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她为什么常常爱穿男装
Ⅰ 在从良嫁人后,为何柳如是还要红杏出墙

Ⅱ 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为何受到后世尊重呢
柳如是貌美才高,精通琴棋书画,对诗词极有研究,所做的诗词让不少文学名家都甘拜下风,这也是她身边围着一圈文人骚客的原因。她也是秦淮八艳中唯一有诗词流传的人,主要作品有《湖上草》《柳如是诗》和《戍寅草》等。
柳如是有个特点就是性强而泼辣、正直而聪慧,她的气质和魄力也是另外几位艳女望尘莫及。更值一提的便是她的书画,媲美于名家,她的书画素有“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之称,可见她的造旨,无论是文学方面还是艺术修养方面,都是位居八艳之首。

在一次聚会上她认识了明朝的周大学士,周学识渊博、儒雅风趣,深得柳如是好感,虽说此人年过花甲,但她钟情于他的学知,心甘情愿嫁给他做侍亲。柳如是结束青楼生活,嫁进周家后也深得周学士的宠爱,周从不亏待她且十分气重她,这段时光让她在文学上进步较大,但也得到周家人的嫉妒。
这段时光可惜好景不长,仅二年功夫周学士便命归西天,嫉妒变成威逼,柳如是无奈之下离开周家,一个弱女子逢乱世又能怎样?只得再次重操旧业。她又和以往一样同文朋诗友纵谈时势、和诗唱歌倒也快活,期间也曾发生过几次恋情,但都因为出身卑微而被封建礼教所阻。甚至发生原配夫人打上门来,柳岂甘受辱,虽悲切但毅然选择离开。
Ⅲ 乱世佳人柳如是,是如何成长为民族义士的
柳如是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原名为杨爱,因喜爱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便自称为如是。柳如出生于明清易代之际,自幼就十分聪慧好学,但由于家中清贫,从小就被卖到吴江为奴为婢;到了豆蔻之年时因生活所迫,改名为柳隐,坠入章台,成为了一名歌妓漂浮于乱世之中。

柳如是第二段婚姻是嫁给了东林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两人婚后过着十分幸福的生活,如是还未其诞下了一女。但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不久后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了北京并继续南下,原本打算双双自尽的夫妻二人被俘,钱谦益不忍妻儿受苦便腼颜迎降了,钱谦益随清军前往北京并担任清朝的礼部侍郎一职,柳如是不愿投降则留在了南京。
顺治四年,钱谦益因反清案入狱,得到消息后的柳如是四处奔走,将他救了出来并鼓励钱谦益与还尚在抵抗的郑成功、魏耕等人保持联系;柳如是还拼尽全力地资助、慰劳抗清义军等,这无一不体现出她有着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可以说柳如是是一名铮铮风骨的民族志士,值得大家赞美和崇拜。
Ⅳ 秦淮风尘事,柳如是如何成为八艳之首的呢
柳如是能成为八艳之首,不仅仅是她出人的相貌,还是她的多才多艺,飘摇的人生,以及在泥泞中依然骄傲高洁,还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贞烈的性情,让她从八艳中脱颖而出,为大家记住。
柳如是是明清交移年代的着名歌妓、才女。说来她坠入红尘都是被逼无迫。她本来叫杨爱,后来坠入风尘后,改姓柳,更名隐。因为她喜欢辛弃疾《贺新郎》里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叫柳如是。除此以外她还给自己起了很多名字,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思想丰富的人。
柳如是虽然做过妓女,却非常爱国,当时她拉着钱跳河,钱却怂了,说水凉,柳如是就想跳进去,被钱拦住了。钱可能是想保护她,也可能是贪生怕死,向清军投降。后来钱引病辞职,可能被柳如是影响,因为投降,后面抑郁病死了。附近的人想要开占他们的家财,柳如是上吊吓走了他们,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啊,国家没了,她也没活下去的意义了。
柳如是绝对是一个奇女子,样貌美丽,为人聪明,多才多艺,更要命的是她还有很高的气节。很多人都没有的气节,这也是她成为八艳之首的原因。
Ⅳ 如何看待柳如是这个人柳如是在当时环境中真的能够独善其身
尽管处于改朝易代的特殊时期,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柳独善其身完全是可以的,但她最终仍然不会独善其身。
为什么这样说呢?先抛开她“秦淮八艳”的头衔,我们需要先来看看柳如是是个怎样的人。
柳如是原名杨爱,字如是。都说人如其名,但这个词用在柳如是身上并不合适,相反,她的一生可以说是缺爱的。

