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装分类 » 男装在日本怎么说

男装在日本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22-05-03 18:28:26

‘壹’ 日本知名男装品牌

蒙力登

‘贰’ 日本服装品牌有哪些

日本服装品牌有美津浓、亚瑟士、鬼冢虎、尤尼克斯、nikko。

1、美津浓

美津浓(Mizuno),为日本美津浓株式会社于1906年创立的运动品牌、服装和鞋类生产商。MIZUNO的产品种类齐全,覆盖几乎全部主要运动项目。

2、亚瑟士

Asics(亚瑟士)为日本鬼冢喜八郎创立的运动品牌,ASICS译自拉丁格言“ 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 ”, 意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

3、鬼冢虎

鬼冢虎为鬼冢喜八郎开创的一个日本运动品牌。1949年,鬼冢喜八郎先生在日本神户创立了ASICS的前身——ONITSUKA TIGER公司(鬼冢株式会社),专门研发、生产迎合运动员需求的专业运动鞋。

4、尤尼克斯

1946年 米山丰成立了 Yoneyama 公司,初期生产钓鱼网与木制漂流物。1957年 公司转向生产高尔夫球、网球及羽毛球产品。现经营范围为运动用品。

5、nikko

NIKKO日高高级运动及旅游用品成立于1981年,以背囊、书包为主导产品,现经营范围为运动及旅游用品。

‘叁’ 日本男装原型有几代

七代
进入了21世纪,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推出第七代文化式原型,我们称其为新式原型,它是第六代文化式原型(旧式原型)的继续和完善。日本男装原型到21世纪,已经有了七代。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前后出了两版文化式原型,一版比一版进步。

‘肆’ 日本历代民族服装分别叫什么,大致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奈良时代: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使之制度化的,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总体而言,奈良时代的服装色彩还是较为简单的。
平安时代:到了平安时代(九世纪以后),由于国风的盛行,日本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其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和“十二单”。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从这里也可略窥日本人的审美观,既喜欢抽象化的美,又喜欢真实细致地反映自然世界的美感。
镰仓时代:由于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终于衰退。镰仓时期,相对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装上。当时,元朝统一中国,并连续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便于战争,服装又回复朴素,宽袖又变回窄袖。
室町时代:室町时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纹(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纹,估计家纹数目超过二万种),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而女装则更朝简单化发展。
桃山时代: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十六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讲究不同场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现了参加婚宴、茶会时穿的“访问装”和参加各种庆典、成人节、宴会、相亲时穿的“留袖装”。女子流行穿着小袖:虽然美丽,但比起唐衣之类,还是简陋。这一时期,带有鲜明民间性的“能乐”逐渐成型,绮丽豪华的“能”装束出现。此时,公卿的服装没有大的改变,基本是平安时代宫廷服装的延续,而公卿与武家的最终融合是在明治时期,那是后话。
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时期,其时,男装、女装虽有变化,如女装的小袖形状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次之,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现在今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续了江户时代服装特式。

那么您说的少年阴阳师里的服装的话,昌浩他们穿的就是狩衣,彰子穿的就是十二单了。

‘伍’ 服装日语到底应该怎么学

每天上班有时间就学,看见什么就问,就想这个日语怎么说。下班再接续学,不出三个月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很厉害了。
给你个日语词汇网址,看看对你能否有帮助:http://bbs.taisha.org/archiver/tid-495834.html

提供“服装日语词汇汇总”信息,实时更新“服装日语词汇汇总”最新动态,以下是内容索引:一、工具类尺子物差し(ものさし)裁缝剪
服装日语词典:

参考资料:http://hi..com/dongshuipei1
下面是我前几天的答案:
针织:ニット(横机类)、カットソー(圆机类)
梭织:布帛(ふはく)
纸样 パターン
样品 サンプル
颜色 カラー
打样 マス
胸围 バスト
腰围 ウエスト
臀围 ヒップ
裤子 パンツ
衬衫 シャツ
上衣 ジャケット
裙子 スカート
上裆 股上
下裆 股下
横裆 渡リ/ワタリ
膝围 膝巾
下摆 裾巾
门襟 前立て
衬里 裏地
袖口 カフス
衣袋 ポケット
腰耳 ループ
铆钉 リベット
插标 ビスネーム
拉链 ファスナー
纽扣 ボタン
皮带,带子,腰带 ベルト
印花 プリント
灰色 ゲレー
粉色 ビンク
米色 ベージュ
紫色 パープル
绿色 グリーン
藏青 コン
蓝色 ブルー
制造商 メーカー
预约 アポイント
日程 スケジュール
传真 ファクス
电传 テレックス
商标,牌子 ブランド
交货期 纳期
期限 デッドラトン
批量 ロット
消耗 ロス/损耗
执照 ライセンシー
试销 テストセール
批样 ロットサンプル
报价 オファー
取消 キャンセル
出口报单 マークシート
唛头 ケースマーク
装箱单 パッキングリスト
佣金,手续费 コミッション
货柜,集装箱 コンテナ
查询,索赔 クレーム
商标 ネーム
吊牌,标签 下げ札
尺寸 サイズ
水洗 水洗い
石头洗 ストーン ウォッシュ
砂洗 サンド ウォッシュ
化学洗 ケミカル ウォッシュ
硝素洗 バイォ ウォッシュ
漂白 ブリーチ
来料加工 原材料持ち込み加工
来样加工 サンプル持ち込み加工
尺码搭配 サイズ别アソット

