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腰间距怎么设置
1. 怎样织毛衣
小部件
上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横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针)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直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行)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余下的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 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下装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毛裤的编织成型较快捷、简便,一般分为左右裤片两部分,另加一裤裆方块编织。
编织时,如果从裤腰处开始编织,裤腰的折双边就比较省力,但裤腿减针时有些费事;反之,从裤腿处开始编织,裤腰折双边有些费事,可裤腿的简易加针和裤腰后翘的编织就容易些。
这就需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
下面介绍毛裤的三种编织法:两片编织法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2×横密
2.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
3.腰后翘。
后翘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约为4~5个回程(8~10行)。
编织时,将腰宽针数取中,分为前、后腰,再将后腰的针数除以回程数(即4~5个回程),用回形加针编织法即可织成腰后翘。
如果是从裤脚口起针,应采用回形减针法编织。
4.臀宽针数=臀围÷2×横密
5.上裆应加针数=臀宽针数-腰宽针数
6.上裆长行数=(直裆一腰罗纹)×直密
7.上裆加针间隔行数:前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1/4)后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3/4)
8.横裆针数=臀宽针数+(前裆宽+后裆宽)×横密或:横裆针数=横裆宽×横密
9.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10.裤腿应减针数=横裆针数-裤口针数
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后裆应减针数)
12.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13.后裆减针行数=后裆应减针数×2如果从裤脚开始编织,第“10”“11”“12”、“13”、项中的“减针”须改为“加针”,第“5”、“7”项中的“加针”须改为“减针”。
三片编织法(加方法)
1.腰口起针针数,与两片编织法“1”相同。
2.裤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2”相同。
3.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臀宽针数,与两片编织法“4”相同。
5.上裆应加针数,与两片编织法“5”相同。
6.上裆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6”相同。
7.上裆加针间隔行数=(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28.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9.裤腿应减针数(单侧)=臀宽针数-裤口针数10.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11.方块针数=方块宽×横密12.方块行数=方块长×直密四片编织法四片编织法与其他编织法不同的是:裤腿减针时,每一片裤腿的外侧也要参与减针。
平针编织裤前片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2.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3.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4.上裆长行数=(直裆-腰罗纹)×直密5.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6.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7.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8.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9.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平针编织裤后片。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5.上裆长行数,与裤前片“4”相同。
6.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9.后裆减针行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11.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罗纹编织裤前片在整件毛裤全部为罗纹组织编织的情况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样的密度计算时,要适当增加横密的针数,减少直密的行数。
另外,腰罗纹和裤口罗纹要比其他部位小一个密度值。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2.裤长行数=裤长×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内折边)3.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4.直裆行数=直裆×直密5.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6.裤腿行数=裤长行数-直裆行数7.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8.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9.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罗纹编织裤后片
1.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5.直裆行数=直裆×直密
6.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9.后裆减针行数=后裆针数×2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男裤门襟:1.门襟针数=门襟宽×横密2.门襟行数=门襟长×直密*门襟的编织一般是在右裤片上完成,当编织到右裤片门襟上边(或下边)位置时,要把门襟宽所需针数一次加齐,并随裤片编织,当织够门襟长所需行数后,再将门襟针数一次减完。
在编织左裤片时,如果怕裤门襟的平针编织卷曲,可
2. 毛衣如何量合身
这个要根据它的大小尺寸测量,因为有的人胖有点少,所以他都是没有特别标准的直播,就是在马路上。
3. 毛衣双松紧正反各几针
各1针。毛衣双松紧一般是毛衣的两边腰部是要有松紧的,所以就要用双边一针正一针反织出来。在织松紧部分的时候一定注意在织的过程中手的松紧要一致,否则织出来会不太平。
4. 前天在网上买了一件开衫毛衣外套,但是太大了,就是腰至腰下边太大了,想要改小,不知道改小会不会把衣...
