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装分类 » 唐朝男装汉服怎么描写

唐朝男装汉服怎么描写

发布时间: 2022-05-15 12:39:05

Ⅰ 有什么形容汉服的词语或句子

形容汉服的句子如下:

1、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种气度,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2、汉服是中华国粹之一,汉服是非常美丽的服装,汉服最能体现汉族人儒雅内秀、神采俊逸、雍容华贵、美丽端庄的气质。

3、汉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美艳繁华;是“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动人绝色;又或是“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的华贵雅致。

4、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5、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这一段段流转在衣物之上的美丽,是对天地的敬重,亦是对生活的感悟。

6、“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与汉服的相遇,恰如一场浪漫的邂逅,让人初见惊艳,再见倾心。

7、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Ⅱ 唐朝服饰的特点

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或布扣。

唐装是中国的一种服饰,本指唐制汉服,为汉族服饰系统中一种款式,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或布扣。代表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

唐装中的妇女上衣种类一般分为襦,袄,衫三种。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

(2)唐朝男装汉服怎么描写扩展阅读:

唐装的代表:

唐朝的服饰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因而“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

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服饰大变革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服饰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东西方向流动。

唐朝服饰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虽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

文献中记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他不仅使臣下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大船纤绳均传为丝绸所制,两岸树木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丝绸产量之惊人。

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

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亦觉兴奋异常。这里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其装饰图案,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

唐朝在现今服饰界,和对以后服饰业的影响,是它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与精神风貌。它呈现出唐朝文化处于颠峰与极盛状态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和横贯中天,睥睨一切的雄浑大气。

唐朝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辐射力,对服饰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我们受用无穷,并福荫着后世子子孙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装

Ⅲ 形容汉服之美

形容汉服之美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汉服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着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人行 》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汉服是何等豪华。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宋】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首词是写新婚夫妻的甜蜜生活,从中可见宋时的一些汉服、衣饰风俗。凤髻金泥带:用凤钗及金丝带梳饰的发髻。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Ⅳ 描写汉服的句子

汉服之美,风雅一生,一醉千年

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

华是一种气度,

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

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困夏心游赏倦,

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

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族自古就是个相对内敛的民族,

对美的追求不是极致的细腻

就是低调的奢华,

加上纺织业的相对发达,

绫、罗、绸、缎、丝、帛、锦、绢 ......

每个时期的不同营造了

不同的让人惊叹的服饰之美。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夜峦钟鼓,香山白府,

寄情一镜红尘信,不枉人间。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无边愁绪系苍天,

琵琶声残歌亦残。

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

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

这和中国历来的

“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

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

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

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

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

在历史的承传与发展过程中,

汉服充分展现了古人

“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

更是纯善纯美的中国

传统服饰艺术的重要象征。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然而,时至今日,

这些流传出去的服饰传承依旧,

我们有着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服饰

却在时光之中渐渐沉寂。

满清入关后,

下令汉族剃发易服,

统一换上满清服装,

至此拉开了汉服文化

至今三百多年断代的帷幕。

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

汉服更成了一种尘封的历史记忆。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其实,

汉服并非都是大家印象中

宽袍大袖的样子。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的区分,

我们印象中宽袍广袖的一般指礼服,

而常服则可以是

广袖,中袖,窄袖,

甚至连无袖的都有

常服中有一种裋褐(或武术服),

就是劳动人民穿着的,

在袖口等处做了紧身处理,

以便于劳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东风拂落千万株,侬在花间依杯宿。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 石中火,梦中身。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绵绵青丝,使君多情。

彤管在意,念念不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汉服之美 ,一梦千年...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仙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小暑已至。

浅衣绣新绿,晓风青踏门。

春来仍觉困,花期不待人。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花自染风去,佳人端淑来。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夏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