布宽 生地巾 fabric width
单幅 シングル巾 single width
双幅 ダブル巾 double width
丹尼尔 デニール denier
提花 ジャカード jacquard
条纹 ストライプ stripe
条格花纹 チェック check/plaid
多臂花式织 ドビー dobby
丝,真丝 シルク silk
平纹织布 ローン plain
密织平纹 ブロード broad cloth
彩色格子布 ギンガムチェック gingham check
斜纹劳动布 ダンガリー ngaree
牛津布 オックスフォード oxford
斜纹布 ツイル twill
牛仔布 デニム denim/jean
丝光卡其军服布 チノクロス chino cloth
双绉布 デシン crepe de cine
乔其布 ジョーゼット georgette
缎纹布 サテン satin
缎背绉 バックサテン satin-back crepe 凹凸组织 ピケ pique
棉绒 ベっちん cotton velvet
灯心绒 コーデュロイ corroy
丝绒,天鹅绒 ベルベット velvet
哔叽呢 サージ serge
华达呢 ギャバジン gaberdine
苏格兰格子 タータンチェック tartan check
小方格子花纹 グレンチェック gien check
粗呢,粗花呢 ツィード tweed
纬呢斯缎纹 ベネシャン venetian
法兰绒 フラノ fiannel
麦尔登呢 メルトン melton
柳条绉 ようりゅう crepe
泡泡布 サッカー sucker
马德拉斯条子细布 マドラスチェック madras check
茧绸,山东府绸 シルクポンジー silk pongee
花塔夫 タフタ taffeta
人造短纤维 スバンレーョン spun rayon
毛毡,毡合织物 フェルト felted fabric
植绒印花 フロッキー加工 flock printing
半透明处理,烂花处理,乳白处理 オバール加工 opal printing
凹凸扎花,拷花处理 エンボス加工 emboss finish
桃皮起毛处理 ビーチスキン加工 peach-skin finish
上胶涂布 コーティング coating
双面布 グブルフェース double faced fabric
针织布 ニット生地 knitted fabric
单面针织布 シングルジャージー single jersey
双面针织布 ダブルジャージー double jersey
平针织布 天竺ニット生地 plain knitting fabric
双罗纹织布,棉毛 スムース double rib
罗纹织 リブ rib
毛巾布,起毛毛圈布 テリー terry
丝绒 ベロアー velour
绒头纱布 バイルクロス pile cloth

しんしふく【绅士服】 男装
ふじんふく【妇人服】 女装
こどもふく【子供服】 童装
ベビーふく【ベビー服】 幼儿服装
セーラーふく【セーラー服】 水手服
はくい【白衣】 护士服
せいふく【制服】 制服
しゅうじんふく【囚人服】 囚衣
和服(わふく) 和服
洋服(ようふく) 西服
コート 大衣
ハーフコート 中大衣
スリー .ピース 上装,马夹,西服成套的西服
レインコート 雨衣
ジャンパー/ブルゾン 茄克
ブレザー 短上衣
スーツ 西服
ワンピース 连衣裙
ツーピース 套裙
セーター 毛衣
カーディガン 対襟儿毛衣
ポロシャツ 短袖衫
チョッキ 背心儿
ワイシャツ 衬衫
ブラウス 罩衫
アロハシャツ 夏威夷衫
Tシャツ T恤
タンクトップ 无袖衫
チャイナドレス 旗袍儿
ウェディングドレス 婚礼服
イブニングドレス 晩礼服
モーニング 礼服
タキシード 无尾夜常礼服
燕尾服(えんびふく) 燕尾服
カクテルドレス 燕尾服
ドレス 妇女礼服
ベスト 汗衫、马甲、背心
キュロット 裙裤
ユニホーム 制服、运动服
ユニフォーム 制服、运动服
军服(ぐんぷく) 军装
アンサンブル 成套服装
カジュアルダウエア 便服
事务服 职员装
カーゴパンツ 水手短裤
ポルシャツ 马球衫
ナースワエア 护士服圆煲隆
スリップ 妇女长衬裙
ハイネック 高领口衣服
タイトスカート 紧身裙
スラックス 西装裤
ズボン 裤子
ジーンズ 牛仔裤
たんぱん(短パン) 短裤
ショートパンツ 短裤
スカート 裙子
キュロット 裙裤
ミニ(スカート) 迷你裙
プリーツ(スカート) 褶裙
カーデイガン (对襟)羊毛衫
寝间着(ねまき) 睡衣
雨着(あまぎ) 雨衣
水着(みずぎ) 游泳衣
ウール 纯毛
化繊(かせん) 化纤
レーヨン 粘胶纤维
ポリエステル 聚脂
メリヤス 针织品
サージ 哗叽
ビロード 天鹅绒
ジャージー 平针毛料
ナイロン 尼龙

1回答者: hl000456 - 八级

‘陆’ 男装的英语怎么写

men's clothing

男装

例句:

1、The company is closing out their entire supply of men's clothing.

