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藏传佛祖为什么戴帽子

藏传佛祖为什么戴帽子

发布时间: 2022-05-28 22:50:10

‘壹’ 进入寺庙戴帽子、拍照是不是不雅,为什么

在游览佛教寺院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什么? 供您参考1)、不可以带“墨镜”进入佛教殿堂。2)、在佛教寺院是不允许给佛像照相的,那样表示对佛祖的不尊敬,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讲,不论我们现在所用的照相机有多幺的先进,他们所放射出来的光线多多少少对我们的佛像都有损害,而在损害了之后再去维修的费用是无法计算的,况且有些东西一旦损坏了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所以,不管是站在文物保护的角度,还是对佛教尊敬的角度,我们都不应该在佛教寺院里面给佛照相。3)、不管是游览藏传佛教寺院还是汉传佛教寺院都要从左向右顺时针游览,在西藏只有信奉苯教的寺院才从右向左逆时针旋转的。4)、还有我们在进入佛教殿堂的时候是不可以用脚去踩踏“门槛”的,因为在佛教“门槛”象征着佛的肩膀,如果踩踏了会不吉利的,而且在我国的南方也有这种说法:“在古代,只有青楼女子傍晚在招揽客人的时候才依栏踩门,因此而忌讳踩门槛,尤其忌讳女子踩门槛”;还有说法认为“门槛”象征着一个家族的财运,如果用脚去踩就相当于把自家的财运踩在脚永远都不得翻身。5)、佛教寺院忌讳双数,因此在“转经”时要幺转一圈、要幺转三圈,另外我们看到的塔一般都是“一层”、“三层”、“五层”、“七层”、“九层”、“十一层”和“十三层”,其中“七层”最常见,我们经常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浮图”就是宝塔的意思。“七级浮图”就是七层宝塔的意思。6)、在佛教寺院“合掌”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在拜佛的时候一般要“合掌”于胸前,然后由上到下分别在额头、嘴边、和胸前各停留一下,表示自己的“身”、“语”、“意”与佛祖的“身”、“语”、“意”相一致,也就是说自己在说话做事都要言行一致,不能心口不一。然后这样拜三下,拜的的是“三身佛”。一拜“法身佛”、二拜“报身佛”、三拜“应身佛”。

‘贰’ 藏传佛教为什么有双身佛

因为.在旧社会,西藏喇嘛有很大特权.其中据说包了结婚时,新娘之初夜权.这些.....
1,可能是诱奸妇女用.
2,可能是为盗法者,所设陷井.
我个人认为:偏向后者..佛法不主张淫欲,而双身佛相,为何主张淫欲呢???很显然与佛祖教导相反,背离.是为外道或存心不良者,所设陷井用.或说是考验弟子用,也说得过去..
本人亲见一个女师兄,因为观想双身佛,而被害过.他说:一观想双身佛就有:感应...我晕.佛法是清净之法,如此淫迷之法,岂能修成功?结果半年后,他跑来跟我说:月经乱了,时时有漏东东.总是湿湿的...呵呵..无论是男是女,难过此双身佛相修持...哈哈哈哈.

‘叁’ 藏传佛教为什么穿红色衣服

佛教的修行目的是解脱,为了解脱必须去掉"财色名食睡",但是出家比丘也需要吃饭,穿衣,睡觉.所以佛就为比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在印度,乞食是最下贱的吃食,所以比丘都以乞食为生.
在印度,白色的是最高贵的颜色,黄色是最下贱的颜色,所以比丘只能穿黄色的衣服.

后来佛教传入西藏和中国汉地.

西藏的风俗与印度不同,在西藏,黄色是最高贵的颜色,红色是最下贱的颜色.喇嘛选择了最下贱的红色袈裟,完全符合佛陀的戒律.

衣服的戒条是根据当地风俗而定的,西藏的喇嘛根据当地风俗,选择最下贱的红色来当袈裟,是符合佛陀的教法的.

‘肆’ 藏传佛教中红教,白教,花教,黄教有什么区别

藏传佛教红教、白教、黄教、红教分别是指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四种教派区别如下:

1、宁玛派(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

网络红教

网络黄教

网络花教

网络白教

‘伍’ 菩萨受众人尊重爱戴,她戴的帽子是什么

菩萨戴的帽子叫:毗卢帽,又称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萨等。

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卢帽有多重性质,也称为”莲花帽“,”莲花法师帽“等,老版《西游记》唐僧曾经戴过这种帽子。

放焰口,一种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拨焰口恶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恶鬼的法事。


(5)藏传佛祖为什么戴帽子扩展阅读:

基本解释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

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贤、千手观音Samantabhadra 、观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

