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带帽子的是什么
㈠ 穆斯林为什么戴帽子
男子拜功的衣服有三件:长袍,下摆,头巾。完美这三件衣服在教法看来是:木四太(哈儿)不(受喜悦的)。意思就是说:即使没有戴头巾(代斯大类)做礼拜同样是许可的,并且丝毫不影响拜功的质量!同时,值得提及的是:广大中国回回所谓的帽子:号帽(所谓号,即标志也,意思就是戴上帽子就知道此人是回族),可以说和圣人日常所用的头巾(也做缠头,波斯语名:代斯大类)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要说戴号帽就是遵圣行,未免太过牵强!
中国人,一贯热衷于咬文嚼字,纠缠于盘根错节的细小问题,殊不知:本末倒置!类似帽子的事情还有:礼拜是否可以不穿袜子,殡礼拜是否可以不穿鞋,诸如此类。
《古兰》早已教导我们:最好的衣服是敬畏!帽子戴的多么端正,衣服穿的多么华丽,动作多么标准,这一切不过是外在的修为,于信仰而言,无实质帮助!
圣人*也说:安拉不看你们的外表和财富,安拉注重你们的内心和善行!
总而言之:关于礼拜能不能戴帽子这种类似的话题,只是观念上存在问题,在教法里没有分歧!务须将其列入教法问答的范畴!
——这样的回答好!
中国大部分“伊玛目”在领拜时、用白沙布或是头巾缠绕在头上,把这种做法称为圣行(السنة )这是历史上通讯落后、语言的障碍造成的。这是波斯人(伊朗人)的风俗习惯 。我们的贵圣(愿主赐他福、安)头上搭的头巾是披在后背和两肩上的,并没有将头巾缠绕在头上。因此它不是圣行 。 证据后附 。 伊斯兰教最早是由伊朗人传入中国的。因此我们长用的一些宗教用语都是伊朗语。例如:乎达,阿訇,邦克,阿布代斯,乃玛子,邦目达,撇什尼,迪格尔,萨目,胡夫坦等,都是伊朗话 。这些话大部分穆斯林懂 。可是要用阿拉伯语说出来、有些伊玛目(领拜人)都听不懂 。因此我们把伊朗的风俗、误认成圣行并不奇怪 。 另我在阿拉伯五个国家学习,工作了十八年,没见过一个阿拉伯人像伊朗人那样把头巾缠绕在头上礼拜 。只见过阿富汗人、巴给斯坦人、印度的穆斯林、东南亚的穆斯林用头巾把头缠起来 。仿照伊朗、或是其它国家穆林的着装、只要不违犯伊斯兰教规、那也没什么过。但是你不能无根据、将它说成“ 圣行 ” 。 下面将各大圣训集有关“贵圣”戴头巾的原文抄录给大家以便查证:六大圣训合订本:穆斯林圣训集904页【3312】艾卜达吾德圣训集1520页【4077】乃萨尼益圣训集2429页【5348】依卜努马杰圣训集2692页【3587】塔吉圣训集第一册169页第一行、哈来瓦尼益传述:我听门弟子、جعفر 的太爷说:我的确看到“安拉”的使者在讲台上搭着黑头巾,他将头巾的两端垂在自己的两肩上。
数年前在西北的时候,我带着一个亲戚的小孩去一个礼拜寺做主麻,刚做完两拜庆贺拜,身后有人一声大喝:“小孩,怎么不戴帽子?!”我回头一看,是一位老人,一脸的诧异和惊奇。我温和地说:“他才七岁,来学习做礼拜的。”我当然不便说戴帽子与否与礼拜成坏无关之类的话。那位老人虽然惊异未定,但也似乎若有所思,不再说什么。我想,这不能怪那位老人,因为曾几何时,在穆斯林的观念中,礼拜中戴帽子(哪怕是小孩)成了头等大事,而大批穆斯林子弟不来礼拜似乎不是什么问题。西北的许多地方,即使不礼拜,也不允许脱帽;阿訇、曼拉(学生)和哈吉不戴帽子几乎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但他们的人格怎样,品位如何,很少有人关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犯了重罪的人,赴刑场时“郑重其事”地戴上一顶白帽,不知是显示其“悲壮”呢,还是希望白帽在真主那里替自己说情呢?