这家公司正在削价出售所有男装。

2、She "appropriated" men's clothing of her day, including sports jackets, turning them into functional feminine clothes.

而香奈儿的目标则是让衣服在保持女性化的同时变得休闲而舒适。

3、What is the latest trend in men's clothing?

男装的最新流行趋势是什麽?

重点词汇:clothing

n.服装;衣服;[航]帆装

v.覆盖(clothe的现在分词);给…提供衣服

记忆技巧:cloth 布 + ing 与行为有关的物品 → 衣服

(6)男装在日本怎么说扩展阅读:

women's dress

女装

例句:

1、Analysis and Probe on the Body Piece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Women's Dress

高级女装衣身结构分析与探索

2、Approaches to Building Strong Brands of Hangzhou Women's Dress

杭州女装创建强势品牌的探讨

3、Study on latest cultural prototype of Japanese women's dress

对最新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的研究

重点词汇:dress

n.衣服;礼服;连衣裙;装饰

vt.& vi.打扮;穿着;给…穿衣

adj.连衣裙的;须穿礼服的;适合于正式场合的;办公时(或半正式场合)穿戴的

vt.给…穿衣;给…提供衣服;装潢,装饰或装点;排成列

vi.穿衣;排列整齐

‘柒’ 日语,【男装区】【女装区】怎么说【这里是男装区,那边是女装区】

一般不说区,而是:売り场(うりば)

其实就说”こちらはだんそう(男装)売り场、そちらはじょそう(女装)売り场” 就行了。

你要非说区,就用”エリア”好了,
だんそうエリア、じょそうエリア。

不过看你骂人词汇这么多,应该不用我教

‘捌’ 日本古代服装种类

和服的历史
衣食住行,是老祖宗们最为重视的问题。其中“衣”更是人类与禽兽区别、防寒御害的重要工具,不过随着文明的发展,它的美化功能被大大地强调起来,时至今日,一件做工精巧的旗袍,一套新发布的法国女装,无不被人做为艺术品看待。然而,若论当今世界最精致的民族服装,则非和服莫属。

十二单
提起和服,首先要说源流(历史传承)。
从神治时代起,日本的服装文化始终带着鲜明的“外来”印记。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服装的形式,还体现在衣料的织造技术上。
从应神天皇的时代起,日本与韩国、中国交往密切,为文化的传输带来有利条件。推古天皇甚至模仿隋的服装,制定了冠服和朝服。到了奈良时代,模仿唐朝的服装和穿戴方式成为时尚,然而,物极必反,随着时间推移,更具个性和魅力的服装时代来临了。这就是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也是日本的“国风时代”,她是在全盘消化唐的文化后,以大学毕业生之姿堂堂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服装也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和“十二单”。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从这里也可略窥日本人的审美观,既喜欢抽象化的美,又喜欢真实细致地反映自然世界的美感
由于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终于衰退。镰仓和室町幕府时期,相对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装上。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女装变的简单。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女子流行穿着小袖,虽然美丽,但比起唐衣之类,还是简陋。这一时期,带有鲜明民间性的“能乐”逐渐成型,绮丽豪华的“能”装束出现。此时,公卿的服装没有大的改变,基本是平安时代宫廷服装的延续,而公卿与武家的最终融合是在明治时期,那是后话
江户幕府时期,男装、女装虽有变化,比如女装的小袖形状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次之),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和服源流*
从应神天皇统治时代起,日本与韩国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使大量的锦、绫、绢、罗等高级丝织品源源不断的运进国内。丝织品传入的同时也将丝织技术带了进来,从此丝织技术在日本开始发展。
推古天皇十一年十二月,宫廷制定冠服和朝服制度,模仿中国隋代的服装制度。服装为立领、右衽、筒袖衣,下穿白裤、系带并垂结于前。面料选用粗厚棉绸,以服色区别等第贵贱。即大·德位服紫、大·小德位服青、大·小礼服赤、大·小信服黄、大·小义服白、大·小智服黑,并以青象征木、以赤象征火、以黄象征土、以白象征金、以黑象征水,再以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之色结合五伦之说,五伦中以德为先。裤是用白色粗厚棉布,腰带用倭文布。
天武天皇十年开始,日本人开始使用革带。正式场合穿有栏服,系长带,上衣的衣腋合缝,下摆开横衩,前襟系带从右边垂下长长的结。非正式场合的简便服装为无栏短带,开腋,下摆无横衩,襟带也颇短。
从持统天皇四年开始,高官冬穿绫绸夏穿罗,绫罗地上以团窠图案作为装饰。窠是鸟巢之意,形如涡状。色彩也根据官位来选定,从粉红、黑紫、紫红、深绿、深蓝到浅蓝色,平民服装为黄色,奴仆为黑色。
奈良时代(710-780年)日本受到中国唐朝文化的广泛影响,服装中出现了男着女装和女着男装的社会风习。
奈良时代的织物种类很多,有绫、锦、罗、纱、绸、绢、绮、布等。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鹿胎绞
平安时代(794-1192年)在日本史上又称"国风时代",它是指在消化唐朝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独具大和民族风格的新文化。这时期服装工艺发达,装饰趋向华丽,是日本服装史上的"贵族时代"。平安时代的宫廷服装成了后来廷喜式的基础

