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装分类 » 男装原型后肩省怎么处理

男装原型后肩省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2-10-15 22:04:21

① 服装原型打版设计

衣身原型的构成要素:
1. 身幅与腰线的确定:
将平面的匹布以最简单的筒状形式(柱面体)包裹人体的上半身。
围长:身幅:(B/2+6cm);
纵高:腰线:腰部合身状态的腰线水平。
腰线选择是垂直柱面外包围的水平腰线
2.胸省、肩省的含义 :
胸省:放在袖窿弧线上,大小为(B/4-2.5) 0 。
肩省:大小为(B/32-0.8) 0。
3.领口弧线的条件 :
后领宽:B/24+3.6cm,前领宽:B/24+3.4cm 。
在统计和短寸式原型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覆盖率并简化公式后形成的。
4.肩线
前肩:220, 后肩:160。
后肩省:(B/32-0.8)确定,
中号原型为1.79cm。
新原型肩线的位置是比肩棱线略微靠前一些,与旧原型的思路相同,由此引起前后领口宽度的相对关系不变。
肩斜度的确定考虑:
人体肩斜度;
肩部向前的倾度;
肩部的厚度;
同一高度位置正中厚度的差值。
数值设定运用统计和短寸式原型的方法,并考虑覆盖率形成

② 服装十种褶的变化与纸样画法

服装十种褶的变化与纸样画法

褶则是作为一直装饰手法,把余量变为可视的褶皱。而在缝纫操作中,省是按照版型中的省线缝合,而褶则要根据设计效果确定一个褶的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把这个余量以抽褶的方式消化掉。下面一起来看看!

前过肩褶缝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肩省作出的前过肩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休闲衬衫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前侧缝省:先作出前侧缝省(不作腰省)。

(2)前过肩结构线:由肩线平行往下3cm画出,然后剪开。

(3)前过肩褶量:剪开肩省,然后把侧缝省拼合并转移至肩省中作出。

上面这种是肩线中部的抽褶,你也可以分摊到整个肩部。你可以均匀排布,也可以有渐变。

后育克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后衣片的育克结构线下作出的后育克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后育克结构线:先由后颈点往下8cm作水平线,再在袖窿处下落lcm画出。

(2)后肩省:作出后肩省宽1.3cm,省尖至育克线,然后拼合后肩省转移至育克线的袖窿处。

(3)后育克褶量:在后育克结构线下由后中心线平行向外放出4cm作出。

这里只画了半片后片,但是裁剪的时候,布料对折,裁剪出的就是一整片后片。而整个的褶的余量就是4乘2=8。

前领窝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领窝省作出的前领窝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礼服、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设定领窝省位:先按图定出领窝省位。

(2)前领窝褶量:剪开前领窝省,然后把腰省拼合并转移至前领窝省中作出。

(3)修正前领窝褶线:最后按图重新画前领窝褶缝及腰线。

前中心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中心省作出的前中心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胸衣、时装衬衫、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设定前中心省位:先按图定出前中心省位。

(2)前中心褶量:剪开前中心省,然后把腰省拼合并转移至前中心省中作出褶量。

(3)追加前中心褶量:为了加强前中心褶的装饰效果,可以按图追加前中心的褶量。再如图剪开BP点至袖笼某点(图中黑线的那个位置最佳),再把前中心褶量拉开加大一倍作出。最后再按图重新画顺前中心褶缝及腰线。

高腰线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高腰分割结构线作出的前高腰线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礼服、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设定高腰分割线位:先按图定出高腰分割结构线位。

(2)修正前腰省宽:为了使乳下围处更合体,这里要把高腰线处的腰省分别向两边再加宽0.7cm。

(3)前高腰线褶量:按高腰线处加宽后的腰省作出。

(4)拼合前腰省:最后按图拼合高腰分割

结构线下方衣片的腰省,使之成为整片结构。

斜侧缝省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斜侧省作出的类似于前高腰线的省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设定侧缝省褶分割线位:先按图定出侧缝省褶分割线位。

