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帽子戏法什么意思
1. 足球的“帽子戏法”是什么意思
“帽子戏法”在足球比赛中是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但不包括在决定比赛胜负的点球大战中的进球。
帽子戏法源于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书中说到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帽子变戏法。
后来,英国板球协会借用其意,给连续三次击中门柱或横木、使对方3人出局的每个投手奖帽子一顶,以显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这便是板球的“帽子戏法”。
1858年这个说法首次使用,用来描述英国着名板球手HH·斯蒂芬森连续3次击中门柱得分,赛后为他举办的庆功会上,他得到一顶帽子作为欢庆的礼物。
帽子戏法来源
帽子戏法本为一种魔术,指演员从帽子中变出鸽子等(一般以三只为限),最早源于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
现为足球用语,指一名球员在同一场比赛中连进三球,意为和魔术师变戏法差不多,令人惊奇和赞叹。如德国队11号克洛泽上演了历史上第38个“帽子戏法”,而在1954年世界杯共出现了8次“帽子戏法”,为历史之最。
2. 请详细说明什么是足球中的帽子戏法
在足球比赛中,“帽子戏法”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但不包括在决定比赛胜负的点球大战中的进球。
帽子戏法,最早出现在1858年。当年,板球手HH·斯蒂芬森连续3次击中门柱得分而被奖励一顶帽子,是第一个获此奖励的板球手。“帽子戏法”(英文为hat-trick)作为一个专用词出现在印刷品中是在1878年。后来,“帽子戏法”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中。
世界杯记录
下面列举出一些足球世界杯历史上的帽子戏法:
1、阿根廷的圭勒莫·斯塔比尔(Guillermo Stabile,1930年7月19日,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6-3墨西哥);
2、巴西的贝利(Pele,1958年6月24日,世界杯半决赛,巴西5-2法国);
3、葡萄牙的尤西比奥(Eusebio,1966年7月23日,世界杯1/4决赛,葡萄牙5-3朝鲜(打进4球));
4、英格兰的杰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7月30日,世界杯决赛,英格兰4-2德国);
5、德国的盖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6月7日,世界杯小组赛,德国5-2保加利亚;1970年6月10日,世界杯小组赛,德国3-1秘鲁,两次);
6、匈牙利的拉兹罗·基斯(Laszlo Kiss,1982年6月15日,世界杯小组赛,匈牙利10-1萨尔瓦多);
7、意大利的保罗·罗西(Paolo Rossi,1982年7月5日,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3-2巴西);
8、阿根廷的加布里埃尔·奥马尔·巴蒂斯图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6月21日,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4-0希腊,1998年6月21日,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5-0牙买加,两次);
9、德国的米罗斯拉夫·克洛泽(Miroslav Klose,2002年6月1日,世界杯小组赛,德国8-0沙特阿拉伯);
10、葡萄牙的保莱塔(Pauleta, 2002年6月10日,世界杯小组赛,葡萄牙4-0波兰);
11、阿根廷的冈萨洛·伊瓜因(Gonzalo Higuaín,2010年6月17日,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4-1韩国,第二球越位);
12、德国的 托马斯·穆勒 (Thomas Müller,2014年6月17日,德国4-0葡萄牙,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得主)。
13、瑞士的杰尔丹·沙奇里(Xherdan Shaqiri 2014年6月25日,瑞士3-0洪都拉斯,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帽子戏法得主)
14、美国的查利·洛伊德(女足)2015年7月6日,在2015加拿大女足世界决赛中,5-2日本,在16分钟内上演帽子戏法,也是女足世界杯历史上最快的帽子戏法及第一位在女足世界杯决赛上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世界杯决赛帽子戏法纪录:
英格兰的杰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7月30日,世界杯决赛,英格兰4-2德国)在1966年世界杯上,分别在23分、100分、120分上演帽子戏法,是世界杯决赛第一个上演帽子戏法的
美国的查利·洛伊德(女足)2015年7月6日,在2015加拿大女足世界决赛中,5-2日本,在16分钟内上演帽子戏法,也是女足世界杯历史上最快的帽子戏法及第一位在女足世界杯决赛上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3. 谁能告诉我1999年女足世界杯的准确比赛时间.