平安时代的盛装包括唐衣、表着、圭、细长、壶装束、单衣、裳、裤等。唐衣是指衣长和袖长较短的直领衣,后来唐衣又称作禁色,规定、绯色锦绫唐衣没有得到特许不能随便穿着。
表着是一种与今天的和服相类似的服装。
圭,是多层衣,层数不限,根据《荣华物语》载,多则达18-20层。小圭是套在表着外面的一种轻薄透明的服装,这种衣服选用的颜色与表着不同,而通过小、轻薄的质地约略能透出些表着的颜色,非常漂亮,这不失为近代日本和服的一种特色。
细长穿在小圭的上面,看起来细长的服装,质地和纹样没有特别的规定。
壶装束,指戴市女笠,着圭,是女子外出远门时穿的服装。
单衣,尤其是装饰性很强的"十二单"也是这个时期中重要的服装式样,它是宫中女官穿着的服装。十二单不是指十二层单衣,而是指单衣上面叠十二层圭的装饰性服装。
镰仓幕府(1192-1333年)是日本史上第一个武士政权,这个时期的武士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至明治时代,日本的和服基本定型。

和服源流
传说中日本神治时代有位依邪那歧命神,他在举行祓除(用斋戒沐浴等方法初灾求福)之事时,常常脱去上衣、袴、带,裸露身体。据后人考证,传说中描述的神治时代相当于日本的原始社会时期,那个时代日本人生活的遗址现已发现数千处,其分布区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几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会的日本人以群体方式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和采集(不要总是想到帝国时代去)。也许就是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开始了用动物的皮毛或者树叶加工御寒,走出了裸露的时代

绳文人像
在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日本新石器时代,相当于前800—前500年)和弥生式文化时代(日本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相当于前300—300年),日本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服装式样。一种是套头式圆领衫,造型类似于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用左衽,领尖至腰间,等距两初用细绳系结扣接,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以上。与上衣配套的还有袴、领巾、于须比。
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于上衣内的一种裆布,但是这里的袴是指有腿部连接的类似于裤子的下装。男子有一种称为裳的缠腰,缠腰绕系于上衣,由于系结出现褶裥,使服装产生了一些变化。女子大都穿裳,与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裳长及地,形式与今天朝鲜妇女裙“其玛”颇为相似
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搭挂的形式不限,通常是又个人的爱好决定的。在生产劳动中领巾还时常被用作挽系长袖的带子,或者作替代包袱布之用。在别离的场合,人们挥动着领巾,以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与后来明治时代流行的以挥舞手帕表示告别的作用是一样的。,
于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蒙在头晌垂绕至腰间。古代日本妇女忌讳被男子窥容,所以用于须比蒙面。
据《古事记》、《日本书纪》、《植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式文化时代后期和弥生式文化时代的服装已经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纤维材料制作,带子是选用倭文布。服装材料的出现笼罩着神话的光晕,如天日鹫神裁楮织布、日长白羽神自创麻布以利民用。
染色在当时已经比较普遍,据《应神记》载景行天皇时,平民已经知道用茜草染红、靛蓝染青、荩草染黄、橡果染果黑、紫根染紫。染织品大多无纹,偶有一些印纹,一般都是直接利用树叶花草擦印完成的。所用的植物有月草、燕子草、榛、山蓝、忍冬等。

日本从奈良时代前期开始就从大唐不断输入文化,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的各方面资讯,当然日常生活中的“服装”也受到唐代的深远影响,而当时代由奈良时代踏入平安时代后,后将服装再加以改良,所以行成了所谓的平安宫廷装束

平安时代的装束极具有古典以及艺术的价值,即时到了今日,皇室的重要活动中仍然穿着平安装束,而其影响也不仅止于皇室,以至于民俗祭典,以及神道等等。

平安装束的种类
E
男子装束 女子装束
束带 细长
衣冠 衵
直衣 生绢
狩衣 小桂
水干 十二单(正式装束)

