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领带用法 » 为什么有领带会方便一点

为什么有领带会方便一点

发布时间: 2022-06-30 16:43:27

❶ 男人为什么要穿个领带呢

你好 男人为什么要穿个领带呢?有的男人他喜欢打领带吧,现在基本上都没人打领带了,除非干那个行业必须穿西服才会打领带的个人这么认为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❷ 你觉得领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说到扎领带,就要简要说说领带的来历。领带最初的功能是生产所用为,日耳曼人为了打猎方便,英国人为了改掉吃饭用衣袖擦嘴的毛病,路易十四阅兵时看到某部队脖子系了一条带子很好看,慢慢演变到上流社会礼仪的需要,领带与与西服成为一百多年来重要的礼仪公关服饰。中国人从清朝末期开始试穿衣服,一直演变成为重要的礼仪习惯,这是国人与社会接轨的第一个生活习俗。现在成为包括国家、国际大事大型活动不可或缺的服饰。现在生活讲层次、修养、时尚、风度,西服是首选服饰,包括领带,因此,扎领带是重要的生活需求。

❸ 为什么要带领带

穿正规西服时,再系一条漂亮的领带,既美观大方,又给人以典雅庄重之感,然而,象征着文明的领带,却是从不文明中演变而来的。

最早的领带,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期。那时的战士胸前都系着领巾,那是用来擦拭战刀的擦刀布,在战斗时把战刀往领巾上一拖,可以擦掉上面的血。因此,现代的领带大多用条纹型的花纹,起源在于此。

领带在英国经历了漫长而有趣的发展过程,英国原来是一处长期落后的国家,在中世纪,英国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而且进食时不用刀叉或筷子,而是用手抓起一大块捧在嘴边啃。由于那时尚无刮胡子的工具,成年男子都蓄着乱蓬蓬的大胡子,进食时,弄脏了胡子就用衣袖去擦抹。妇女们经常要为男人洗这种沾满油垢的衣服。在不生其烦之后,她们想出了一个对策,在男人的衣领下挂一块布,可随时用来揩嘴,同时在袖口上钉几块小石块,每当男人们再按老习惯用衣袖擦嘴时,就会被石块划伤。日久天长,英国的男人们改掉了以往不文明的行为,而挂在衣领下的布和缀在袖口的小石块自然也就成为英国男式上衣的传统的附属物。后来,就演化为受人欢迎的装饰品——系在脖子上的领带和缀在袖口的纽扣,并逐渐成为世界流行的式样。

❹ 懂领带意义的进。

当然不可以!一般只有自己的老婆或者女朋友才可以,她们的举动代表着对你的关心和爱,如果有人给你系领带的话 也许她是喜欢你/关心你.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如果不对 还请原谅..谢谢~

❺ 领带的真正用途是什么

领带功能说,认为领带的起源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领带的用途有多种传说:

一、起源于英国男子衣领下的专供男子擦嘴的布。英国也曾是个落后国家,成年男子流行络腮胡子,吃饭把胡子弄油腻了,男人们就用袖子去擦。为了对付男人这不爱干净的行为,妇女们在男人的衣领下挂了一块布专供他们擦嘴。

二、起源于日耳曼。日耳曼人披着兽皮取暖御寒,为了不让兽皮掉下来,他们用草绳扎在脖子上,绑住兽皮。这样一来,风也不能从颈间吹进去,既保暖又防风。

三、起源于海边的渔民。渔民到海里打鱼,因为海上风大而冷,渔民就在脖子上系上一条带子,防风保暖。

四、起源于罗马帝国时代。军队为了防寒、防尘等实用目的而使用。军队去前线打仗,妻子为丈夫、朋友为朋友把类似丝巾的方巾挂在他们的脖子上,在战争中用来包扎、止血。

最早的领带,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军队用来擦拭战刀的擦刀布,在战斗时把战刀往领巾上一拖,可以擦掉上面的血。因此,现代的领带大多用条纹型的花纹,起源在于此。


(5)为什么有领带会方便一点扩展阅读:

