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一寸等于多少行
⑴ 怎么计算毛衣的公式
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1、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一、上衣前片
1、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二、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 袖山宽针数)÷2
三、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四、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测量身体尺寸和计算针数,以一位7岁男孩为例,测得的尺寸为:胸围66厘米,背肩宽28厘米,衣长40厘米,袖长38厘米。
根据测量尺寸计算各部位尺寸针数。毛衣是一件合体毛衣,除胸围增加了6厘米余量,其眼余均是实测数。
要想达到相同的效果将胸围增加6厘米即可(6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
各部位尺寸计算结果如下:
1、胸围66厘米+6厘米=72厘米
2、领宽一般为胸宽的1/3(胸宽是胸围的一半) 36厘米÷3=12厘米
3、肩宽(28厘米<背肩宽>-12厘米<领宽>)÷2=8厘米
4、袖笼收针尺寸(36厘米<胸宽>-28厘米<背肩宽>)÷2=4厘米,袖笼深一般为实测胸围的1/4,66厘米÷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袖宽前后袖笼深相加(不包括肩斜) 14厘米+14厘米=28厘米,袖山高,袖宽的1/3~1/4 ,28厘米÷4=7厘米,前领深一般为领宽的1/2加1~1.5厘米,12厘米÷2+1~1.5厘米=7~>√≥厘米,尺寸计算好之后计算针数,可算出1厘米针数再与相应尺寸相乘。
例胸宽31厘米61针,1厘米针数为61÷31≈2针,那么胸宽针数应为2针×36=72针,(6个花样+1针)起针数为73针,其他部位针数可自行计算。因为花样的原因,算出的针数不是整数.如果起针不是编织一个花样所需的整数倍时,可以进行调整.即将剩余的针数补齐到能编织一个花样的针数,或者把多余的针数减掉。但调整针数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增减2~3针,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衣身就会变窄或变宽。
(1)毛衣一寸等于多少行扩展阅读:
基础毛衫计算公式
一、前片公式:
1、胸宽=(胸宽尺寸+后折宽)x横密/10
2、衣长=(衣长尺寸-下摆罗纹)x纵密/10
3、肩宽=(肩宽尺寸-肩宽修正值)x密/10
4、前挂肩转数=后挂肩转数=修正转数
5、前挂收针数=(前胸宽针数-前肩宽针数)/2
6、领宽=后领宽尺寸+修正针数
7、领深=(领深规格+领深修正)x纵密/10
8、罗纹排针=胸宽针数-快放针数,转数=长度x纵密/10
二、后片公式:
1、胸宽=(胸宽尺寸-后折宽)x横密/10衣长同前
2、挂肩转数=(挂肩尺寸+修正值)x纵密/10
3、后肩收针数=(后肩宽针数-后领口针数)/2
三、袖子公式:
1、袖长=(袖长尺寸-袖口罗纹长度)x纵密/10
2、插肩袖阔=(袖阔尺寸x2+修正值)x横密/10
3、袖山头=袖山头尺寸x横密/10
4、袖膊收针数=(袖阔针数-袖山头针数)/2
5、袖口针数=2x袖口尺寸x横密/1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库-毛衣的公式
⑵ 织毛衣起多少针是一寸
如果你打两针上两针下呢,起200针就可以了,不要太小了,穿着不舒服的,不过后面要记得加针哦,不然不好看,不好穿哦
⑶ 怎么计算毛衣的公式
你说的是手打的毛衣编织计算公式吧!
我们做毛衣的,一般是按一寸或者一尺来算的,一寸等于10/3厘米,约等于3.33厘米
,一般手打毛衣都是粗针,大概就是六针的样子,也就是一寸等与6只针,(就是织六下),从你上面就可以得出来,你要打毛衣的大小,按上面的公式就可以了,你上面的2厘米就是多出来的,一般领要长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吓栏,是前,后幅长度的110%,多余的可以裁掉.现在我来详细的说一下你上面的公式:
这是抄别人的,你看看
袖山是指袖子收完针后留下来的针数!
