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半的宝宝老是尿裤子怎么办
Ⅰ 宝宝两岁半之前不尿裤子突然又尿裤子怎么回事
宝宝在婴儿时期尿裤子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时候宝宝的大脑不够成熟,无法控制是否憋尿,所以经常会尿裤子,等宝宝长大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大宝宝时不会尿裤子的。那么,宝宝怎么突然又开始尿裤子了?当长大的宝宝突然尿裤子,很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的尿路被感染了,还有可能是因为在外玩耍的时间太长,神经过于兴奋而导致。建议最好去泌尿科看一看,做一下彩超,可以排除颅内会出现的疾病症状。另外,在生活上要注意玩耍的程度,不要过度导致疲劳的程度。还不要吃刺激的食物,服用指定的药物。当然,有这种症状的宝宝,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还没形成有尿意就去上厕所的习惯,父母应当正确教宝宝什么时候去上厕所,让宝宝养成习惯,但如果通过教导,孩子还是尿裤子,建议还是去医院检查更好。遇到孩子突然又开始尿裤子的情况,家长不要过分担忧,根据医生给出的指导建议去做,调整好作息和饮食习惯,培养好宝宝有尿意就去厕所的习惯,做好这些有助于宝宝更快恢复正常状态。
Ⅱ 宝宝现在两岁半了,还会尿裤子,要穿尿不湿,怎么办
两岁半宝宝还属于幼童阶段,夏天已经成功了的如厕训练,到了冬天就失效,白天还会尿裤子,晚上要穿尿不湿,虽然令家长很纠结,但无需过多担心,因为这对于宝宝来说是正常现象。
2岁半的如厕训练
转眼宝宝2岁半了,天气开始热起来,这次我们母子同心,决心在这个夏天要把尿不湿给甩掉。为此特意添置了男生专用小便器,在卫生间设置了“宝宝专用卫生间”。
刚开始的时候宝宝是不习惯的,一星期过去,尿湿了N条裤子后,宝宝终于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小便了。偶尔还是会尿裤子,一般是在玩玩具、看动画片的时候容易忘记小便这件事。
小淘气学会自己小便之后,我尝试让他午睡时不穿尿不湿。连续洗了10天裤子、尿垫、床单后我放弃了,因为天气也转凉了。
3周岁体检,医生知道小淘气还要穿尿不湿睡觉,显得非常吃惊,建议我们尽早脱掉。
3岁半时终于甩掉了尿不湿
快3岁半时,小淘气上半天托班了,没有在学校尿过裤子。回家午睡时我也没给他穿尿不湿,但是跟他约定好睡着前要去小便,结果第一天午睡就在不停地去小便中结束了。第二天开始改变策略,不打扰他入睡,但是入睡一小时之后把他唤醒,这个方法果然适合他,后来午睡就没用过尿不湿了。
白天问题解决了还剩下晚上的,我订好闹钟,在小淘气入睡2小时、4小时各响一次,唤醒他小便,这样折腾几晚下来,闹钟唤不醒我,孩子尿床上了。
我只好把小淘气的睡前奶给改成下午喝,晚上不喝汤,换成早上六点唤醒小便,终于把尿不湿给甩掉了!