领带装饰说,认为领带起源是人类美的情感的表现。

17世纪中叶,法国军队中一支克罗地亚骑兵凯旋回到巴黎。他们身着威武的制服,脖领上系着一条围巾,颜色各式各样,非常好看,骑在马上显得十分精神、威风。巴黎一些爱赶时髦的纨绔子弟看了,倍感兴趣,竟相仿效,也在自己的衣领上系上一条围巾。

第二天,有位大臣上朝,在脖领上系了一条白色围巾,还在前面打了一个漂亮的领结,路易十四国王见了大加赞赏,当众宣布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并下令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

综上所述,领带的起源说法很多,每一种说法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都有一定的道理,彼此很难相互说服;但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即领带起源于欧洲。

领带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一种(机会)产品,穿着者和观察者影响了它的发展。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为了美化自身,使自身更富有魅力,便产生了用自然界提供的或用人造的物品来装饰自己的欲望,领带的起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66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检阅克罗地亚雇佣军,雇佣军官兵的衣领上系着的布带;就是史料记载的最早领带。 领带的历史由此开始了;从此,服饰文化史上就盛开着一朵经久不衰且璀璨耀目的奇葩。

❻ 戴领带的好处有什么

第一、领带的作用是“打破单调和沉闷”,起到装饰的作用,这一作用想必朋友们都清楚,不多说;
第二、领带的作用是“保暖”,因为男士多穿衬衣,但是衬衣的纽扣并不能保证风不往怀里钻,领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起到保暖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男士都是在天冷的时候打领带的原因;
第三、领带的作用是“餐巾纸”,吃完饭以后用来擦嘴,最为实惠,并且方便,随身携带,剩去很多麻烦;
第四、领带的作用是“毛巾”,外出洗脸洗手,或者天热擦汗,真是方便及了,避免了使用别人的毛巾还担心不卫生,非典期间这一作用尤为突出;
第五、领带的作用是“餐巾”,吃饭时用来护住衣服,避免菜渍饭粒什么的脏了衣服,不用专门再系餐巾,非常令女士们羡慕;
第六、领带的作用是“抹布”,无论是桌椅,还是石凳,都可以用领带来擦灰尘,保洁又时尚,随时随地,都可以擦擦这,擦擦那,颇得老婆欢心;
第七、领带的作用是“面巾纸”,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旦偷偷流泪了,怎么办?女士一般都有面巾纸,要吧太丢面子,不过男士有办法,用领带,实在是高;
第八、领带的作用是“擦鞋布”,都知道皮鞋是男士的第二面孔,可是外面又实在是脏,往往出门前擦得油光呈亮的皮鞋,很快就布满了灰尘,出门又不可能带着擦鞋布,而商务会谈马上又要开始了,不过没有关系,蹲下来,用领带轻轻一拭,立马解决;
第九、领带的作用是“手帕”,手帕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当然是用来擦鼻涕,虽说都是些大老爷们,但是也难免有鼻涕,好了,用你的领带擦吧,又快又干净,领带回家一洗就可以了;
第十、领带的作用是“自杀工具”,无论是事业遇挫,还是感情受伤,或者名誉受损,想不开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使劲一拉自己的领带,很快,什么痛苦都没有啦!

