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城区哪里有卖男装的
A. 武汉哪有柒牌男装卖,具体的店,比如店内的电话什么的
网上搜呀,专卖店肯定有
B. 武汉蔡甸区大概在那个方位,经济状况如何,发展前景
蔡甸区在湖北武汉市的西南郊。属于武汉市远城区
提到其发展真是伤心呀。
最近因回了一次蔡甸,深感行路不易,想想每日要到市区的上班族、上学族更是感到要说点什么。可有老乡网友说我在发牢骚,我也认同。故收集我在论坛上发的牢骚做个集锦,让众人评判。
蔡甸的发展为么这慢呀
我觉得蔡甸的发展主要还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万事不难。其实如果把沿汉江堤打通,也为蔡甸人民多提供一条出路,不会是想不到吧,只是是否愿意作为,也许政府认为这些是小事,但如果小事不作为,大事不能作为,那就无可就药了。你看,原来公汽213沿江大可到蔡甸大集,结果被堵回去,不让别人通行;735路已经到了蔡甸三官,可因为一座小小的陈独山过不去;可以看出观念和陕隘的地方保护是发展真正的拦路虎。看如今十永线造,更是西乱的班子,西乱的搞法,是否是施工方为了要资金故意到处挖乱,给蔡甸人民为难,向政府势威。现在说三个月完成,我却信心不足,看三年是否能完成呀。 观念不更新,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十永线改造的情况我们就看出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施工进度缓慢,管理混乱,不知几时才能修好呀。听说十永线改造工程,都被蔡甸黑道承包,而黑道都被抓了,所以处于停工状态,是不是蔡甸的发展需要黑道才行了,蔡甸政府都被他们染黑了,但黑得不彻底,所以完成不了蔡甸发展的大任呢。 由表及里,从这个简单的问题上可以看出,蔡甸如没有大的更新,蔡甸难以发展,领导更新,观念更新,难呀!!! 真心期望蔡甸发展能走了快车道!!! 一个国家落后被国际社会瞧不起
蔡甸——请不要再错过发展机遇
最近看了9月2日一篇长江日报上评论员文章“最可怕是的自甘落后”。 现摘录部分观点,“发展不够是武汉的大实际,加快发展是武汉的第一要务”你看从武汉的角度,武汉人都承认武汉发展不够,可有些蔡甸人到不觉得蔡甸发展不够。
“从自身找原因,武汉发展不够的根子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没有世界眼光,没有一个国际参照系,看不到世界大势。习惯于”等靠要“,想问题先看政策允不允许,办事情在乎中央给不给资金。改革开放之初,武汉人经常批自己的内陆意识,以图观念更新。但随着与先进城市差距拉大,一些人已在心理上接受现实,自甘落后,日渐把与先进城市的差距视为当然,视为宿命”
“这种自甘落后的心态,即使发展机遇找上门来,也会认不出,自然抓不住的。————————”
有些蔡甸人更是悲哀,连自己落后还不知道,自己认为发展还可以,这样当然更是不会去抓机遇了。
我们来看近些年蔡甸失去的机遇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改革开放红火的年代,武汉市拟在蔡甸新农南湖地区投资建一个综合性的运动场馆,但当时的区政府为了地方利益谈判不爽,至使流产。
九十年代,武汉要投资建一个大的飞机场,从飞机起降的科学角度来看,新添地区为最优,初步选址定在蔡甸。可黄陂人利用人员优势到中央力争,蔡甸区却无动于中,最后投资落于黄陂天河。就是今天的天河机场。
试想,如果有武汉市的这两大工程落于蔡甸,蔡甸如今是会么样子了呀。绝不至于地铁规化到2028年才到蔡甸来吧。
C. 服装,饰品批发哪里比较好,比较便宜
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分布在广东、福建。
地处华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依靠紧邻香港、台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服装加工企业大批承接服装加工定单,形成产业规模。
广东和福建的服装批发市场依托当地服装生产加工业的形成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是非常典型的产地型批发市场。
广东的服装制造业有明显的地区性的专业分工。比如,深圳东莞主要是以生产女装为主,中山以休闲装为主,南海的盐步偏重内衣。此外,普宁的衬衫、潮州的婚纱晚装、佛山的童装、汕头的西服及东莞的大朗毛织品等,都有各自的侧重。而福建的服装加工基地主要是集中在石狮、泉州和晋江等地。
广东纺织服装批发市场数不胜数,各具特点。广州目前形成以白马为龙头的流花板块和沙东有利为龙头的沙河板块两大服装批发市场。
位置接近广州火车站及省长途汽车站的流花服装批发商业区是比较成型的。流花服装批发商业区内有十多家服装批发中心,其中比较有规模的、够档次的要算白马、天马及步步高。据说,流花每年的服装交易额接近50亿元。
广东的虎门是服装重镇,在服装业中的影响力,快赶上当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了。虎门也是服装批发很集中的地方,主要的批发市场有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龙泉商业广场、连卡佛时装批发商场、金百利时装批发商场、百老汇商场、新时代及金百利等,其中,富民商业大厦和黄河时装城最具代表性。
此外,广东西樵轻纺城,2003年成交额接近150亿元,中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排名“老四”,也是很有名气的。
福建石狮市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服装批零中心,在高峰时期日进出石狮的商贩达3万人以上,产品种类以西服、童装、牛仔服装、T恤为主。
福建石狮的服装批发市场较为分散,几乎遍及整个城市。石狮拥有近20条服装批发街(包括大仑街、跃进路、城隍街等)、6座商业城(中信时装城、侨乡商业城、中侨商厦、耀中大厦、环球商场等)和8个不同类别的成衣专业市场如华南童服城等,共8000多家服装店。
鸳鸯池面料市场是石狮现有5个面料批发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以经营内地生产的面料为主,进口面料为辅。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在重庆和成都。
重庆和成都是通向西南的第一站,重庆和成都的服装批发市场担负着向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甚至西藏等地几百个市县分销纺织服装商品的任务。
