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带坐标怎么换算
❶ 坐标系换算
首先,用户需要明白一点,由于不同的坐标系对应不同的旋转椭球体,所以转换坐标系又包括两种情况:同一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和不同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
1.同一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
何为同一椭球面下的转换?它的意思为将一个投影坐标系转为一个地理坐标系,而这个投影坐标系又是基于该坐标系所得来的(若读者不太明白投影坐标和地理坐标之间的联系,可参考“投影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例如,将Xian_1980_GK_CM_117E投影坐标转换为GCS_Xian_1980地理坐标。
此时,可以只使用开篇所说的【投影】工具进行坐标转换。在【ArcToolbox】中双击【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投影】,打开【投影】对话框如下图所示(以矢量数据为例,栅格数据要用【投影栅格】工具)。然后输入数据,并设置输出坐标及数据路径即可。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当然,如果数据量庞大的话,也可以使用该工具集中的【批量投影】脚本工具,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2.不同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
对应上述概念,不同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怎么做到呢?例如将Xian_1980_GK_CM_117E投影坐标转换为Beijing_1954_GK_Zone_19N投影坐标系。不同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主要分为两步:
①创建一个自定义地理(坐标)变换。
在【ArcToolbox】中双击【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创建自定义地理(坐标)变换】,设置如下: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②投影变换。
参考同一基准面下坐标变换的步骤。
❷ 坐标系三度带和六度带怎么区分 怎么换算
区分:
1,尺寸不同:1:25,000和1:50,000地形图使用6度子带投影,即,从零度子午线开始,相距6度,从西向东
与投影带成6度角。
世界分为60个波段,分别由1、2、3、4、5,...表示。东经为0到6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3度。
东经6至12度是第二个区域,中央子午线经9度。
2,坐标不同:地形图上公里的水平坐标的前2位是数字。
例如,在1:50,000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中带号为18,坐标值为293300。
转换:计算六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中央子午线的局部经度=
6°×局部数-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则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六度区为:6°×18-3°=
105°。
用中央子午线计算第三子午线的经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3°×局部数。
(2)领带坐标怎么换算扩展阅读
三维转换方法可使你确定最多7个转换参数(3个平移参数,3个旋转参数和1个比例因子)。用户也可以选择确定几个参数。
对于三维转换方法,可以仅用3个公共点来计算转换参数,但使用4个以上点可得到更多的观测值并且可以计算残差。
用这种方法计算转换参数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GPS测量的精度,只要地方坐标精度足够(包括高程),这种方法能适用任何区域。
其缺点是地方格网坐标、地方椭球和地图投影必须已知。另外,如果地方坐标不精确,使用GPS测量的新点一旦经过转换,将与现有的地方坐标系统不符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坐标转换
❸ 经纬度换算成坐标怎么换算
这是球坐标(空间极坐标),还差一个数据,就是r(或者叫ρ,球半径。),加上这个数据,就可以换成空间直角坐标。
❹ 测量中的跨带坐标怎样换算
跨带坐标计算个主要原理是把一个带的坐标换算成另一个带中的坐标,这样两套坐标就统一了。当然这在边缘地带才用,这样计算的偏差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偏差越大
计算时采用7参法或者4参法计算
正在GPS导线计算在中,在软件里设定中央子午线,固定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