
他读书的方法,是注重大的问题及其解决方略,而不肯浪费
时间与精力在琐碎的、咬文嚼宇的“小题目”上。
几十年前,笔者曾经在巴黎请教过袁世斌(冠新>先生:“什
么样的人,才可以办大事?”袁先生说:“脑筋清楚,就可以办大
事。”我又问;“怎么样的脑筋,才算得是清楚?”袁先生说;“清楚,
就是有条理:懂得提纲挈领,把事情分出一个大小先后。”
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可能便是如袁先生所说:研究出事
情的大小先后,及其处理的方法。
他的三位同学,都和他不同,喜欢把书上的字句完全记住,
完全背得。这三位的姓名是:石韬、徐庶、孟建(他们的宇,是广
元、元直、公威。诸葛亮自己的字,是孔明)。
诸葛亮曾经看出这三位同学的志愿与能力,说他们将来可
以做官,做到刺史、大守(后来石韬果然做到太守、“守典农校
尉”。汉朝的“守”字等于民国初年的“署理”二字。如徐庶在长
坂坡之役以后,因老母留在樊城,落入曹军之手,而回到北方投
了曹操,在曹操下边做到了“右中郎将”与御史中丞。孟建做到
了凉州刺史、镇东将军)。
三位同学在当时问诸葛亮:“你自己的志愿与能力呢?”诸葛
亮不肯答复,只是笑而不言。
他们三人,尤其是徐庶,其实也并不是不知道诸葛亮的志愿
与能力。因为,他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管仲辅助齐桓
公尊王攘夷;乐毅把亡掉了一大半的燕国,完全恢复,而且占领
了齐国的十分之九。诸葛亮有志于使得汉朝中兴,于此可见)。
当时的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太狂妄。徐庶却深信诸葛亮确
有比得上管仲、乐毅的能力。
还有两个人,也很深信诸葛亮是天才。其中的一位姓崔,号
州平(名叫什么,现存的史料没有记载),是(河北省蠡县南边的)
博陵县人,避乱住在荆州。父亲崔烈是名士,可惜花了钱买司徒
与太尉的官位,声誉一落干丈。其后,因为大儿子崔钧参加了袁
绍的讨伐董卓运动,崔烈被董卓关在牢里;董卓死后,被释放;李
催来到长安,崔烈死于李催之手。崔州平是崔烈的小儿子。
诸葛亮的另一位知己,是长他一辈的亲戚、襄阳人庞德公。
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亮的姐夫。庞德公说:“诸葛亮好
比是一条卧龙”(睡着的龙,还不曾醒,醒了就会飞走)。
庞德公对于自己的侄儿庞统也很称许。说庞统是一只凤
雏。凤雏,就是雏凤,出生了不久的凤凰,将来前途无量。
庞德公的一个朋友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县人,也流寓在襄
阳,带了家眷与庞家同住在洄湖之中的一个小岛之上。这个岛,
叫做鱼梁岛。这位司马徽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他为“冰镜”
(<三国演义>的作者误写为“水镜”)。所谓冰镜,意思是:司马徽
极冷静,能够冷眼观人,冷得像冰,而看人看得准,像镜子一样。
司马徽的经学、史学、子学,都有相当深的造诣。远方青年
走来跟他念书的颇有几位。知名的有向朗、尹默、李仁。这三人
都在刘备取得益州以后,做了重要的官:向朗当了几任太守,做
过诸葛亮下面的“丞相长史”,及光禄勋、左将军;尹默作过“劝学
从事”、太子仆射(教刘禅读<左传>;李仁的儿子李撰了尚书令
史、太子庶子、太子仆射(教刘禅的儿子)。
司马徽似乎不曾做过诸葛亮的老师,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是
师友之间;在年龄上比诸葛亮长半辈。
习凿齿在<襄阳耆旧记>里面说: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的,是
司马徽。刘备走到了司马徽家,专诚拜访,向司马徽请教对当时
的局势看法如何。司马徽说:“我不过是一个儒生,俗士,根本不
识时务。识得时务的,这里有卧龙与凤雏二人。”刘备进一步再
问:“谁是卧龙?谁是凤雏?”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姓诸葛,名亮。
凤雏姓庞,名统。”
<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记载的与此不同:刘备驻屯在南阳郡
新野县,遇到徐庶,对徐庶十分器重。徐庶向刘备说:“有一位诸
葛亮,是睡在家里的一条龙。将军想不想见他?”刘备说:“你就
带他来见我罢。”徐庶说:“诸葛亮这个人,不是可以被我带来见
你的。你应该屈尊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便去拜访,前后拜访了三次(这三次,未必如<三
