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装分类 » 朴系男装瑞安在哪里

朴系男装瑞安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4-21 00:35:31

A. 瑞安在哪

温州瑞安市

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7°47′,东经120°37′。东临东海,北邻温州,南接平阳县,西靠文成县。距杭州市470公里。市境东西长107公里(含内海),南北宽36公里,陆地面积1360平方公里,。北与温州市区接壤,东濒东海、南连平阳县,与文成、青田县为界。陆地总面积1278平方千米/1204.2平方千米/127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60平方千米。海岸线21千米。人口115.71万,除汉族外,还有畲、回等少数民族。

B. 瑞安有哪些革命先烈遗址

瑞安市马屿镇荆谷乡,潘岙村黄三娒1930年牺牲资料。

C. 三九空间男装和范衣库男装哪个好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你作答。

D. 温州瑞安市

参考资料:http://www.ruian.gov.cn

瑞安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陆域面积 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共辖6街道12镇19乡,总人口112.5万。瑞安历史悠久,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760多年历史,有着“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之美称,二十五史正式立传的瑞安人就有22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清代朴学大师孙诒让等就是瑞安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瑞安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已发现史前遗址和各类文物史迹600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个、省级重点文保单位8个。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2.5亿元,财政总收入19.49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36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24位。

瑞 安 经 济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资源制约,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年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活力有所增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

经济总量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 130.3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87.2亿元,增长14.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长13.5%。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56.8:38.4调整为4.5:57.2:38.3,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贸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突破50%,达到53.3%。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激励机制尚需完善;工业产业结构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土地、电力等资源性瓶颈制约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经济发展后劲;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二、农 业

农业生产恢复增长。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两个l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7.8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1.7亿元,下降6.0%;渔业产值7.8亿元,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恢复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增长12.0%,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趋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比上年下降1.9%。粮经比例为60.9:39.1。全年粮食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4.4%。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产品推广成效显着,通过举办旅游节、高楼杨梅节,提高了我市杨梅的知名度;在省农博会、温州农博会等展示展销会上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9350万元,农产品获奖25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速较快。全市50家农业加工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5%。品牌战略实施成效显着。鹿木乡马蹄笋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效益林业十大精品基地",杨梅产业项目被列入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清明早"牌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成为我市首个拥有"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厨工"牌陈醋、"大三元"牌香脆鳗片和虾皮等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至年末"绿色食品"累计达9只;无公害农产品新增11个,累计达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新增13个(其中畜禽2个)、面积4.8万亩,累计个数达27个、面积13.2万亩。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0.4万亩,发展经济林0.4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累计达32万亩;平原植树20万株。森林覆盖率为41.5%。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市肉类总产量10793吨,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产品总量115781吨,比上年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我市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主导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16.1%。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5%,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继续攀升,达到75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高于全部工业增幅6.9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高出轻工业2.1个百分点,轻重工比达到43.4:56.6。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96.1亿元,增长32.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3%。

三大主导行业引领其他行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主导行业完成总产值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增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行业43.5亿元,增长36.0%,汽摩配行业44.7亿元,增长29.5%,机械电子行业50.3亿元,增长27.4%。

品牌经营得到较快发展。2004年获得"中国男装名城"、"中国胶鞋名城"称号,至此我市已拥有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获国家免检产品1个,累计达3个;获浙江省名牌产品6个,累计达到17个;获温州市名牌产品18个,累计达到51个。全年新获省着名商标3个,累计达16个;温州市知名商标9个,累计达22个。华峰集团、荣光集团等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企业资本经营取得突破。华峰氨纶公司完成上市辅导期,并通过国家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瑞立集团通过收购境外企业,创建瑞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并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实现温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对规模以上工业7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考评得分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标中,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6万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转。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利税总额20.8亿元,增长21.3%,其中利润总额12.0亿元,增长28.8%,呈现产销利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市拥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2家,实现总产值16.1 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实现利润4365万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9.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2.3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6.5亿元,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7.3亿元,增长26.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全年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增长较快。汽车类商品零售额9.54亿元,增长11.7%。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有各类市场7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0个,生产资料市场26个,生产要素市场1个。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各类市场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9个,年成交额93.9亿元,其中超十亿元市场2个,年成交额71.1亿元。