(2)修正前腰省宽:为了使乳下围更合体,这里要把侧缝省褶分割线处的`腰省分别向两边加宽0.7cm。

(3)拼合前腰省:按图拼合侧缝省褶分割线下的衣片的腰省,使之成为整片结构。最后按图修正。

胸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侧颈点公主结构线作出的公主结构线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礼服、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设定侧颈点公主结构线位:先定出前腰省,并画顺侧颈点公主结构线(底边稍偏离腰省)。

(2)设定展开褶位:把前胸抽褶的部分先拼合腰省,再按图定出4个展开褶位,然后按图展开褶量。

(3)展开褶位:按图分4处共展开18cm的褶量。

(4)修正:按图修正画顺。

肩公主线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破肩公主线作出的肩公主结构线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礼服、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设定肩公主结构线位:先按图定出前腰省与前肩省,并画顺肩公主结构线。

(2)设定展开褶位:按图定出五处展开褶位,然后按图展开褶量。

(3)修正肩公主线褶分割线:按图修正画顺。

单肩褶缝的变化

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肩省作出的不对称单肩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上衣、礼服、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这种不对称省的服装制图要把前衣片左右整体画出。

(1)画出腰省:先画出前衣片左右整体的原型,再分别画出左右腰省。

(2)画出右单肩结构:在前衣片上画出右单肩结构。

(3)设定肩省:以前衣片的左右胸高点为基准点,把肩省位都设定在右肩线上。

(4)腰省转移:把两侧的腰省分别转移至右肩省中。

(5)修正右肩线:把右肩线按图进行修正。

塔克褶缝的变化

这种褶不同于之前的,是需要熨烫的规整的褶子,而不是自然褶。这是在前衣片上把肩省设计在塔克褶缝中的褶缝,多用于女装夏季时装上衣、礼服衬衫、连衣裙等。

操作步骤说明(采用原型剪开法)

(1)设定塔克褶缝线位:先按图在前中心线由腰节线往上8cm作水平线,再定出9.5cm的褶面宽并作直角线至肩线。

(2)前肩省位:前肩省按图设计在塔克褶缝中(肩省可以通过作侧缝省转移的方法画出)。

(3)定出褶位:按图把9.5cm的褶面宽分出5个褶面。

(4)展开褶位:按图把5个褶面之间分别展开2cm的褶量。

(5)修正塔克褶线:按图在领窝和肩线处修正画顺。

之后按照2cm一份折叠。厚一些的布料耐心一点一道一道的烫出来。毕竟也不是很多道褶。

至于想百褶裙或雪纺这种难搞定的。我一般是再裁剪两张一样打小的薄纸片。二夹一,用订书器钉好四边,然后折烫。

这种部位的塔克褶可以选择不压线,也可以压上明线使其定型。

;

③ 为什么衣服穿在身上老往后跑

简单来说

第一个问题是体形,是不是有肩背无肉,胸部过小或过大,扁身身材(即肩宽和胸围尺寸不在同一码内,肩宽比胸围大一码)这三个方面中的一方面。

第二个问题,服装打版师的设计手法,在他打版时肩,领,袖深尺寸及深位处理不当,衣服本身就易于出现前襟吊起的问题,如果再遇到第一点中提到的特体,衣服必然往后跑,有时衣服版型是按照标准人模尺寸设计的,无法照顾特体,因此也会出现衣服往后跑的情况。

当然,这个问题还有更专业的回答

要想了解衣服穿在身上总是往后跑的事实和原因,必须要先来认识一下人体的背部结构、肩部结构和胸部结构的形状和姿态,然后再理解一下背部结构、肩部结构和胸部结构静态和动态的关系。