袖长高就是袖山高
!
(一)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上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
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⑷ 如何计算毛衣针数
从上往下织的毛衣,其领口针数就是要起的针数。用你准备织毛衣用的针和线,先织一块样布:样布第一步:起20针。织10行,撤下针。 第二步:将20
⑸ 如何计算毛衣编织尺寸
先用毛线织出一段,20针即可,再用尺子量出20针的厘米数(比方说8cm) 按照20:X=8:A (A代表厘米数也就是你要织的尺寸)这样就能把代表针数的X算出来
⑹ 毛衣针数的计算,多大尺寸起多少针
毛线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是高粗线:编织时宽以7-8针为 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
二是中粗线,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
三是细线,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用这三种线编织花样时,一般会有1-2针的误差,因此要根据花型的密度适当地加针或减针。
如果花型比较复杂且交叉针多,就要适当的加一些;如果是镂空花,织好后往外扩,就要适当的减针数,(如果全身都是镂空花,最好织一朵花的样片,来确定一寸的针数)。
1、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毛衣一寸等于多少行扩展阅读: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⑺ 成人毛衣起针要多少针
衣领开头两百针左右。
毛衣起针(从底边开始织的)的多少跟胸围多少,用线的粗细和针的粗细有关。您可先量一下胸围,先起10针织上五六行,用尺子量一下10针的宽度,再根据胸围换算一下。还有女同志的毛衣(除大外套)底边一般比上边要小些,可换成小一号的针织底边或者适当的减去些针,等织完底边后换针或者适当的加些针。
起十五针的头,织上二寸长,量其中的一寸是几针. 再量一量这个成人的臀围和几针相乘结果出来了。
例如: 一寸12针乘(臀围三尺)30寸等于360针。
(7)毛衣一寸等于多少行扩展阅读:
毛衣,以机器或手工编织的毛线上衣。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就懂得运用编织的技法,随着文明的演进与科技的发明,人类不仅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发出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人类生活更舒适便利。
参考资料:网络-毛衣
⑻ 打毛衣时“两寸半” 大约是几行
要看毛线粗细呀,粗的是18行“两寸半”,细的是35行“两寸半”,
满意请采纳
⑼ 织好的毛衣怎么算多少针啊
首先毛衣起针的针数和毛线的粗细和要织的宽度都有关系,简单通用的方法:
先用要用的毛线起10针,织7-8公分,然后测量一下拉伸开的宽度是几公分,计算一公分是n针,
测量一下要制成品的围度w公分乘以n就计算出你要起的针数了。
奶奶织的针数,把底边针数,数一圈数就知道了,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反过来测量5厘米有多少针然后计算出一厘米有几针再乘以毛衣的围度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9)毛衣一寸等于多少行扩展阅读
编织技巧
手工编织艺术,几乎是女人世界,这就更体现出男耕女织,源远流长,源于民间,服务天下。尤其是在新世纪,新科学、新技术、新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丰衣足食的今天,人们更追求和谐与自然之美,舒服与健康之美。
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不难看到:从国家领导人到电视人和民间百姓,几乎每人都有几件甚至几十件毛衣毛裤,就是说,它已在人们生活中,普遍而又普遍,数量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就其编织方法,全球流行的几乎清一色是右手挂线的传统编织法。
编织尺寸的计算
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上衣后片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挂肩收针方法: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挂肩收针方法: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袖直密=愿密度×95%。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⑽ 成人女士毛衣编织尺寸是多少
主要根据毛衣的款式和人的体态来决定。简单分三类:
1、织小款瘦身毛衣,从上往下编织需要织6--6.5寸;
2、织长款修身毛衣,从上往下编织需要织7寸左右;
3、如果织宽松式毛衣或者体型较胖时,从上往下编织需要适当加长1--1.5寸。
上衣后片位编织尺寸计算为
1、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上衣前片位编织尺寸计算为
1、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挂肩收针方法: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