建议去找会编织毛衣的人,在那之前先找好与外套颜色相搭的毛线,尽量按照外套材质的粗细来,改是可以改的,但是会有些复杂,因为这个是手工活,建议如果外套本身价格不是很贵的话,就将就着穿或是送人。
5. 关于腰筋间距的设置
首先纠正概念:1、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概念;2、腰筋和箍筋的概念;3、腰筋设置位置的概念。在03G 101--1修正版图集框架柱没有腰筋概念,只有3*3、4*3、4*4、5*4等,见03G101--1图集第46页。腰筋是设置在框架两内,当梁高hw≥450mm时,在梁两侧面沿高度设置纵向构造钢筋,腰筋间距≤200mm,见03G101--1修正版第62页。
6. 如何织收腰毛衣
收腰毛衣的织法

织片正面朝着编织者,在这行加18针(18,16,18)针,织一针上针(5,10,17)针后开始织花样(图3),这一行最后织1(5,10,17)上针结束。。针数为97针(105,115,129)。
平织5行后,左右各加1针(即加2针),接下来的加针方式为:8(6,6,6)—1—2(7,7,7),6(4,4,4)—1——5(2,2,2)。加针结束后针数为113(125,135,149)针。
平织到距离记号针17(18,18,19)厘米处。离记号针58(62,62,66行)结束
分袖:在开头处,平收3针,共2(2,2,4)次。在开头处收2针,共4(6,8,8)次,在开头处收1针,收10(10,8,8)次,剩下89(97,105,113)针。
平织到挂肩为17(18,20,21)厘米。离放标记针为116(124,130,136)行。
肩膀领子:收5(6,6,7)针,织花样20(22,25,26)针,用另一根针穿起。收剩下的39(41,43,47)针,织完这根针。
平收5(6,6,7)针,织完这根针。
收3针(领口),织完。
收5(6,6,7)针,织完。收2针,织完。收5(6,6,7)针,织完。再收5针。
正面对着编织者,完成右边,反面结束。
前片:和后片同样编织。织到离分袖处6厘米。
织27(30。33,35)针,把这些针留作肩膀。平收35(37,39,43)针,织完余下的针数。
平针一行。收3针,织完。织一行。收2针,织完。织一行。
收1针,织完。织一行。重复这样2行的织法,直到离分袖处17(18,20,21)厘米。收肩膀(同后片)
袖子:起79针,织34行,剩61针。正面织一行上针。织起伏边(即腰部花样),织7行后,3(4)号尺寸均匀加4(6)针。
第9行两边各加一针。
接下来加针方法,12(10,8,8)——1——5(7,13,3),10(8,0,6)——1——4(4,0,13),针数为81(85,93,101)针。
织到离起针处46厘米处。
平收3针,
在接下来的2(2,2,4)行。每行开头处,收2针,共6(6,8,8)次。每行开头,收1针, 28(32,32,28)次。每行开头收2针, 6(6,8,8)次。
每行开头收3针, 2(2,2,4)次,剩17针,收针。
领子:正面对着编织者,从左领处挑针,挑147(155,167,175)下针。织一行下织。
第二行(反面)织1上针,*放一针,两上针并一针*,重复前两针。
第三行,下针。
收针。
7. 织毛衣腰身怎样加针才均匀
在腰部位置加,比较不明显
8. 毛衣要量哪些部位的尺寸
人体各部分尺寸的测量
一、人体主要部分尺寸的名称
棒针编织前,对穿用者需量体的主要部位尺寸名称有颈围、胸宽、乳下线、腰围、肩宽、背宽、背长、衣长、袖长、臀长、股上、袖围、总身长、裤长等。
二、量体的方法
根据以下图所示,用细带绳可测得人体主要部位的尺寸,具体量体的方法如下:
1.颈围:亦称领围,经人体前的喉骨环一圈所得的尺寸。
2.胸宽:在胸前测量缚在两肩下细带绳间所获的尺寸。
3.胸围:在胸部最高的部位,水平量一圈所获的尺寸。
4.乳下线:颈围线至胸围线间的距离。
5.腰围:量腰部最细处的尺寸。测量时,不要缚得太紧。
6.臀围:在臀部最宽处水平量一圈的尺寸。
7.肩宽:从户的最高处量至肩关节处(肩点)之间的距离。
8.背宽:在背后量缚在两肩腋下细带绳间的尺寸。
9.背长:量后颈根到腰围线之间的距离。
10.衣长:后颈根至内衣下边缘的距离再加3cm.但衣长与季节、款式及穿用者的爱好等因素有关,因此,衣长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11.袖长:肩关节处(肩点)至手腕处的长度。服装的袖长与服装的款式及穿 用者的个人爱好等因素有关,因此,服装的袖长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2.臀长:腰围线至臀围线间的距离。
13.股上:人坐在椅子上,从腰围线至椅子面之间的距离。
14.袖围:由肩关节处(肩点)经腋下量一周所获的尺寸。服装的袖围与服装的款式及穿用者的爱好等有关,因此,服装的袖围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5.总身长:从后颈跟至地面之间的距离。
16.裤长:腰围线至踝骨间的距离。裤子选用的裤长与裤子的款式及个人爱好等因素有关,因此,裤子选用的裤长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注:
(1)大身长即为前身长,指前颈根至腰围线之间的距离。
(2)后身长即为背长,指后颈根至腰围线的距离。
9. 衣服腰大了怎么改小窍门
方法一、后腰加松紧带法
简单的说,就是后腰腰头内侧,各剪开一个缺口,

两边缝好,
10. 毛衣腰距是怎么设置
衣长:前片66公分,后片70公分
胸围:50*2=100公分
袖长:57公分
用针:单股边用三燕8号针,正身用5.5MM竹环针
用线:指间纱德国粗棉玫粉13团整,一点没多
后片:起93针织单罗纹6行后按图解上的排花,中间放1针出来凑成偶数成94针,边上的5针继续织单罗纹18行再排花,后面直织,至16组花结束后开挂,两边各平收4针,再按2-1-6收针,织完挂上第7组花分肩领21+32+21,肩21针分3次引退结束。
前片:起93针织单罗纹6行后按图解上的排花,中间放1针出来凑成偶数成94针,边上的5针继续织单罗纹12行再排花,后面直织,至15组花结束后开挂,开挂同后片,织完挂上第三组花后开前领,中间平收18针,两边按2-2-1`2-1-5收针。织至后片同高肩引退后合并。
袖子:起38针单罗纹6行后对称排花,两侧面按6-1-14加针,再平织6行开袖山,两边平收4针,再按2-1-11减针,平织2行收针。
领子:挑90针单罗纹6行收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