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嘉诚领带故事上能学到什么
A. 一代首富李嘉诚创业之初是做什么的有哪些经历
李嘉诚最开始是做中南钟表公司的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会看相的同乡认为他“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1)从李嘉诚领带故事上能学到什么扩展阅读
李嘉诚旗下实业:
1,长江实业
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实)为长江集团的旗舰。长江集团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国企业,集团在香港的成员包括三家同为恒生指数成份股的上市公司。
2,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是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一向锐意创新,并勇于采用新科技,经营多元化业务,包括全球多个市场最大的零售连锁集团、地产发展与基建业务,以至技术最先进的电讯服务。
B. 名人故事
1994年8月的一天,李嘉诚外出谈生意。在公司总部门口,一位员工拦住了他:“老板,我觉得你今天的这条领带有些问题。”李嘉诚愕然:“有什么问题?”员工说:“老板您穿着一身黑色的西服,不应该系红色的领带,这样看起来不是很协调,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您谈生意的效果。”李嘉诚看了看胸前那条红色的领带,思考了片刻,朝员工投去嘉许的目光:“你说得没错,谢谢你的提醒!”说完,李嘉诚转身回到办公室,换了一条黑色的领带。
李嘉诚的领带当他再次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那位员工还在那里,看到了李嘉诚换了一条领带,他才满心欢喜地离去。可是,等到员工离开,李嘉诚从手包里拿出原来的那条红领带,重新换上,而将黑领带放回了包里。
这个举动被一旁的保安看在眼里。保安走上前来问李嘉诚:“老板,你为什么又要换上红领带?”李嘉诚笑着说:“我今天会见的是一位老朋友,每次与他见面,我都会系一条红领带,而他每次都会称赞我系红领带显得更精神。也就是说,他喜欢的是红色的领带,而不是黑色。”“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刚才那位员工呢?”保安又问。“虽然他不知道我那位生意伙伴的喜好,但他能细心地发现我身上领带与服装搭配不协调,并热心地告诉我,所以我必须用我的行动来保护他的热情。”
员工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个错误的建议。但李嘉诚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反而保护了他的热情和积极性。李嘉诚之所以会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为他懂得,员工都希望自己在老板面前有尊严,被老板重视,被老板尊重。因此,善于给下属留得尊严,这既是李嘉诚的管理秘诀,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交际之道
C. 给你李嘉诚的背景,你能成为李嘉诚吗
很多人存在这样一个弱点:很难适应环境,总被环境所困,因此很难打开成功的局面。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缺乏顺应环境、改变自己的能力。英雄与时势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人与环境的问题。要想变革环境,首先必须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才谈得上改变环境。

从李嘉诚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环境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因此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进而创造新的环境,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李嘉诚开明识势,能够在艰辛的环境面前面对现实,果断转变观念,懂得抛弃自己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吸收新环境中优秀的东西,这才适应了陌生的环境并在其中建功立业,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香港改写了李嘉诚的人生之路,造就了一代商界俊杰李嘉诚,不如说是李嘉诚适应了香港、战胜了香港,他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人。
所以说李嘉诚能成为首富,关键是坚持了父亲要求的五个字:学做香港人。
D. 从李嘉诚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有何启发
摘要 《李嘉诚成功的20条人生启示》读后感 凭着勤勉好学、刻苦耐劳,靠自己不懈努力,从一个穷小子,到养家糊口,再到成功,我们能学到要抓住机会,懂得做人,能够吃苦,要有远大的眼光。善于决策
E. 简单介绍一位历史人物或成功人士,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李嘉诚(他是华人首富,是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纵观李嘉诚先生的成功史,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其一,一个人的成功是跟他的付出成正比的,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其二,时势造英雄,要懂得把握时机,利用时机,要敢为别人先,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创一番事业。其三最重要的是行动才是硬道理,让我们从现在起就为自己的理想行动起来吧。
F. 李嘉诚的故事
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洲市一个贫穷家庭。李嘉诚白幼丧父。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她和所有善良的潮汕妇女一样,始终相信“善恶必有报应。”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时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
