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毛衣工艺吓数是什么
1. 什么叫毛织吓数工艺
毛织吓数工艺
毛衣共分为:平膊、西装膊、尖膊、马鞍膊、称作四大膊。直夹、入夹、弯夹称作三大夹。
平方的取法:首先织一块布片去洗烫来确定密度、手感是否ok,然后根据所开的针数和转数来求每寸占多少支针和多少转。
例:布片针数是150支×100转,度量出来的尺寸是16×16寸即得到的平方数是:9.375支(横密)×6.25转(直密)。
拉力的求法:例如100转的布片其拉力是18寸,18÷100得到的数据是0.18,用这个数据乘以全长转数既得出全长拉力。
入夹与弯夹的区分:当袖臂阔与夹阔相差1.1/2寸以上就应做弯夹,如袖臂阔与夹阔只相差1寸则要考虑做入夹了。
至于马鞍膊,因其衫型结构复杂,在做工方面比较费时所以近些年基本上没有
马鞍膊衫,在此就把马鞍膊的工艺略过。
直夹平膊衫型吓数工艺
后幅
胸阔×横密=后幅开针
身长-脚高×横密=后副全长转数
夹阔-1/2寸×直密=夹上转数,全长转数-夹上转数=夹下转数
膊阔-领阔÷2×横密+缝耗针数=膊阔剩针(每边) 3
领阔-3/4寸×横密(领平位用领阔×0.65计算)(圆领)
领深×直密=领深转数
前幅
胸阔比后幅多2~4支针也可以与后幅一样,需视组织去定
身长-脚高×直密+缝耗(一般情况下3G、5G、1转,7G、9G、12G3~4转
夹阔-1/2寸×直密+缝耗
领阔、膊阔同后幅一样
领深同后幅一样计算(领平位用0.35计算)(圆领)
领深转数×0.55=收领转数,
领收针支数=领阔-领平位针数÷2(收针要先急后慢)(圆领)
袖子 ,
袖长(膊度)-袖咀高×直密×0.97=袖全长转数
袖臂阔×2×横密+缝耗=袖加完针针数
袖尾剩针=袖臂阔
袖咀阔×2+1/2寸×横密(圆仝)
袖直位转数留1.3/4~2寸
袖加针针数=袖臂阔-袖咀开针÷2(加针先快后慢)
袖加针转数=全长转数-直位转数 ,
西装膊衫型吓数工艺
后幅
胸阔×横密=后幅开针
身长-脚高×直密=全长转数
夹阔-1/2寸×直密=夹上转数(全长转数-夹上转数=夹下转数)
膊斜×直密=膊斜转数
膊阔-领阔÷2×横密+缝耗=膊阔剩针(每边)
收夹转数=夹阔转数×0.35
收夹针数=胸阔-膊阔÷2
领阔-3/4寸×横密
领深×直密=领深转数
前幅
胸阔+1/2寸×横密=前幅开针
身长-脚高×直密+缝耗=前幅全长
夹阔-1/2寸×直密+缝耗=夹上转数
收夹转数、针数,膊阔、膊斜、领阔、领深均与后幅一样算法
袖子
袖长(膊度)-袖咀高×直密×0.97=袖全长转数
袖臂阔×2×横密+缝耗=袖加完针
袖咀阔×2+1/2寸×横密=袖咀开针
袖尾剩针=前后夹直位转数÷直密×横密
袖收夹转数=前、后收夹转数+缝耗
袖直位转数留1.3/4~2寸
袖收针数=袖臂阔-袖尾剩针÷2
袖加针针数=袖臂阔-袖咀阔÷2(加针先快后慢)
尖膊衫型吓数工艺
后幅
胸阔×横密=后幅开针
身长-脚高-3/4寸×直密=全长转数
夹上转数=前幅夹上转数+3/4寸
夹下转数=全长转数-夹上转数
领阔-3寸×横密+缝耗
收夹针数=胸阔针数-领阔针数÷2(收针尽量平均收或先慢后快)
前幅
胸阔+1/2寸×横密=前幅开针
身长-脚高-2寸×直密=全长转数
夹阔(沿线度)可用勾股定律来计算
夹上转数=夹阔×直密
夹下转数同后
领阔同后
领深-2寸×直密 :
收夹针数=胸阔针数-领阔针数÷2(尽量平均收或先快后慢)
袖子
袖臂阔×2×横密+缝耗
袖长(后中度)-领阔的1/2-袖咀高×直密=全长转数
袖咀阔×2+1/2寸×横密=袖咀开针
袖尾针一般取3寸+缝耗
袖收针=袖臂阔-袖尾针÷2(收针先快后慢
袖收夹转数同后幅(如是真领则要减少转数
袖加针=袖臂阔-袖咀开针÷2
袖加针转数=全长-收夹转数-1.3/4的直位转数(加针先快后慢
以上只提供参考
2. 我是做毛衫的,想学写毛衫吓数 , 看了计算公式不懂 ,能不能一对一的解释。 谢谢!
