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的制版b撇怎么来的
❶ 急!服装制版中,B/4+0.5是什么意思15:5又是什么意思
胸围等分成4份再加上0.5:把人看成四个面,前面的两个面和后面两个面,一共四个面,所以除以4;加0.5的话,姑且就理解成为了从正面不会轻易看到侧缝线,起个美化的作用……实际是涉及到人体重心线,初学还不必理解这些。
15:5说的是后肩?看到图里的直角符号了吗,意思的红线和蓝线之比为15:5,也就是说蓝线的长度是红线长度的十五分之五,以此类推吧。

❷ 1.5B/10+2.5这是一个服装制版计算公式该怎么计算
这个公式是计算前胸宽:1.5B/10+2.5
后背宽公式是:1.5B/10+4.5
前胸宽,后背宽公式推导:已知:B/2-龙门宽=前胸宽+后背宽。84/2-11.5cm=30.5,30.5/2=15.25(平均分配)。
按前胸后背差1cm,前胸宽等于15.25-0.5=14.75≈15cm;后背15.25+0.5=15.75≈16cm,代入1.5B/10公式,胸84cm,1.5B/10=12.6cm。
距15cm相差2.4cm,可采用2.5cm计算,即1.5B/10+2.5cm。后背宽比前胸宽大1cm,可推导出公式为1.5/10B+3.5cm。将36cmAH代入HB,约毛病地0.85HB。
净胸围84cm,HB-42cm,0.85HB×42=35.7cm≈36cm。内衣类可得出0.88HB,基础推算完全可得到0.85HB。

(2)男装的制版b撇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基本BL线公式推导,我们在人体上取得计算可简化为BL=2B/10+2cm。各类服装可加系数变化及放松量变化,每类服装袖窿应加深1.5-3cm,AH不小于5cm较科学。因为5cm除以2π等于0.8cm是可以看成是另一类服装变化的。
小于0.8cm可以认为是同一类款式放松量在做变化。
A.紧身类、无袖类、针织类:2B/10=2=x,x=0。
B.紧身适体类、唐装、旗袍类:2B/10+2+x,x=1~1.5cm。
C.适体类、正装类:2B/10+2cm+x,x=2~3cm。
。
D.较宽松类、衬衣、风衣、休闲类:2B/10+2cm+x,x=3~5cm。
E.宽松类:风衣、大衣、茄克类:2B/10+2cm+x,x=6~8cm。
❸ 衣物尺寸标码对照表190/108B是什么意思啊
衣物尺寸190/108B的意思为:190代表的是适合身高190厘米,108表示腰围是108cm,也就是3.24尺,B表示微胖体型。腰围指腰部周围的长度,将带尺经脐上0.5至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腰围。常见的腰围尺寸单位有英寸,厘米和市尺,其换算公式如下:
1,市尺换厘米:3尺等于1米,1尺等于0.333米,即一尺等于33.3厘米。那么108厘米换算成尺也就是108除以33.3厘米约为3.24尺。
2,英寸换厘米:1英寸=2.54厘米,那么108cm换算成英寸也就是,108cm除以2.54厘米约为42.5英寸。

