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肩袖毛衣怎么计算
1. 大人开身插肩毛衣怎么分针
工具/原料:棉线、棒针。
1、先织单罗纹针。要想织象蓝毛衣那样的双领就织两个这么长,对折一下,如下图所示。

2. 大人开身插肩毛衣怎么分针
一般240到260针。毛衣上衣后片编织尺寸的计算为:
⒈、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⒉、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⒊、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⒋、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⒌、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⒍、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挂肩收针方法: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⒏、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⒐、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2)插肩袖毛衣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实验法计算毛衣尺寸
毛线一般是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1、高粗线
编织时宽以7-8针为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
2、中粗线
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
3、细线
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用这三种线编织花样时,一般会有1-2针的误差,因此要根据花型的密度适当地加针或减针。
有一个比较直观、准确的计算方法,就是试验法:用选择好的针和线先起20针,按你需要的花样编织3.3厘米后,用尺子量具体的尺寸,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毛衣
3. 毛衣纺织中,插肩袖怎么织
织衣的顺序:后——前——袖——领——最后织其它细小部件
上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横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针)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直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行)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余下的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 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下装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毛裤的编织成型较快捷、简便,一般分为左右裤片两部分,另加一裤裆方块编织。
编织时,如果从裤腰处开始编织,裤腰的折双边就比较省力,但裤腿减针时有些费事;反之,从裤腿处开始编织,裤腰折双边有些费事,可裤腿的简易加针和裤腰后翘的编织就容易些。
这就需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
下面介绍毛裤的三种编织法:两片编织法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2×横密
2.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
3.腰后翘。
后翘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约为4~5个回程(8~10行)。
编织时,将腰宽针数取中,分为前、后腰,再将后腰的针数除以回程数(即4~5个回程),用回形加针编织法即可织成腰后翘。
如果是从裤脚口起针,应采用回形减针法编织。
4.臀宽针数=臀围÷2×横密
5.上裆应加针数=臀宽针数-腰宽针数
6.上裆长行数=(直裆一腰罗纹)×直密
7.上裆加针间隔行数:前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1/4)后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3/4)
8.横裆针数=臀宽针数+(前裆宽+后裆宽)×横密或:横裆针数=横裆宽×横密
9.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10.裤腿应减针数=横裆针数-裤口针数
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后裆应减针数)
12.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13.后裆减针行数=后裆应减针数×2如果从裤脚开始编织,第“10”“11”“12”、“13”、项中的“减针”须改为“加针”,第“5”、“7”项中的“加针”须改为“减针”。
三片编织法(加方法)
1.腰口起针针数,与两片编织法“1”相同。
2.裤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2”相同。
3.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臀宽针数,与两片编织法“4”相同。
5.上裆应加针数,与两片编织法“5”相同。
6.上裆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6”相同。