国演义>的作者所说,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刘备遇到了崔州平;
第二次诸葛亮又不在家,刘备在途中遇到了石广元与孟公威;到
了诸葛家.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离开诸葛家,遇到了诸
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最后,刘备在第三次拜访之时,才见到了诸
葛亮,畅谈“时务”。也许.刘备拜访了诸葛亮三次,三次都见到
了,而且也都畅谈了。第一次谈得就很“投机”,所以第二次再
来,第三次又来,前后谈了三次以后,诸葛亮完全说服了刘备,刘
备也说服了诸葛亮。刘备答应诸葛亮,采纳他所建议的政略与
战略;诸葛亮也答应了刘备,离开隆中的草庐,跟刘备去新野,从
此为他效劳,到死为止)。
《三国演义》关于三顾“茅庐”的描写,虽然极不正确而文笔
十分精彩,也连带地似乎不太费力而给读者一一介绍了请葛亮
的几位好友与岳父黄承彦、弟弟诸葛均。
《三国演义》中的“茅庐”,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称为“草
庐”。《出师表》中有这么几句话:“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卑微,学识
鄙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
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有了这《出师表》里的几句话作为证据,鱼豢在《魏略》之中
所说,就不攻自破。《魏略》说,不是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而是诸
葛亮到了刘备那里去“求见”。见了以后,刘备因为从来不认识
这个年轻的书生,对他不甚理睬。诸葛亮偏要留在客厅,到了别
的客人走了以后,他还不走。刘备仍旧不太睬他,而拿起一只刚
刚有人送来的髦牛尾巴,编结这尾巴上的毛作消遣。诸葛亮忍
耐不住,就很冒失地说:“将军有没有别的远大志愿,还是就这样
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于是,刘备才丢下髦牛尾巴,向请葛亮
说;“这是什么话?我哪里会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呢?我不过
是弄着玩,解解闷而已。”诸葛亮说:“将军,你看镇南(镇南将军
刘表)比得上曹公吗?”刘备说:“不如。”诸葛亮又问:“您自己比
得上曹公吗?”刘备只得承认:“也不如。”
《魏略》的这一段对话,很像是《战国策》上策士的口气。很
容易叫人倍以为真。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自古以来,像刘备那样以一个爵为亭侯,官拜左将军,作过
徐州牧,年纪有了一大把的人,肯去拜访—个二十七岁,姓名“不
见经传”,毫无资历的年轻人诸葛亮,虽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是
很不常有。这就是刘备非常人所及的地方。
诸葛亮在隆中,他在草庐里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已经被陈
寿浓缩在《诸葛亮传》之中。
他向刘备说:“自从有人发起讨伐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各据
一方,‘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其中,最厉害的是曹操。比起袁
绍来,曹操的名气小,兵少;他却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这
不仅是天意,或时机,人谋也有关系。曹操到了今天,兵有了一
百万;地位呢,掌握了朝廷,挟天于以令诸侯。刘将军,您是不可
以在这个时候和曹操较量短长的。”
诸葛亮继续说:“另一位不可以和他较量的人,是孙权。孙
家的人割据江东,已经有了‘三世’(陈寿所指的三世,是孙坚、孙
策、孙权。陈寿弄错。孙坚虽则是江东吴郡富春县人,却并不曾
有机会回到家乡,实行割据)。孙权这个人不仅有易于防守的地
盘(有长江之险),而且很得江东的民心。刘将军,您只可以和孙
权做朋友,不可以打他的主意。”
那末,该打谁的主意呢?该打刘表的主意。刘表有了这大
好的荆州,北有汉水、沔水;南有南海;向东,顺长江而下,通到吴
郡一带;向西,通到巴郡、蜀郡。刘表有了这可攻可守的荆州,却
毫无用武的能力。“刘将军,这似乎是老天爷安排好,给您做本
钱的。您是不是有兴趣呢?”
