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岁宝宝尿裤子怎么办
㈠ 宝宝现在两岁半了,还会尿裤子,要穿尿不湿,怎么办
两岁半宝宝还属于幼童阶段,夏天已经成功了的如厕训练,到了冬天就失效,白天还会尿裤子,晚上要穿尿不湿,虽然令家长很纠结,但无需过多担心,因为这对于宝宝来说是正常现象。
2岁半的如厕训练
转眼宝宝2岁半了,天气开始热起来,这次我们母子同心,决心在这个夏天要把尿不湿给甩掉。为此特意添置了男生专用小便器,在卫生间设置了“宝宝专用卫生间”。
刚开始的时候宝宝是不习惯的,一星期过去,尿湿了N条裤子后,宝宝终于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小便了。偶尔还是会尿裤子,一般是在玩玩具、看动画片的时候容易忘记小便这件事。
小淘气学会自己小便之后,我尝试让他午睡时不穿尿不湿。连续洗了10天裤子、尿垫、床单后我放弃了,因为天气也转凉了。
3周岁体检,医生知道小淘气还要穿尿不湿睡觉,显得非常吃惊,建议我们尽早脱掉。
3岁半时终于甩掉了尿不湿
快3岁半时,小淘气上半天托班了,没有在学校尿过裤子。回家午睡时我也没给他穿尿不湿,但是跟他约定好睡着前要去小便,结果第一天午睡就在不停地去小便中结束了。第二天开始改变策略,不打扰他入睡,但是入睡一小时之后把他唤醒,这个方法果然适合他,后来午睡就没用过尿不湿了。
白天问题解决了还剩下晚上的,我订好闹钟,在小淘气入睡2小时、4小时各响一次,唤醒他小便,这样折腾几晚下来,闹钟唤不醒我,孩子尿床上了。
我只好把小淘气的睡前奶给改成下午喝,晚上不喝汤,换成早上六点唤醒小便,终于把尿不湿给甩掉了!
总结:
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在1岁时就早早的就脱掉了尿不湿,而有的宝宝则需要4岁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观察与等待,找到适合自己宝宝的如厕训练,而适宜的时间应该是开春后天气转暖时再进行。
㈡ 2岁小男孩总尿裤子怎么办
不要责怪他,要安慰孩子,也要提醒孩子大小便,要怎么做,指定在哪里小便,睡觉前不要喝水和奶,而且要小便完在睡觉,睡前不要玩刺激的游戏,尽量讲故事,声音要小,直到孩子睡着!慢慢孩子大了就好了
㈢ 宝贝岁2个月了 还经常尿裤子 怎么教都记不住
你好,如果你的宝宝是二个月,尿裤子是正常的现象,如果超过二周岁,还在尿裤子,建议妈妈定时提醒宝宝排尿,有时宝宝玩的过于投入,就会忘记排尿,还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受凉引起的,可以查一下尿常规。
㈣ 2岁孩子小便不说总尿裤子怎么办
您好:两岁左右的幼儿都会有这个阶段的经历,他(她)也知道妈妈的教诲,但是去做就不容易了。毕竟宝宝身体还没有发育到可以很好控制自己的阶段,不要责怪宝宝,平静反复引导宝宝,按时帮助宝宝解便,随年龄的增长状况就会得到改善,您的责怪会带给宝宝太多压力和精神上的伤害,反而会延缓宝宝自控进程,那就得不偿失了。
㈤ 尿裤子怎么办
尿失禁由于盘骨底肌肉松弛,控制能力减弱,当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喷嚏、大笑、体位突然改变或提举重物,尿液便会不由自主地流出,这个情况多发生于中年以上肥胖女士,尤以曾分娩女性居多。治疗方面主要有治疗泌尿道感染及失禁的药物,必须经由医生因应情况而处方,
意见建议:切勿胡乱自行购买使用。养成良好排尿习惯,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3小时排尿,来训练控制膀胱的能力,及提高患者对排尿的知觉。每次小便时应尽量排空膀胱的尿液。盘骨底肌肉训练,平时多作盘骨底肌肉运动,可加强肌肉的收缩力和控制力,以减轻小便失禁的情况。不小心尿液弄到裤子上,被同事看到湿的印记,这种情况大部分人都出现过,所以你不必多虑,大家不会笑话你的,是你想多了,以后注意点就可以了,可以再在单位准备一件衣服,再出现这种问题,可以换掉就可以
㈥ 二岁半宝宝尿裤子怎么教育
不同年龄宝宝的排尿训练 虽然每个孩子的排尿功能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排尿训练的时间也不应扣得太死,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0-12个月的宝宝:使用尿布和尿不湿 由于大脑、神经、肌肉尚未发育成熟,不宜过早对孩子进行排尿训练,以使用尿布或尿不湿为宜。 12-24个月的宝宝:白天把尿和晚上用尿不湿结合 一岁以上的宝宝已经会有尿意而要排尿了。此时小儿由于膀胱容量小,排尿次数较多,应每2小时左右给孩子一次排尿机会。同时也可以给予一定信号,如吹口哨声,用以提醒孩子排尿,以避免因长期使用尿布而引起的任意排尿习惯。白天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湿,但晚上仍要用尿布或尿不湿。 2-5岁的宝宝:白天主动和晚上被动排尿 以后的孩子,一般白天都能控制排尿,但夜间尚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白天,教会孩子一有尿意,就要主动告诉父母,父母再带孩子去厕所排尿,就算是用便盆,也要把便盆放在厕所里,以防止孩子养成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晚上,仍需要父母叫醒孩子排尿,晚上原则上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湿。 