(3)男装的制版b撇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衣服的尺码一般是由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组成,如165/88A,180/82A等,比如180/82A,斜线前的180表示适合的人体身高180公分(厘米),斜线后的表示腰围或者胸围,如果是上衣,这个数值就表示胸围,如果是下身的衣服,它表示腰围82cm。
而A表示东方人的标准体型,B表示微胖点的体型,C表示比较胖的体型。在女装一般都只用A,在男装就会看到有B或C型的服装,另外还有Y型指胸大腰细的体型,区别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而定。
❹ 服装制版的ST点和B线是什么意思
一般ST点是指臀高点,B线指胸围线,但要看你的符号来自哪个制版资料或哪个地区的叫法,有时候会有差异的。
❺ 有谁知道服装制版原样 领大是是什么 是怎么计算来的
制版原图样。
制图步骤:(1)画上平线,衣长线68cm。
(2)作后袖窿深线BL=(1.5/10)B+8~9cm=22.6cm。
(3)从上平线量下38cm画一水平线,即背长线WL。
(4)由WL向下量18cm画水平线,即臀围线HL。
(5)画后领圈,后横领=(2/10)=7.2cm,直领=后横领/3。
(6)后肩斜为15:4.5,后肩线长=S/2。
(7)作背宽为(1.5/10)B+4~4.5cm=18.6cm作竖直线。
(8)后片胸围大为B/4,臀围大为H/4
(9)计算后片吸腰省量=(B-W)/2×0.6cm=4.8cm
(10)画顺后袖窿弧线
❻ 衣服怎么排版
一、衣服排版也叫衣服排料,排料需要的必备要件方法如下:
1、订单明细。
2、全码尺寸表。
3、样衣或款式图,由尺寸表和样衣或款式图可以制出样板。
4、面料的门幅和缩率(水洗缩率、烫缩等,主要为水洗缩率)。
5、其它信息——面料的品质(主要为面料的色差情况),面料的特征(是否有方向性,如灯芯绒的毛向要求、印花布的文字图案方向要求、编织纹的阴阳纹路情况等等)。
二、针对面料的品质和特征采取合理的排料方法,面料品质的几种情形:
1、段差――同件衣服尽量集中在一起,排料版长宜短不宜长。
2、边中色差――边中色差有两种情况:A、边 ――> 中 ――>边; B、边 ――> 中 <―― 边。
边中色差要结合款式的特点进行合理排料,原则是:相拼接部位要放在一起或在一个经向线上排,外观及主要部位必须保证颜色自然对接(有些部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上衣的领子与领堂的拼接处。
上衣的后袖与后袖笼拼接处、裤子的内裆缝部位、裤子的腰与裤片拼接处等),内部的次要部件可以灵活的安排处理。
通常的五袋裤在防边中色差排料时,可以将侧缝放在门幅边上,可以放在门幅的中间,但如果是有侧腿袋的裤子,则侧缝绝对不可以放在门幅的边上,否则侧袋就没有很好的摆放位置。
3、既有段差又有边中色差――通常以外观判断色差情况比较明显或严重的色差情况为主要控制对象,如果都很严重则所用面料可判断为不可使用面料,即作为非合格品处理。
三、根据面料的特征采取的排料方法:
1、常规面料没有方向性则采取节约面料的任意排料方式;
2、面料具有方向性的则要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具有毛向的则要考虑是否完全倒毛还是顺毛,或可以一件一方向;具有印花纹路方向的则要根据客人要求统一方向(特别要小心格子面料具有阴阳格的情形);具有编织纹路阴阳效果的则要考虑一件一方向或按照客人要求操作。
3、面料具有方向性且又有色差的(主要针对边中色差),排料原则是:尽量减少出现色差的部位(如灯芯绒刮染面料或有方向性的印花面料的女式长裤,将四个裤片放在一个门幅的宽度上排,门幅不够放四片的则可采取上下错开的方法以保持拼接部位在同一条线上。
这样最大可能出现色差的部位是后浪部位和内裆部位,如果采取其它办法则可能出现色差的地方超过这两个地方)。
四、排料版长的控制要求:
一般情况版长控制在8米左右,最好不要超过9米,因为通常工厂的裁剪台长度为10米,控制在8米左右是为了方便工厂的实际操作;另外我们通常上衣的单耗为2米左右、裤子的单耗在1.4米左右,一般上衣4件排和裤子6件排基本上总版长就是8米左右。
五、对于季节的变化规律掌握二十四节气,什么事都有规律可寻。唛架的规律:
1、配色布局,取大优先。大小兼顾,兼顾直观。适当调配,轻尔易举。
2、一行过的整齐排法,一行过的错开排法,一行过的互望的排法。后两项需要多练后的境界。袋布﹑朴﹑别布采取多添少补的方法分配﹐参数视情况订。又因衣料薄﹐料又少而让好裁是基本原则。同时如是通码还要考虑布封﹑数量等问题。
对于有段差的面料则要尽量减短版长,对于对条格款式的面料版长亦不宜偏长,针织面料受其面料有弹性的影响也不宜版长太长,弹性比较大等容易变形的面料其版长亦不可太长。
服装电脑排版应用CAD制作与设计。

(6)男装的制版b撇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服装制版是现代服装工程的一部分:现代服装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部分组成。服装制版就是其中的结构设计;她既是款式造型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服装设计包括:
1、创作设计(款式图,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达)。
2、结构设计(也叫制版,版型处理或打版,每个部位的具体规格尺寸);3、工艺设计(也叫车位,一件成品的缝制过程)。其中制版在中间是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服装设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国内的制版方式:
中式服装:是从古代深衣制时就采取的人体双臂平展、两腿稍劈的立姿结构形式,裁制成的服装是直线状、整片式、平面型的。其裁剪方法是将衣料一折成四,将衣服的腋下和腰部多余的衣料剪去,使衣片成一个十字形。
然后在前面的衣身中间剪开作为开襟,并修剪出一桃形的领圈即成。在部位结构和形体空间方面,它不像西式服装那样注重人体的胸围、腰围、臀围的塑造。此种方式沿袭多年直至清末民初。
短寸法与胸度法:这两种方法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裁缝到我国开店、办厂等传播的。短寸法是在人体的胸部以上测量多个部位,求得裁剪所需的所有部位尺寸,然后按照这些尺寸来制版,以达到造型更加精确合体。
胸度法是以人体的净胸围为基数来分配各部位所占的比例尺寸。又叫做号型裁剪法。由于我国人体体型不同,胸围较小,多以半胸围减去一个数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