荆州以外,另有一个州,也是好地方,而主持该州的州牧比
刘表更无能力。这另外一州,是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与陕西南
部的益州;州牧刘璋是一个既糊涂而又懦弱的人。益州的土地
很肥沃,人民很殷实,刘璋却不懂得如何保存这一大片土地,照
顾那么殷实的人民。在益州的北部,汉中郡一带,有居心叵测的
张鲁,而刘璋不加防备。益州的才俊之士,早就想换掉刘璋,欢
迎一个配得上作他们的州牧的人了。
“刘将军,您不仅是汉室(景皇帝)的苗裔,而且信着于四海,
声望极高。您本人又喜欢交结英雄,思贤若渴。您便是一个配
得上到益州去作州牧的人。”
诸葛亮的结论是:倘若刘备能先取荆州,再占益州,便有了
立足点。然后把荆、益两州的内政办好,把边界的要害守好,西
和诸戎,南抚夷越(夷,指云南、贵州的各种夷人与苗族;越,指广
东、广西与越南的越人),同时“结好孙权”(与孙权结盟,建立友
好关系)。这样,便把脚跟站稳,可守可攻。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
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
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这一番话,把当时中国的整个局势分析得明白透
彻;也把刘备所应该采取的步骤,设计得有条不紊。
其后,刘备得到他的帮助,完全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先取
荆州,后取益州,然后荆、益两州的兵同时出动,用钳形攻势对曹
操作战。
可惜,一则是曹操来得太快,没有等到刘备拿下荆州就来;
二则是刘备依靠了孙权的力量才抵住了曹操,因此而不得不把
荆州的最好部分(武汉一带的)江夏郡与(江陵宜昌一带的)南
郡,让给了孙权;三则是虽然在周瑜死后,经过一番磨擦而向孙
权用长沙换得了南郡,命令关羽由南郡攻取襄阳樊城,吓得曹操
想放弃许县,刘备自己也攻占了汉中,对长安形成威胁。却不料
因此而引起孙权的嫉妒与害怕,背弃了同盟的誓言,出兵偷袭关
羽的后方,杀害关羽,酿成孙权、刘备二人在猇亭拼得你死我活!
诸葛亮的隆中方案,终成泡影。
这些,留待以后细说。
现在,我们应该说一说,诸葛亮参加了刘备的阵营之后,有
过什么表现?他在赤壁之役,所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参加了刘备阵营.起先并没有立即获得什么重要的职位,
如所谓军师之类,因此也就不曾能够有什么惊人的表现(火烧博
望坡之事,与他无关)。
刘备自己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空头的“左将军”,虚有其号
的“宜城亭侯”,论实力仅有几千名兵士,在地位上仅是刘表所收
容的一员“客将”,既非州牧,亦非太守,新野一县也并非他的“防
区”,只是暂时的驻军之地。如此的一个刘备,怎么能给诸葛亮
什么官做呢?