和服的纹所

纹所又称纹章,是和服上表示一个家族或家庭的标志。有时这一纹所所标志的范围可扩大到一个神社、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一家公司等,总之是一个团体的集体的标志。

纹所的外形以圆形为多,也有多边形。圆纹中有太轮、中轮、细轮、丝轮、二重轮、胧轮、洲浜轮、窠轮、雪轮、竹轮、菊轮、藤轮等;多边形也有多种,日本人称其为角纹,有平角、隅立角、的角、垂角、太夫角等。纹章中纹样最多的是植物纹,也有器物纹、动物纹、建筑纹、自然纹、几何纹等。

纹所的起源是平安时代,公家之间的区别在于牛车上的标记,而武家之间的标记是两家对阵时的军旗。战国时代,根据武功下赐,少数人获得了一个家族的姓或荣誉,于是就出现了家族的纹所,这种纹所是荣誉的象征,可以继承。到后来,它成为公务、社交中的必要标志,人们可以一看纹章就明白对方的身份。

纹所大多出现在礼服上。首先是在留袖上,即在总体无花纹、只是裾模样的留袖上饰以纹所。无地裾模样纹所作为女性的礼服出现在江户时代享保前后,并逐渐成为现代女子的正式礼服。和服是原来振袖的总模样,在江户幕府时代的接见令中,总模样只留下了裾模样或里模样,图案位置很低,上部大部分空地无纹,十分单调,此时在此处加上精致的纹所,则显得设计非常高雅,而且有意义。这裾模样加纹所就是今日的留袖。有纹所的留袖格调特别高雅,有一种历史的美。此后纹所大量的产生了。

所有纹所中最为难忘的是镰仓时代的“菊花御纹章”,当时的后鸟羽上皇特别喜欢菊花,不仅在衣服、车舆上,而且还在太刀上装饰菊纹,名为“菊作的太刀”,后鸟羽上皇是日本有名的多才多艺的人物,写有不少诗歌。名刀“菊一文字则宗”是上皇请当时的名刀工备前则宗所铸,刀上锻有菊纹,故名。上皇对菊的爱好被后世的天皇所沿袭,因此菊纹成为天皇家家纹。到明治二年布告天下,以十六重瓣的菊花作为皇室的纹章。在日本,人们自古就非常喜欢野菊,据说这是一千年前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但真正的观赏菊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

到目前为止,纹章之数大约为四百种左右,而经分化以后,则达七千至八千余种,如光是梅花的纹章就有九十多种,一个家族原先只有一个纹章,但当家族分支后,纹章就会进行适当的变化、在家族中被赐的纹章就可能与原来的有所不同,纹章的数量就大大扩充了。

江户时代是纹服的流行时期,这在吉原游里的歌舞伎役者的服饰上可以看出。纹章的制作方法也有不少。一是织的,称为纹付羽织,羽服是从道服和胴服中发展起来的,在江户时期女性是禁止穿纹付羽织的,女羽织的流行是在明治以后,一般是黑色地上织白色的羽织,男纹付羽织一般是用黑地拔染,所以称为拔染纹,一般又分成阴文和阳文。此外还有用刺绣和贴绣而成的缝纹和切付纹,以绞颉工艺完成的纹章成为鹿子纹。

纹服中所用纹章的个数一般为五纹、三纹,或一纹三种,五纹是最正式的礼服所用的,背部中央一个,两袖后边与前边两胸各一个,共五个,在黑留袖、振袖、黑羽织等和服上所用;三纹是背后一个,后袖两个,一般不是黑色的男女和服都用三纹;一纹最少,是最为简略的和服所用的。

纹章的大小从明治到二战前一般男服为一寸一分,女服为七分到八分五厘,现在男服一般为九分到一寸(3.5—3.8厘米),女服为五分五厘到六分(2.6—2.8厘米)。

水干

水干与狩衣同源,最早是平民的日常着装。

与狩衣的式样不同,水干在前、后身的缝合、连接处,都以“菊缀”进行加固;另外,水干没有狩衣的颈扣(とんぼ),而是以细带接系领口。

随着时代的推移,水干逐渐成为武家及一部分公家的日常服装,并很快成为了礼服的一种。现在,女性神职人员有时也穿着没有菊缀的水干。

水干的穿着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像穿狩衣一样,只系颈扣不系带子;另外一种则是将领口内折成为V字型,把领口的长带自右肩向后绕,经左胁拉到胸前与胸带相结——这种情况下,要将后裾塞入裙袴(水干的裙袴被称为水干袴)中。不过,按照高仓流的穿法,后裾是不需要塞入袴中的;现在的女性神职人员所使用的穿着方法也是这样。