重庆的朝天门批发市场位于重庆渝中区东南端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历来商贾云集,并且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从1988年开始,朝天门批发市场利用原有仓库改建为市场,1991年市场正式开业。市场的建成面积达37万平方米,市场内设26个交易区,其中数千家经营者是来自内地其他省市的商家,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服装和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
朝天门批发市场商品主要辐射重庆三峡库区,朝天门市场每天的客流量在20万人次以上。
朝天门批发市场有服装、纺织面料、服饰辅料、鞋帽等20余个商品大类。批发市场的商品以中低档为主,但为了提高市场经营的商品档次,管理单位有意引导商户经营一些档次较高的商品,同时希望市场经营方式由批零兼营,逐步转变为以批发为主。
成都的青年路地处繁华商业街,现有九龙、万紫、金开、明都、锦绣等专业服装批发市场。
九龙广场自1999年元月试营业至今,主要以经营服装、鞋类、皮具,商品大多来自深、港、粤、沪的中高档产品,其中以广州、福建、杭州、武汉、上海、深圳、台湾、香港为主,也有来自韩国、法国、意大利的二线品牌,被誉为“西部服装第一城”。
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分布在湖北的武汉,湖南的长沙和株洲。
中国改革开放后,湖北武汉的汉正街在中国率先恢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世纪80年代更凭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着“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流通功能,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虽然近年汉正街的销售额有所萎缩,但仍然是湖北省批发商品的重要渠道。
整个汉正街市场营业面积共2.56平方公里。汉正街经营的商户大部分是中小型的私营企业,经销产品包括服装、饰品、拉链等28大类商品。不过,除了部分服装是来自蔡甸、汉川等周边县市以外,其余商品均来自全国其他地区。
数年前,负责管理汉正街市场的有关单位提出要“二次创业”,要重塑汉正街的布局、环境和品牌,争取在2005年把汉正街建成全国性的商品流通中心。现在汉正街已新增6个专业市场,经营方式从以往的单纯销售拓展到为客户提供“营销代理、大型展卖场、商务资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活动所需的全方位服务。由管理单位负责筹备的“中国汉正街小商品博览会”将进一步将汉正街树立成为武汉的商业重点。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江浙沪苏杭一带,人杰地灵之所在,自古就出才子,是中国纺织服装的一大基地,是典型的产地型市场。在2003年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前20名中,华东地区一下子入围12个。太多了,说不过来,挑几个有特色的看看。
浙江绍兴县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大县,历史上就有“日出万丈绸”之美誉。全县现有各种类型的纺织骨干企业3000多家,拥有世界一流纺织印染整理设备,形成了以化纤原料、纺织、印染、整理等完善的现代化轻纺工业体系。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绍兴中国轻纺城,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全国轻纺产品交易中心。市场商品辐射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占国内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03年市场成交额246亿元,是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老大。
1989年10月创办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全国着名的大型服装专业批发市场。2003年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排行第十二位,成交额53亿元,也是大江南北服装交流的重要集散地。
浙江湖州织里童装市场,毗邻江苏省苏州一带,受闻名全国的“苏绣”影响,民间能绣善织的人很多,因此童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织里童装市场初建于1983年,共有摊位近4000间的童装、棉布专业市场。2003年交易额为102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六,是中国最大的童装市场和棉布集散中心。
海宁中国皮革城,原名浙江皮革服装城。全国最大的皮革服装市场,于1994年应运而生,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3年交易额接近33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十八位。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是着名的江南五大镇之一。1988年兴建了濮院羊毛衫交易市场,占地1.5平方公里,濮院市场有交易区10个,是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人称“中国羊毛衫名镇”。2003年的交易额为33.8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排行第十七位。
1986年10月创办的江苏省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一个丝绸专业大型批发市场。市场占地30万平方米,2003年交易额达218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排行第二,是全国丝绸、化纤产品集散中心。
2003年交易额89亿元的江苏常熟招商城,营业面积2.5平方公里,招商城内有28家专业批发市场。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七位,绝对是个超大规模的专业服装批发城。