总结:
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在1岁时就早早的就脱掉了尿不湿,而有的宝宝则需要4岁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观察与等待,找到适合自己宝宝的如厕训练,而适宜的时间应该是开春后天气转暖时再进行。
Ⅲ 二岁半宝宝尿裤子怎么教育
不同年龄宝宝的排尿训练 虽然每个孩子的排尿功能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排尿训练的时间也不应扣得太死,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0-12个月的宝宝:使用尿布和尿不湿 由于大脑、神经、肌肉尚未发育成熟,不宜过早对孩子进行排尿训练,以使用尿布或尿不湿为宜。 12-24个月的宝宝:白天把尿和晚上用尿不湿结合 一岁以上的宝宝已经会有尿意而要排尿了。此时小儿由于膀胱容量小,排尿次数较多,应每2小时左右给孩子一次排尿机会。同时也可以给予一定信号,如吹口哨声,用以提醒孩子排尿,以避免因长期使用尿布而引起的任意排尿习惯。白天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湿,但晚上仍要用尿布或尿不湿。 2-5岁的宝宝:白天主动和晚上被动排尿 以后的孩子,一般白天都能控制排尿,但夜间尚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白天,教会孩子一有尿意,就要主动告诉父母,父母再带孩子去厕所排尿,就算是用便盆,也要把便盆放在厕所里,以防止孩子养成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晚上,仍需要父母叫醒孩子排尿,晚上原则上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湿。 5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独立上厕所 宝宝可以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和擦屁股了,因此家长可以让宝宝独自上厕所,在训练独立大小便的过程中,即使有时宝宝做得不够好,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注意排尿训练的误区 训练过早 有的母亲在孩子几个月时,甚至3-6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于孩子神经、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孩子的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也不成熟,不能承受比较复杂的排尿训练,反而会造成排尿紊乱。 训练过多 有的妈妈一个晚上要叫醒孩子3-4次,甚至4-5次,结果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扩张,膀胱的最大容量得不到增加,也会引起尿床。 训练过少 有的妈妈一到晚上,给孩子屁股下尿布或尿不湿一放,就不管不闻,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训练,有的孩子也会尿床。 强迫训练 有的妈妈晚上把孩子弄醒,要孩子小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不小便就是不许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孩子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Ⅳ 两岁半的孩子还经常尿裤子正常吗
宝宝经常尿裤子,除了增加了不少家务,也让家长觉得有教育的挫折感,总以为宝宝好像是故意。其实,宝宝也是不愿意的经常尿裤子,有很多合理的理由,应该被家长理解。
对症下药,宝宝不再尿裤子
通常宝宝会尿裤子,都由于以下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宝宝整体发育比较迟缓。每个宝宝的发育过程都是个别性的,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同龄宝宝的生长轨迹,你应该做的是,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去等待宝宝以自己的速度发育到适当的阶段。
2、进行排便训练比较困难。有的宝宝确实非常抗拒排便训练,但是要知道把尿的最佳训练期并非越早越好。一般来说,训练宜在宝宝两岁到两岁半之间进行。因为在此之前,宝宝不理解来自膀胱的刺激的含义。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最佳时机。只有在宝宝乐意并主动配合成人时,训练才能有好效果。
3、一些先天性的原因。比如先天性肛门肌肉调节无力和先天性尿床症等。假如你发现宝宝从一开始就难以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情况下,就非常有必要带着自己的宝宝去找这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找出其中的原因,积极地进行治疗。