利用外资进展顺利。在行业结构上,外资开始涉足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行业等项目;在利用外资方式上,瑞立集团在美国"买壳上市",开辟了我市间接利用外资的新渠道;在投资规模上,合同外资平均投资规模达454万美元,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新签合同外资金额1045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8%,实际使用外资3694万美元,增长113.5%。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市已与1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出口5.87亿美元,增长51.8%,进口2.05亿美元,增长54.5%。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速,出口额比上年增长79.4%,占总出口额的27.8%。市场开拓有新进展,对出口总额占全市90%以上的欧、亚、美三大主体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8.7%、67.7%和46.3%,对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也成绩斐然,增长率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业97家,完成出口额951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2%,成为带动我市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外经合作稳步推进。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4个,同比增长118.2%,完成年度计划266.7%。境外机构带动国内商品出口9990.9万美元,同比增长11.5%。

旅游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3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5%;实现旅游收入15.3亿元,增长46.7%。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6%;旅游外汇收入209.6万美元,增长41.7%。2004年,我市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了国家验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趋缓。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4.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比上年下降5.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12.8%。国有单位投资10.1亿元,比上年下降1.9%;非国有单位投资44.7亿元,增长7.6%。城乡私人投资8.4亿元,下降2.4%。

投资结构变化显着。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力度,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4.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工业性项目完成投资额17.0亿元,增长39.2%,增幅比上年增加26.9个百分点,支撑着投资总额增长的势头;房地产投资14.4亿元,下降16.1%。限额以上项目投资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工程25个,完成投资9.65亿元。瑞安广场、市行政学校、凤山水厂一期、110KV上望、焦坑(扩建)变电所、粮食中心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56省道瑞安段全线贯通,飞云江三桥及接线、东新路、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城市防洪三期、瑞枫公路、塘下大道、温福铁路瑞安段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六、交通、邮电和电力

交通建设成效显着。2004年,我市交通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有10项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列入省级计划,获得交通补助资金7500万元,是历史上列入省级项目最多、获得资金补助最多的一年。干线畅通工程顺利推进。围绕我市"五纵二横一绕"公路主网络建设,全年投入重点工程投资4.8亿元。乡村康庄工程全面铺开。全年开工的通村公路建设总里程186.6公里,完成投资7400万元。至年末市域内等级公路达535.3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2.1公里。交通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货运量763.31万吨,货物周转量34752.7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8%、2.6%;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995.03万人、73114.7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8%、8.5%;飞云江港口货物吞吐量256.3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年末机动车拥有量13.4万辆,其中汽车5.6万辆。

邮电业务进一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49亿元,增长14.5%;邮政业务总量4876.5万元,增长9.8%。年内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7万户,互联网用户1.9万户。至年末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8.6万户,互联网用户12.0万户。全市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46部,移动电话61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5%。邮政业务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函件总量307.0万件,包裹总量11.3万件,汇票业务38.9万笔,特快专递22.3万件,报纸订阅累计2018.8万份,杂志累计53.9万份,集邮业务31.8万枚。

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4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用电高峰期电力负荷最大缺口达25万千瓦。由于供电紧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1.56亿千瓦时,增长1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2亿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

财政形势稳定。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3.4亿元(按上年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6.5%。考虑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机制及其他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19.1亿元(新口径),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21.8%。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8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3.7%,完成预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3.77亿元,增长24.3%。科技、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明显增加。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2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3亿元,增长10.1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0亿元,增长9.4%;企业存款61.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亿元,增长12.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5亿元,增长16.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比达76.7%,比上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建设、工业、个人消费等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别为22.9%、25.7%、和30.5%。金融机构全年现金累计收入2347.4亿元,累计支出2311.2亿元,现金净回笼36.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45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151万元,增长18.6%;人身险保费收入28680万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2771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财产险10749万元,增长58.6%;人身险2022万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21所,在校学生168697人,占总人口14.91%。小学入学率为99.99%;初中入学率为98.5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88.6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国高校统考报名录取率80.34%。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全年新创温州市级教育强镇2个,温州市级以上教育强镇累计达14个,其中省级12个。教育条件继续改善。每个学生平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小学达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学生人数,小学达到687人/所,独立初中达到1149人/所,一贯制学校初中部达265人/所。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8.8%、97.1%、94.9%、72.8%,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分别为49.34%、47.06%、48.43%、38.28%。