江苏叠石桥绣品城始建于1982年,目前绣品城占地7.7万平方米,2003年叠石桥绣品城的交易额41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十五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的服装批发市场已经是一种“高端”的形态了。在面向的小批量、零散客户群体的同时,在高档品牌产品、进口商品方面,力求营造“好东西,不重样,还实惠”的氛围。批发市场的各个铺位在同类商品中寻求商品的差异化,客户卖东西时觉得不重样,挑选余地大,这点的确领先于其他地区的批发市场。
天津路和七浦路是上海着名的服装街,那里集中了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批发市场。比如,新七浦服装市场、丽影服装批发市场、兴旺服饰市场等。
地处着名的服装街七浦路、河南北路路口的上海新七浦服装市场,是目前上海交易量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服装批发市场。
目前,新七浦以拥有1100个铺位的规模成为上海乃至大城市中名列前茅的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在北京、山东、河北。北京面向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山东主要面向东亚。
北京作为大城市的代表,服装批发市场属典型的集散型市场,其单体市场的交易额或许达不到全国统计排名前列,但整体商圈的交易总额足以让业内人士关注。
北京的服装批发市场成了“商圈”规模的就两个,一个木樨园,一个动物园。官园批发市场和万通小商品市场不能算,或许可以说这是一种“批着批发外皮的可以砍价的零售”。
木樨园商圈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市场。京温、大红门服装城、新世纪商城、天海、龙湫,以及去年新开业的天雅大厦、今年5月开业的百荣世贸商城、木樨园商贸城等大型服装和面料市场,以其强大的能量辐射整个华北乃至全国。
北京动物园商圈自1980年就开始形成。近年来,动物园商圈已经建成了一批较具规模的专业化服装批发市场,东鼎、天乐、众合,以及今年6月开业的金开利德服装市场,构成了整个动物园服装商圈。客户相对集中,市场规模大、成交额高,在全国和世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山东被成为“大纺织、小服装”,纺织服装是山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全国的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在全国纺织服装业中,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山东并不是很多。
2003年,山东进入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排行前20名的有4个。即墨市服装批发市场排名第9、淄川服装城65亿元紧随其后、淄博市周村纺织大世界排名第16;济南泺口服装批发市场第20名刚好入选。
即墨服装批发市场是在山东服装批发市场中交易额最高的。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2003年实现商品交易额67亿元。
河北唐山的路南区小山工业品批发市场2003年交易额28..5亿元,在北方其规模不可小觑。
另外还有辛集皮货,白沟的箱包也是华北地区人气颇旺的市场。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分布在沈阳、海城和哈尔滨。
哈尔滨的红博世纪广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
西柳服装市场自1978年诞生以来,特别是经过1994年易地重建后,已成为我国建筑规模较大的专业批发市场之一,2003年的市场交易额190多亿元,排名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第三位。
现在的西柳市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分16个经营区和一个综合商场,西柳服装市场的产品行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还通过边境贸易销往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与南非、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贸关系。
创建于1997年的沈阳五爱市场服装城是东北的主要服装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经营面积10.7万平方米;年交易额约80亿元,是目前全国超大服装专业批发(兼零售)
全国各地的服装批发市场,最大的市场是在广州和虎门,这里是全国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批发中心。
其次是杭州、武汉、北京。北京的动物园南门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市场,客流量大,来客的地区众多,也是窜货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杭州的四季青是个不错的市场,大而全,高中低档不同种类的市场分得很清楚,你想做什么样的货,就会有这样的一个市场供你选择。杭州除了四季青以外,还有新生,龙翔做中高档女装,兴合做男装都不错。
武汉的汉正街是全国闻名,这里不光是服装,几乎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在批发。到了这终于明白为什么说武汉是九省通商之地。不过汉正街太破太脏太挤了。和四季青比起来相差很远。武汉也是窜货容易发生的地方。
江苏的常熟招商城早年很不错,生意做得很远,现在不行了,有一句话可能常熟不喜欢听,我觉得那里的人不会做服装品牌。要不,以纯的配货中心在杭州,班尼路,佐丹奴的在上海。
郑州的银基、成都的九龙、长春的远东是后起之秀。成都的九龙广场这两年发展很快。郑州的银基蛮大的,
温州人在这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据说吉林的服装生意好做,其实,中小品牌在东北都好做,做得都不错。
西安的康复路是西北地区的主要批发市场,不少人都是在那里做西北五省的总代理。西安人做服装,居然做出了一个全国品牌----班博,真的不容易,班博的老板!
