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裤子搭配 » 女性什么时候开始可以穿裤子了

女性什么时候开始可以穿裤子了

发布时间: 2022-05-17 01:32:31

❶ 三四十岁女人穿裤子法则是什么怎样穿才有气质

三四十岁的女性首先推荐就是最基础阔腿裤,阔腿裤悬垂笔直,搭配针织衣、衬衣柔软与笔挺兼备,再搭配高跟鞋,简约时尚又有气场,非常适合职场穿搭。30岁到40岁的女性基本上都是久经职场的职场女性,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必备的裤装当然是西装裤啦。西装裤自带职业气质范,穿起来会显得气质又知性。当然西装裤不仅仅只限于职场搭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选择西装裤来进行搭配,它已经成为了成熟女性日常必备的一条特别百搭的裤子。


锥形裤大体上与西装裤有些相似,但又有不同的地方,锥形裤的裤腿上大下小,所以会更适合大腿较粗的女生,修饰腿型的效果也极佳,显瘦又特别显腿直。搭配上身会显得帅气又干练,但同时又保持着优雅女人味,作为通勤装搭配特别合适。30岁以上的成熟女性一定要多备上几条微喇裤型,上身真的超有魅力。这款微喇牛仔裤就特别好看,上身能够给人一种显高又显瘦的视觉感,深色牛仔又能够穿出成熟复古的味道。简单的搭配针织上衣就能够穿出气质优雅的女人味,会显得十分有魅力。

❷ 穿裤子便是有伤风化!历史上的哪个时期西方女性不能穿裤子

在西方的一个时期里,裤子是西方男性专利,女性是不允许穿裤子的,若是有女性穿着裤子上街,警察便会以有伤风化而逮捕女性,这个时期是哪个时期呢?为什么女性不能穿裤子?

1932年,警察以有伤风化逮捕了穿着裤子逛街的美国着名影星玛莲娜-迪特里茜,也就是说在上世纪饿三十年代的时候,女性还是没有穿裤子的风尚,穿裤子还是一种禁忌。直到二战时期,男人上战场了,很多工作需要女性的参与,慢慢地,女性也可以穿裤子了!可以说是二战让女性更加解放了。

现在,大街小巷里可以看到很多女生穿着裤子,你喜欢什么样的裤子?

❸ 古代女子什么时候开始穿内裤

汉代前体衣汉朝才穿裆裤《汉书·官皇传》说:虽宫使令皆穷裤其带所谓 穷裤便裆裤穿裆裤目便便则穿内裤顺理章情形至少延续唐朝本唐装制服似乎着服穿内裤

说服吴服改造源江南八百童男穿内裤保留古代衣基本特点本唯发明男块兜裆布至今留相扑力士硕比臀缝

古代没内裤穿裙面短部相于现衬裙男则彻底没马则总骑马鞍胯受再加身盔甲手兵刃且没马蹬所重量全部由臀部承受穿条类似短裤东西才能减轻些摩擦许便内裤雏形吧。

内衣历史源远流早史料见于汉朝其性内衣同期称抱腹、衣、两裆、抹胸、肚兜等唐代性惯束罗裙半露胸普遍装束历史短短瞬古今内衣都直蕴藏着性隐密绝外所知古书提及内衣外露欢场同梁山孙二娘般古内衣态隐讳
古代女子不穿内裤:在古代,女子一般穿长袍,很少有穿裤子的,更别说是内裤。就算是有穿裤子的,也是穿的那种没有裤裆的套腿裤。为何会有这样的看似不着调的习俗呢?其实这和长久以来的男性做主的社会有着莫大的联系。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女子穿不穿裤子是件极为重大的事,道德家们甚至把女人跟裤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扯上关系。认为女人穿上裤子,两条腿分立,是极其不成体统的事。正是这种观点,让女人在千年里都不穿裤子,除了那种,没有裆的套腿裤。
《易经》里有句话:“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们的老祖宗那时候,男人们上衣下裳,女人们就只穿长袍。那时候男人穿着裙子,里面还套着裤子。但是,裙里面所谓的裤,其实要称作“胫衣”,只是遮住两条小腿。
一直到了汉朝,因为一个可笑的争权夺利的事情,而让女性穿上了裤子。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大将军霍光权倾一时,他的女儿为当时的皇后。霍光为了保持权利的延续性,希望皇后独享皇帝的床笫之欢,生个皇位继承人。但是,皇帝身体不好,当时的皇后尚且年幼,皇帝对皇后没有性欲望,憋急了经常找宫女发泄。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识眼色的医官和侍从们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他们劝皇帝,您身体不好应该少作运动,即使做有皇后就够了,您要实在管不住自己,也好办,让宫女们都穿上有裆的裤子,再系上几条带子。即使皇帝兽性大发,一时半会也解不开,不能随时随地行“周公之礼”了。
也就因为这个荒唐的事情,从此,女性们开始穿有裆的裤子。

