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裤子哭闹怎么办
① 一岁多的宝宝老是尿裤子怎么办
才一岁尿裤子很正常啊,天冷可以穿纸尿裤,不用太排斥纸尿裤的,呵呵。 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对尿意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尿床的现象,而随着各器官发育的逐渐完善,尿床问题一般都会慢慢消失。只不过,在这期间,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锻炼。 第一阶段(1—1岁半以前),随天性,想尿就尿。 1岁半以前的宝宝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所以家长尽量随孩子天性,让他们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必过于着急训练孩子上厕所,因为过早训练可能会造成宝宝的心理负担,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不过,在宝宝还没有学会理解排便前,家长看到他们尿湿或排便弄脏裤子,就应有意识地告诉他:“宝宝尿了”、“宝宝大便了”,以培养其理解能力。 第二阶段(1岁半—3岁),进行行为指导。 宝宝长到1岁半以后,一般都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从生理上看,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从心理上看,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因此,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对宝宝进行上厕所的训练。 家长要仔细观察,发现宝宝在游戏时突然不动了,或在活动中突然用手摸着腹部、出现哭闹等情况,就说明可能是有了尿意。这时,家长可以把宝宝带到厕所,指着便盆问他:“是不是要尿尿呀?”如果宝宝点头,家长便可以教孩子脱下裤子,蹲下自己解决。如果宝宝顺利完成排便,要给他鼓励和称赞;如果宝宝一时没控制住,弄脏裤子,家长也不要大声责备,以免让他们产生挫折感。若是宝宝有了尿意,又一时排不出来,家长可以试着打开水龙头或口头发出“嘘嘘”的声音,用这种辅助效果帮孩子排尿。 1—3岁的孩子,由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一般以行为教育为主,即以示范性动作让宝宝模仿。比如大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让孩子学着模仿。家长在发现孩子尿湿裤子后,不要立即给他换,因为这很容易给孩子一种误导,以为解决排便的办法就是这样。应该把孩子带到便盆前,指着便盆告诉他要怎样解决。 一般来说,3岁前的孩子尿床很正常,所以这段时间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尽量避免弄湿床铺,但不能刻意要求他们不尿床。比如,睡觉前,不要让宝宝喝大量的水或吃过多的水果;夜里固定给宝宝把1—2次尿。如果用尿不湿,则要按固定时间看一下尿不湿的情况。 第三阶段(3岁以后):让孩子慢慢克服尿床。 孩子3岁后,家长可以每次把把尿的时间从原来固定的时间点逐步往后延,先半小时,再1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能够慢慢锻炼宝宝膀胱的储尿能力,使他们逐步改变,直到天亮才会下床排尿为止。当然,如果过了五六岁还是尿床,就应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贝贝金海外专营店
② 上幼儿园的孩子了老尿裤子怎么办
怎么说呐,其实小孩子尿裤子是正常的。因为在家家人会经常提醒,问孩子要不要尿尿,或者要孩子尿尿,进了幼儿园后,没人提醒了。 那么建议在家的时候多告诉孩子,要尿尿一定要提前告诉大人,去幼儿园要尿尿了一定要告诉老师。 或者可以给他将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
③ 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了,吓的她哇哇哭 之后对这件事情总是耿耿于怀怎么办
问题分析: 你要好好跟宝宝说,这没有事,不用老放在心上,大人也只能尽可能地安慰宝宝了,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意见建议: 只要能这样好好地安慰宝宝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宝宝就会淡忘这个事的,不要当回事,不要夸大事态,当着很平凡的事宝宝就不会太在意的。
④ 儿童挨嚷尿裤子怎么办
病情分析:
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动作发育,语言发育等与同龄小孩没有差异,大可不必担心.有的小孩子在家这方面的自理能力很差,但是一旦上了幼儿园半个月内就能养成.
指导意见:
它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进行防治.
病情分析:
经常尿裤子的原因是主导泌尿的神经发育还未健全,不能自控膀胱三角区的括约肌所致.
指导意见:
还要建议你到泌尿科检查,看是否由泌尿系统的感染引起.
病情分析:
慢慢培养宝宝尿尿的习惯.不用太着急.其实宝宝即使4岁的时候还尿床都是正常的.不过大人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宝宝排尿.尿裤子之后不要训斥他.