冠帽方面,五品以上的官员配戴乌帽子,六位以下则用风折乌帽子。

此外,水干也是平安和镰仓时代的平民服装。在大部分绘卷中,平民穿着的水干上,菊缀通常会被省略;而下级武士所着的水干上,菊缀却比较清晰。

后来,由于公家也开始穿着水干,因此便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服制规定。

对于摄家而言,必须使用V字垂领的穿着方法。而庶民则不能这样着装——特别是与上级人士见面时,穿着方法被视为一种身份和等级的象。

地位低于摄家的清华家也是不系菊缀和扎袖的——这同样是为了强调与贫民之间的区别。反过来说,一般的平民在穿着水干时,都是要系菊缀和扎袖的。

不过,在镰仓时代也有“卫府官人、检非违使使用菊缀”的记录,不过由于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据,这也只能算是一种臆测了。

公武的装束

镰仓幕府(1192——1333年)是日本史上第一个武士政权,这个时期的武士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

武士服最初与水干相仿,但是很快被直垂取代了,并且流行戴侍乌帽子。这种装束不久后为民间男子所效仿,并得到了普及。

直垂是一种上衣下裙式服装,上衣交领,三角形广袖,胸前系带。袴的式样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穿括袴,后期穿切袴。直垂的材料和纹样选用另有特殊的规定。

公卿的服装大致延续上个时代的形制。女子的服装由于武家提倡简易的生活,已经废除了原来繁缛的着装制度。

从战国时代开始到应仁之乱,公卿的服装保持原来的形制。室町幕府(1338——1573年)武家的服装除了继续沿用直垂外,还增加了布衣、大纹。大纹是用家族纹章装饰在胸前、两臂,并在背袴上染以大花纹的服装,式样像直垂。此外还新出现了素袄,素袄是下等武士的服装,它的形制是从大纹发展而来的,有胸带、菊坠,但没有像直垂和大纹那样的筒状织物带,而是采用了革带。并且素袄无衬里、无纹、少有装饰,因此后世的人们常常将素袄与布衣混淆。

应仁之乱以后,服装更趋简化。女官使用圭被限定在五层以内,称为五衣。并按表着、五衣、打衣、单衣的顺序穿着,废除了裳的小腰。将取名为悬带的带子挂在大腰,从肩开始折回前面打结。平常服装为白色小袖和绯袴,或不穿裙,代之以细带。此外还出现了被衣,用于婚礼和外出时穿着。

典型的武家服装有十德,十德以四幅织物缝合,饰以菊坠,穿短裙,加上小袖作为内衣。这种装束可发展成为后来的羽织。直垂、大纹和袴的尺寸变长,短袴不再出现在正式的礼仪场合。永正年间开始,肩衣成为主要的便礼服,这是在模仿中世纪武士用的手无、阵羽织的基础上,产生的断袖直垂式服装。

束带(朝服)

束带在日本的服制中被称为“朝服”,即官员的制服。随着时代的变迁,束带的式样渐渐向宽大舒适的日本国风化方向转变。不过裤状的下袴和革制腰带则还残留着唐风的痕迹。

作为正式礼服,文官穿着的束带叫做“缝腋(ほうえき)袍”,而武官的束带则称“阙腋(けってき)袍”——这种侧袖与衣身不相缝合的束带是为了便于活动特别设计的——不过三位以上的武官也穿着缝腋袍。在穿着正装束带时,武官和中务省的官人,以及得到敕许、位在参议以上的公卿,都需要佩带刀剑。因此,腰间要系上名为“平绪”的细长腰带。

穿着束带时,在内衣外面要披上单(ひとえ),下身穿上红色的大口袴和表袴(うえのはかま),上身再穿上“衵(あこめ)”,下袭,之后套上长裾,最后穿上外袍。另外,腰间要以上饰玉石、名为“石带”的皮带加以固定——总地来说,穿着方法是非常复杂的。袍的色彩按位阶的划分有所不同,因此正式的袍服又被称为“位袍”。武官的阙腋袍又叫做“袄”,所以也称“位袄(いおう)”。而不辨官位、任意选色的直衣则叫做“杂袍”。

官员们在入朝时,怀中需放置桧扇和贴纸;手持象征威仪的笏板;腰间挂着“鱼袋(ぎょたい)”。在我国唐朝,鱼袋是进入宫城的资格凭证;传入日本后,金鱼袋为公卿所佩,银鱼袋则被殿上人使用。

在单外、下袭内里,要穿着红色小葵纹绫(里侧为平绢)制成的衵。此外,“下袭”后面原本有很长的“裾”,但是由于穿着时极其复杂,所以渐渐演变为只有皇室使用;而其他官员所着的下袭则与“裾”分离,将“裾”的部分加上绳带,另外系在腰间,这称为“别裾”。由于“裾”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多次加长。现在,通过对官员着“裾”长度的分辨,我们便可判断出其所处的历史时代。