陈子龙等人甚至起兵与清军对抗,也是一个风骨至清、一身正气之人。宋征舆的履历要稍微差一些,但也是出身富贵,颇有学识的人。可见这些人要么是达官贵人,要么就是风流名士,而且年纪比柳如是都要大一些。柳如是与这些人最终未修成正果,与她低微的出身有关,她一边享受着文人雅士的众星捧月,一边遭遇着世人的排挤嫌弃,她可以与他们尽情恋爱,却无法等到被明媒正娶的那一天。直到遇到了比她大36岁的钱谦益,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二人你侬我侬,浪漫至极。
那么柳如是这样一个年轻貌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为何会钟情于钱谦益这个“老头”呢?我们再来看看钱是怎样一个人。钱谦益,明末文坛名士,可谓泰斗级人物,还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东林党又是什么组织呢?东林党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个由文官精英组成,主张革除时弊、改进朝政的一个组织。看来,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模式在几百年前已有先例了。
玩笑归玩笑,认真想想,柳如是喜欢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非富即贵,而且大部分人年纪都要比她大,甚至大很多,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柳如是经常着男装与男人们谈论时事、吟诗作画,是否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柳如是由于从小由于缺乏情亲的关怀,从未享受过家庭的温馨,于是对于年长的人特别容易产生好感,而且这些人大都又是某一方面的领头羊,
这就导致了她接触到的思想要相对成熟、激进一些,再加上她坎坷的童年经历,这也使得她在潜移默化中思想也变得早熟,也更加独立,这也就解释了她为何喜欢穿男装与人交流,一方面为了方便,一方面体现出她内心的独立人格,这一点从她不愿沉迷酒色也可看出。柳如是生活的年代恰好又处于改朝换代时期,他又受到几社、东林党思想的影响,
自然会产生与国家共存亡的想法,那么明亡后,她与钱谦益相约投湖自尽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结果是因为钱的所谓“水太冷”,二人最终未以死殉国。之后,钱谦益曾为清朝效力,还陷于牢狱之灾,尽管柳如是对他侍奉清廷颇为不齿,最后还是救他于水火,果然有情有义!有没有觉得这个场景特别相似,与贾樟柯《江湖儿女》的情节类似,柳如是与巧巧(《江湖儿女》女主角)都是少有的具有侠义精神的女子。
柳如是最终死于自尽,据说是在钱谦益死后,柳如是为阻止乡人抢其产业,悬梁自尽,吓跑了乡民,却也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这一年,她四十六岁。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心里可以勾勒出这样一个女子形象:在一个妇女地位极其低下的年代,作为一个女子完全可以养在深闺人未识,每日读书弹琴,琴棋书画,针织女工,岁月静好的过完一生。但是柳如是怎样做的呢?在妇女要遵循三从四德的时代,她要抛头露面与男人们高谈阔论;在身陷囹圄的时候,她奋不顾身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她敢以死明志。柳如是一生都是这样轰轰烈烈、敢爱敢恨,像烟花一样热烈绽放,哪怕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也要在天空留下绚烂的身姿。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心里可以勾勒出这样一个女子形象:在一个妇女地位极其低下的年代,作为一个女子完全可以养在深闺人未识,每日读书弹琴,琴棋书画,针织女工,岁月静好的过完一生。但是柳如是怎样做的呢?在妇女要遵循三从四德的时代,她要抛头露面与男人们高谈阔论;在身陷囹圄的时候,她奋不顾身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她敢以死明志。柳如是一生都是这样轰轰烈烈、敢爱敢恨,像烟花一样热烈绽放,哪怕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也要在天空留下绚烂的身姿。
所以,即便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她卓越的才识和胆识,一定不会选择独善其身,她会选择走入爱恨纠葛的尘世,走入风云变幻历史,走入她无比渴望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一生。
Ⅵ 据说柳如是有一绝招能让钱谦益对她始终如一,是什么绝招
从松江到秦淮,杨影怜逐渐名声大噪,时常身穿男装,混迹于书院欢场,抛头露面,恣意宣泄着自己的才华和美貌。她愈发觉得,顾影自怜不该是她的名字,于是从辛弃疾“青山见我应如是”中摘了两个字,加上“杨柳”的柳,凑出一个新名字:柳如是。
这个本名叫杨爱的姑娘出生于1618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四十六年,距离明朝灭亡还有26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柳如是的命运也和这个王朝一样,颠沛流离。她自幼家贫,幼年时期就被贩卖,几经易手,最后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了。时代的产物,作为人,她没有偷抢拐骗!一个弱女子,要生存,要么嫁人,要么卖艺卖色相。至于是否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活下去吧!钱谦益不会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代价,力排众议,与之坚定地走在一起的。二人结合时, 柳如是23岁,钱谦益已经59岁了,年纪相差36岁。