毛衫吓数常用计算公式:
毛衫吓数计算顺序:后幅—〉 前幅 —〉袖幅 —〉 下栏。
后幅计算公式:
后幅胸阔支数=胸阔X身平方支数。
后幅衫脚开针支数=脚阔X衫脚平方支数。
后幅衫脚高=脚高X衫脚平方转数。
后幅身长总转数=(身长-衫脚高)X身平方转数+缝耗。
后幅肩阔支数=(肩阔-修正值)X身平方支数。
知道款式和毛料要求,先试织出一块布片,测它一寸或1CM长度在平直布片上所含的织针支数。

(2)亚马逊毛衣工艺吓数是什么扩展阅读:
毛衣有大身、后背、两个袖子,套衫是四片,开衫是5片的,织片是指在机器上把这些衣片织出来。织片一般分为手机织片和电机织片(电脑横机)。手机是把毛料用手针机编织成衫,任何花款都可以织成,不需要缝盘缝全,因为手机可以将整件衫织成,包括领贴,胸贴及袋等等。
把织片依照纸样,剪成所需的形状。大部分电机织片都需要裁,毛衣裁床大部份都是用手剪,圆筒机织成的净色布可以用电剪裁。手机织布很少需要裁,除了特定款式。
3. 毛织厂吓数19支1寸是什么意思
毛织厂吓数19支1寸是指毛织工艺。
毛织吓数工艺指南 毛衣共分为:平膊、西装膊、尖膊、马鞍... 度量出来的尺寸是1616 寸即得到的平方数是:9.375 拉力的求法。
工艺(吓数纸,尺码纸)设计要求 羊毛衫吓数设计是根据产品的款式,规格尺寸,手感及成品重量等要求来制定操作吓数的。
4. 吓数的介绍
术语吓数又名下数、工艺,下(吓)可以理解为计算、制定、确定、编写。数即数字,吓数师傅(工艺员)用具体可见、可以理解、传递信息的数字、文字、图像、图形、实物等,把自己掌握的毛衣专业知识表达出来。

5. 吓数是什么意思
术语吓数又名下数、工艺,下(吓)可以理解为计算、制定、确定、编写。数即数字,吓数师傅(工艺员)用具体可见、可以理解、传递信息的数字、文字、图像、图形、实物等,把自己掌握的毛衣专业知识表达出来。
6. 毛衣加针2-1-1 2-2-1 2-3-1这个是怎么的,看不懂
这是毛衫设计师写给织机工人的一种工艺吓数,2-1-1织机工人每拉2转需收1针,收一次。2-2-1织机工人每拉2转需收2针,收一次。2-3-1机工人每拉2转需收3针,收一次。
7. 电脑横机吓数是什么
吓数是一种专业术语,可以理解为计算、制定、确定、编写。用一种可见可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工作人员,如通过数字、文字、图像、图形、实物等,自己掌握的毛衣专业知识表达出来。吓数师父需要掌握毛衣的生产方法、流程,对整个行业较精通。
欧大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18038470480专注于纺织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可以为广大朋友提供相关类产品和问题解答.