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41178.2万元,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各级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1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6%,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438万元,增长37.0%。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星火计划1项,重点新产品计划6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列入省级各类项目56项、温州市级项目13项。全年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9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温州市级6家,至年末,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年专利授权486项,至年末累计2642项。一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贴息贷款或创新基金资助,全年获资助经费773万元,比上年增长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强。全年技术成交额1.3亿元,占温州市的24%。年末,隶属人事部门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全年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39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11个。文化产业继续稳步发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223家,比上年增长13.7%,总投资额达3.2亿元,增长18%。公共图书馆藏书18.7万册(件),年总流通量10.9万人次。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条件不断完善,年内新?quot;东海文化明珠"乡镇1个,累计达10个;"金海岸文化网"工程新增1个,累计达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7%,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

公共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605家,其中医院5家,卫生院58家,村卫生室345家,其它医疗机构185家,城市和农村卫生网络逐步完善。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36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99人,执业护士935人。全市医疗机构病床 1750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15.5张、医师15.9人。至年末全市农村改厕普及率达88.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体育人口达48.6万人,占总人口的43%;中小学全面开展体育达标活动,达标率为98.3%;公共健身点新增40个,累计达160个。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47次,参加活动17万人次。瑞籍运动员在省、市运动会的19个项目上共获金牌92枚、银牌71枚、铜牌67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44.2万平方米,累计260.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2万平方米,累计122.3万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供排水设施继续改善。市区公共交通营运线路12条,年载客量332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年末供水管道270公里,年供水量4119万吨,增长16.7%;排水管道199.4公里,液化石油气用户5.9万户,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大气环境和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水平保持稳定,环境空气Ⅰ、Ⅱ级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重为91.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全年平均值68.8分贝,符合交通干线噪声标准。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90.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3%。全市已有8家单位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113.1万人,总户数30.5万户。男女性别比为106.6: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计划生育率达90.6%,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90.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率8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比上年增长15.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5%。教育文化娱乐�瘛⒔煌ㄐ畔⒌确�裥韵�阎С鼋�徊嚼┐螅�用袢司��裥韵�阎С?858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5.1%。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余额达11397元,比上年增长8.8%。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和1.5平方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22人,登记失业率3.6%,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深入发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57万人,比上年增加2.42万人。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8万人,其中被征地农民1.1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8.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41万人,生育保险5.72万人,失业保险3.01万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共收取社会保险基金5.08亿元,支出3.49亿元,年末结余1.59亿元。历年累计结余9.9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9.2%。

社会福利工作不断加强。年末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96个,其中民办53个;福利生产企业51个,年末职工4537人,其中残疾职工1889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280人,发放保障资金1188.9万元,其中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94人,发放保障资金93.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3286人,发放保障资金1095万元,临时救济1365人次。民政部门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767万元,慈善团体募款1369.5万元,支出救助金554万元。老年服务中心(活动站)718个,老年人协会956个,老年学校在校人数14160。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3937对。

E. 朴系男装是名牌吗

谱系男装没有听说过这个牌子,应该不是名牌的

F. 瑞安在哪里啊

在浙江哦。

瑞安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北纬27°47',东经120°37'。北与温州市区接壤,东濒东海、南连平阳县

,与文成、青田县为界。
东南邹鲁—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东濒东海,北邻温州市,南接平阳县,西靠文成县,西北与青

田县交界。市境东西长107公里(含近海)南北宽36公里,陆地面积1360平方公里,海域和滩涂总面积约

2500平方公里。近海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人口115.71万,除汉族外,还有畲、回等少数民族,共辖6

个街道12个镇19个乡,共有村民委员910个、社区居委会24个、居委会37个。
瑞安倚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75天,

年降水量1568毫米。全市耕地面积47.2万亩,淡水河面1万亩,海涂19万亩,林业用地86.4万亩。飞云洒

上游在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珊溪水库。飞云江口外100余海里有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正在勘探开发。
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从三国吴始建罗阳县到今,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瑞安

县,1987年撤县设市,称瑞安市,隶属于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温州市,迈入新世纪的瑞安正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逐步成为东南沿海一座现代化城市。
瑞安自古市井繁荣、商贸发达。现代工业萌芽二十世纪初期,百好乳品厂、毓蒙铁工厂驰名江南。