❹ 裤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穿的

裤子(kù zi )即裤,名词。
英文:trousers [ˈtrauzəz]
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一般由一个裤腰、一个裤裆、两条裤腿缝纫而成。最早古人的裤子是很宽松的,用绳子系于腰下,而女人没有,她们是不用工作的,后来形成男女平等,女人也要工作,有了裤子,裤子也变得紧起来。
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人才穿裤子,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
一、《拾遗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曾先后出任秦、魏丞相的张仪和齐相苏秦“同志好学”,外出时见到什么故典,就马上将它记下。有时身边没有竹木之简,无所题记,就干脆“以墨书掌及股里”,晚上回到家里,再将它抄写下来。股即大腿,因为手掌及大腿无衣,墨书之后可以洗去,所以被用来代简题记,假若在两股也着有袴,那就不是书在股上而是书在袴上了。
二、《韩非子·外储说》中还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齐国有个盗贼,为了避免人们的注意,专门披着块狗皮出外行盗、他的儿子不知实情,向他的小伙伴夸耀道:“吾父之袭独有尾。”没想到那小伙伴的父亲是一个因犯了罪而被剁去小腿的人,儿子无知,反吹嘘道:“吾父独冬不失袴。”有个没留下姓名的人在《韩非子》的这段话下加了一个注:“刖足者不衣袴,虽终其冬夏,无所损失也。”可见,被砍断了小腿的刑余之人,即使是在严冬,也不需要穿袴--因为无从依附。当时穿着这种裤子,如果外面不用其他服饰加以遮掩,那简直是不堪设想的事情了。所以,古人在袴的外面,往往着有一条围裙状的服饰,那就是裳。衣、裳、袴三者并用,就可以将身体全部遮覆。当然到了炎热的夏天,人们也可以只穿衣裳而不穿裤,因为那时用以遮羞的服饰是裳而不是裤。由于裤都被穿在里面,所以常用质地较次的布制成,富贵之家也有用丝织品为之者,但在社会上被公认为奢靡之服。我们今天称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裤子弟”,就由此而来裤子。“纨裤”,即细绢制成的裤。
三、《汉书·叙传》:“数年,金华之业绝,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唐杜估《通典》:“然贵子弟荣其观好,至乃襁抱坐受宠位,贝带、脂粉、绮襦,纨袴。”所以,明代张岱在《夜航船·衣裳》一节中明确地说:“纨袴,贵家子弟之服。”绖衣和衣裳,是中原人民的传统服饰,对于北方民族来说,穿裳骑马很不方便,所以他们的裤子比汉族完善得早。德国东洋美术馆收藏的一件中国青铜带饰,上雕两个力抵人物就穿着合裆长裤。与此相同的带饰,在陕西长安匈奴墓中也有出土。这是现存文物中年代较早的长裤形象。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民也开始穿着长裤,不过最初多用于军旅,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汉之际的裤子,虽然已从胫衣发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长裤,但裤裆往往不加缝缀,那是为了便于私溺,因为在裤子之外,还着有裳裙,所以不会显露下体。后来,在宫廷中出现了一种“穷袴”,其制上达于股,下覆于腔,在两股之间施以裤裆,裆不缝缀,以带系缚。据说这种裤子出现在西汉宫中。

❺ 人类历史上女性穿裤子是什么时候

内裤多重要,穿上才知道
一切还要从“善良皇帝”法兰克国王达戈贝尔特一世的故事说起。有一天,这位国王把他的内裤穿反了,幸亏圣埃卢瓦帮他重新把内裤穿好,这个故事使他一下子在法国和纳瓦拉出了名,也使“内裤”出了名。从此之后,“内裤”丰富了儿歌的韵脚。如:“狼,在森林的深处,穿着内裤”,“蜘蛛在地板上织靴子,蜗牛在瓶子里织内裤”,“绿色的老鼠奔跑在草丛中,我抓住了它的尾巴,把它放在我的内裤里,它拉了三粒老鼠屎”。

❻ 美国什么时候允许女人穿裤子、

1885年开始的

❼ 古代女子何时才穿上“连裆裤”