8. 浦院哪有学吓数的
羊毛衫吓数)博远针织技术学院。
术语吓数又名下数、工艺,下可以理解为计算、制定、确定、编写。数即数字,吓数师傅用具体可见、可以理解、传递信息的数字、文字、图像、图形、实物等,把自己掌握的毛衣专业知识表达出来。
毛衣服装吓数图纸是这批毛衣的制作方法,具体到一针一线、一举一动,复制传递给制造这批毛衣的工人操作,工艺图纸是标准生产操作方法的具体表现。
9. 什么叫毛衣吓数
第一节:旧平膊吓数纸的计算公式 一:后幅计算法(后膊不收花) (1)胸活×组织支数+缝口=后幅胸活支数 (2)身长领边度(膊度)-衫脚高×组织转数+缝口=身长总转数 (3)袖夹-1.5CM缝耗×组织转数+缝口=袖夹转数(上身位转数) (4)领活-1.5CM缝耗×组织支数=领活支数,(后领收花,12G, 9G,7G,一般用,1-2-3,5G,3G一般用1-2-2或1-1-2.最主要是看后领深尺寸大小来确定怎样收花.} (5)膊活(肩活)×组织支数-领活总支数÷2=后幅一边剩针. (6)后幅胸活支数-膊活总支数÷2=后幅一边收夹支数,(收夹一般用5--7CM转数收). (7)身长总转数-上身位转数=下身位转数,若有膊斜则用身长 总转数-膊斜转数(膊斜尺寸若没规定,一般用3CM计算)-上身位转数(袖夹转数)=下身位转数. (8)旧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后慢,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二:前幅计算公式 (1)前幅开针比后幅多2CM支数,多出的支数由收夹时收完. (2)前幅剩针和后幅一样,全长转数一样,下身位转数与后幅一样 (3)前幅收领圆领一般用收完领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个数视乎领位转数而定,圆领要尽量收圆. V领则最好一个转数收完要够V. (4)圆领用后领总支数-前领两边收领支数=前领落领支数.V领则用后领总支数÷2=前领每边收领支数. (5)袖夹(上身位转数,若有落膊,要加膊斜转数)-收夹转数(收夹转数与后幅一样}-收领转数=收完夹至收领直位转数. (6)前幅开针支数-膊活(肩活)总支数÷2=前幅每边收夹支数 (7)旧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后慢,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三:袖计算方法 (1)袖夹总转数-收夹转数(若有落膊则要减膊斜转数)×2-2÷组织转数×组织支数×1.05+缝耗=袖尾剩针. (2)袖长膊度-袖咀长×组织转数×0.95=袖全长转数(若袖长是后中度则要减膊活一半 = 袖长膊度) (3)袖活夹底度×2×组织支数×1.05+缝耗=袖活总支数.(如无袖活,旧平膊袖活比袖夹细2--3CM. (4)袖活总支数-袖尾剩针÷2=袖每边收夹支数.(袖收夹转数比前后幅多2转) (5)袖活总支数-袖咀开针支数(各种袖咀开针计算方法看附页)÷2=袖每边加针支数. (6)袖加完针至收夹直位一般2.5cm-3.5cm. (7)袖全长转数-收夹转数-直位转数=袖加针转数. (8)袖加针算法:例如: 212转加39支= 212转÷39支=5.43589… 5.43589…-5=0.43589… 0.43589…×39支=16.99…把个位数减去第1个加针的转数6+1+17后1次加针的次数 5+1+22 (9)旧平膊前幅收花:先慢后快夹型要直,收花尽量用1级花收完
第二节:新平膊吓数纸的计算公式
/ n& U) q7 m0 I3 i' y& l0 {* s( }
1 M! e- T5 x; M0 h) Y8 |0 o一:后幅计算公式(后膊收花) o) A- T; B5 P* T0 M& C
5 J5 F* ]0 d! i9 \% V) K(1)胸活夹底度×组织支数=后幅胸活支数
) n7 Z: d+ _3 y5 _2 N4 a
/ D. y& C- M1 O5 s# [
5 X6 T7 B* b) h9 {! i% T$ v(2)身长领边度(膊度)-衫脚高×组织转数+缝口=身长总转数
5 r5 B3 K4 t2 b( }/ X
M% q( V, ? w) U(3)领活外度-1.5CM缝耗×组织支数=后领活总支数(领活内度要加两边领贴活)(后幅剩针5--7支由领针减出)
4 L0 z/ y5 e, T; Y) }8 d% q1 v. r9 s5 t0 F' f" V
(4)膊活边至边度-领活(领活内度要减两边领贴活,外度不用)÷2×组织支数=后幅每边膊活支数(即收膊支数) 4 q1 x k9 Y! c8 s
(5)后幅一边收膊支数÷组织支数×组织转数×0.727+缝耗=后幅收膊转数.6 d) P8 p( ]2 T2 b
7 C% [; P" |( U% |6 d* ^
(6)后幅胸活支数-膊活总支数÷2=后幅一边收夹支数,(收夹一般用5--7CM转数收)., u$ X8 L3 F; ?# l# e7 ?