指导意见:
治疗小儿遗尿,家长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该明白,遗尿是一种疾病,而不是孩子故意的行为.因此辱骂,恫吓,责备甚至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障碍,加重病情.有人说父母的爱是治疗小儿遗尿的灵丹妙药,这话很有道理.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多给予安慰,关心和鼓励;对一些导致遗尿的精神,心理因素加以疏导和解除;孩子没有尿床时,及时表扬和奖励.白天让孩子适当多喝水,以增加膀胱容量;如果孩子想小便,让他们尽量多憋一段时间,刚开始时,时间可以短一些,如1~2分钟,以后慢慢延长.这种训练可使孩子控制排尿的能力逐渐增强,夜晚当有便意醒来时,能控制住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下床排尿.训练孩子尿尿时有意识地时断时续,以锻炼膀胱括约肌的收缩.
可以中西医药物或物理治疗.西药主要为三环抗抑郁剂及抗利尿药.中药以健脾固肾为主.理疗包括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和点穴治疗.
病情分析:
夜晚不尿床,白天偶尔会尿裤子
指导意见:
这个排除尿路感染的可能 ,小女孩最容易感染了,去医院检查一下
病情分析:
夜晚不尿床,白天偶尔会尿裤子.
指导意见:
你好!考虑是儿童遗尿症 ,建议你去医院接受治疗.
病情分析:
考虑是神经性尿频,或是炎症引起,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指导意见:
1.治疗尿路感染:如果发现孩子有尿路感染,要立即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2.扩大膀胱容量:如果发现孩子的膀胱容量较小,要进行膀胱功能锻炼
3.解决孩子因紧张恧水裤的问题:如果孩子不存在膀胱容量较小的问题,而他在感到紧张,焦虑或兴奋时就会出现尿裤现象,那么,对孩子进行放松训练是治疗的关键.
4.解决孩子因贪玩而尿裤的问题:有些孩子在户外玩耍时经常要尿湿裤子,这是因为他们玩得太高兴了,意识不到或者根本不理会膀胱发出的排尿信号.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零零碎碎孩子自己想到该去小便了,并能主动中断玩耍去上厕所.
5.克服孩子不习惯在外面上厕所的问题:有些孩子不习惯在外面上厕所或者不习惯使用与家里不同便池的厕所.
病情分析:
引起遗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与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有关.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指导意见:
调整饮食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睡前不宜过分兴奋
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
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
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
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
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病情分析:
首先,不要过分关注或横加指责,不要打骂和训斥,要鼓励少儿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并记录每天两次排尿间隙的最长时间,如有进步,可适当给予奖励.
其次,要反复告诉孩子,他是健康的,尿频症状会很快改善,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因素,并鼓励他们说出心中的烦恼.
此外,要与孩子共同玩耍和游戏,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关心他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认真的解释.使他们对害怕担心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快恢复到以前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中.
最后,如是在校儿童,还要取得学校老师的配合,使他们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安抚.随着精神和情绪的放松,恐惧心理的消除,尿频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纠正.
指导意见:
正常小儿每日排尿次数为:1岁约15一16次,2—3岁约10—12次,学龄前约6—7次.对神经性尿频患儿,不能用打骂或强迫命令来制止尿频.因为这种尿频越是有意识地控制,就越不容易控制.家长可试用玉米须15克,水煎,加适量糖代茶饮.此方经济,方便,小孩容易接受,一般3—5天即见效,10天左右可痊愈.平时要多注意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可以让孩子喝些牛初乳,像生命阳光牛初乳,营养价值高,值得试试.