楼上的怎么回答是2007年的。
1999年6月19日- 1999年7月10日
20世纪最后一届FIFA女足世界杯为女足运动成功翻开了新的篇章,成为了女足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届世界杯历时三个星期,320名世界上最优秀的女足运动员汇聚美利坚合众国,赛事的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赛也首次被安排在超大型球场,无论是在现场还是收看电视直播、收听电台转播的观众人数都超越以往任何一届。
据统计,观众人数达到了660,000人次,进行报道的媒体数量也接近2,500家,全部32场比赛都通过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有接近4千万的美国人通过电视目睹了美国女足问鼎第三届FIFA女足世界杯冠军,整个国家都沸腾了,这成了当年的一件大事。美国世界杯组委会主席玛勒·梅斯女士这样总结道:“本届世界杯是女性运动的一次独一无二的世界级盛会,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将被载入史册。”
1999年7月10日,包括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内的90,185名热情球迷汇集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沙迪那的玫瑰碗体育场观看最后的决赛,在那里他们见证了美国队通过点球大战5-4险胜中国女足。克林顿总统在赛后说:“整个美国都被比赛深深吸引住了,女足世界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美国,也作用于其他国家。”
包括加时赛在内的120分钟决赛双方没能分出胜负,终于迎来了点球大战。后卫布兰蒂·查斯丹(Brandi Chastain)主罚美国队的第五个点球,她的射门洞穿了中国队门将高红(Gao Hong)的十指关,美国队在这场夏季的足球盛会中赢得了最后的桂冠,整个美国都沸腾了。查斯丹学起了博格(Bjorn Borg)在赢得温布尔登冠军后的庆贺样子,双膝跪地,挥舞着球衣将它高高抛向狂热的球迷。
查斯丹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那一瞬间我简直要疯了,我只是想,‘哦,上帝,这是我一生中在球场上经历的最伟大时刻。’”美国队是在取得5连胜后进入最后决赛的,她们在1/4决赛中3-2力克德国队,随后又在半决赛中2-0轻取巴西队,不过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他们虽然占据着场上优势,但始终无法攻破中国队的顽强防守。
中国队的后防线是本届世界杯上最出色的,得失球比达到了19-2,但是美国队采用全场紧逼的战术,造成中国队的中场与前锋脱节。中国队本来很有希望金球击败美国队的,虽然她们在90分钟的比赛里一共只有两脚射门,但在加时赛中却制造了三次得分的机会,其中一次最为惊险:后卫范运杰接刘英开出的角球甩头攻向空门,本来势在必进,可惜最后被美国队中场利莉(Kristine Lilly)奋力跃起解围。
中国队在点球大战中首先出场的是谢慧琳和邱海燕,她们全都命中目标,但是随后刘英的射门被美国队门将布里亚娜·斯卡莉(Briana Scurry)飞身扑出。在查斯丹攻入制胜一球之前,美国队的奥维贝克(Carla Overbeck)、弗切特(Joy Fawcett)、利莉、米娅·哈姆(Mia Hamm)都很好的把握住了机会。有意思的是,这是玫瑰碗体育场第二次见证0-0的FIFA世界杯决赛,上一回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巴西队与意大利队也是在最后的决赛中120分钟内互交白卷。
B组被媒体称作“死亡之组”,这里的种子队是德国队,其余是意大利、巴西和墨西哥队,这个小组的比赛也确实是世界杯首轮比赛中最为激烈的。
巴西女足在1995年瑞典世界杯上没能小组出线,但随后她们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了铜牌,是公认进步最快的一支球队。锋线大将茜茜(Sissi)也果然不负众望,首战与墨西哥队的比赛中上演了帽子戏法,随后又独中两元帮助球队2-0击败了意大利队,自此,南美球队开始在世界女足运动中占得一席之地。即便是种子队德国女足也没能在巴西队身上占到任何便宜,双方经过一场对攻后3-3战成平局,德国队其他两场比赛的结果是1-1平意大利队,6-0胜墨西哥队,因此她们只能屈居小组第二,1/4决赛中不得不与美国队碰面。