4、本来会控制大小便的宝宝,突然出现把自己的大小便拉到裤子里面的情况,通常因为某些心理上的原因。导致宝宝暂时性地出现这样的“退步”现象,特别是当这些宝宝对某些事情感到极度不安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只有从根本上消除使宝宝感到心理不安的各种因素,才能使宝宝的以上症状得以根治。
Ⅳ 孩子总是尿裤子怎么办
临床上,我们将5岁以上的儿童夜间仍不能从睡眠中醒来排尿,且超过6个月每周总尿床次数多于3次的孩子称为遗尿症儿童。
小儿遗尿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多数孩子的遗尿是功能性遗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遗传因素。2.膀胱功能障碍。部分小儿膀胱容量较小,控制排尿的肌肉逼尿肌功能不稳定,孩子常有白天尿频、尿急、尿湿裤子的现象。3.睡眠过深。遗尿的孩子睡眠往往很深,不易被唤醒,过深的睡眠使大脑皮层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刺激而起床排尿,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善。4.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这部分小儿夜间由于缺少正常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夜间尿量相对较多而遗尿。对于功能性遗尿的孩子,可对孩子进行定时排尿训练,以建立条件反射。对于器质性遗尿的孩子则应对因治疗。
另外,孩子白天玩得太兴奋、受到惊吓或喝水太多等也可导致孩子尿床,您可以先找找具体原因,不要过多责备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很多家长想通过限制孩子晚上的饮水、夜间叫孩子起床小便、训练孩子憋尿等方法来杜绝孩子尿床,往往收效不大。中医认为,只要孩子的泌尿系统没有器质性的问题,那么,孩子患遗尿症及尿频多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最多见。患有肾炎的孩子也多伴有遗尿的现象,所以家长可以给这类孩子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改善肾虚的状况。
具体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吃胎盘粉,增强宝宝抵抗力。
胎盘,俗称衣胞或胞衣,中医称为紫河车,性温,归肺、肝、肾经,具有温肾、益精、补气、补血的功效。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胎盘,发现它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患有遗尿症、肾炎及哮喘的孩子,在冬天吃适量的胎盘粉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家长可以自己制作胎盘粉,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吃上3克左右就可以了(一个啤酒瓶盖是6克)。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吃6克。只要坚持吃上一个冬天,孩子的抵抗力会明显增强。具体制作方法: (1)选一个好一些的胎盘(也就是产妇身体健康,没有传染病的),一定要新鲜,腐烂变质的不能食用。(2)拿回家后先清洗干净,然后将洗干净的胎盘切成小碎块,放到微波炉的盘子上,向四周摊匀,中间的地方空出来,因为那里的热力集中,容易烤焦胎盘。(3)选微波炉的最小火,开上几分钟后打开来看时,会发现有许多液体渗出,倒掉液体,继续再用微波炉加热几分钟。(4)如此反复多次加热,直到胎盘的肉质干硬了,再拿出来放凉,放入粉碎机里打碎,装瓶待用。因胎盘属温性,如果孩子吃了以后有上火的症状,可以取1/4的苹果,去皮切成片,加水在锅中煮5分钟后,给孩子喝苹果水,能消内热。
2.喝红枣白果枸杞水。
红枣5粒(切开)、白果3粒(棕色内皮要去掉)、枸杞子3粒,加水在锅中煮10分钟,每晚临睡前让孩子把食物加汤一起吃下,坚持一个冬天,孩子的遗尿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此方法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使用,若孩子吃后有上火症状,同样可以喝煮过的苹果水消内热。专门给孩子做的固元膏,也适合遗尿的孩子食用。
(4)按压耳窝: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处有心、肺、气管、三焦等部位的反射区,按压15~20下,直至明显地发热、发烫。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处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区,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这一治疗方法需要家长有耐心,坚持几个月,再配合食疗,你一定会看到孩子身体强壮起来。
尿床的孩子普遍体虚,家长在做好以上四点的同时,还应注意下列事项:不让孩子过度疲劳;忌食太寒及泻气的食物,如荞麦、螃蟹、田螺、蚌肉、乌鱼、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蕹菜、山楂、菊花、萝卜、金橘、金橘饼等都应少吃或不吃;少吃薏苡仁,薏苡仁性凉,利尿、消肿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身体虚弱者及孩子、老人不适合吃