❼ 领带的十种用途

1、衣服上加一条领带既美观又有风度。

2、领带的背面,可当手帕用,吃过东西,随时可擦。

3、可以被太太当狗拉,被儿女当马骑。

4、防止伤风。

5、吸引女人。

6、可以当围巾、裤带用。

7、必要时亦可擦皮鞋。

(7)为什么有领带会方便一点扩展阅读

穿银灰、乳白色西服,适合配戴大红、朱红、墨绿、海蓝、褐黑色的领带,会给人以文静、秀丽、萧洒的感觉。

穿红色、紫红色西服,适合配戴乳白、乳黄、银灰、湖蓝、翠绿色的领带,以显示出一种典雅华贵的效果。

穿深蓝、墨绿色西服,适合佩带橙黄、乳白、浅蓝、玫瑰色的领带,如此穿戴会给人一种深沉、含蓄的美感。

穿褐色、深绿色西服,适合配戴天蓝、乳黄、橙黄色的领带,会显示出一种秀气飘逸的风度。

穿黑色、棕色的西服,适合配戴银灰色、乳白色、蓝色、白红条纹或蓝黑条纹的领带,这样会显得更加庄重大方。

❽ 打领带的作用

领带起源与演变

领带是上装领部的服饰件,系在衬衫领子上并在胸前打结,广义上包括领结。它通常与西装搭配使用,是人们(特别是男士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服饰品。

领带常能体现出佩戴者的年龄、职业、气质、文化修养和经济能力等等,它同其服饰一样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特征。它的产生受地理气候、生活习俗及审美情趣的影响,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一种客观反映,同时它作为物质与文化的产物顺应着历史的潮流,在求新求美中,处于不断的演变发展之中。

领带的起源

最早的领带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因为记载领带的史料很少,考察领带的直接佐证也很少,而关于领带起源的传说很多,各人说法不尽相同。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种说法。

领带保护说:

认为领带最早起源于日耳曼,日耳曼人居住在深山老林里,茹毛饮血,披着兽皮取暖御寒,为了不让兽皮掉下来,他们用草绳扎在脖子上,绑住兽皮。这样一来,风也不能从颈间吹进去,既保暖又防风,后来他们脖子上的草绳被古代西方人发现,逐步完善成了领带。另有人认为领带起源于海边的渔民,渔民到海里打鱼,因海上风大而冷,渔民就在脖子上系上一根带子,防风保暖,渐渐地带子成了一种装饰。保护人体以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领带产生的一个客观因素,这种草绳、带子便是最原始的领带了。

领带功用说:

认为领带起源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具有某种用途的,这里有两种传说。
一种认为领带起源于英国男子衣领下的专供男子擦嘴的布。工业革命前,英国也是个落后的国家,吃肉用手抓,然后大块大块地捧到嘴边去啃,成年男子又流行络腮胡子,大块肉一啃就把胡子弄油腻了,男人们就用袖子去擦。为了对付男人这种不爱干净的行为,妇女们 在男人的衣领下挂了一块布,专供他们擦嘴,久而久之,衣领下面的这块布,就成了英国男式上衣传统的附属物。工业革命后,英国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衣食住行都很讲究,挂在衣领下的布演化成了领带。
另一传说认为领带是罗马帝国时代,军队为了防寒、防尘等实用目的而使用。军队去前线打仗,妻子为丈夫、朋友为朋友把类似丝巾的方巾挂在他们的脖子上,在战争中用来包扎、止血。到后来,为了区分士兵、连队,采用了不同花色和颜色的领巾,进而演变发展到今日, 成为职业服装的必需品。
领带装饰说认为领带起源是人类美的情感的表现。17世纪中叶,法国军队中一支克罗地亚骑兵凯旋回到巴黎。他们身着威武的制服,脖领上系着一条围巾,颜色各种各样,非常好看,骑在马上显得十分精神、威风。巴黎一些爱赶时髦的纨绔子弟看了,倍感兴趣,竞相仿效,也在自己的衣领上系上一条围巾。第二天,有一位大臣上朝,在脖领上系了一条白色围巾,还在前面打了一个漂亮的领结,路易十四国王见了大加赞赏,当众宣布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并下令上流人士都要如此打扮。