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李嘉诚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为什么要跟着你?你给我很多钱,但需要牺牲我的尊严,我不会跟着你;但如果你因为我有能力,尊重我,给我空间和舞台,我一定会跟着你。”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位尊重每一个人的领导者。
(6)从李嘉诚领带故事上能学到什么扩展阅读:
1、李嘉诚当年创建长江塑胶厂,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塑料花生产技术应用上,一时间生意火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2、李嘉诚深知,不仅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发挥人才特长,恰当合理运用不同才能的人。因此,他的智囊团里既有朝气蓬勃、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又有一批老谋深算的“谋士”。
3、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自1980年创立基金会至今,李嘉诚已向其捐出145亿港元。对于财富,李嘉诚说: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他辗转反侧,最后豁然开朗,他顿悟了把基金会视作第三个儿子的道理,这样才会全心全意爱护,使基金获得所需资源,落实一切公益专案,把自己的心愿永远延续下去。
G. 华人富商李嘉诚坚持一生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真好奇那些坐拥数亿资产的大佬们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小编想象的是他们出门开豪车,而且有专门的保镖,乘飞机坐头等舱,住宿是到高档的宾馆,总之一切都是与他们的身价相符。其实,有些大佬还真不是这样的,越有钱越抠门,真应了这句话。
不过大佬们却不这样认为,比如李嘉诚,多次被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他完全可以不用在意到底花去了多少钱,但是他的“金钱观”却是“不要浪费”,非常简单的四个字,李嘉诚却坚持了大半辈子。
李嘉诚“抠门”到什么程度呢?据了解,他那副眼镜一戴就是45年,眼镜框没换过,除了这期间因为度数上涨更换过镜片,这种节俭程度真的是让小编很吃惊呢!
李嘉诚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西装皮鞋,搭配着蓝白色的领带,也不知道那身西装到底穿了多少年,而李嘉诚本人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甚至很乐于像别人展示他节俭的这一面。
马云喜欢吃泡面,刘强东喜欢吃韭菜盒子,这倒是很接地气呢!而李嘉诚呢?每次请客吃饭,竟然都是简餐,而且在餐桌上就餐时从来不浪费,他会把剩下的食物都吃完。
其实小编现在有些理解这些大佬为什么这样节俭了,其实不是因为抠门,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创业过程中的艰难,知道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现有的这些财富。正是凭借着勤俭节约的精神,他们的企业也才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种庞大的规模。
这些企业家身上的这种精神是很值得现在的创业者去借鉴的,受益终身。
(绿之源家电清洗提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H. 励志的故事100个字
1994年8月的一天,李嘉诚外出谈生意。在公司总部门口,一位员工拦住了他:“老板,我觉得你今天的这条领带有些问题。”李嘉诚愕然:“有什么问题?”员工说:“老板您穿着一身黑色的西服,不应该系红色的领带,这样看起来不是很协调,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您谈生意的效果。”李嘉诚看了看胸前那条红色的领带,思考了片刻,朝员工投去嘉许的目光:“你说得没错,谢谢你的提醒!”说完,李嘉诚转身回到办公室,换了一条黑色的领带。
李嘉诚的领带当他再次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那位员工还在那里,看到了李嘉诚换了一条领带,他才满心欢喜地离去。可是,等到员工离开,李嘉诚从手包里拿出原来的那条红领带,重新换上,而将黑领带放回了包里。
这个举动被一旁的保安看在眼里。保安走上前来问李嘉诚:“老板,你为什么又要换上红领带?”李嘉诚笑着说:“我今天会见的是一位老朋友,每次与他见面,我都会系一条红领带,而他每次都会称赞我系红领带显得更精神。也就是说,他喜欢的是红色的领带,而不是黑色。”“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刚才那位员工呢?”保安又问。“虽然他不知道我那位生意伙伴的喜好,但他能细心地发现我身上领带与服装搭配不协调,并热心地告诉我,所以我必须用我的行动来保护他的热情。”
员工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的前提下,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个错误的建议。但李嘉诚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反而保护了他的热情和积极性。李嘉诚之所以会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为他懂得,员工都希望自己在老板面前有尊严,被老板重视,被老板尊重。因此,善于给下属留得尊严,这既是李嘉诚的管理秘诀,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交际之道。
I. 从李嘉诚先生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李嘉诚是亚洲首富,他的生日有很多书都在李嘉诚,是一个勤奋的人,白手起家,从小做到大,而且做的都是实验。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勤劳质朴敢为天下先,再加上天生聪明伶俐,机智过人,善于发掘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