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里是中国政府批准最早对外开

放的县级城市和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瑞安作为“温州模式”的

主要发祥地,市场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形成了汽摩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鞋类、精细化工

、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大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50%以上份额,

是国家级的汽摩配生产基地,塑料薄膜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全国闻名的精细

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1992年瑞安跨扩中国百强县(

市)行列,获得中国明星县(市)称号,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2.5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交货

值5.0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158元,全市财政总收入19.49亿元。
今日,瑞安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百万瑞安人民正满怀信心开展二次创

业,重视引进资金和人才,推进经济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争取到2010年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

。主要社会经济招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瑞安是浙南着名侨乡,有6万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万瑞安人走出瑞安在全国

和地经商办厂,形成了一处处瑞安街、瑞安村。中国新闻界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没有市场

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创造市场。”
瑞安市系省级文明城市,历来文风鼎盛,夙有“东南邹鲁”之誉。南宋理学家陈傅良学重“经世致

用”,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元明之际,戏曲家高则城撰《琵琶记》,称为“南戏之祖”。清代孙饴让着

述等身,精研经子之学,世称朴学大师。近代名人辈出,史学家周予同、鱼类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

禅等均学有专长,声名卓着。全市现有省级重点学校9所,示范学校11校,A级普高1所,温州市级示范学

校14所。
瑞安市境群山起伏,溪涧纵横,且有飞云大江襟带城廓,隆山古塔雄视八方,自然观景颇具壮美清

幽的特色。风景旅游区占国土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寨寮溪等七大风景胜区。省内三大藏书楼

之一的玉海楼和宋观音寺石塔列入全国、省级文保单位。2004年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G. 瑞安市有多少年历史