1

人体的形态因素

1、人体脊柱的胸椎是向后弯曲凸起的,运动时也是向后顶起的。

2、肩胛骨是向后凸起的,运动时也是向外顶起的。

3、斜方肌是凸起的,运动收缩时也是向上和向后顶起的。

4、手臂二头肌的前后中束是向外凸起的,运动收缩时也是向外顶起的。

5、人体日常基本运动时多数情况都是向前运动的。

综合以上因素,当人体弯腰、手臂前抱或前伸,手臂向上前伸等等前屈的动作,都会导致体表变形和变长,从而使原本静态平衡的衣服运动后空间不足,使衣服穿上后往后跑。也就是说衣服的静态平衡和动态的平衡是有差异的。

2

款式变化的造型和材质因素

人体的胸部和背部是球面的,原型纸样上就会出现胸省和肩胛省;肩膀有斜度和厚度的,原型纸样上就会出现肩斜角度;腰部是双曲面的,原型纸样上就会出现腰省;肩头部是球面的,原型袖纸样上的袖山弧线里就会出现吃势的小省,手臂肘后部是球面的、肘前部是双曲面的,袖子原型纸样上就会出现三角形的球面省和双曲面的菱形省。也就是说凡是有形状的,都会出现与形状对应的省道,这些被去掉或保留的省道就是形状的结构。

款式变化时,形状的结构省道会随风格、季节、材料和工艺等造型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设计师在画款式图的时候可能会考虑胸省、腰省的结构转化,往往忽略了肩胛省和袖山吃势这些小省的结构转化问题,甚至都不知道有省道这会事,在画款式图时表达的含糊不清。

打版师在将款式图转化成结构样板时,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结构语言,在没有理解设计意图的前提下施工画图,制成所谓的样板再交到所谓的样衣师车版。在这种情况下的成衣穿在身上不往后跑才奇怪了!

3

工艺因素

工艺熨烫塑形的归拔不到位,造成空间不足。

1、肩胛省没有归拢,只做了缝缩处理,导致肩胛骨没有活动空间。

2、前肩没有拔开,不符合肩部形态,造成前肩宽相对变宽后肩宽相对变窄。

3、袖子袖山吃势没有归拢,袖肘部没有归拢,只做了缝缩处理(缝缩不等于归拢),造成二头肌处和肘部空间不足。

由于个人理解能力,造成的结构不到位问题,工艺不到位问题,导致衣服静态穿在身上,衣服总是往后跑,这样的成衣就得修改。

当然,凡事都是一体两面的,没有十全十美的,就像无领的荡领款式、宽松的帽领款式、宽松的无省大衣等等这些衣服,怎么穿衣服都会往后跑的……

④ 做女西服时肩省和胸省应该如何处理

制板是先画前片还是先画后片,国际通用是先画后片。因为相比较后片的变化要比前片小。以一个变化小的衣片为基础,更方便调节整体结构与平衡。当我们先确定了后领口宽后,作为女装来讲,前领口宽最好不要大过后领口宽。而且有些款式结构前领口宽还应该小一些。加宽或改窄前领口宽是和撇胸有直接关系的。做撇胸的方法有丙种:一种是先确定撇胸的大小,再画前领口宽。或是将纸样的前止口剪开,颈点随着移动。另一种方法是在颈点不动的情况下,以袖窿深线为基点,前止口腰节处向外放出l厘米,与基点向上至领口连一条直线。第一种方法是将前领口加宽、止口线加长了。这样做的结果是,驳口线会有浮起发空的感觉,前胸会很暴露,不符合女性审美。有时还会造成划口。当加宽前领口的同时,肩宽也要向外移动。如果不加大冲肩量,前宽也要受到影响。所以作为女装,开宽前领口是弊大于利。

而第二种方法实际上是将前领口改窄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倒撇胸。这种方法适用于关门领以及无领结构的服装。这样做可以很好的控制前宽,前胸会很服帖。不会因为前宽过宽而造成前宽处出溜和视觉上显得臃肿。西服领的上衣前后领口宽一致就可以了。如果不是特殊的体型,前后腰节也保持一样,上平线在一条线上。