Ⅵ 宝宝两岁多了,大小便老是拉在裤子里,怎么办
通常宝宝会尿裤子,都由于以下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宝宝整体发育比较迟缓。每个宝宝的发育过程都是个别性的,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同龄宝宝的生长轨迹,你应该做的是,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去等待宝宝以自己的速度发育到适当的阶段。
2、进行排便训练比较困难。有的宝宝确实非常抗拒排便训练,但是要知道把尿的最佳训练期并非越早越好。一般来说,训练宜在宝宝两岁到两岁半之间进行。因为在此之前,宝宝不理解来自膀胱的刺激的含义。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最佳时机。只有在宝宝乐意并主动配合成人时,训练才能有好效果。
3、一些先天性的原因。比如先天性肛门肌肉调节无力和先天性尿床症等。假如你发现宝宝从一开始就难以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情况下,就非常有必要带着自己的宝宝去找这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找出其中的原因,积极地进行治疗。
4、本来会控制大小便的宝宝,突然出现把自己的大小便拉到裤子里面的情况,通常因为某些心理上的原因。导致宝宝暂时性地出现这样的“退步”现象,特别是当这些宝宝对某些事情感到极度不安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只有从根本上消除使宝宝感到心理不安的各种因素,才能使宝宝的以上症状得以根治。
Ⅶ 小孩两岁半了,还老尿裤子该怎么办
两岁多的宝宝还尿裤子怎么办 宝宝已经2岁多了,可是还是会经常尿裤子,有时候一天会尿湿好几条裤子,爸爸妈妈很苦恼,遇到这种情况正常吗?怎么办? 情况分析 需要家长了解详细情况——是否平时在家也是这种情况。若不是,那么可能孩子玩得兴奋忘了,需要进行提醒;如果一直都是这样,就需要家长有意识训练孩子排便; 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孩子已经发出了排便信号,但自己又不会独立排便,那么: 1)需要家长给孩子更多关注,随时发现孩子的变化; 2)教会孩子表达自己想要排便; 3)着手训练孩子自主排便。 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孩子已经发出了排便信号,但自己又不会独立排便,那么: 1)需要家长给孩子更多关注,随时发现孩子的变化; 2)教会孩子表达自己想要排便; 3)着手训练孩子自主排便。 尿频。 宝宝尿频多半是因为家长把尿太频繁造成的,把尿过于频繁,会导致宝宝膀胱的容量减少,而孩子的膀胱收缩控制不足,因此只要有少量尿液就要快速排出,导致尿频且每次排尿量很少。 此种情况就需要家长给孩子进行憋尿的训练,在孩子还不是特别想尿的时候,让孩子稍缓一会,慢慢帮助改善。 孩子括约肌发展不成熟。 一般情况下孩子2岁左右时括约肌发育就会成熟了,可以控制大小便,但也不乏有些孩子发育稍晚一些,这时不需要着急,孩子生理成长之后就会有所改善,当然如果一直没有改观就需要找医生检查。 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孩子自己无法控制排便。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做感统训练,尤其是滑板。 家长的态度。 事实上,2岁左右的孩子尿裤子是正常的,如果此时家长反映过于激烈批评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恐惧,那么这种情况也会随之愈演愈烈,因此,也希望家长能够以平和的态度面对,不要给孩子压力。
Ⅷ 孩子两岁多了老尿裤子怎么回事
妈妈要慢慢的教宝宝,就算尿湿了也不要生气。这也不是病只是宝宝有时在玩所以有尿时就直接尿了。父母应该知道,随着宝宝膀胱能够容纳的尿液增多,以及大便次数的减少,宝宝对排便的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上是这样的:夜间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小便一一最后是夜间控制小便。一般来说,女孩学会控制大小便要比男孩早,但也有例外。多数孩子是在2~3岁之间学会控制大小便的。你究竟该在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宝宝使用便盆?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目。训练前的准备工作一一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增强排便意识,克服畏惧心理。应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比如,把孩子身体的各部分,包括人体的排泄部位教给孩子,并告诉他它们各自的名称和功能,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大小便是从哪里排出来的。