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后片如何收针至肩
‘壹’ 织毛衣肩膀怎么收针
1、 将肩膀长度织成自己满意的长度后,留下肩膀周长长度2-3倍的线。(肩膀、围巾等针的方法相同。以下样本只用作示范。)
‘贰’ 外套毛衣后片织肩膀怎么织
1、织到分片的时候,就说后片吧,前后片基本一样的。
先这一片两边各收5针,然后每个来回收2针,就是一边一针。
为了漂亮点可以这样织:第一行,先织2针平针,第3针挑,第4针织平针,再把第3针拨到第4针,这样就收掉了一针。织到第一行倒数第3、4针时,两针并一针平针,再后面2针平针。回来上针不收针,第三行同第一行。(虽然都是收掉一针,但是过去的收法和最后的收法不一样,多收几行就有效果了)
2、一直两边收上去,直到留领的宽度。比如:毛衣一片100针,中间留40针,两边先各收5针,然后各收25针。
3、前片收针与后片一样,织到离后片2寸时,收领。收领的同时仍不要忘了两边的收针。最后前片收完领和袖基本上一边只留1-2针。
3、袖子的收针部分跟前后片一模一样,只是最上面留针数不一样。如袖子上面留20针,加60需收的针数,就是说袖子从下往上织时慢慢加针到腋下最宽处至少要加到80针。
最后就是缝合。
‘叁’ 开衫毛衣后片如何收针
开衫毛衣后片收针:
首先整行都要织低针,收针要做低针的伏针收针。
织第一针,如常的织第二针,然后将第一针的针眼套住第二针的针眼,如(a)图,这样已收了第一针,如(b)图;织第三针,然后将第二针的针眼套住第三针的针眼,这样已收了第二针 ,如(c)图;织第四针,然后将第三针的针眼套住第四针的针眼,这样已收了第三针,如此类推。
‘肆’ 织毛衣后片怎么样收针
把每两针合在一起变成一针就叫收了一针。需要收几针你就连续一针盖一针地收过去就行了。每两行收一针的只需到最后的时候收,返回的时候第一张不织挑下来,从第二针开始织。
‘伍’ 毛衣肩膀处如何收针
留十二到十四针(和你打正身时留的针数一样)然后开始收针。不知你是用什么方法收,但道理是相通的:我是每四行收两针(这时候来回打,不是用四根针转着打的,不要搞错了!)收到四寸时开始每一行的两边都要收一针(就是把两边的第一针和第二针并着收),收半寸后收针,然后缝合,OK!(注意了,上面最多不能超过四寸半,四寸二或四寸三都可以,太长了,穿衣服时稍微动一下袖子爱往上面跑的。以上是我个人在织毛衣时的见解,不知对你有没有帮助。
刚才想了下怕你没有完全明白,我再补充一点:为什么要在打了四寸后开始每一行都要收呢?是因为这样收针后袖山的上面是个圆弧形的,便于缝合也好看些。
‘陆’ 我刚开始学织毛衣,我起了160针,就是不知道怎么分前后片,分了过后怎么收针,请各位JM们帮帮忙!
前后片各80针.先织后片两边各平收6针左右(因为不知道你织的是粗线细线,最好的办法是比一下合适的衣服),然后每到两侧收1针(隔行收针),收到与肩同宽直接往上织够长就好了.织前片的方法与后片基本相同,就是离织够长2寸时留领窝(中间用线穿上1.5寸左右的针数),然后行行收针(就是结尾收针,开头也收针)直到留够合适的针数直接往上织(一般来讲领子的宽度和肩各占1/3,如果想领子大些也可以).