才着是刚到脚跟的“短裾”。平成登基礼时,天皇和东宫以外的皇族都穿着才着的束带。

夏天时,公卿和敕许着用禁色的官员使用的下袭为苏芳色、菱纹样(亲王、摄关为竖菱,其他官员用横菱),无织里;其余官员则用二蓝色、无文、无织里的下袭。

由于束带本来是入宫参见时的礼服,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所以只有在盛大的礼仪场合才能着用。不过掌权者、得势的藏人以及太政官的官员却一直坚持着穿着束带参内的习俗。纯中国式的“礼服”(在即位礼时使用)于明治时代被废止以后,束带便成为登基典礼和皇室大婚时必着的正装。因此,今天只能在“葵祭”、“石清水祭”等古老的祭典中才能见到束带。

在公事以外的仪式、参拜神社、为皇舆开道和骑马时穿着束带,下身可只穿形如指贯的裙袴,称为“布袴”。此时所佩的刀剑不用正装时的“饰太刀”或其代用品“细太刀”;而用“无文丸鞆太刀”或“野太刀”。

官 服

文武天皇大宝元年的《大宝令》规定,官服分亲王四等、诸王十四等、诸臣三十等。各等级又有详细的划分。

朝服,上衣之色亲王黑紫;诸王的正、从一位黑紫,正、从二、三位赤紫,正、从四、五位也是赤紫;诸臣的正、从一位是黑紫,正、从二、三位是赤紫,正、从四位上下是深绯,正、从五位上下是浅绯,正、从六位上下是深绿,正、从七位上下是浅绿,正、从八位上下是深蓝色;大、小新任官员上下是浅蓝色;无品官员穿黄色衣。文官和武官的区别是文官有栏,武官无栏。

礼服,大宝二年开始,在一些特别重大的仪式上又制定出了相应的礼服,这些礼服的形制后来一直被后世所沿用。礼服包括玉冠、长袖衣、袴、褶、带、绶、玉佩、沓、持笏,这里的褶类似于裙围,沓类似于鞋,袴类似于裙子,但下半截裁至膝。衣、褶的色彩按照等级,亲王、诸王一品衣深紫,褶为深绿色;二品至五品穿浅紫色袍,其他同前;诸臣的礼服一品深紫,二、三品浅紫,四品深绯、五品浅绯,褶所有的都是用深蓝色纱,六品以下无礼服。武官的礼服,五品戴冠、缨,浅红色袍,白袴,金银饰腰带;卫士穿衫,白布袴,白布带,绑腿,佩刀。圣德天皇四年又出现了御礼服。

女官服,根据“养老令”规定,内亲王一品至四品可以穿礼服。女王一品穿深紫大袖上衣,浅绿褶,长裙为深红色、深紫色、浅紫色、绿色竖条纹缬类织物制成,带为深红色和深紫色的印花条纹带;女王二品至五品,衣浅紫,其他同前。内命妇一品穿深紫色衣,浅蓝色褶;二、三品衣深红、深绿、浅紫色带镶边;五品衣浅红,带是在浅色上加浅绿。朝服由筒袖衣、褶、带组成,内亲王和女王一品衣深紫,袴为深红色、浅紫色、竖条纹缬类植物制成,带为深红色、深紫色两种;女王二至五品衣浅紫,其他相同。女官二、三品袴为深红色、浅紫色、浅绿色。其他的女王二品以下的袴与此相同。女官四品衣身红,带为浅紫、深绿色;五品衣浅绯,带为浅紫,裙子同二品、三品;六品衣深绿;七品衣浅绿;八品衣身蓝。新官为浅蓝色衣,带浅绿,袴蓝色。

平民奉公办事时,男着黄衣、白袴、白带,女着蓝绿色衣,若要其他服色替代时,须配以红色袴。

狩衣

狩衣在历史上最先是以野外狩猎时所用的运动装——这样的形象登场的。由于穿着方便,又便于活动,因此一般公家平日里也喜欢穿用。后来便渐渐发展成为院参时的礼服。与此同时,狩衣的颜色也开始多样化起来。

古时的狩衣是用麻布制作的,也称作“布衣”。随着使用阶级的扩大,开始出现供公卿穿着的绫织材料,也出现了“有纹狩衣“、”无纹布衣“的称呼。狩衣与布衣不同的地方在于,狩衣有衬里(裏地)。渐渐地,衬里也随狩衣一同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美丽颜色来。

狩衣在衣袖的下方饰有“袖露”。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薄平形(34、35岁以下的年轻人使用)、厚细形、左右捻形、笼括形和嵶形。袖露的式样是以公卿位阶等级来区分的。

狩衣的穿着和搭配的裤裙都是特定的。指贯(或差袴。另外,自平安到室町时代,也用“狩袴”来称呼细身六幅指贯的袴)就是狩衣较为固定的下着搭配。进行礼祭仪式时,狩衣里还要穿着单衣(也可以用衵衣代替),但平时是可以不穿的。狩衣的色彩和纹样除了禁色(天皇的专用颜色)以外,通常可以自由选择,因此在近世便可以看到各种设计和色彩的狩衣。