诸葛亮在刘备的军营之中,倘若能有什么名义,也只能是所
谓“宾客”,相当于民国忉年的顾问、参议之流。
刘备对于这位二卜六七岁的宾客,确是十分器重,“情好日
密”,天天见面,谈个没完,老朋友关羽、张飞二人看不顺眼,说出
酸溜溜的话,刘备也就老实对这两人说:“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
水也”(封丁侯的人,自称为“孤”)。刘备请关羽、张飞以后不必
发牢骚;关、张二人也就乖乖地不再说什么了。
刘、关、张都不是“一介武夫,未尝学问”。刘备作过经学家
卢植的弟子,也就是大儒郑玄的再传弟子;关羽生平手不释卷,
喜欢读《左氏春秋》(俗名《春秋左传》);张飞呢,字写得极好,而
且也善画美人。诸葛亮书读得当然不会很少,却也未必读得比
刘、关、张三人都多。为什么刘备极喜欢与诸葛亮交谈呢?可能
是,诸葛亮长于分析,不仅言之有物,而且“头头是道”,对当前的
局势与随时发生的大小问题,“独具只眼”。
在这个最初的一两年,诸葛亮除了陪刘备闲谈以外,有没有
替刘备办过具体的事?我想,不会没有。像刘备这样作过州牧,
打过仗,经常掌握着若干人马而有志于“打天下”的人,是不至于
找到了人才而仅仅以谈谈为满足的。他当然有“用”这个人才之
意,否则不能有耐心和他一谈、再谈、天天谈。既然有意于“用”
这么一个人才,自然就必须先拿一些小事来“试试”他的能力了。
可惜,《三国志》的《刘备传》与《诸葛亮传》,均没有记载诸葛
亮被“试用”的经过。
《诸葛亮传》仅记载了刘琦向诸葛亮求救的故事。刘琦是刘
表的大儿子,失宠。得宠的,是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与刘琮的生
母,亦即刘琦的后母蔡氏。刘琦对自己的未来很焦虑,曾经向诸
葛亮请教了好几次,诸葛亮总是不肯给他出什么主意。最后,刘
琦骗诸葛亮上楼;上楼以后,刘琦叫人搬走了梯子,然后向诸葛
亮说:“今天你我二人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话从你的嘴里说出
来,只有我一个人的耳朵听进了去,机密得很。你现在可以说话
了罢?”刘琦的如此安排,在动机上确是为了保持机密,而不是有
意对诸葛亮威胁(诸葛亮也不是一个肯在威胁之下贡献妙计的
人)。
诸葛亮对刘琦轻描淡写地说出下面的几个字:“君不见申生
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左氏春秋》,很多人都念过,刘琦
自然念过,然而别人与刘琦念了这申生与重耳的故事,只把它当
作古时候申生与重耳的故事而已;诸葛亮念了,却懂得把这个故
事的教训应用到“今天”刘琦与刘琮的实际问题上来。
诸葛亮劝刘琦,不要蹈晋献公前妻之子太子申生的覆辙,坐
待骊姬宰割,应该效法公子重耳,出亡。不久,刘表的江夏(武
汉)太守黄祖,被孙权击败,阵亡。刘琦就向爸爸刘表求得了江
夏太守的位置,离开襄阳,逃出了刘表后妻蔡氏的魔掌。
参考资料:http://www.htsanguo.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939
‘陆’ 怎么用硬卡纸做一顶帽子出来啊
1,首先准备做帽子的材料:黑色卡纸,黑丝带、剪刀、胶枪、笔。
‘柒’ 长脸型适合带什么样的帽子
帽子的款式除了在颜色上要仔细比较外,也应根据自己的脸型来选择帽子。因为每个人的头围、脸型都不同,整体视觉也会不一样。
圆脸
对于圆脸的人来说,戴帽子应该要拉长你的脸型,所以要选择中等帽沿的毛呢帽或者草帽。切记不要选择圆顶设计哦,这样只会让你的脸更圆。
鹅蛋脸
恭喜你!几乎所有的帽子都适合你,可以尝试一些比较酷的帽子,像棒球帽或水手帽都可以。
椭圆形脸
脸型属于长椭圆形的要选择短帽子来修饰你的脸蛋,优雅的钟形帽、渔夫帽或者都很适合。
方脸
圆顶礼帽或者长帽沿的钟形帽都能够修饰你的线条,让你的脸部线条看起来更加圆滑。
心形脸
想要让颧骨以上看起来消瘦一些,才不会让你的下巴看起来过于细长,这时候要选择的是长度适中的宽边帽,来达到修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