........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⑤ 小孩三岁了还经常尿裤子,有时还是故意的,怎么办
这个就需要大人天天教育。
需要时间培养孩子的习惯
慢慢的就可以培养好
犯错误一定要批评
⑥ 我的宝宝现在十三个月了 但是她总是尿裤子 怎么管都没有用 而且她看不见我就哭的特厉害怎么办呢
我的宝宝十四个月了还尿裤子,怎么说都不听。后来就领着她上厕所,现在很少尿裤子了。言传不如身教 至于看不见你就哭,我同意一楼的观点,另外,天气好的时候,你还可以领她到人多的地方逛逛,比如公园,其他同龄小朋友家等都可以,目的是让她接受外界的事物。
⑦ 小孩子一哭就尿裤子,怎么了
你好。这是被你给吓的孩子一哭就尿裤子,请你不要再训斥和打孩子,如果时间长了,孩子一害怕就会尿裤子,会形成习惯,这样就麻烦了,后果很严重,赶快注意,对孩子耐心一些,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你不教她,孩子怎么会知道对与错呢?我自己认为培养孩子是门学问,只有用心培养孩子,才有可能成才。你们夫妻配合要默契,不能溺爱,娇惯他任性。父母言传身教很重要,身教大于言教,培养孩子,父母要多学习看书,寓教于乐,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12岁以前以妈妈为主,爸爸为辅。你要多陪孩子玩,在玩中引导启发孩子学习兴趣。你要学会鼓励和欣赏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父母需要具备五心;耐心启发,用心观察,关心体贴,充满爱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我把自己用心培养儿子的亲身体会和大家分享,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 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宝贝,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父母,我们不光要给他们良好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给与他们精神上的关爱,真正教会他们做人最重要。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确实非常重要。 1,做孩子的最好朋友,多沟通和交流,时刻了解他在想什么, 2,不武断,勇于和孩子道歉,知错就改,给孩子做好榜样。 3,经常抱着孩子说,“我爱你”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和安全感。 4,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用包容心原谅他,他会记忆深刻。 5,从不和其他孩子比较,自己孩子哪里不如别人家孩子。 6,鼓励孩子自信和快乐。 7,从小教会他分辨是非的能力,做人太重要了。 8,从小教会他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告诉他健康快乐永远是最重要的。 9,从小教会他自利,独立性很重要。 10,从小不娇惯,不任性,教会他如何与别人友善相处,告诉他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二。方法: 1,启发式教育,寓教于乐,生活化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 2,时刻让孩子感受到你只要用心做,没有你做不好的事情。 3,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我们父母都能帮助他解决。我们也是他最信任的好朋友。 4,多陪孩子玩,分享玩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好多知识。 5,和孩子共同成长,多看书学习。 6,经常和孩子分析日常看到的事情,我从不直接告诉他对错,我会让他回答。 7,多带孩子走出去,开阔视野。 8,多鼓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爱好广泛,知识面宽。 9,只要他自己不累,鼓励他做班干部。 10,适当的让他有点小挫折。他会感受深刻,以后不会再犯同样错误。 1 1,教会他孝顺,学会爱父母。主动为父母做事情。 1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溺爱孩子。如没做,我不会替他做,我会提醒他完成。 如:我儿子2岁半上幼儿园,回来自己洗手绢。那时是好奇,大人洗衣服,他会参与,那就让他自己动手,其实他很有乐趣。一直到现在快16岁了。每天自己洗袜子、内衣、内裤,每周自己洗校服。 祝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⑧ 尿裤子怎么办
宝宝18~24个月大的时候,是接受如厕训练的最佳时机。 爸妈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不失时机地训练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排便通常是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只要膀胱充盈了、有便意了,自然就会排出。 在宝宝满月后,爸妈就可开始定时定点地把孩子大、小便了。具体做法是:先放好便盆,让宝宝保持一个特定的姿势,然后用“嘘嘘”声诱导宝宝排小便;用“嗯、嗯”声促使宝宝排大便。这样,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再加上特定的排便姿势,一段时间后,宝宝就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了。 等到宝宝7、8个月大时,他已经能够用表情来表达“想去厕所”的意思了。通常情况下,当宝宝的小脸憋得通红、哭闹的时候,也许是他在表达“爸爸,妈妈,我想上厕所便便”的意思。如果这时宝宝已经能够自己支撑自己坐起来,那么,恭喜你,“教会宝宝大小便”这场战役的号角声就要吹响啦。 