‘柒’ 毛衣肩膀上收针怎么收
毛衣的织法:儿童毛衣,以插肩袖的穿着比较合适,下面是插肩的收针方法:1,腋下留针。腋下可以预留8--10针,楼主用的是细线,你可以用尺量一下,前后大约为3cm,算一下你的织的针数留;2,收斜肩。我织的时候是按这个顺序:边上留出2针(如果手工好,可以留一针,这一针就是用来缝合的),第3和第4针织鱼骨针,其余部分按正常花样织就可以,织袖子的时候也要这样收针,这样等身片与袖片缝合后,在斜肩上会出现一对漂亮的鱼骨针;3,领子留针。领子的收针可以参考下面的图解,织的时候先织后片,图中以黄色表示后片,粉色为前片,取的是一半身片:
‘捌’ 毛衣肩膀怎么收针
1、 将肩膀的长度织成自己满意的长度后,留下一条长度是肩膀长度2-3倍的线,如图所示。(同样的方法也用在肩膀和围巾等针上。以下样本只作示范用途。)
‘玖’ 毛衣前后片怎样缩针好看
(一)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上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 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二)下装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毛裤的编织成型较快捷、简便,一般分为左右裤片两部分,另加一裤裆方块编织。编织时,如果从裤腰处开始编织,裤腰的折双边就比较省力,但裤腿减针时有些费事;反之,从裤腿处开始编织,裤腰折双边有些费事,可裤腿的简易加针和裤腰后翘的编织就容易些。这就需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
下面介绍毛裤的三种编织法:
两片编织法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2×横密
2. 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
3. 腰后翘。后翘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约为4~5个回程(8~10行)。编织时,将腰宽针数取中,分为前、后
腰,再将后腰的针数除以回程数 (即4~5个回程),用回形加针编织法即可织成腰后翘。如果是从裤脚
口起针,应采用回形减针法编织。
4. 臀宽针数=臀围÷2×横密
5. 上裆应加针数=臀宽针数-腰宽针数
6. 上裆长行数=(直裆一腰罗纹)×直密
7. 上裆加针间隔行数:
前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1/4)
后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3/4)
8. 横裆针数=臀宽针数+(前裆宽+后裆宽)×横密 或:横裆针数=横裆宽×横密
9. 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10.裤腿应减针数=横裆针数-裤口针数
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后裆应减针数)
12.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13.后裆减针行数=后裆应减针数×2
如果从裤脚开始编织,第“10”“11”“12”、“13”、项中的“减针”须改为“加针”,第“5”、“7”项中的“加针”须改为“减针”。
三片编织法(加方法)
1. 腰口起针针数,与两片编织法“1”相同。
2. 裤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2”相同。
3. 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 臀宽针数,与两片编织法“4”相同。
5. 上裆应加针数,与两片编织法“5”相同。
6. 上裆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6”相同。
7. 上裆加针间隔行数=(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2
8. 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9. 裤腿应减针数(单侧)=臀宽针数-裤口针数
10.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
11.方块针数=方块宽×横密
12.方块行数=方块长×直密
四片编织法
四片编织法与其他编织法不同的是:裤腿减针时,每一片裤腿的外侧也要参与减针。
平针编织裤前片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
3.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4. 上裆长行数=(直裆-腰罗纹)×直密
5. 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
6. 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7. 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
8. 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
9. 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
平针编织裤后片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 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5. 上裆长行数,与裤前片“4”相同。
6. 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 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 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9. 后裆减针行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
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
11.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
罗纹编织裤前片
在整件毛裤全部为罗纹组织编织的情况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样的密度计算时,要适当增加横密的针数,减少直密的行数。另外,腰罗纹和裤口罗纹要比其他部位小一个密度值。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裤长×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内折边)
3.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4. 直裆行数=直裆×直密
5. 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
6. 裤腿行数=裤长行数-直裆行数
7. 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
8. 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
9. 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
罗纹编织裤后片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 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5. 直裆行数=直裆×直密
6. 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 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 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9. 后裆减针行数=后裆针数×2
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
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
男裤门襟:
1. 门襟针数=门襟宽×横密
2. 门襟行数=门襟长×直密
*门襟的编织一般是在右裤片上完成,当编织到右裤片门襟上边(或下边)位置时,要把门襟宽所需针数一次加齐,并随裤片编织,当织够门襟长所需行数后,再将门襟针数一次减完。
在编织左裤片时,如果怕裤门襟的平针编织卷曲,可以在编织到门襟位置时,改成罗纹组织,针数与右裤片相同。
‘拾’ 毛衣后片领和肩怎么分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