5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独立上厕所 宝宝可以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和擦屁股了,因此家长可以让宝宝独自上厕所,在训练独立大小便的过程中,即使有时宝宝做得不够好,父母也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注意排尿训练的误区 训练过早 有的母亲在孩子几个月时,甚至3-6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于孩子神经、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孩子的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也不成熟,不能承受比较复杂的排尿训练,反而会造成排尿紊乱。 训练过多 有的妈妈一个晚上要叫醒孩子3-4次,甚至4-5次,结果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扩张,膀胱的最大容量得不到增加,也会引起尿床。 训练过少 有的妈妈一到晚上,给孩子屁股下尿布或尿不湿一放,就不管不闻,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训练,有的孩子也会尿床。 强迫训练 有的妈妈晚上把孩子弄醒,要孩子小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不小便就是不许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孩子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㈦ 2岁宝宝为什么还会尿裤子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开始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是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虽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孩子患遗尿症,但对于大多数尿床的孩子而言,尿床是一种机能性的问题,只要父母注意看护并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纠正的。有一些孩子尿床有遗传因素,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亲小时候也往往尿床,这种情况引起的尿床,有时可到青春期才自愈。引起尿床的疾病有: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精神因素有: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兴奋过度;孩子曾受了惊吓甚至是害怕尿床受到责骂等。不良卫生习惯有:父母照顾不周;没有给孩子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一次性尿布,孩子对排尿的行为没有敏感的反应;孩子的内裤太紧、局部没有清洗尿渍刺激等。
㈧ 宝宝两岁四个月了,还经常尿裤子怎么办
妈妈要慢慢的教宝宝,就算尿湿了也不要生气。这也不是病只是宝宝有时在玩所以有尿时就直接尿了。父母应该知道,随着宝宝膀胱能够容纳的尿液增多,以及大便次数的减少,宝宝对排便的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上是这样的:夜间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大便一一白天控制小便一一最后是夜间控制小便。一般来说,女孩学会控制大小便要比男孩早,但也有例外。多数孩子是在2~3岁之间学会控制大小便的。你究竟该在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宝宝使用便盆?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目。训练前的准备工作一一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增强排便意识,克服畏惧心理。应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比如,把孩子身体的各部分,包括人体的排泄部位教给孩子,并告诉他它们各自的名称和功能,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大小便是从哪里排出来的。让宝宝看你(最好是同性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大小便的,你可以做得尽量自然一些;随后,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或手势告诉父母他们要大小便(说话晚的孩子可多用手势)。