本来是日常穿着的狩衣,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渐渐地公服、礼服化。江户时代狩衣作为武士礼服的出现,标志着“直垂阶级”的诞生;当时的公家也普遍穿着狩衣。而今天,狩衣则成为神社神职人员的通用服装(在这种情况下,所用的袴是差袴)。

小直衣

小直衣是中和了狩衣的简便和束带的威仪这两方面因素的产物。

这种从镰仓时代开始使用的简便袍服又叫做“有襴狩衣”。如图所示,它在通常狩衣的基础上于裙裾处田添加了襴和蚁先。

原本,为了方便脖颈转动,狩衣被设计成前、后身分离的式样;而小直衣则将前、后襴部分缝合起来,胸以上的部分则以最初计算好的形状缝制而成。

小直衣本来只有上皇、亲王、大臣和大将品阶以上的人才能穿着,其余人等不得使用。但到了江户时代,天皇也穿着小直衣,此时,它已经失去原有的象征意义了。

现在,天皇、神宫祭主(限男子),延及皇族都可以穿着小直衣。天皇在6月和12月的“节折”、宫中神宫、神社举行御奉纳和御灵代御览时使用小直衣;皇族则在修习神道时穿用。另外,出云大社的神职人员也使用小直衣。

如上所述,小直衣是上级贵族所穿着的特殊装束,所以扎袖也有特别规定的式样。扎袖的规定基本上与狩衣相同,即按照年龄大小使用相应的式样。但在现实中,使用薄平形扎袖的情况很少,一般只使用厚细形的扎袖。这大概是因为如果已位至大臣、大将,仍使用薄平形扎袖便显得不大庄重的缘故吧。因此,实际上使用薄平形扎袖的人只有年幼的亲王。

锦带

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部都要缠上一个看来既象小背包,又象中国南方妇女背小孩用的襁褓似的东西。其实,那既不是小背包,也不是襁褓,日本人把它叫做“带”。用带系身可以不让和服送展,显出形体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装饰,使艳丽的和服更加多彩。

据考证,古代日本“纽”与“带”系法和代表的意义各有不同,纽的语源是“圣裳”,“圣”代表神圣,裳本是横幅的布,即今日的裙。系纽,不仅将纽与人的心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将人与神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古时,带侧重于装饰,而纽侧重于信仰的话,那末,至奈良时代,中国的女子礼服唐衣传入日本,女性亦开始着上下分开的裙装后,纽开始系在衣内,起带的作用,而带则更不为重用了。待到镰仓时代以后,类似于现代和服的狭袖便服(小袖)流行,纽由衣内改为系在衣外,恢复了带的作用,发展成为今日美丽的腰带。

日本的腰带在背后打有不同的花结,象征不同的意义,表达着本人的信仰和祈愿。据统计,日本带的普通结法就有289种。带,一般长3~4米,需在腰上缠三四圈。值得特殊介绍的是一种供日常系用的“名古屋带”。这种带宽30厘米,长3.6米。据说,桃山时代,日本女性曾用细带束腰,但因形象不美而未被推广。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时,驻并名古屋。当时,云集在名古屋的艺妓头扎大发髻,身穿小袖衣,腰缠由中国工匠织的青红两种颜色的筒状锦带,很是艳丽。这种时髦的打扮,立即不胫而走,这种带亦被称作“名古屋带”。

‘玖’ 日本品牌的男装有哪些

三大暗黑系 master mind Japan roar roen 其中mmj是最着名的日本潮牌,价格也十分贵,而且今年就开始停产所以收藏价值十分高。
bape 算是价格不错,质量比较好的潮牌。最经典的属鲨鱼头和迷彩,现在比较流行
cdg(川久保玲) 样式简单但是非常时尚,价格也不错,唯一缺点就是质量有点差,容易起毛。
evisu 最经典的就是它的牛仔裤 有NO.1-4 NO.3 和NO.2价格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你想养牛就选NO.1(当然也是最贵的)
国潮也有很多不错的,XPHANTOM 。
1、 好产品采用好原料 优质精梳棉,舒适有档次!好产品不仅体现在设计上,更体现其选材用料和制作上。XPHANTOM只用长绒棉中的“黄金棉”。
2、匠心品质,源于细节,不易褪色、不起球,缝线整齐,排汗吸湿。

3、 细节之处显匠心 ?做工整齐,面料舒适,剪裁巧妙 。细节之处尽显匠心。走线整齐,基本无线头。
这款XPHANTOM工装裤不但版型好,而且剪裁巧妙,宽松又休闲。穿着比休闲裤更舒适,压腿和下等都是小意思,上蹦下跳也不在话下,无拘束宽松的裤型,对腿粗或是怕冷的朋友很nice,里面多穿个秋裤也能掩盖。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38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47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1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20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08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294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89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795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