汉代以前是没有内裤的,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其实从三皇至唐代,女人一开始是不穿裤子的,后来才开始穿开裆裤,跟别说内裤了。《易经》里有句话:“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我们的老祖宗那时候,男人们上衣下裳,女人们就只穿长袍。秦汉之前的中国古人是不穿真正意义上的裤子的,人们不论贵贱、不分男女,都是“上衣下裳”。所谓“裳”系“遮蔽下体的衣裙”,也就是说,古时男人也是穿裙子的。后来开始在裳下加御寒的胫衣之绔,“绔”在《说文》中解为“绔,胫衣也。”“胫”指小腿,“胫衣”是给小腿保暧的护套,左右各一,并无前后裤裆相联,是广义上的“开裆裤”。贵族富家子弟则用“纨”(细绢,很细的丝织品)做“绔”穿,这便是“纨绔子弟”的由来。所以,秦汉之前,人们在公共场合的坐姿只能“跪坐”,“箕坐”(两条腿分开伸直坐)显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盘腿坐也是不太合适的。而这种“开裆裤”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当时的宫中及贵族女子大都是外穿“曲裾深衣”,内穿这种无裆的“胫衣之绔”。这一穿戴习惯,一直到西汉昭帝时才出现重大变革。当年,霍光为让其外甥女上官皇后“擅宠有子”,曾令宫女们“皆为穷绔,多其带。”。意思是禁止宫女们再穿“开裆裤”,而一律改穿“穷绔”。《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所谓“穷绔”,便是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则不穿内裤,也顺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续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装制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不穿内裤。 曾有人解释“穷绔”系紧身内裤。但古时候,一般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故此解释似乎不太相符。《中国全史·后妃史》对此的说法是“让宫女们统统缝紧裤裆”。若这一说法成立,则“穷绔”应该是原来“开裆裤”基础上的加裆紧裆之改良,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连裆之裤。但“穷绔”与现代裤子可能仍有所不同。穷绔如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大概自赵武灵王后,华夏族已经有连裆的裤子。《史记·六国年表》有载:“赵武灵王十九年,初胡服。”说的是赵武灵王为适应骑马作战的需要,学胡人在军队中改穿短衣长裤,其裤式已与现代之裤相去不远。但之后连裆裤主要还是作为军装由军人穿着,在当时直至秦汉时期也仅限于军队或下层劳动者,上层贵族囿于传统之礼,是不屑穿用的。

❽ 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变迁 历代女子都穿什么衣服

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变迁:

1、先秦两汉时期不穿裤子穿裙子

西式时装、婚礼服……民国的服饰令人眼花缭乱。但凡看了《花样年华》的人,都明白旗袍是民国时期的潮流。

上世纪20年代,旗袍开始在民间走红,在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后,下摆缩短,腰身收紧,走起路来婀娜多姿。

❾ 二战前欧美的女性为何不敢穿裤子,只能穿裙子

二战以前,穿裤子仅是西方欧美国家男人们的权利,女性是不允许被穿裤子的。如果哪位女性,胆敢穿着裤子在大街上行走,等待着她们的是社会的指责,甚至是警察的拘捕。所以,当时欧美女性只允许穿裙子出门。

150多年前,一位名叫艾米丽亚·简克斯的知识女性设计了一款女性裤子,用来反抗衡量女性标准的束腰、胸衣和裙撑,可是她的做法却招来了社会各界的谩骂声,人们认为她伤风败俗、下流放荡,这次穿裤子的反抗潮流只能无疾而终。

成为时尚潮流的裤子

1932年,作为美国着名女星的玛莲·笛特瑞能,穿着一条牛仔长裤走在巴黎街头,结果警察局以“有伤风化”为由逮捕了这位女星,由于她在美国的名气实在太大,迫于民众的反抗游行,警察局才将她无罪释放。

直到二战开始后,青壮年都去了战场,社会上那些空缺的岗位都需要女性前来顶替,她们无法穿着裙子去工作,在现实情况和女性渴望解放的社会压力下,欧美女性纷纷自发穿起了使工作更加方便的裤子,自此以后,裤子也成了女性的正常服装,这是一场时装革命,更是一场女权运动的成功。

❿ 古代中国人穿裙子,那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裤子

先秦时期就开始穿裤子了,那时候的赵国赵武灵王改革国家的军事力量,就是通过胡服骑射!就是改穿裤子,那时候游牧民骑马穿裤,骑马有优势,所以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穿裤子了!