‘陆’ 菩萨戴的帽子是什么啊

毗卢帽。
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卢帽有多重性质,也称为”莲花帽“,”莲花法师帽“等,老版《西游记》唐僧曾经戴过这种帽子。
放焰口,一种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拨焰口恶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恶鬼的法事。

‘柒’ 藏传擦擦佛佩戴的好处

佩戴擦擦佛像与佩戴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像具有一样的利益。
如:常得天龙八部护佑;得一切诸天鬼神恭敬;身心安稳;远离魔害;怨敌无法得便等等。

‘捌’ 为什么庙里的毗卢遮那佛上面的帽子有的有五个小佛有的没有

现在所造的佛像(藏传佛教造像除外),都是Q版的,还有谁真实的按照《造像度量经》来造像,反正就是忽悠老百姓,迎合大众的口味好圈钱,不会有人去在乎这些东西的。不是宗教让人敬畏,而是宗教(不是正规意义的那种宗教,也可以说是寺院)服务于大众,为了取悦大众改变自身?

‘玖’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僧人的服饰有什么差别

1、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僧人的服饰在颜色和件数上都有显着差别。
2、藏传佛教的僧衣颜色更鲜艳,也更好看一些。

一、藏传佛教的僧衣特点:
一是僧服与外道所穿的不一样,二是僧服具有因时因地性,三是没有任何饰物,四是符合戒律要求。律经上说,比丘有十三件衣物。即,朗袈(袈裟,重复衣)、喇奎(上衣)、唐奎〔下衣)、夏木特(裙)、夏木特森(副裙)、委森(掩腋衣)、委森森(副掩腋衣)、东其(拭面巾)、纳森(护腋衣)、延嘎普(护疥衣)、扎赛(剃发衣)、顶娃(敷具)和亚奎(雨衣)。这十三件衣物的尺寸大小、色彩和式样都应严格按照律经选材缝制,不能随意制做。
根据印度佛教传到藏区的律经规定,在藏区各教派僧衣的样式大同小异,既各具特点又有所差异。其中宁玛派(俗称“红教”)僧人身着紫红色的袈裟、僧裙,戴形如莲花状的红色僧帽,在家的居士则穿白色衣裙。萨迦派(俗称“花教”)僧人的衣裙、靴帽的样式和颜色与宁玛派相近似。噶举派(俗称“白教”)僧人,出家受沙弥戒、比丘戒的,也穿红色衣裙;在家受居士戒的穿镶红、绿边的白色僧裙和袈裟。格鲁派(俗称“黄教”)僧人,一般穿暗红色袈裟,修持突出的可穿黄色袈裟。头戴黄色桃状帽和莲状帽。活佛一般着特制的袈裟和礼服。
二、汉传佛教的僧衣特点:
件数上,由于气候上中国异于印度,里面不穿衣服无法抵御寒冷,汉传佛教的僧衣,在印度三衣上,里面多了御寒的小褂,颜色上,佛陀上衣近乎黄绿色,裙子近乎红褐色,佛教部派提倡用红、黄色。可受到汉地各朝代君王穿黄、大臣着红限制,汉传佛教的僧人只能放弃使用这两种颜色。形制上,袒露肩膀汉人也不能接受,因此,僧衣在中国汉地逐渐被本土化,特点是,一方面遵从戒律的规定,参照印度传来的僧衣式样;另一方面,又兼顾汉地气候、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还要考虑帝王及政府方面的制约与干涉等因素。僧衣从颜色到形制都有所改变。
僧侣的常服颜色,大多为五种颜色:褐、黄、黑、灰、黄绿色。各地各部派深浅不一,没有具体一定的规制。形制上,“海青”或称“大袍”是主要服装之一。其款式保持了汉代的形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其他衣裳肥大很多。现今“海青”(大袍)仍被佛门七众在礼佛和比较正规的场合用作外衣。出家二众在礼佛、诵经、正式集会时穿着,将三衣之一种披在大袍之外。其余五众只可穿大袍,不披袈裟。僧衣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另外,现代有些法师在举行法会时,也有身披黄色或红色用金线或银线界成水田格的袈裟。

‘拾’ 西藏的佛教怎么和我们内地的佛教不一样啊

西藏是藏传佛教 二者区别

一、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饭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于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磐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大同中的小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佛教是大乘显教。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而且早已绝传。有人将净土宗划为密宗,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中虽有多种成就的修法,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

二、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真理。汉传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都持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六祖《坛经》解说事理契合中观,但后期禅家轻视经教,虽言重理,但不学经论而所得之“理”,也很难说清是什么样的“理”。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家认为:理深解微,末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为易行之道,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由于这些原因,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信众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不同,因此,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虽然有以上这些不同点,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只表现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3099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4037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277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3258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2504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2481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3263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3053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2362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