领带的演变

166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检阅克罗地亚雇佣军,雇佣军官兵的衣领上系着的布带;就是史料记载的最早领带。领带的历史由此开始了;从此,服饰文化史上就盛开着一朵经久不衰且摧璨耀目的奇葩。
说领带离不开谈西装,可以说领带和西装是一对孪生兄弟。领带的产生和发展同十七世纪欧洲的男子服装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十七世纪的欧洲男子穿紧身衣,戴耳环,穿花皱领衬衫,丝绒,高高卷起的发型上面戴一顶小帽,敬礼时用一个有流苏的小棒把它举起。衬衫当作内衣穿在里边,衣领装饰相当华丽,高高的领子加了一圈花边,衣领上绣上了美丽的荷叶边,衣领打折迭成花环状,这些领子露在外面,从外衣就可看到。衬衫外是一件背心,然后披上短外套,下身着长统袜和紧身马裤。这种追求华丽、讲究奢侈的服装在当时贵族中最时髦;它带有女性风格的娇艳和柔弱,是“洛可可”风格的典型男服。着这种服装的男人“与女人的差异仅仅是没有纺车”,当时人们曾作过种种努力去改造男人服装,结果却是徒劳的。
直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宫廷贵族生活的终结,男人放弃了华丽服装,改换成简单朴素的装束。那时流行类似燕尾服式样的帝国式服装:上衣高腰节,裙摆自然下垂,大领口加灯笼袖,胸部以下略有装束,华丽的衬衫领子没有了,代之以襞领,襞领前系黑丝 领带或系领结。领带呈领巾状,用白麻、棉布、丝绸等制作,在脖子上围两圈,在领前交叉一下,然后垂下来,也有打成蝴蝶结状。这在法朗士小说《领带》中可见:“他的暗绿色上装的领子竖得很高,他穿着一件南京紫花布背心,黑绸子宽领带在他的颈子上绕了三圈。”据说诗人拜伦对领带给法很讲究,等到他结好满意的样式时,弃置一旁的领带己堆积如山了。那时女性也结领带,有位安公主喜欢组合黑色缎带和蕾丝制的领带,打出典雅而别致的领结。
1850年左右,西服作为运动服被采用。到1870年左右,人们都开始穿西服了,领带成为时尚,一种与西装搭配而不可缺少的装饰物。根据一些服饰专家的分析,领带正好象胸衣、裙子一样展现了人们的性别特征,象征着二种富有理性的责任感,体现了一个严肃守法的精神世界,而这恰恰是当时男性们所刻意追求的。这时领带形状为带状,通常斜裁,内夹衬布,长宽时有变化,颜色以黑色为主。据说第一个领带给是1868年英国发明的。19世纪末温莎公爵所打出的领带给风靡一时,是19世纪末艺术家的象征,那时领带形状结法基本影响到现在。
19世纪末,领带传入美国。美国人发明了细绳领带(或称牛仔领带),黑色的细绳领带是19世纪美国西部、南部绅士的典型配饰。后来又出现了一种以滑动金属环固定的细绳领带,称保罗领带。
现在领带基本沿袭19世纪末的条状款式,45°角斜向裁剪,内夹衬布、里子绸,长宽有一定的标准,色彩图案多种多样。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发展,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领带也越来越讲究艺术和精细,从款式、色彩上趋向更完美、更美丽。 第三节 领带在中国的普及
领带在中国古代文献有记载,《宋史·五行志》里有“北海县蚕自织成绢,成领带”。这里“领带”是指古代衣领上的饰边,而不是现在的领带。从领带传播的历史来看,领带最早传人中国的时间与西服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是一致的。
西服传入中国,大约在清代晚期。当时的人,特别是有点身份的人士都穿认为是“国粹”的长袍马褂。谁要是第一个穿上西服,那当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据说第一个穿西服的是清末大思想家严复的大公子,此公子风流倜傥,狂傲不羁,当时人称为严公子。他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曾做过一个法国外交官的翻译。这位外交官见他常穿长袍短褂,就说:“你这身打扮不方便,还不如穿西装哪!”严公子听后,不畏人言,毅然剪掉了辫子,穿起西装,打上领带走在京城街头。当然,免不了招来非议,但他勇气十足。