让宝宝看你(最好是同性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大小便的,你可以做得尽量自然一些;随后,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或手势告诉父母他们要大小便(说话晚的孩子可多用手势)。同时,教给孩子比较多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上厕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等等。许多宝宝不到1岁时,就能发出他要排便的信号了。此时,你应尽量早些发现宝宝正在排泄的迹象。比如他忽然安静下来,或者小脸憋得通红等等。这时,你应及时把这件事说给孩子听,例如“小明就要拉屎了”“小芳就要尿尿了”“好,让妈妈来帮你换一块尿布”。 当孩子大一些时,他可能告诉你,或者示意你他尿裤子了。你要立即对他的做法给予表扬,并马上给他换一块尿布。你可以通过经常检查孩子的尿布是否湿了,来加快孩子学会辨别尿布干湿的进程。你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摸一下尿布,如果他能正确说出尿布是干还是湿,是干净的还是脏的,就表扬他。另一方面,你应该适时地教会孩子如何把内裤拉下来并穿上。他做对时,别忘了及时表扬他。这样,过不了多久,你就能训练他脱复杂一些的衣裤了。切记,不要用太难的动作把孩子搞得垂头丧气,要允许孩子想练习多少遍就练习多少遍,直到学会为止。 以上的准备工作就绪后,你就要观察你的孩子究竟可以连续几小时不尿湿裤子,他是不是每天只大便几次,而不是一会儿拉一点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已经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了,你可以进行真正的排泄训练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由于天生胆小,会害怕抽水马桶的声音,或担心会掉进水里。因此,你在开始教孩子上厕所前,首先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你可以有意让孩子替你冲马桶,使他习惯看到粪便被冲下去。有些专家还建议,父母可设计一种“仪式”;冲水肘,握着孩子的小手向秽物挥手再见。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练习在马桶或便池座椅上坐一会儿,让他明白,他不会像大便一样被水冲走。 正式训练的关键一一不要对孩子施加压力,选择好时机和方法,以鼓励为主。专家据调查发现,大约有80%的孩子能够在2岁到2岁半之间学会自己上厕所,他们尿裤子、尿床的次数每周不会超过一次,20%的孩子则学得慢一点,有的是在3~4岁时学会使用便盆的,有的在4岁以后才学会。所以,专家提醒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为此而伤害了那些性格内向、过于敏感的孩子。你不妨先让孩子一天蹲两次便盆,对于大便已有规律的孩子,使用这种方法最好。在孩子通常的大便时间里,让他在便盆上坐一会儿。孩子坐在便盆上时,可以用好的玩具“慰劳”他一下。开始时,他乖乖地坐在便盆上就能得到奖励,以后他得把大便排到便盆里才能得到奖励。整个训练过程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 下面,让我们来摸拟一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周内学会自己上厕所,你不妨按下面的方法和步骤试一下。(1).选择时机。找一个你和家里人都不太忙的日子,把第一天定为开始训练的“好日子”。如果你要上班的话,从周末开始比较好,如果你不上班,周一也许是最好的。(2)灌输意识让孩子意识到一件重大的事情就要发生,告诉孩子他将从哪天开始要像大人一样使用便盆(马桶)了。告诉孩子因为他要使用便盆,所以他可以穿漂亮的开裆裤,这可以激发孩子学会“大小便”的积极性。(3)购买厕所用品和奖品。为孩子选购一个便盆。你可以带他去商店,让他帮助你挑选。把它包装好作为在“好日子”送给孩子的礼物。买几条比孩子平时穿的裤子大一两号的开裆裤,便于孩子穿脱裤子。另外买一些孩子平时想要的玩具。(4).训练开始。训练第一天,郑重地把礼物一一便盆和开裆裤送给孩子,认真地给孩子穿上开裆裤,让他好好照镜子,并给他拍一张穿上新裤子的照片。把多余的尿布处理掉,告诉孩子他只能在午睡和晚上睡觉时才能用尿布。教孩子拉下裤子,在便盆上坐一会儿,再提起裤子。然后表扬他,并送给他一份礼物。不管孩子表现如何,一周之内你都要坚持不让孩子用尿布,鼓励他用便盆。(5).发奖品。每当孩子在便盆上拉了大便,哪怕是一点点,你也要表扬他,给他玩一下新买的玩具,并留下一件小奖品。他在其他时候想玩新玩具的话,就告诉他只有在他用过便盆后才可以玩。(6)对孩子出现的反复要有思想准备。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学会上厕。所以他偶尔还会尿湿裤子,这时不要训斥和批评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尿裤子,甚至有增加的趋势,你就不得不让他在每次尿裤子后多做一会儿坐便盆的练习;如果孩子反抗,你还要让他坐在那里,直到他不再闹为止。(7)逐渐停止奖励。父母常犯的错误,就是太急于停止奖励。即使训练周已结束,孩子做得相当好了,也要继续表扬和奖励孩子。这对巩固培养孩子的优良行为很重要。因此,你只能逐渐减少奖励次数,或改为不定期奖励,但有时要给一些“大奖”。宝宝排泄问题解决好了,可能会帮了你一个大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