请他帮忙照料“孤儿寡母”,虽然柳如是最后被逼自缢,但她死前绝书里说:我来汝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从这句傲娇的遗言,便可看出钱谦益和她感情之深。
Ⅶ 明朝女怎样追男友柳如是着男装征服钱谦益
《锦茵天伦图轴》,柳如是(传)绘,钱谦益、张廷济(传)题。 为什么史上许多美丽而坚强的女子,最终却让一些懦弱的男子成为她们的爱情归宿呢?如果这也是一种互补的话,那真是太残酷了。 这种残酷,在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的身上也上演着。柳如是身上涵括了美女、侠客、名士、才子等多重元素,她美貌而有才情,她温柔而又坚定,而柳如是的最后一任男朋友钱谦益,是一个摇摆不定的才子。也许,两个人意志的不匹配,并不能成为爱情的阻碍吧,坚强女爱上懦弱男,不是不可以的。 今天,我们且翻开坚强女给懦弱男的一封情书,从心灵深处去分析柳如是的爱情。 这封情书应该是写在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到顺治三年(1646年)之间,柳如是的老公钱谦益从南京北上找工作,到京城一段时间了,没什么着落。 钱谦益是明朝崇祯皇帝手下的礼部右侍郎,清朝之后,一直闲置在家里,虽然说家有万亩良田,庄园山林一大片,过富贵闲散的日子没问题,但没有单位,总觉得发虚,于是钱老师北上找顺治,希望能有个安置。 对这次北漂,柳如是持反对态度,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于是写一封信,劝老公返乡,虽然是家书,重点却落在两人的爱情上,缠绵悱恻,分明写成了情书。接下来让我们一面模拟柳如是的口吻重新演绎这封信,一面挖掘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 缘起: 一个爱情若不传奇就决不罢休的女子 情书原文:古来才子佳妇,儿女英雄,遇合甚奇,始终不易。如司马相如之遇文君,如红拂之归李靖,心窃慕之。 情书演绎:我有一个梦想,我的爱情要成为一段千古传颂的传奇。这段传奇源自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演绎于李靖和红拂女,才子佳人,儿女英雄,他们相遇,他们相恋,他们传奇,尽管善始善终不容易,但他们一直在坚持。在我心灵的深处,有这么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要延续他们的爱情传奇,不能让这段历史有空白。
Ⅷ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名妓柳如是为何会选择嫁给老男人钱谦益
男人不能以年龄来衡量他的价值,虽然年纪相差大,但是肯定有他的可取之处,并且打动了柳如是,所以才会嫁给他。

所以为什么这位年逾半百的老人能够娶到柳如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钱谦益能够给她正妻的身份而不是妾。当时柳如是提出要明媒正娶的时候,我不知道她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或许与她幼年的经历有关吧,不愿意再当妾室,而钱谦益却一口答应了下来,停妻再娶。据说当时迎亲路上,钱谦益的学生在两边唾骂他们,钱谦益为了娶她顶着很大的世俗压力,试问众人,不要说在当时,在现在可有人愿意?
Ⅸ 从名妓到反清复明的巾帼英雄,柳如是走过了怎样的人生呢
柳如是的童年十分悲惨,被人辗转贩卖,后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1632年,柳如是被年逾花甲的大学生周道登买来当侍妾,周道登非常喜爱她,经常把她抱在腿上,并且教她读诗学文,周道登的其他妻妾很恨柳如是,但是柳如是有周道登宠爱,她们只有暗暗发恨,周道登死后,柳如是被她们赶走,重操青楼旧业。
周家事变对柳如是打击很大,她流落松江,与复社、东林党人交往,她常常身着儒生男装,与诸人饮酒作诗,柳如是与李侍问、陈子龙等人都有过感情,尤其是与陈子龙的感情,她视陈子龙为知己,两人经常饮酒作诗,非常快乐,但是由于封建礼仪和陈子龙正室的阻止,二人没有结果,之后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战败而死,柳如是得知后悲痛万分。

公元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乡里人聚众欲夺其家产,柳如是为了保护家产,上吊自杀。柳如是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广受人们称赞,徐天啸评价她:“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Ⅹ 历史上的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当可谓才色双绝,而最令其名扬天下的,则是她那浓厚的家国情怀。正如王国维所说,“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期,那些一向自诩清高的士大夫,甚至还不如这个曾经流落风尘的弱女子。

顺治四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拖着病体的柳如是四处奔波,用尽办法将其救出,并劝他与尚在抗清的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如是自己更是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
康熙三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之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保家业不失,竟然用缕帛结项自尽,此举虽然将他人吓走,却也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四十六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