7.上裆加针间隔行数=(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28.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9.裤腿应减针数(单侧)=臀宽针数-裤口针数10.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11.方块针数=方块宽×横密12.方块行数=方块长×直密四片编织法四片编织法与其他编织法不同的是:裤腿减针时,每一片裤腿的外侧也要参与减针。
平针编织裤前片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2.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3.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4.上裆长行数=(直裆-腰罗纹)×直密5.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6.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7.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8.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9.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平针编织裤后片。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5.上裆长行数,与裤前片“4”相同。
6.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9.后裆减针行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11.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罗纹编织裤前片在整件毛裤全部为罗纹组织编织的情况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样的密度计算时,要适当增加横密的针数,减少直密的行数。
另外,腰罗纹和裤口罗纹要比其他部位小一个密度值。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2.裤长行数=裤长×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内折边)3.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4.直裆行数=直裆×直密5.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6.裤腿行数=裤长行数-直裆行数7.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8.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9.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罗纹编织裤后片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5.直裆行数=直裆×直密
6.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9.后裆减针行数=后裆针数×2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男裤门襟:1.门襟针数=门襟宽×横密2.门襟行数=门襟长×直密*门襟的编织一般是在右裤片上完成,当编织到右裤片门襟上边(或下边)位置时,要把门襟宽所需针数一次加齐,并随裤片编织,当织够门襟长所需行数后,再将门襟针数一次减完。
在编织左裤片时,如果怕裤门襟的平针编织卷曲,可以在编织到门襟位置时,改成罗纹组织,针数与右裤片相同
4. 怎么计算毛衣的公式
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1、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一、上衣前片
1、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二、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 袖山宽针数)÷2
三、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四、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测量身体尺寸和计算针数,以一位7岁男孩为例,测得的尺寸为:胸围66厘米,背肩宽28厘米,衣长40厘米,袖长38厘米。
根据测量尺寸计算各部位尺寸针数。毛衣是一件合体毛衣,除胸围增加了6厘米余量,其眼余均是实测数。
要想达到相同的效果将胸围增加6厘米即可(6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
各部位尺寸计算结果如下:
1、胸围66厘米+6厘米=72厘米
2、领宽一般为胸宽的1/3(胸宽是胸围的一半) 36厘米÷3=12厘米
3、肩宽(28厘米<背肩宽>-12厘米<领宽>)÷2=8厘米
4、袖笼收针尺寸(36厘米<胸宽>-28厘米<背肩宽>)÷2=4厘米,袖笼深一般为实测胸围的1/4,66厘米÷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袖宽前后袖笼深相加(不包括肩斜) 14厘米+14厘米=28厘米,袖山高,袖宽的1/3~1/4 ,28厘米÷4=7厘米,前领深一般为领宽的1/2加1~1.5厘米,12厘米÷2+1~1.5厘米=7~>√≥厘米,尺寸计算好之后计算针数,可算出1厘米针数再与相应尺寸相乘。
例胸宽31厘米61针,1厘米针数为61÷31≈2针,那么胸宽针数应为2针×36=72针,(6个花样+1针)起针数为73针,其他部位针数可自行计算。因为花样的原因,算出的针数不是整数.如果起针不是编织一个花样所需的整数倍时,可以进行调整.即将剩余的针数补齐到能编织一个花样的针数,或者把多余的针数减掉。但调整针数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增减2~3针,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衣身就会变窄或变宽。