作为男西装前领口可以适当开宽。可以加大冲肩量来控制前宽,这样肩部在视觉上得到了夸张,显得很魁梧,前撇胸的推门和归拢能使前胸更为饱满。

撇门量完善胸部造型

胸省存在前衣片袖窿长之中,无论从立体或平面理解胸省。当把前衣片平铺在人体或人台上,在袖笼处始终有一定余量,这样会使前衣片袖笼比后衣片袖笼要短些。胸省的量大小是根据体型、胸高变化而变化。(胸高的变化是随着身高,乳房高低的变化而变化),为解决胸省的取值。在上装制板时,直接将胸省绘制在袖窿上,先在前袖窿弧线的中点处确定一点的a,并连接BP点,以BP点为圆点,以夹角12度,再连接b点绘制出前袖窿底部弧线。由于胸省从前侧缝中分离出来,只需运用转省的原理,就可以自由设计出多样的省来。

从人体体型特征上可以看出,人体的胸高于颈根,从胸高至颈根处是一个倾斜的坡度,与垂直线有一个角度,一般为12°-16°,把面料覆盖于人体胸部时,在领口前中心线部分就会出现多余的面料褶皱,将这部分面料剪去,前中心线处才会平服,这个剪去的量即为撇门量,所以说,撇门设计是合体款式设计的必要手段。

撇门量与胸省的关系

撇门量是胸省的一部分被转移到前中线上,引起前中线增长,撇门量一般0.5~1.5cm。

撇门的工艺处理相当于隐形“缝省”将转移在前中线上的胸省量均匀烫缩、归拢,将撇门引起的门襟止口胖势推向BP点,塑造该处立体感,使门襟止口归复平直。

(1)关门领,立领上衣较少应用撇胸法,即使应用撇胸量也较小,因为撇胸大了门襟止口不容易归推平直,在将止口归推平直后,要沿止口线上牵带收住胖势,或在归拢部分将挂面稍拉紧。

(2)翻驳领上衣在将门襟止口推平归拢的同时翻驳线也随之被归短,隐形省量大的还要在翻折线中段E牵带,收住归缩量与胸部胖势量,门襟止口在归缩部位上牵带或将挂面稍拉紧。

撇门工艺要求面料有良好归拨性能,如采用了化纤面料,本身面料就没有良好的归拨性能就会出现前止口外斜,领口后倾等弊病。

撇门量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如果款式造型在肩部或领口设计有省的造型,且服装的整体感觉合体时,由于原有的胸省量全部转移为肩省或者领口省,这两个省位离前中线位置近,可以消除前中心线的不平服现象。不设计撇门。

如果款式是宽松造型的话,由于整体造型属于宽松风格,不太讲究服装与人体的合体性,这类服装也就不需设计撇门。

如果选用的面科带有明显的条纹的话,一般不设计撇门。(如设计撇门时会影响服装的外观)而采用在前身衣片的底摆增设起翘的方法,当前后衣片缝合后,前衣片会产生一定的倾斜,从而产生与撇门相同的效果。

如果款式造型有腋下省和斜腰省的造型,且服装的整体感觉较合体时,由于省位离前中心线位置较远,对于前中心线处的不平现象无能力,因此为结构平衡,应设计撇门,量为1~1.5cm。

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可以把撇门量转移成为领口省,把领口省位隐蔽在翻领下面,这样既没有改变服装的造型,又满足了撇门的设计。

在款式结构设计时,可以根据造型的具体要求,结合以内容加以运用。

女性人体胸部呈隆起形状,设置胸省是勾勒女性人体胸部线条美感必不可少的。它在女装结构设计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女装胸部的合体程度与前、后衣身的平衡程度都是由胸省来把握。不管是合体的、宽松的、二面构成、三面构成、四面构成,都存在着胸省。胸省在结构上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即直收法与变量法。