汉服,也必将回归我们的生活之中。

也许,这就是一个民族

传统服饰的魅力所在。

Ⅳ 描写汉服外形的句子

中华,炎黄贵胄,典章礼仪,广筑金瓯。垂拱八方,德披九州。华服炫目,道统长留。
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了炫目的历史,精美的汉服,更是我历史长河中一朵奇葩。
首先展示的是女子深衣。女子深衣多为曲裾,衣裾由下至上弯曲缠绕,盛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根据衣裾最下端高低的不同,又分为长曲和短曲。女子着曲裾端庄而高贵。相见时常行拜礼,右手压左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
接下来展示的是男子深衣。男子深衣多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为汉服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充分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刚强宏大,包容万物。直裾上下连裳,便于行动,与曲裾相比更为方便。男子对父辈长辈等行大礼,左手压右手,手藏于袖内,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
现在向大家走来的是女子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对襟襦裙,齐胸襦裙和半臂襦裙等。其中对襟襦裙和齐胸襦裙兴盛于唐代,充分体现唐代女子的典雅与大气。交领襦裙和半臂襦裙多为女子日常服饰,款式简洁,更显汉家女子娇美可人。
褙子。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在明代被称为披风,宋代男女皆服。褙子衣襟相对直立于胸前垂下,多为窄袖,衣长一般到大腿下或膝盖下,两侧开叉。下面配有襦裙,是极为受欢迎的常服款式。汉族女子娇俏柔媚,相见时常行较为柔媚的万福礼。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右脚后支,缓慢屈膝并低头,口道万福。
袄裙,即明制襦裙。襦在裙外,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袄裙着身,女子的娇羞甜美在顷刻间散发。
汉服,是汉民族独特的服饰,是汉人的精神

Ⅵ 对汉服的优美描写

古代诗歌里对汉服描写的句子,
《秦宫诗》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陌 上 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着鞒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Ⅶ 描写汉服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疏妆敛,妆人面,怜扶一缕华发添。

岁月静好,夜色温柔。

你还没来,我怎敢老去。

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月在尽头,你在眉弯,

一盏繁华,心灯灭了。

多少风,多少泪,一滴念,三世情。

回头,已经遍地鳞伤,前头,无缘无份,怎能后退,怎能忘记。

戏子入画,人生无涯,笔试剑尖墨如泪,剑挑黄昏,人对往事,回魂灯,空照蝶恋花。

你的背影,我知道,流觞一曲,江湖重逢,我的约定,心知道,泪重演,念不离。

我心孤芳,自赏人间,灯花易冷,红颜成伤,知己泪流,独白太深,写处流芳。

Ⅷ 形容汉服美的古风句子

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种气度,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汉服是中华国粹之一,汉服是非常美丽的服装,汉服最能体现汉族人儒雅内秀、神采俊逸、雍容华贵、美丽端庄的气质。

汉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美艳繁华;是“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动人绝色;又或是“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的华贵雅致。

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这一段段流转在衣物之上的美丽,是对天地的敬重,亦是对生活的感悟。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与汉服的相遇,恰如一场浪漫的邂逅,让人初见惊艳,再见倾心。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它飘逸灵动,衣袂翻飞,长风玉立间,才是女神姿态。

汉服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交领、右衽、束腰是汉服最大的特点,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上衣下裳,天地阴阳”,这是最早的汉服款式,体现着最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对皇天后土的崇拜。

“圆袖交领,天圆地方”,汉服的袖子皆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领子则是“交领右衽”,即衣襟向右掩,形成的矩形直角,意为地道方正。

“中缝垂带,人道正直”,汉服深衣在其衣裳背部的正中间,有一条贯穿首尾的缝合的线,叫做“中缝”,站直时中缝垂直于地面,古人谓之为:正直。

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此为“华夏”也。华,是一种气度,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从2018年起,每年三月初三,被定为“中国华服日。

芳华凭俗赏,鸟语花还香,正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喜欢汉服,不仅是它的华美,更爱的是它那古色古香的韵味。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穿起汉服,绾着传统发髻,画着复古妆容,出现在世界各地,这些惊艳了千年的中国元素,依旧可以熠熠生辉。汉服之美,如醇酒寂寞,一醉千年

你千年杀伐为我,

却不知我只愿花前月下。

你满身伤疤为我,

却不知我只愿弃剑种花。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生无可恋,恋无再恋。

人生如梦如烟,只待烟消云散,梦尽荒芜。

花谢芳不败,心静人自在。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苍茫残局虚席待,一朝云会夺至尊。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天下倾心?一人倾心足矣;

天下叹?天下又怎知他所叹。

Ⅸ 描述汉服的句子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汉服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着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人行 》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汉服是何等豪华。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宋】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首词是写新婚夫妻的甜蜜生活,从中可见宋时的一些汉服、衣饰风俗。凤髻金泥带:用凤钗及金丝带梳饰的发髻。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汉服的情景。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38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49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1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20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08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298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90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797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