巴西队在1/4决赛中的对手是第一支打进世界杯决赛的非洲女足尼日尔爾利亚队,她们的首席球星是莫西·阿基德(Mercy Akide)。也许是前边的比赛太出色了,巴西姑娘这一次有些轻敌,3-0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扳成了平局,好在茜茜在加时赛打进一粒金球,帮助球队进入了4强。加拿大与日本队在C组的首场比赛中1-1握手言和,可惜加拿大队在后面两场比赛中分别以1-7和1-4的较大比分输给了挪威和俄罗斯队。俄罗斯队是首次参加女足世界杯,佛米娜(Elena Fomina)和卡拉采娃(Olga Karasseva)在与加拿大队比赛的最后阶段接连攻入两球,帮助俄罗斯队晋级8强,等待她们的是中国女足。
D组的瑞典队首战打进了世界杯历史上排名第二的最快入球,刚开场两分钟就由中场球员克丽斯廷·本特松(Kristin Bengtsson)攻破了中国队的大门,但是中国队很快就证明了自己在世界女足的领先地位,反以2-1结束了比赛。接下来的两场比赛瑞典队都顺利过关,先是3-1战胜了澳大利亚队,随后又在与非洲女足的首次碰面中2-0击败加纳队,只可惜代价不菲,后防中坚汉娜·永贝里(Hanna Ljungberg)在这场比赛中受伤下场,因而缺席了与挪威队的1/4决赛。
瑞典队虽然占据优势,不过在与挪威队的比赛中并没有获得多少破门的机会,反而是对方球员安·克丽斯廷·奥勒内斯(Ann Kristin Aarønes)利用单刀球骗过瑞典门将乌尔丽卡·卡尔松(Ulrika Karlsson)率先得分,最终挪威队3-1获得了胜利,瑞典队只是在伤停补时阶段打进了一粒安慰性进球,但正是这个进球帮助她们挤掉俄罗斯队拿到了下届奥运会女足比赛的参赛资格。
虽然是首次参加女足世界杯这样的国际大赛,加纳姑娘们的顽强斗志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首战成绩不错,1-1战平了澳大利亚队,但是第二场比赛她们遭到中国队的重创,孙雯上演了帽子戏法,张欧影也有两球入帐,比分被定格在0:7。最后一场比赛加纳队又0-2败在了瑞典队脚下,三场比赛仅积1分。卫冕冠军挪威队参加本次比赛的阵容中有许多老面孔,包括1995年世界杯金球奖得主赫格·里瑟(Hege Riise),守门员本特·努德比(Bente Nordby)、后卫安妮·尼马克·安德森(Anne Nymark Andersen)、琳达·梅达伦(Linda Medalen)和前锋安·克丽斯廷·奥勒内斯。首战挪威队2-1战胜了俄罗斯队,随后这支北欧劲旅以7-1的悬殊比分击败了加拿大队。
接下来挪威队先后战胜了日本队(4:0)和瑞典队(3:1),但没能进入最后的决赛,她们与巴西队争夺三、四名的比赛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0-0,巴西队最终点球5-4击败了对手,获得了世界杯的季军。巴西队在点球大战中并没有紧张(由于很快就要进行决赛,因此这场比赛没有进行加时赛),虽然主力球员普蕾蒂尼娅(Pretinha)将球射失,而另一员大将茜茜甚至没有出现在罚球名单上,但还是依靠中场球员福尔米加(Formiga)的冷静低射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巴西女足姑娘们兴奋地将福尔米加和守门员马尔维利娅(Maravilha)拥倒在地。
本届杯赛最失意的就是丹麦队,她们从强手如林的欧洲赛区脱颖而出,但最终1分未得就打道回府。墨西哥队与丹麦队同病相怜,世界杯的首次亮相也是两手空空。很少在国际赛场上露面的朝鲜队并不为大家所熟悉,但正是她们3-1力克丹麦爆出了一个大冷门,另外两场比赛朝鲜队则没有什么突破,分别输给了美国队(0:3)和尼日尔爾利亚队(1:2)。
原定本届杯8强入围2000年悉尼奥运会,但由于东道主澳大利亚队只排在第11位(1:1平加纳、1-3输给中国和瑞典),因此最终前7名球队进入了悉尼奥运会女足比赛。
以下是第三届女足世界杯最后排名及得奖队员名单:
***最后排名***1.美国2.中国3.巴西4.挪威5.俄罗斯6.瑞典7.尼日尔爾利亚8.德国9.意大利10.朝鲜11.澳大利亚12.加拿大13.日本加纳15.丹麦16.墨西哥
***最佳球员***金球奖:孙雯(中国)银球奖:茜茜(巴西)铜球奖:阿克斯(美国)
***最佳射手***金靴奖:孙雯(中国)和茜茜(巴西),各7球银靴奖:阿隆内斯(挪威),3球铜靴奖:普雷蒂哈(巴西),3球
具体时间我忘了,不过是晚上,我还和父母一起看的决赛!!