基本概况东南邹鲁—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东濒东海,北邻温州市,南接平阳县,西靠文成县,西北与青田县交界。市境东西长107公里(含近海)南北宽36公里,陆地面积1360平方公里,海域和滩涂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近海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人口115.71万,除汉族外,还有畲、回等少数民族,共辖6个街道12个镇19个乡,共有村民委员910个、社区居委会24个、居委会37个。 瑞安倚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275天,年降水量1568毫米。全市耕地面积47.2万亩,淡水河面1万亩,海涂19万亩,林业用地86.4万亩。飞云洒上游在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珊溪水库。飞云江口外100余海里有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正在勘探开发。 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从三国吴始建罗阳县到今,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瑞安县,1987年撤县设市,称瑞安市,隶属于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温州市,迈入新世纪的瑞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逐步成为东南沿海一座现代化城市。 瑞安自古市井繁荣、商贸发达。现代工业萌芽二十世纪初期,百好乳品厂、毓蒙铁工厂驰名江南。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里是中国政府批准最早对外开放的县级城市和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瑞安作为“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市场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形成了汽摩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鞋类、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大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50%以上份额,是国家级的汽摩配生产基地,塑料薄膜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全国闻名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1992年瑞安跨扩中国百强县(市)行列,获得中国明星县(市)称号,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2.5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交货值5.0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158元,全市财政总收入19.49亿元。 今日,瑞安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百万瑞安人民正满怀信心开展二次创业,重视引进资金和人才,推进经济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争取到2010年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主要社会经济招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瑞安是浙南着名侨乡,有6万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万瑞安人走出瑞安在全国和地经商办厂,形成了一处处瑞安街、瑞安村。中国新闻界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创造市场。”瑞安市系省级文明城市,历来文风鼎盛,夙有“东南邹鲁”之誉。南宋理学家陈傅良学重“经世致用”,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元明之际,戏曲家高则城撰《琵琶记》,称为“南戏之祖”。清代孙诒让着述等身,精研经子之学,世称朴学大师。近代名人辈出,史学家周予同、鱼类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禅等均学有专长,声名卓着。全市现有省级重点学校9所,示范学校11校,A级普高1所,温州市级示范学校14所。 历史沿革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相传有白乌栖县北郊集云山之祥瑞,遂改县名安固叫瑞安,沿袭至今。三国吴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大罗山(泉山)南境置罗阳县,属会稽郡,设县治于北湖鲁岙(西岙、河埭桥一带),为瑞安建县之始。太平二年(257),罗阳县属临海郡。宝鼎三年(268),改罗阳县为安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县境南横屿船屯及其南境为始阳县(今为平阳、苍南县及泰顺县一部)。东晋太宁元年(323),安固县治迁邵公屿。隋开皇九年(589),省横阳入安固县,县属之。开皇十二年(592),省安固县入永嘉县。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县置东嘉州,析永嘉县置安固、横阳等4县。贞观元年(627),省横阳入安固。大足元年(701),复析安固县置横阳县。唐天复二年(902,一作天复三年),安固县改瑞安县。南宋咸淳元年(1265),改温州为瑞安府,统瑞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两浙东路改江淮行省,瑞安府改为温州路,县属之。元贞元年(1295),以瑞安县超五万户升州。明洪武二年,降瑞安州为县。景泰三年(1452),置泰顺县,割瑞安义翔乡5都12里属之。中华民国35年置文成县,析瑞安西部大峃、龙凤、金樟、峃口等10乡属之。1949年5月10日,瑞安解放;5月14日,成立瑞安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9月5日,瑞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5年10月,改瑞安县人民政府为瑞安县人民委员会。1955~1957年,北麂、北龙二乡曾—度划属洞头县。1958年10月14日,文成县并入瑞安县,1961年8月10日(上级发文时间),文成县从瑞安县内析出。1958年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迁到仓前街134号。1969年1月,改瑞安县人民委员会为瑞安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6月,撤瑞安县革委员会复置瑞安县人民政府;1987年4月15日(国务院文件4月15日下达,7月1日召开撤县设市庆祝会,全市即日启用新印鉴)撤县设市(县级),置瑞安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不变。1949—1996年,瑞安市(县)先后隶属温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浙江省第五专区、浙江省温州专区、浙江省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浙江省温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1999年1月,市人民政府从仓前街搬迁到安阳新区新市政大院办公。 瑞安府、瑞安门 瑞安府的建制时间是南宋咸淳元年(1265)至元至元十三年(1278),它的辖区大大超过宋元时的瑞安县、州。辖当时的永嘉、瑞安、平阳、乐清4县。府衙门不在瑞安,而在永嘉县城(今鹿城)。瑞安府实际就是以后的温州府。取名瑞安府的原因是南宋度宗赵 立皇太子前先封永嘉郡王,当了皇帝后,把他的“潜邸”由州升为府。瑞安当时属温州,由于“瑞安”这个名字吉祥,比永嘉还好听,便以瑞安名府。“瑞安门”并不是瑞安县城的城门,而是温州城的大南门。大南门是俗称,瑞安门是正式名称。因为瑞安是温州的南面,大南门正朝着瑞安,故名。瑞安门和瑞安府,往往被别人误认为是在瑞安,其实这是瑞安境外的两个特殊的地名。瑞安金名片工业类: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瑞安)胶鞋名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包装机械城 中国锻造产业基地农业类:中国马蹄笋之乡中国温郁金之乡中国银杏之乡其他类:浙江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着名侨乡中华进士第一村瑞安曹村 1.瑞安网: http://www.ratoday.com.cn/ 2.瑞安市政府网站: http://www.ruian.gov.cn/

H. 瑞安的先烈那些人

姓 名:陈卓如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浙江瑞安
出生年月:1903年
牺牲日期:1932年 1921年进温州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后,接触新文化,追求新思想。1925年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国民革命失败后,回瑞安驮山家乡,在农民中发展党员,先后建立驮山、后岗底、李山、花台等党支部。1928年春,根据瑞安县委指示,他以龙溪小学校长身份为掩护,在当地组织农民闹荒暴动,建立“农会”、“插田会”、“无田会”等群众组织。不久,回驮山家乡组建驮山农民赤卫队,任总指挥。队伍迅速发展到300余人,以驮山为活动中心,打击土豪劣绅,袭击警察所和盐务所。1929年1月,当选为中共瑞安县委委员。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成立后,率队编入红一团,为该团负责人之一,参加了攻打平阳县城等战斗。1932年春节,在驮山被叛徒出卖,受伤被捕,在解往温州途中,因流血过多而献身。
--------------------------------------------------------------
姜庆湘(1918—1990),字蒋莱,瑞安人。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商学院,曾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救亡协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9月到皖南,任新四军《抗敌报》编辑,国际新闻社东战场特派记者。1941年到广西,先任《力报》编辑、《柳州日报》总主笔,后任西南商专教师、新中经济研究处专职研究员,从事经济研究工作。1944年初,任中山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教授。是年因豫湘桂战起赴重庆,任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处专员、重庆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教授,并参与中国民主建国会筹建工作;12月,当选为民主建国会总会理事,出任总会《民讯》刊物总编。1946年7月,在上海任《侨声报》经济主笔和《经济日报》总主笔,曾揭露国民党当局用武力迫害重庆劳工协会工作人员的罪恶,并和郭沫若等68人联名致函慰问该协会。