光绪(1875一1908)中叶以后,出洋留学者日多,西服首先在这些人中间盛行,回国后继续穿着。在一些通商口岸,年轻人竟皆穿西服,以夸耀乡里,顽固党人见之大愤,恶见着服外国之装,加以讥诮。着西装者反唇相讥:“吾改西装,固外国之服矣。公试临镜自照,亦古之深衣否?盖亦满州衣冠耳。满州在明亦在外国。是公与吾固皆服外国之服也,又奚择焉。”顽固党人被讥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以西服为代表的西方服饰文化,是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1941年10月,民国政府公布了“服制”,规定了以西式服装为大礼服,以男子青褂蓝袍,女子上衣下裙为常礼服。这个制度,后来未能在民间实行。1919年后,西服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西服才渐渐得以流行。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广州十天津等沿海发达城市为中心,在上流社会和学校的青年学生、教师、公司洋行及各机关的办事员中掀起穿西服的热潮。
建国以来,占服饰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中山装。打倒“四人帮”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重新打开国门的中国人,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腾飞,以西服为代表的西方服饰以不可阻挡的国际化趋势又一次拥进中国大陆,人们不再讨论它是否曾被什么阶级穿用过,不再理会它那说不清的象征和含义,欲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人似乎以一种挑战的心理来主动接受这种并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鲜的服饰文化。外国人可以穿的,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穿?于是,一股“西服热”席卷中华大地。从“十年浩劫”中解放出来的中国人对西服表现出比西方人更高的热情。穿西服打领带成为一种时尚。随着80年代初的“西服热”的兴起,领带,也在中国普及和流行。嵊州的领带服饰行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而方兴未艾。

也有人恶搞领带的作用:
第一,领带有装饰作用: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也是大家打领带的首要原因。
第二,领带有保暖作用:打了领带,脖子马上会暖和许多,非凡是刮风的日子。
第三,领带可以代替扣子:假如衬衫领口的口子脱落,领带往上面一系,基本上天衣无缝。
第四,可以擦嘴:假如哪天出门忘了带纸巾,吃过饭以后,拉出领带一擦嘴,比纸巾还方便——不用送垃圾桶。
第五,可以当腰带:这个功能大家基本都理解,不多解释了。
第六,可以当抹布:带着女朋友去公园溜达,累了,坐石凳,结果发现石凳很脏,顺手操起领带,三下五去二,擦了个干干净净——就是回去要立马洗领带。
第七,可以当礼物:现在很时兴这个,女孩子买条领带送给男朋友,美其名曰:拴住男孩子的心。实际上是拿根布条拴住男孩子的脖子,你这一辈子给我做牛做马吧。
第八,可以当绳子:当碰到不顺心的事,思想上解不开,把领带往树叉上面一系,该发生的马上就可以发生了。

❾ 领带的由来

领带的由来

男士穿上合体的西装,显得十分庄重、高雅、潇洒和气派,增添了俊美和风彩。"西装革履"这一成语则从另一侧面形容了西装在人们衣着中所处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而领带与西装的合壁配套使用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效果,因此,色彩斑斓的领带便成为男士的宠儿。为什么呢?因为西服上衣的设计给领带的使用留出了恰到好处的空间,从脖子到胸前空着一个三角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装饰区,而领带的佩带正好是这个装饰区内的装饰点,成为西装不可缺少的附件。在漂亮的西装上配带一条醒目的领带,使使用者显得气质非凡。现在不仅男士喜欢佩带领带,而且职业女性(如售货员、售票员、女兵、文艺女兵、银行、邮局、税务、工商、海关等职工)也纷纷仿效,成为现代服饰文化的一个亮点。

那么,领带起源于何时?是由谁发明的?已很难考证。据说,古时候住在深山老林里的日耳曼人身披兽皮衣御寒,为了不使兽皮衣从身上脱落下来,就用草搓成的绳子扎在脖子上,后来逐渐演变成最原始的"领带"。而其后的演变历史,却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在公元前50年,古罗马士兵的脖子上就带有领巾,据说那是士兵的妻子和恋人为了祈祷前方战士的平安,送给他们的护身布;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军服,在战场上遇到利器刺戳时,在脖子上系有厚布条的士兵要比脖子直接暴露在外的人少受皮肉的痛苦,这也许就是古代士兵佩戴"领带"的直接原因吧!