直收法指以BP点或BP点附近为省尖点,收掉结构造型所需的胸省量。直收法在合体女装中最为常见,它是根据款式面料以及工艺要求来确定胸省的位置。通常的手法有分割转移,以原型为基础演变几种胸省的位置(图1),图中的各种手法都是比较直观易懂的。

变量法是指不通过BP点,将结构造型所需的部分胸量转移到结构边缘部位,将一部分省量放在袖窿里。变量法在宽松服装中最为常见,它也是根据款式、面料及工艺要求来确定转移的部位。

门襟变量法与撇胸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撇胸是去掉一部分的门襟量,领圈与肩线上的变化只是用大概的数值来表示。而门襟变量法是通过改变纱线,把部分的胸省量转移到胸围里,另一部分量放在袖窿里。门襟变量法只适合开襟及开襟不对折的款式。门襟变量法的步骤见图2。

l、对齐腰线画好a线。

2、按住BP点,将门襟点向袖窿方向转移,转移量为前领圈底点与门襟距离,一般为1厘米至1.5厘米,具体量还需视款式面料而定。

3、将原型袖窿底点与转移后的袖窿底点对齐平行于前门襟面胁线。

4、将原型与转移后的原型作比较,可以看出胸省以变量的形式转移到肩部与袖窿里。

下摆变量法是通过起翘前下摆与前腰线,来转移部分胸省量,另一部分胸省量放在袖窿里,下摆变量法不适合用格子及横条纹理效果的面料。将胸省量放在袖窿与下摆处,后领肩点在水平线以上,下摆呈起翘状。

总之,根据不同性质的面料与不同款式,胸省的位置有相应的变化,胸省的合理运用关系到整体成衣的结构美观。

⑤ 服装制版中女装后肩省转移到袖笼,袖窿就加长,该怎样处理这加长的量

后肩省是不能全转移的,要相对的做调整。正常原型的后肩省在1.5CM左右,预留0.6CM左右工艺吃量,也就是后小肩的长度略大于前小肩长度0.6CM左右(具体数值要根据面料和款式的需要再做调整)。剩余的0.9CM转移到后袖笼。所谓的后袖笼加长只是一个假象,针对于原型的对比是加长了,但实际中垫肩量,或者活动量都不止于这个数值。

⑥ 日本第八代六面原型怎么处理胸省和肩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6

⑦ 服装打版后肩省公式

服装打版后肩省公式 领子部位 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5颈窝周长。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1-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3.5~4.5cm。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3.5~6cm。领座宽为2.5~5cm。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袖子部位 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2%袖窿周长,约为4~5cm。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肩宽 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 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m。) 腰围部位 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髋骨点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0.1h。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高腰型立档加长1~3cm。 衣长确定 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m,齐虎口;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口;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
处。袖长放7~8cm;休闲装衣长占身高的31%~70%。 裤子相关部位 上装口袋位置位于腰节线下7.5cm与胸宽线内2.5c平行线相交处,宽度为5cm左右,与袖口宽度基本一致。袋绊为1cm宽,长3~5cm。裤侧缝口袋,位于腰线下4cm处,袋长15cm。牛仔裤斜插口袋为8x10cm左右,麦袋为7x4cm,后口袋口为13~15cm。前裤身中缝撇势为0.5~0.7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逢4~5cm处,袋宽13~14cm。裤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后浪为32~37cm,紧身前后差为7cm左右,合体为10cm左右。门襟长低于臀围4cm,长度为16~17cm。基本裤口=1/2(足跟围+10),后裤口=前裤口+3~4cm。360度群摆围修正,腰围线抬高1~1.5cm,底边加2~4cm。 其他 衬衫原形:领宽+0.5=领深;西装原形:领宽-0.5=领深。领口弧线短于领脚弧线0.5cm。后领窜高为后领宽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装为1cm左右。 标准型笼门宽与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黄金比:袖窿深度为胸围/6+7