建国后,先后在华东新华书店编辑部、大夏大学经济系、复旦大学经济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上海中医学院等单位任编辑、教授、系主任。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六、七届上海市政协经济工作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历届中央委员和民建上海市委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1983年,名列伦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1988年,又被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亚太地区当代名人录》。

遗着有《中国战时经济教程》、《战时的中国经济》(与人合着)、《四川的蚕丝业》、《国民经济计划讲话》、《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经济计划》等。
--------------------------------------------------------------------
曾勉(1901—1988),字勉之,瑞安城关申明里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园艺系。1928—1943年留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应邀赴波兰讲学。1958年,担任农业部黄河古道地区果树考察团团长。1960年后,在四川江津负责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名誉所长,并创办和主编《园艺月刊》、《中国园艺》(英文版)和《园艺新报》等刊物。

50年代初在华东农科所时,曾组织一批科技人员到黄岩研究果树栽培技术,创造“枝序修剪法”,并结合施肥试验,为克服果树隔年结果找到有效途径;主持柑橘、枣和葡萄的杂交育种和快速育苗等项试验,获得丰硕成果;培养名种“脐橙”、“温州密柑”等新品种,向各地推广。1958年担任黄河古道地区果树考察团团长时,曾制定出这一地区的果树发展总体规划,使这一地区后来建设成为我国多种果树大面积生产基地。根据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因素,提出长江流域发展柑橘的“两宜线”建议,后来成为建设长江柑橘带的重要依据;针对国际上柑橘分类的混乱现象,提出了新的分类学说。在柑橘研究所创建全国性的柑橘标本室和柑橘资源圃,收集到国内外柑橘材料1200余个,被列为国家果树种质资源重庆柑橘圃。

先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着有《柑橘》、《中国柑橘志》等。
--------------------------------------------------------------------
薛祀光(1900—1987),字声远,瑞安薛里人。早年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获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厦门大学教务长、武汉大学和湖北大学教授,连续从事高教事业达45年。专长国际法和民法。解放前曾为教育部的部聘教授,30年代末40年代初,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在庐山召开知名学者座谈会,都借故拒绝赴会。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聘为国际法庭顾问,在审判日本战犯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以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和教授会主席的身份,运用其在法律界的声望和影响,据理力争,迫使国民党当局释放在“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中被捕的28名地下党员和进步师生,为此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毅然离开了中山大学,返回故里。当年即受聘为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

生平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着有《法律丛书》、《管子六法》、《民法概论》等。
--------------------------------------------------------------------
金嵘轩(1887-1967),原名金桐熙,又名金嵘,浙江瑞安林垟人。幼时父母双亡,姐妹见弟六人辗转寄养于亲族家中。稍长,人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金晦。

1906年初,东渡日本求学。先在日本东京东亚日语预备学校、弘文书院,后进日本东京数学馆学习。1911年冬,因病休学,回故里休养。1913年秋,复学。翌年,进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院读书。

1921年4月,学成归国,在瑞安与同里周予同、李笠等联络青年知识分子,创立“知行社”,进行教育普及工作。不久,受聘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兼任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教职。十师并入十中后,任师范部主任,后升为校长。他主张名师兴学,培育良才。在他的提议下,学校名师云集,着名文学家朱自清就在这时到校任教。

金嵘轩笃信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鼓励学生革命。1924年秋,他毅然邀请刚从苏联归国,受中共中央指派来温发展党组织的校友谢文锦到校演讲,在广大学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当时校内文艺团体“血波社”的中坚分子金家济,深得金嵘轩的赞赏,并为他更名为“贯真”,鼓励他永远贯彻真理。是年冬,金贯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浙南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和红十三军创建人之一。

1926年冬,军阀混战,福建督军周荫人部过境,温州陷入极度混乱。当时办学经费毫无着落。金嵘轩只得以私人名义向当地银行钱庄商借,以济助教职员工解枵腹之忧,以至债台高筑,竟逾万元以上。1927年春,北伐军攻占杭州,金嵘轩再度主持温州中学,按时开学。