同时,教给孩子比较多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上厕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等等。许多宝宝不到1岁时,就能发出他要排便的信号了。此时,你应尽量早些发现宝宝正在排泄的迹象。比如他忽然安静下来,或者小脸憋得通红等等。这时,你应及时把这件事说给孩子听,例如“小明就要拉屎了”“小芳就要尿尿了”“好,让妈妈来帮你换一块尿布”。 当孩子大一些时,他可能告诉你,或者示意你他尿裤子了。你要立即对他的做法给予表扬,并马上给他换一块尿布。你可以通过经常检查孩子的尿布是否湿了,来加快孩子学会辨别尿布干湿的进程。你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摸一下尿布,如果他能正确说出尿布是干还是湿,是干净的还是脏的,就表扬他。另一方面,你应该适时地教会孩子如何把内裤拉下来并穿上。他做对时,别忘了及时表扬他。这样,过不了多久,你就能训练他脱复杂一些的衣裤了。切记,不要用太难的动作把孩子搞得垂头丧气,要允许孩子想练习多少遍就练习多少遍,直到学会为止。 以上的准备工作就绪后,你就要观察你的孩子究竟可以连续几小时不尿湿裤子,他是不是每天只大便几次,而不是一会儿拉一点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已经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了,你可以进行真正的排泄训练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由于天生胆小,会害怕抽水马桶的声音,或担心会掉进水里。因此,你在开始教孩子上厕所前,首先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你可以有意让孩子替你冲马桶,使他习惯看到粪便被冲下去。有些专家还建议,父母可设计一种“仪式”;冲水肘,握着孩子的小手向秽物挥手再见。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练习在马桶或便池座椅上坐一会儿,让他明白,他不会像大便一样被水冲走。 正式训练的关键一一不要对孩子施加压力,选择好时机和方法,以鼓励为主。专家据调查发现,大约有80%的孩子能够在2岁到2岁半之间学会自己上厕所,他们尿裤子、尿床的次数每周不会超过一次,20%的孩子则学得慢一点,有的是在3~4岁时学会使用便盆的,有的在4岁以后才学会。所以,专家提醒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为此而伤害了那些性格内向、过于敏感的孩子。你不妨先让孩子一天蹲两次便盆,对于大便已有规律的孩子,使用这种方法最好。在孩子通常的大便时间里,让他在便盆上坐一会儿。孩子坐在便盆上时,可以用好的玩具“慰劳”他一下。开始时,他乖乖地坐在便盆上就能得到奖励,以后他得把大便排到便盆里才能得到奖励。整个训练过程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 下面,让我们来摸拟一下,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周内学会自己上厕所,你不妨按下面的方法和步骤试一下。 (1).选择时机。找一个你和家里人都不太忙的日子,把第一天定为开始训练的“好日子”。如果你要上班的话,从周末开始比较好,如果你不上班,周一也许是最好的。 (2)灌输意识让孩子意识到一件重大的事情就要发生,告诉孩子他将从哪天开始要像大人一样使用便盆(马桶)了。告诉孩子因为他要使用便盆,所以他可以穿漂亮的开裆裤,这可以激发孩子学会“大小便”的积极性。 (3)购买厕所用品和奖品。为孩子选购一个便盆。你可以带他去商店,让他帮助你挑选。把它包装好作为在“好日子”送给孩子的礼物。买几条比孩子平时穿的裤子大一两号的开裆裤,便于孩子穿脱裤子。另外买一些孩子平时想要的玩具。 (4).训练开始。训练第一天,郑重地把礼物一一便盆和开裆裤送给孩子,认真地给孩子穿上开裆裤,让他好好照镜子,并给他拍一张穿上新裤子的照片。把多余的尿布处理掉,告诉孩子他只能在午睡和晚上睡觉时才能用尿布。教孩子拉下裤子,在便盆上坐一会儿,再提起裤子。然后表扬他,并送给他一份礼物。不管孩子表现如何,一周之内你都要坚持不让孩子用尿布,鼓励他用便盆。 (5).发奖品。每当孩子在便盆上拉了大便,哪怕是一点点,你也要表扬他,给他玩一下新买的玩具,并留下一件小奖品。他在其他时候想玩新玩具的话,就告诉他只有在他用过便盆后才可以玩。 (6)对孩子出现的反复要有思想准备。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学会上厕。所以他偶尔还会尿湿裤子,这时不要训斥和批评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尿裤子,甚至有增加的趋势,你就不得不让他在每次尿裤子后多做一会儿坐便盆的练习;如果孩子反抗,你还要让他坐在那里,直到他不再闹为止。 (7)逐渐停止奖励。父母常犯的错误,就是太急于停止奖励。即使训练周已结束,孩子做得相当好了,也要继续表扬和奖励孩子。这对巩固培养孩子的优良行为很重要。因此,你只能逐渐减少奖励次数,或改为不定期奖励,但有时要给一些“大奖”。宝宝排泄问题解决好了,可能会帮了你一个大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