㈡ 印度人头上戴的打叉的像帽子一样的东东是什么
是一种裹在头上的头巾,是一条长布。印度人习惯缠头代替帽子。
㈢ 地藏菩萨的帽子很明显是中国文化的产物,那印度的地藏菩萨戴帽子吗
地藏菩萨的帽子叫做五佛冠,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在古印度是没有的。这一形象来自于唐朝时期新罗国(朝鲜)的王子金乔觉来华求学。选择九华山做道场。在此普度众生,显大神迹不可思议。曾经发下宏伟誓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因此被后人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阿弥陀佛!
㈣ 这是什么货币,面值为100000,红色,有2个人,带帽子,一个戴眼镜,写着BANK INDONESIA和SERATUS RIBU RUPIAH
这是印度尼西亚的10万盾纸币。纸币正面是印度尼西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苏加诺和第一任副总统默罕默德·哈塔,背面是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国会大厦。
按目前汇率:1印度尼西亚盾=0.0007020人民币元。所以你的10万盾纸币可以兑换70.2元人民币左右。
㈤ 印度处于热带,为什么喜欢头上绑着头巾他们不热吗
道听途说。
有些是硬性规定。比如锡克教徒必须戴头巾。
有些是地方习俗。印度许多地方都头部很崇尚,不能轻易被碰(尤其是小孩?你去碰可能会遭遇敌视),所以戴头巾以资保护。所以印度各地头巾其实规格也不大一样的。
类似的头巾文化在阿拉伯头巾,上也有体现。在阿曼,甚至还规定了皇室专属头巾用色。中国人戴冠,英国法国人戴帽子,以前的人对头部的装饰都挺在意的。
㈥ 哥们请问帝国时代3印度的哪个兵种是帽子象谢谢!!!!
帽子象即“象轿”的俗称,象轿是有远程反骑兵能力的龙骑。
印度有5种象兵:
帽子象是因为象轿的外形区别于其他象兵(轿子上有遮阳棚)。
印度和尚(英雄)、连枷象、长枪象是近战,没有遮阳棚。
象炮虽然有炮架,但依然没有遮阳棚。
象轿和象炮的外形区别,详见附图:(图片点击可放大)
*请不用纠结于“帽子”这种俗称,游戏里的印度兵种几乎都戴帽子(头巾),特殊的也有,比如主城卡片运送过来的印度软剑兵,由于印度软剑兵赤裸上身,所以又有内裤超人、印度软件兵等俗称。
㈦ 那个国家钱有十万的图像是2个戴帽子的一个带眼镜的
这是印度尼西亚的纸币,面额10万盾。纸币正面的两人是印度尼西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苏加诺和第一任副总统默罕默德·哈塔,背面是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国会大厦。
按目前汇率:1印度尼西亚盾=0.0005374人民币元。10万印度尼西亚盾纸币可以兑换53元人民币左右。
㈧ 有个纸币上边写个5,还有个戴帽子的男人是哪国的纸币
应该是印度吧
㈨ 菩萨受众人尊重爱戴,她戴的帽子是什么
菩萨戴的帽子叫:毗卢帽,又称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萨等。
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卢帽有多重性质,也称为”莲花帽“,”莲花法师帽“等,老版《西游记》唐僧曾经戴过这种帽子。
放焰口,一种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拨焰口恶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恶鬼的法事。
(9)印度带帽子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基本解释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
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贤、千手观音Samantabhadra 、观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
㈩ 印度那么热,为什么还要包严实的头巾,背后有什么神秘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印度人带头巾产生疑问,那么印度人为什么会包头巾呢?
还有的是硬性规定。比如锡克教徒必须戴头巾,据说锡克教徒戴头巾又是被穆斯林的头巾带动的。在印度许多地方,头部都被认为很贵重,不可以轻易被碰,尤其是小孩,如果去碰可能会遭遇敌视,所以戴头巾从而来保护头部。
实际上印度人喜欢戴头巾和英国法国人喜欢戴帽子在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戴头巾的习俗更牢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