5月,金嵘轩调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是年冬,赴日,在日本留学生监督处任学务科科长。在日期间,他竭力主张知行合一,归国后,他一再倡导“知行务实”,“以知行图救国”。这个知行务实的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教育实践。1928年夏,金嵘轩在浙江省地方自治专修学校任教务主任,并着书立说。1930年秋,调任浙江省教育厅社教科科长。当时,省立中学负债累累,他眷念故里教育,毅然卖掉祖上留下的二百亩良田,得款八千余枚银元,租了温州中学的校债。他的重才逾惜宝,兴学雅挥金的壮举,至今传为美谈。

1935年初至1939年夏,金峻轩先后在南京正中书局编辑部、江苏省立镇江中学、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浙江省立温州师范学校任职。1939年秋,他根据抗日战争的形势深入永嘉山区,创办永嘉县私立济时中学,任校长。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他以“适应时代,实施乡村中学教育,养成能改造中国社会,促进民族文化之健全青年为宗旨”,规定校训为:“整——一起振作精神;齐——全体团结一致;勤——大家为公努力;朴——随处实事求是”。济时中学办学之风格,深受社会赞扬,称为“奋铎济时,典型常在”。

1945年8月,金峰轩出任瑞安中学校长。1946年夏,温州中学校长朱一青辞职。校长继任人选虚悬甚久。省教育厅邀金嵘轩出任,而他因种种原因,未予答应。8月18日,留校学生派代表访问金嵘轩,面致欢迎之意。并在《浙瓯日报》发表文告,要求金先生来继任校长。温州专科以上学生联谊会亦派代表前往瑞安促驾。温州各界人士亦盼金嵘轩出任。《浙瓯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敦促金嵘轩先生》。盛情难却,年已六旬的金嵘轩走马上任。着名学者沈炼之、陈铎民等随之辞去大学教职,应聘到温州中学任教。

金嵘轩第三次出任温州中学校长,时值国内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学生的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而国民党反动派则密令金嵘轩协助镇压。他毅然对参加地下党活动的学生说:“你们走的路,若认为对,应该坚持走下去。”当时,地下党支部曾刊出《温中导报》,他欣然亲笔写了刊头。1948年上半年,温州中学、欧海中学、永嘉中学的学生联合编辑了“五卅”纪念画刊,揭露国民党假民主、真独裁的暴行,轰动了全市。国民党当局密令学校“研究共产党分子活动”。金嵘轩一面向当局周旋敷衍,一面向学生出示“密令”,嘱咐进步学生要多加小心。同年夏,省教育厅责令金峰轩密报进步学生名单,他不仅顶住不报,而且提出辞职。师生们闻讯,校园内外掀起了一场挽留金校长的群众性活动。翌年初,几位进步学生突遭国民党特务造捕,他多方营救,保释出狱。1949年5月,温州和平解放前夕,国民党二○○师师长、温州行政督察专员叶芳曾为率部起义事夜访金嵘轩。金嵘轩鼓励他,“你们所举大事,正合人民期望,实在是地方之福。”

新中国成立后,金嵘轩为温州中学校长。1956年1月,温州人民推选他任副市长。先后兼任温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温州师范专科学校首任校长,当选为浙江省第一届人大代表,温州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二、三届常务委员,民盟温州市委主任委员,民盟省委副主任委员。

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沉重地打击了他。他曾发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感慨。1967年4月,病重,10月9日与世长辞。对于他的逝世。后学者无不深表哀悼。正如他的学生,历史学家夏鼐在挽联中所表达的:“绛帐追思,春草池塘犹昨梦;素帷遥奠,燕山瓯水共含悲。”在台湾的门生故旧闻耗深为悲动,齐聚台北市善导寺举行追悼会,隔海遥致哀思。在温州中学和他的家乡,为他塑像立碑建馆。