⑧ 肩省在肩部的哪个位置才更符合人体

当省道在肩部时,有多种常用的处理肩省的方法,最通用的三种方法是:

1、 省道缝合到省肩处,或者是只缝合一半,剩下部分作为下端的松量;
2、 折叠省道;
3、 将省道分为若干不经处理的小省道,也就是“起省道作用的褶”。

用折叠的形式来取代省道也可以很好的塑造人体的外形曲线,并且由于是折叠,所以原来的肩线就会修正成曲线,这样折叠后肩线才能成为直的。肩线修正后的最高点在省道中心处,大约离原来肩线1.5cm。

通过合并原来的肩部省道,将省道转移到袖窿下的剪口中后,可以在肩部绘制三条平行线,作为打褶的位置。中间的一条线正好就是原来的肩省对合线,而其他的两条线在其两边,间隔2-2.5cm。它们的长度大约是原来省道长度的一半,并最终汇集到原来的省尖点。将这些线剪开,从肩部一直剪到胸点,然后在纸的后面轻微移动,通过合并袖窿下的剪口,并使原来的省道量重新均匀的三等份分到这三个褶中。将这三个大褶用大头针或胶水固定在纸上。

增大肩省

有时为了获得更紧身或更为合体的效果,就需要增大省道,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非常合体的款式中,例如“无褶裥”上衣、泳衣、紧身衣、内衣以及原型衣片等,但不能在肩省靠近前中心线一边增大。一般都会在省靠近肩点一边,按其大小增大一半或一倍。

剪小肩省:

为了在胸部上方获得宽松的效果,,有时也会将肩省剪小。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款式很有必要,例如不太合体的罩衫或日常的T恤衫变化款式,有时也为了适应一些体型的要求。一般是将肩省从其外端线向内收进缩短,然后从新的SP点出发,重新绘制袖窿。像这样的小省道在缝合时通常也会略微短一些。

肩省的暂时移动

在许多款式中,一开始就会将肩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要么是“永久”性的移到款式要求的相关位置,要么就是暂时性地转移,以方便绘制在该状态下的衣片的结构线。

在纸样中,从袖窿下,按照实际胸围线的位置剪开,直至胸点X,然后将肩省以胸点X为省尖点进行折叠重合,并用大头针固定。袖窿下就会呈现剪开的开口。这个裂口就表明了肩省量转到了新的位置,而且在该位置它不会在妨碍绘制衣片其它部位的结构线了。当将款式其它部位的结构线绘制完后,肩省还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比如,可以简单的将原来的肩省处起固定作用的大头针取掉,同时合并袖窿下的省道,或采取胶条和其它一些办法,例如大头针或纸来完成省道的合并。完成转换后,这个“暂时裂口”就不会在纸样其它的设计中起作用了。处,大约离原来肩线1.5cm。
通过合并原来的肩部省道,将省道转移到袖窿下的剪口中后,可以在肩部绘制三条平行线,作为打褶的位置。中间的一条线正好就是原来的肩省对合线,而其他的两条线在其两边,间隔2-2.5cm。它们的长度大约是原来省道长度的一半,并最终汇集到原来的省尖点。将这些线剪开,从肩部一直剪到胸点,然后在纸的后面轻微移动,通过合并袖窿下的剪口,并使原来的省道量重新均匀的三等份分到这三个褶中。将这三个大褶用大头针或胶水固定在纸上。

⑨ 男装原型后片没有肩胛骨省道,是采用什么方法塑造肩胛骨凸出的呢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这种情况可能和平时坐姿异常有关,应及时到外科就医体检,发现问题可以考虑支架外用矫正的,改善症状。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自觉矫正不良姿势。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必要时就医体检。祝您健康幸福!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3996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053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680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148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36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369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297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3940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256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