网上摘录:

我曾经多次提到咱们是古人不穿裤子的。这把许多人吓了一跳:不穿裤子咋办?就像现今皇城跟儿的“膀爷”,他可以不着上衣,人家那叫爷们,但裤子他再牛比也绝不敢不穿呀。
裤子这玩意在中原地区出现的比较迟,那么这个汉字出现的肯定也比较迟。以“裤”这一字音字型来命名裤子这一物品,肯定是有来历的。
“裤”是个形声字,“衣”形“库”声。“衣”是表示它与衣服有关,那这个“库”是否还有其他的意义呢?为什么“裤”这种衣服出现后不称别的名号,单叫“裤”呢?
先秦时中原地区的人们只穿长袍,天凉了就再加一件,再凉再加,还是长袍。今天看来,如此穿着行动多有不便,但那时的人们只有那个层次的思想,咱不能拿现在的境界去要求古人对不对?当然,也有聪明人,为了行动方便快捷,就发明了“带”这东西系在腰间。那屈原就是“峨冠博带”的打扮:头上高耸的帽子(叫“头衣”才恰当,因为这“冠”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帽子,而是显示身份的装饰性很强的物品),腰里系着宽大的带子。那屈原走起路来高视阔步,仰面正身,一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望之令人顿生敬畏之心。
“裤”一个正宗的本字是“衣立旁”加一个“夸”字,就读作“库”。这是个啥东西呢?它是一种“胫衣”。胫,就是大腿;所谓“胫衣”,就是套在两条腿上的两个布帛制做的筒子,不是现在还有加了裆部的裤子。由这“裤子”最早的雏形看来,咱们的先辈并不看重那关系到子孙万代的要害之处啊。
有了“胫衣”,行动方便了,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因为它没有裆部,人们的起居习惯无法改变;二是光着屁股骑马,对皮肤的伤害很严重,出行或打仗仍然不适合穿着。怎么办?
这就要谈谈这“裤”字的另一个来历。说起“裤”的这一个来源,却与军事有关。它的本字写做“衣立旁”加一个“军”字,读如“昆”,是军服及行旅之服,后来又讹转作“裤”了。细细打量,这俩字还真有点儿相象,这种推断应该是很准确的。
也许讹写做“裤”的这人,以为裤子是可以装填两条腿的东西,而这个字又与“裤”相似,所以就干脆这样写了。后来的人们也认为这样写很有道理,也就因错就错写下去了。这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啊。再说了,那“库”本来不就是存放物品的所在吗?
至于这俩字是啥时候、为什么、怎样统一成现在这个“裤”字的,我也不甚了了,也不敢谈下去了。
“战国七雄”中位于正北方也是最北方的,是赵国。赵国可真不容易,既要与中原诸国争霸,又要防着北方胡人的入侵,年年代代都忙啊累啊的。不是说“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吗?人家赵国就在这种四面皆敌的环境里生存并发展着,凭借春秋末期“三家分晋”时,一个诸侯国的三分之一大小的国土人口,一直支撑到战国末年,是秦始皇最后灭掉的诸侯国,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点儿跑题,还回到话题上来。北方胡人是游牧民族,骑马射箭,来往倏忽,防之不及。你赵国驷马战车固然声势壮伟,可人家胡人却不跟你列阵撕杀,没办法,赵国的历代国君就不停地修长城。修啊修的,还是挡不住胡骑。与赵国处于同一纬度又靠东些的是燕国,它也面临着与赵国相同的问题,也就修啊修的修长城。其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征用民夫去修长城,只不过是把以前的燕赵长城略加整理连接一下而已。今天一提到长城,就把功劳记在秦始皇名下,我很愤愤且为燕赵抱不平。
你以为那时修的是现在我们在八达岭、山海关见到的砖石长城?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秦及先秦所修的长城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有一些遗迹也都不被咱这些外行人所能辨识。历史沧桑中,那些夯土而建的长城已“被雨打风吹去”了。
再早几百年,把自己的西周王朝埋葬的周幽王,为博褒姒千金一笑而“烽火戏诸侯”时,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就已经很严重了。周凭举国之力尚被逼得很狼狈地迁都了事,那燕赵小小诸侯国更是给闹得困苦不堪。一代代赵王都在苦苦思索着:怎样才能消弭来自北方的边患?
终于,一代英豪赵武灵王横空出世了。是他,就是他,给咱们中原人穿上了裤子。
裤子啊!如果没有赵武灵王,我们中华民族还要在没有裤子的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也许十年,也许百年,也许两千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大家都还不穿裤子乱跑呢。不,如果没有赵武灵王给咱古中原人穿上裤子,恐怕他们早就被穿着裤子的胡人给灭了,哪里还会有今天的我们呢?所以,说赵武灵王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绝不为过。
赵武灵王顶着巨大的压力“胡服骑射”了。从此,中原人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中,再不用驾着笨重的战车嘎吱嘎吱地驶了,再不用穿着臃肿的长袍屁颠屁颠地跑了。咱们有了裤子,咱们也可以骑上轻捷快速的战马;咱们又有了“箭袖”这一紧身上衣,咱们也可以灵巧地拉弓射箭了。从此以后,咱们在与胡人争夺生存资源的较量中,从军事装备方面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了。就如当今太祖曾经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那样,咱们的古中原人“从此站起来了”!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3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25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17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15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993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04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274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83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790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