I. 瑞安有哪些名人

瑞安是名人荟萃之地,文化之邦。自古民间传说“瑞安出才子”。据统计,自隋朝以来,历代进士307位,其中状元三位。历代名人有汉朝的蔡敬则。特别是自宋以来,学人蔚起,人才辈出。号称“元丰太学永嘉九先生”的许景衡和周行己,他们传播程朱理学,开学术研究之风。而后陈傅良进一步发展永嘉学派学说,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还有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名动京师的着名学者林石,“嘉熙四谏”之一的着名诗人曹豳等。元末明初,瑞安出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家高则诚,撰写了《琵琶记》,奠定了南戏的基础,因而赢得了“南戏鼻祖”之美誉。明代有着名书法家姜立纲,被瑞安人誉为四贤之一的卓敬、书画家任道逊、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的林增志。清代孙诒让、孙衣言父子治学名震遐迩。还有一大批文人学者孙希旦、黄体芳等。近代,革命家有蔡华、蔡雄、林去病等英雄人物;教育家有金嵘轩;实业家李毓蒙开温州机器制造之先河;吴百亨,创擒雕牌炼乳。现代着名学者有着名的历史学家周予同、水生生物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禅等等。他们都为祖国的历史文化有过卓越的贡献,在瑞安大地上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自南朝至今,历代许多文人骚客来瑞。风流太守谢灵运数次游览仙岩,写下了“谁知苍莽千峰外,尚有仙山一点青”名句。南朝齐梁间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隐居瑞安陶山,有楹联为证:“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理学大师朱嘉曾游仙岩,会陈傅良,并手书“开天气象”匾仍悬挂在圣寿禅寺的山门上。着名爱国诗人陆游经过瑞安写下着名诗篇《过瑞安江》。还有方干、王十朋、陈昌时、俞樾、余绍宋等等文人学者都留下了不朽佳作。近代的朱自清因梅雨潭的绿而陶醉,洋洋洒洒写下了名篇《绿》,也令世人陶醉。郭沫若慕名专程来到玉海楼,所以才有了他对孙氏精辟的阐述,玉海楼里才能寻觅到他许多墨宝。这些历代名人来瑞,使古城瑞安添色不少。蔡敬则、许景衡、陈傅良、王执中、叶适、高明、卓敬、姜立纲、孙诒让、陈虬。分别是瑞安历史上着名的永嘉学派学者、南戏鼻祖、创甲骨文先学者等。
#2

江山代有人材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飞云江畔这片古老的土地被人们誉为“东南小邹鲁”,有宋以来,学人蔚起,书声比户,人才辈出。开“永嘉学派”先声的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经学大师孙诒让、历史学家周予同、水生物学家伍献文、报坛泰斗赵超构、国旗设计者曾联松、体坛名将夏煊泽、周小菁、文艺界明星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姜嘉锵、陶慧敏等,为瑞安谱写了灿烂的人文篇章。

陈傅良 字君举,号止斋,今瑞安塘下镇凤山村人。他是南宋着名学者,其高风亮节,学术成就,甚为时人和后世的尊崇和敬仰...... 叶 适 字正则,号水心,出生于瑞安县城。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永嘉学派学说的集大成者......

高则诚 生于1305年,原名明,号则诚,又号菜根道人,瑞安阁巷人。在他任官期间,经常为人民着想,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孙诒让 又名德涵,字仲容(一作仲颂),晚号籀顷,浙江瑞安人。孙诒让是我国近代着名的一代经师,由于他的学术研究极为朴实......

陈 虬 原名国珍,字志三,号蛰庐,瑞安人,祖籍乐清,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改良主义思想家...... 伍献文 1900年2月15曰生于瑞安南岸屿头村。是我国优秀的教育学家和水生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着有《中国的比目鱼》......

李毓蒙 瑞安东山人,二十岁时兑一架曰本进口的弹花机产生极大兴趣,后来自己发明了一部新颖的弹花机...... 曾联松 原籍瑞安,生于1917年。1938年参加中国==,积极从事地下活动。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

黄宗江 系中国电影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其祖籍瑞安,被誉为南开中学继曹禺之后男扮女装的最佳演员...... 黄宗洛 是艺坛黄氏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1926年出生。是影视戏三栖表演艺术家。自称为“七十二变”,欲与孙大圣争高低......

陶慧敏 瑞安籍影视明星里最年轻的一位要数陶慧敏,她原为瑞安市越剧团演员,后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任演员,现为...... 姜嘉锵 男高音歌唱家,1935年出生在瑞安城关。供职于中央民族乐团。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黄宗英 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际笔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五届名誉理事.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43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82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8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29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1006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12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327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98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803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