(4)插肩袖毛衣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基础毛衫计算公式
一、前片公式:
1、胸宽=(胸宽尺寸+后折宽)x横密/10
2、衣长=(衣长尺寸-下摆罗纹)x纵密/10
3、肩宽=(肩宽尺寸-肩宽修正值)x密/10
4、前挂肩转数=后挂肩转数=修正转数
5、前挂收针数=(前胸宽针数-前肩宽针数)/2
6、领宽=后领宽尺寸+修正针数
7、领深=(领深规格+领深修正)x纵密/10
8、罗纹排针=胸宽针数-快放针数,转数=长度x纵密/10
二、后片公式:
1、胸宽=(胸宽尺寸-后折宽)x横密/10衣长同前
2、挂肩转数=(挂肩尺寸+修正值)x纵密/10
3、后肩收针数=(后肩宽针数-后领口针数)/2
三、袖子公式:
1、袖长=(袖长尺寸-袖口罗纹长度)x纵密/10
2、插肩袖阔=(袖阔尺寸x2+修正值)x横密/10
3、袖山头=袖山头尺寸x横密/10
4、袖膊收针数=(袖阔针数-袖山头针数)/2
5、袖口针数=2x袖口尺寸x横密/1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库-毛衣的公式
5. 插肩袖在衣服上肩宽怎么量
插肩袖的衣服一般都是量连肩袖长,因为插肩袖衣服没有肩线,袖子是一直插入到领口的,所以测量时也就是从领口一直到袖口的长度,即为连肩袖长(插肩袖长)。
插肩袖是衣服的袖子的裁片是和肩膀上相连,也有叫连肩袖,是肩与袖连为一体的袖型。

(5)插肩袖毛衣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插肩袖衣服的特性:
1、插肩袖的袖子的部分的颜色和衣服的其他部分的颜色不太一样,如果是比身体部位的颜色的深,就更加显得肩膀的位置不显,也就不会显得宽。
2、一般插肩袖的这种肩膀都是斜的,所以反而肩膀的位置不显,如果不显就也会显得肩膀不会太宽,反而会显得肩膀下斜,整体的肩宽反而显得窄了。
3、最初设计插肩袖的初衷就是为了显瘦的。所以插肩袖不仅不会显得肩宽,反而应该会显得肩相对比较的窄。
4、插肩袖完全忽略了肩部上肩缝的存在,八字斜插缝在视觉上就很显肩瘦。
衣服保养技巧:
1、洗衣服前要看清洗标,认清衣服在出厂前规定的洗涤方式,这包括一件衣服能否熨烫、干洗,水洗的最高温度,晾晒方式等;
2、换下来的衣服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许多污渍无法去除就是因为延迟了处理时间。而且脏衣服积攒太多也不卫生,细菌会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慢慢繁殖;
3、无论什么类型、型号的洗衣机,使用时尽可能不要塞得太满,2/3已经是上限了,若塞得太满则会影响机器运作,无法彻底洁净衣物;
4、倒太多洗衣液或浸泡太长时间并不能让衣服“更干净”,正常穿着的衣物,只要使用相应范畴的洗衣液用量,在一到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清洗干净了;
5、特殊面料要用专业护理剂,譬如娇贵的真丝、易皱的亚麻等。
6. 急求插肩袖毛衣袖子起多少针合适
一、起针不问人:
1、用适合织你所要编织的线和针编织一小样
起30针,量出5CM有多少针(比如17针),换个方向量出5CM有多少行,比如:得出1CM=17针/5CM=3.4针=5行
2、测量胸围:本人测出来是84CM(测量时不要紧贴皮肤)
3、起针数出来了: 84CM*3.4针=286针(从下向上织就起这个数了)
如果想从领子开始编织
1、量出头围:53CM 本人的头围,你们按实际测量的结果换算。
2、颈围:是定数0.9CM或者0.8CM
3、53CM*0.9=或者是0.8=47.7CM (0.9和0.8是指:脖子是头围的80%或是90%大)
4、起针数出来了:47.7CM*3.4针/CM=162针(得出领子起针数)
二、插肩毛衣袖子编织方法
1、袖壮(腋下最大处)部分的针数(包括腋下加的针在内),比如126针+10针;
2、量一下袖口大小(比如是18CM),再看看上面的小样是1CM=3.6针=5行,那么1.8CM*3.6针/CM=65针
3、量出袖长,得出袖子要织的行数:本人的是38CM+5CM(上下针) 38CM*5行/CM=190行
4、计算减针的次数:袖壮的针数-袖口的针数除以2,136-65/2=35(也就是说需要减针35次)
5、按照所列方程式计算出减针的行数和次数
X+Y=35(减针次数)
4X+6Y+4=190(要织的行数)
得出:4行平(不加不减)
4-1-12(织3行第4行减,共12次)
6-1-23(或者第1行减1针,后5行不加不减,这样循环共23次)
7. 手工毛衣编织计算方法(挂肩 袖子 领子 要怎么计算)
1、准备材料:棒针两根、直尺一把、毛线一团

8. 毛衣袖口起多少针,如何算
总针数乘0.4就是袖子的针数
毛衣起针计算
一、起针不问人:
1、用适合织你所要编织的线和针编织一小样
起30针,量出5CM有多少针(比如17针),换个方向量出5CM有多少行,比如:得出1CM=17针/5CM=3.4针=5行
2、测量胸围:本人测出来是84CM(测量时不要紧贴皮肤)
3、起针数出来了: 84CM*3.4针=286针(从下向上织就起这个数了)
如果想从领子开始编织
1、量出头围:53CM 本人的头围,你们按实际测量的结果换算。
2、颈围:是定数0.9CM或者0.8CM
3、53CM*0.9=或者是0.8=47.7CM (0.9和0.8是指:脖子是头围的80%或是90%大)
4、起针数出来了:47.7CM*3.4针/CM=162针(得出领子起针数)
二、插肩毛衣袖子编织方法
1、袖壮(腋下最大处)部分的针数(包括腋下加的针在内),比如126针+10针;
2、量一下袖口大小(比如是18CM),再看看上面的小样是1CM=3.6针=5行,那么1.8CM*3.6针/CM=65针
3、量出袖长,得出袖子要织的行数:本人的是38CM+5CM(上下针)
38CM*5行/CM=190行
4、计算减针的次数:袖壮的针数-袖口的针数除以2,136-65/2=35(也就是说需要减针35次)
5、按照所列方程式计算出减针的行数和次数
X+Y=35(减针次数)
4X+6Y+4=190(要织的行数)
得出:4行平(不加不减)
4-1-12(织3行第4行减,共12次)
6-1-23(或者第1行减1针,后5行不加不减,这样循环共23次)
9. 给男士织插肩毛衣如何量袖笼尺寸
摘要 亲,大概是从上往下织插肩,插肩的尺寸是从领口开始分片处竖量20厘米即可留袖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