4. 足球比赛中的解说说的帽子戏法是什么意思
随着3:3西葡大战的精彩结局,朋友圈里一波c罗刷屏。这位33岁的葡萄牙一号球星面对对手西班牙上演了一场“帽子戏法”,自己拯救了整个国家队,为球队赢得了一个有价值的积分,瞬间炸飞了全世界的朋友圈!
久而久之,帽子戏法不仅仅指球员的得分,还指连续三次发生的任何事情。“活力豆包”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将陪你探索精彩世界1974年,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成为其政党的领袖,并在1979年至1987年连续三次赢得大选。三连冠的成功是前所未有的成就,被当时的美国《时代》杂志称为“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帽子戏法”。
5. 足球中常说帽子戏法,那是什么意思
在足球比赛中,“帽子戏法”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但不包括在决定比赛胜负的点球大战中的进球
帽子戏法,最早出现在1858年。当年,板球手HH·斯蒂芬森连续3次击中门柱得分而被奖励一顶帽子,是第一个获此奖励的板球手。“帽子戏法”(英文为hat-trick)作为一个专用词出现在印刷品中是在1878年。后来,“帽子戏法”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中。
帽子戏法源于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书中说到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帽子变戏法。后来,英国板球协会借用其意,给连续三次击中门柱或横木、使对方3人出局的每个投手奖帽子一顶,以显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这便是板球的“帽子戏法”。
1858年这个说法首次使用,用来描述英国着名板球手HH·斯蒂芬森连续3次击中门柱得分,赛后为他举办的庆功会上,他得到一顶帽子作为欢庆的礼物。
板球和美国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掷的速度越快越好,对方击球越远越好。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
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说来,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而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件相当神奇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裁判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
20世纪,hat trick很快被引用到其它体育比赛中,如hockey(曲棍球)、baseball(棒球)和soccer(足球)等,指参赛者在同一场比赛中独中三元、连续三次得分的佳绩。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
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连入三球,淘汰了法国队,《贝利自传》将此次辉煌辟为一章节,题目就叫“帽子戏法”。“帽子戏法”的说法,在中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
19世纪70年代,这个词才出现在印刷品中。
6. 在足球比赛当中,“帽子戏法”是什么意思呢
足球场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解说员会说一些足球术语,像如“帽子戏法”、“梅开二度”、“乌龙球”等等,但是大家听习惯了就不会在意他为什么会叫这些术语,只知道这么叫就对了,为了以后能在朋友面前吹吹牛逼,让他们仰视你,今天,就先来跟大家说一下“帽子戏法”的术语来源。
关于“帽子戏法”的由来以这两种说法为多,以后看球看到球员进了三个球,当其他人还在说帽子戏法的时候,你就可以装逼的说出为什么叫帽子戏法啦
7. 足球比赛中的帽子戏法是什么意思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帽子戏法”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但不包括在决定比赛胜负的点球大战中的进球。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独中三元被称作“帽子戏法”,英文为“hat-trick”。另外,“帽子戏法”的应用范围不只限于体育领域,人们还用它形容连续3次的成功。
足球世界杯历史上着名的“帽子戏法”:
1、巴西的贝利(1958年世界杯半决赛胜法国);
2、英格兰的杰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世界杯决赛胜德国);
3、德国的盖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世界杯5-2胜保加利亚,3-1胜秘鲁,两次);
4、意大利的保罗·罗西(paolo rossi,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胜巴西);
5、匈牙利的拉兹罗·基斯(laszlo kiss,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10-1胜萨尔瓦多);
6、阿根廷的加布里埃尔·奥马尔·巴蒂斯图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世界杯4-0胜希腊,1998年世界杯5-0胜牙买加,两次);
7、德国的米罗斯拉夫·克洛泽(miroslav klose,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8-0胜沙特阿拉伯)。
足球有关的成语: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个人的第一粒进球:首开纪录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全场的第一粒进球:打破僵局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个人的第二粒进球:梅开二度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个人的第三粒进球:帽子骗局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个人的第四粒进球:四喜丸子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个人的第五粒进球:独中五元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个人的第六粒进球:锦上添花
球员在比赛中协助对方球员进球:乌龙助攻
球员在比赛中打入制胜的最后一粒进球:锁定胜局
球员在比赛中帮助比分落后的本队反败为胜:单骑救主
球员面对空门良机却将球打飞: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