从宝宝12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他已经能够基本理解爸爸妈妈的语言,也可以用简单的字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这个时候,爸妈可以开始告诉宝宝“便盆”是用来干什么的,排便为何要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等等。 宝宝18~24个月时,大脑的神经系统已经发育成熟,对充盈的膀胱、直肠也开始有感觉了,在宝宝有便意的时候,他能主动地要求坐便盆了。这个时候,对才过实习期的爸妈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开始呢。 训练主次关系 训练一定要以宝宝为主体,训练的模式应采取以宝宝为主的渐进性训练方式。也就是要以宝宝为主体,爸妈只是着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在训练过程中允许宝宝一步一步实践,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和进步速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兴趣偏好逐步训练,一步步“诱敌深入”。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不同的脾气和性格,因此训练的时间要看孩子的心情,什么时候他最合作?是吃完饭后?还是睡饱后?千万不要在宝宝生病或者不舒服的时候训练,最好也不要在宝宝的生活有“重大改变”的时候训练(例如搬家、换保姆、刚上托儿所等)。 面对一些性格比较害羞的宝宝,爸妈要给他特别的鼓励而不是处罚。爸妈需要花更多心思让孩子适应训练,比如在宝宝不愿意坐便盆的时候,给他讲个小故事,让孩子逐渐能够在便盆上坐得久一点。总之,爸妈要有耐心,千万不要给宝宝太多压力,否则会让他因为害怕而憋住大小便。 具体操作指导 首先,要让宝宝认识“便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爸爸妈妈得为宝宝准备好便盆并让宝宝接受它。爸妈要用亲和的语言向宝宝介绍便盆,就像介绍一位新朋友新玩具一样。让宝宝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和熟悉便盆,鼓励宝宝每天在便盆上坐一会儿,开始时甚至可以不脱裤子,并可把尿布上的粪便放入便盆内,指给宝宝看,使孩子逐渐理解便盆的概念和用途。 提示与强化的过程也很重要。宝宝表示有便意时,父母应立即带他到便盆处去排便。对宝宝良好的排便行为,父母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应对宝宝经常提醒、反复强化。父母还可采取让宝宝睡前排空、夜间停止使用尿布、睡眠中唤醒宝宝等方法,帮他建立夜间控制排便的习惯。一旦宝宝习惯了,他们自己就会感到,把大小便排到尿布或内裤上是很不舒服的。 男女有别 时代虽然不同了,男女还真不能一样,以下是男宝宝的妈妈必看。 如何教会男宝宝大小便 一开始,不论是男宝宝或是女宝宝,建议妈妈先让宝宝坐在自己的便桶上,让孩子自由、没有时间限制地尿尿或者便便。由于大肠小肠的发育过程所致,宝宝还不太会将大小便分开,通常是一次完成。只要你家的小男生知道,大小便都是在这个马桶中完成,他会有一段时间开始喜欢玩“站着尿尿,而且乱尿”或者“看自己哪次尿得远”等等游戏。 这无可厚非。因为宝宝本来好奇心最旺盛,他也会为自己新具备的能力沾沾自喜,陶醉在游戏之中。不过,需要爸爸妈妈多一点耐心清理“残局”。等到孩子渐渐习惯了在痰盂里面大小便,而且已经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注意力的时候,爸爸妈妈便可以开始引导孩子练习如何“射得更准一点”。最好能够让男宝宝有男性的模仿对象去指导,偶尔也可以玩些游戏,例如在马桶中放一个他最讨厌的敌人比如“巫婆”“破坏神”等,然后对准它…… 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宝宝,当然就更麻烦了一点,家有小公主的妈妈可不要错过以下内容。 教女宝宝学会大小便的注意事项 刚才提到过,很多女宝宝看见爸爸或其他小男生是站着尿尿的时候,女宝宝一般的反应是非要自己也如此试试不可。妈妈此时也不需要讲大道理,只有让事实证明,这样站着尿尿会很不舒服,裤子脏了湿了自己会很不漂亮…… 几次下来,小公主对站着尿尿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此时,妈妈可以适时地告诉孩子,妈妈都是坐着的,这样既不会弄脏自己的漂亮的衣裤和鞋子,而且坐着其实更加轻松愉快值得男生羡慕呢。 ★ 别给女宝宝穿太复杂的裤子 训练女宝宝大小便的一个重要事项是,千万不要给孩子穿太复杂的衣裤,让她难脱难解。宝宝通常会憋到再也不能憋的时候才告诉妈妈,本来就比较紧张,很难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裤子怎么解也解不开等不必要的挫折,那么,尿裤子肯定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了。 所以,许多妈妈喜欢将小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对正在学习脱裤子上厕所的女宝宝来说,孰轻孰重可要分清楚哦。 ★ 便完后卫生纸要从前面往后面擦 训练女宝宝大小便确实比男宝宝容易。不过,请各位妈妈一定记住,千万要告诉孩子,上完厕所用卫生纸擦屁屁时,一定要从前面向后擦。因为肛门有许多细菌源,往前擦容易使女宝宝敏感的阴道和尿道受到感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哦。 训练宝宝自己“方便”,养成好的习惯,对宝宝而言,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和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宝宝建立自信心和增强自尊心,对宝宝以后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专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