山东的服装批发市场很乱,济南、临沂、淄博、即墨都有批发市场。不过淄博、即墨都已经不行了,济南利用省会城市的作用,已基本上领导了山东市场,临沂转成了以低档货为主。
上海七浦路,没有领导华东的服装市场,安徽、江苏的零售商更喜欢去杭州四季青拿货。
论交通的便利,湖南株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再好不过了,火车站、汽车站都在旁边。
福建省有两个批发市场,福州和石狮,两边的人经常因为窜货而在广州和虎门的公司相互告状。
沈阳的五爱市场是全国开门最早,关门也是最早的市场,天不亮就开门,沈阳的五爱市场规模较大,辽宁省还有一个海城西柳批发市场。
太原和贵阳的服装批发最不好做,付出的成本和别人差不多。赚得去不多。交通也很不方便。贵阳的市西路很乱,没什么很专业的批发市场。太原的朝阳街就好多了,太原人喜欢两种东西:醋和面条。
哈尔滨的红博最有集团化经营观念,统一宣传,志在打造“红博”品牌。
D. 武汉的远城区(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各有哪些大型商场 超市麻烦详细点。。
黄陂区有中百3个,武商、沃尔玛、苏宁、国美、工贸
E. 武汉哪里有卖大码男装的,请说详细的地址位置
武汉市双龙服装城B1001
F. 谁知道武汉蔡甸奓山哪里有服装厂服装厂多吗
有。一般在一些小角落里面。不过永安相对来说要多些,不过都是一些小作坊
G. 有哪些品牌是专门卖男装的
男装品牌(成衣):
罗蒙,柒牌,海澜之家,波司登,劲霸,GXG等
男装品牌(定制):
裁圣私服定制,维纳缇(Winarte)定制,型牌男装,睿制等
以上是专门卖男装的,你可以看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是有帮助,如果有帮助,希望采纳,谢谢!
H. 蔡甸哪里可以收到邮寄。
普通邮政全区都可以收到。
快递的话(申通,中通,韵达等),蔡甸城区都可以收到。
I. 武汉哪个商场哪里有Teenie Weenie的男装卖呀
徐东销品贸中商2楼的小熊男装比较多!有卫衣,你可以去看看!
今年nike情人节出的那情侣卫衣也蛮好看啊,粉红色的
J. 武汉市汉阳区 蔡甸区的位置
武汉市汉阳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13°40′~114°16′、北纬29°58′~30°33′;武汉市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郊,地处东经113°41′—114°13′、北纬30°15′—30°41′之间。
1、汉阳区
汉阳区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东北边沿,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部,长江和汉江交汇处,东南邻长江,与武昌区、洪山区隔江相望,西南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西接蔡甸区,北依汉水,与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相邻,地处东经113°40′~114°16′、北纬29°58′~30°33′。
汉阳区东西最大横距17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4千米,土地总面积为111.54平方千米。
2、蔡甸区
蔡甸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西郊,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东部,北傍汉江,与东西湖区唇齿相依;南临通顺河,与汉南区山水相连;东濒长江,与江夏区隔水相望;西与汉川市交错接壤;东北邻汉阳区;西南邻仙桃市。
蔡甸区介于东经113°41′—114°13′、北纬30°15′—30°41′之间,总面积1093.57平方千米。
(10)蔡甸城区哪里有卖男装的扩展阅读
汉阳区和蔡甸区的历史沿革:
1、汉阳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7日,汉阳县解放。5月24日,汉阳城区划归武汉市,汉阳县农村设汉阳县(今蔡甸区)。6月1日,成立武汉市汉阳中心区。
1950年1月25日,改汉阳中心区为汉阳城区,设区公所,为武汉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11月21日,改汉阳城区为武汉市第六区,撤销汉阳城区区公所,改设武汉市第六区人民政府。1952年8月,武汉市第六区改称汉阳区,第六区人民政府改称汉阳区人民政府。
1954年,汉阳区人民政府改称汉阳区人民政府委员会。1955年2月,汉阳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改称汉阳区人民委员会。1968年4月,成立汉阳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2月,撤销汉阳区革命委员会,恢复汉阳区人民政府。
2、蔡甸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7日,汉阳解放,隶属沔阳专署。1950年8月26日,汉阳县人民政府从原汉阳城区显正街迁至蔡甸。1951年改属孝感专署。1959年汉阳随同整个孝感专署划归武汉市领导,次年恢复原体制,汉阳县仍属孝感专署。
1975年汉阳县从孝感专署中分出,划归武汉市领导,为武汉市4个郊县之一。1992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其行政区域不变,区治设蔡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