# m K) H8 q F2 C# b" D" Q5 ](7)袖夹斜度-1.5CM缝耗(若有落夹则不用减缝耗)×组织转数+收膊一半转数=后幅上半身总转数.(即袖夹总转数)
: Z ]/ b/ u- F9 p. _' }) J8 o! d$ v+ f$ a
(8)上身位转数-收膊转数-收夹转数=收完夹至收膊直位转数
4 v% U: a5 s6 V! M. ^) \$ L; Y, o& g" N
(9)身长总转数-上身位总转数=下身位转数. 8 S3 ? K2 k7 F2 ]. {
+ a, J: |, b5 A; G! ]" o ? 后幅后膊不收花计算公式 ! _) _* N, ^* `/ a3 y6 {
(1)胸活夹底度×组织支数=后幅开针支数.
3 R+ N: l, O4 s* Z6 k" r: B0 Z- j2 M. O4 {# X- v8 b9 [
(2)身长领边度(膊度)-衫脚高×组织转数+缝口=身长总转数
1 A% A( H' {% }1 X' s) [' p/ l7 N+ s5 w/ o
(3)领活外度-1.5CM缝耗×组织支数=后领活总支数(领活内度要加两边领贴活)
& _ ?+ ]( @2 @' X! |( u/ e% U5 S- `
(4)膊活边至边度-领活(领活内度要减两边领贴活,外度不用)÷2×组织支数=后幅每边膊活支数(即落膊支数)3 b2 [# j$ F+ n3 Z
% N U( d1 x( u7 U(5)后幅膊斜尺寸×组织转数=后幅落膊转数(若没膊斜尺寸,一般用3CM左右计; f9 b7 f8 _" r# F7 M- L
3 f5 X# n5 W( N(6)后幅开针支数-膊活总支数÷2=后幅一边收夹支数,(收夹一般用5--7CM转数收).
' ~* K* w: y) u' {
# m2 o4 }. o/ g: d$ S# c F" m(7)袖夹斜度-1.5CM缝耗(若有落夹则不用减缝耗)×组织转数+落膊转数=后幅上半身总转数.(即袖夹总转数)
2 e1 H4 j3 x& Q% q2 o% ]( Y
# h# \4 m3 n, Z5 c. _. p/ E(8)上身位转数-落膊转数-收夹转数-收完夹至套纱转数=套完纱至落膊直位转数(此直位转数用来缝袖尾一般用3.5 cm-5cm)
5 `6 t- \' t6 j- L: T
6 ^: q7 o8 Z4 u2 M& T# t(9)身长总转数-上身位总转数=下身位转数. - C7 e9 i5 ?: d: P
(10)新平膊后幅收花:先快后慢,夹型要弯,收花最好分3级花以上收
10. 求教:手摇横机(电脑横机/毛衣/针织)的工艺单(吓数)怎么看
严格地说这份工艺设计的不是很完美:
1)前后身宽相差 1cm比较好看,此工艺是细针只相差了2针微不足道。
2)工艺单不管生手还是熟手都应能看懂。
一 解释示意图:
1,图左是“后身”示意图。
图右是“前身”,最好是先织“后身”。
2,后身或前身的示意图:(你已看懂了)。
左边标的是“各工序的总转数”,
右边衣框内是“工序的详细指数”。
3,“转数”指“一个来回的数:
即机头“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这样的来回算1转”。
4,从下至上术语:
1)元筒:指“二面机针 分开吃线。(应是“圆筒”织物呈空心状)
机头“从右至左”靠身面的针吃线,
机头“从左至右”是对面的针吃线。
2)四平:二面机针 同时吃线。
机头“从右至左”二面的针板都吃线,
机头“从左至右”二面的针板都吃线。
3)平摇:指将机头“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运作。没有其它动作。
4)“- ”减号代表“收针” “+ ”加号代表“放针”。
5)收或放1针= 左右边同时收或放1针,在总数上应计减或加 2针。
6)在前后身胸围线二边标有“10"字。 指此处要挂下 10只针,目的使举手抬手时舒服。
二 机头都停在换梭子的一边= 右边,
三 放针的转数要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计算:
1)8-1-7:因前道结束工序是“平摇12转”。
所以是先收去1针,再织 8转后收针 共收 7次”。
实际只织了 6个8转“8x6=48转”.
2)11-1-3,因前道结束工序是“收1针”
所以要先织 11转后 再开始收针。 共要织 3次11转才能达到 收3次针”
实际织了 3次11转=33转”。
若有不明再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