第二种说法是这种领带为克罗地亚士兵首先采用。但领带是如何传入法国的却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这种领带可能是在1600年前后"三十年战争"时期传到法国的,当时与瑞典人并肩作战的法国士兵发现这种打结的领带非常实用;另一种传说认为这种领带是1668年克罗地亚雇佣军到达法国时带来的;还有一种传说是17世纪中叶,法国军队里有一个克罗地亚人兵团打了胜仗,凯旋回到巴黎时每个人都在颈上结了一条彩色围巾,以示欢庆胜利,引起了崇尚时髦的巴黎人特别是贵族的极大兴趣,随即争相模仿。

第三种说法也是在17世纪,南斯拉夫的一位骑兵身穿制服,颈系布条出现在巴黎的大街上,这种新奇的装束引起了法国军官们的大为赞叹和积极仿效,后来又引起了法国的达官贵族们的注意和喜爱。

第四种说法是17世纪法国向邻国西班牙发动战争,当时奥地利出兵支援法国,每位奥地利士兵的脖子上都佩带一块白围巾作为标志,这种标志颇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欣赏和厚爱,很快便在皇宫和军队里流传开来。法德之战,法军又将这种标志拧成蝴蝶结,插在上衣的钮扣眼里,结果法国奇迹般地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战场上那种拧成麻花形状的领带打结方法也随着战争胜利的消息一起很快地传到巴黎,并在一般市民中开始流行起来,并增加了许多新花样,使领带的形状、用料和打结方法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传说后来有一天,一位大臣上朝,脖颈上系着一条白绸巾,并且在前面打了一个漂亮的结。国王路易十四见后大为欣赏,并当即宣布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并下令凡尔赛的上流人士都得如此打扮。在他的号召下,领带逐渐从法国传遍世界各地,并形成了与西装配套的纺织用品。第五种说法是在中世纪(在欧洲历史上指封建社会时代),欧洲医学专家认为病从喉起,建议人们用织物裹住喉部,可起到防病消灾的作用。第六种说法是,领带是早期爱尔兰渔民在出海捕鱼时,常用条带系在脖子上,以观测风向,并由此而演变成领带。第七种说法是在中世纪以后,英国军队出征归来时,士兵们都要在自己的脖子上系一条白毛巾,用以掩盖作战时留下的刀疤。综合以上各种传说,大多数认为扎领带的习惯源于军队,这是无庸置疑的,而且在法国这一领导国际时装潮流的国土里首先得到应用、推广与发展,国王路易十四在领带的推广与发展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当今广为流行的领带,其历史并不长,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约在1870年,领带已变得比较窄小并淘汰了那些过分娇柔造作的打结方法和华而不实的部分。到了19世纪末,领带的式样已经和现在的领带十分相似了。今天的领带,在西方一些国家不仅以衣帽取人,而且还以领带取人,凡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士参加社交活动,他们都非常注意领带的用料、花式、款式以及挺括与否。因此,现在国外的高档领带已发展到采用电脑提花机织造,花型图案变化万千,层出不穷,在各式各样的领带中较为流行的要数打结部分变细的瓶状和直线状的领带。领带宽窄的变化有规律可循,一般是宽窄交替流行,其变化周期为8~10年。如果印花成为主流,则兴宽领带;如提花织物流行,则兴窄领带。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印花宽领带。领带在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其款式不断翻新,新品种层出不穷。法国人一贯喜好服饰打扮,是一个崇尚风雅的国家。1947年,一位名叫多米尼加国·贝尔杜松(Dominigue Bercome)的法国人发明了方便领带,并于同年11月8日获得了专利。该领带是将一块铝片压成领带结形状,再把领带粘贴在上面,佩戴时将领带直接挂在衬衣领上就行了。后来,贝尔杜松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磁力领带,可以直接吸在衬衣领上的金属扣子上,据说这种领带能经受4公斤的拉力而不会脱开。这种磁力领带与近些年出现的"一拉得"领带一样,对于那些赶时间而又笨手笨脚的人来说,尤其是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无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服饰。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43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82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8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29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1006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12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327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98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803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