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内衣用线克重怎么算
⑴ 纺织面料克重.成本.怎么核算
就是算一码的刻重,在称上的刻重 比如180乘2.54.就是一码的重量了在成整批布的码中,都少匹,在乘以成本的一码的价格和大货价就得出总的成本了.
面料的克重
克重计算相关
平方克重与盎司的关系
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1 yard 码=3 feet 英尺=0.9144 metre 米
1 ounce 盎司=16 drams 打兰=28.35 grams 克
1盎司/码=28.35克/(0.9144 米*0.9144 米)=33.9克/平方米
11盎司/码=373克/平方米
针织布类的克重与支数识别方法
支数指的是一镑重(454克)的棉纱所具有的 840码的 长度的 个数。支数越大,纱线越细。如48S比23细。克重指每平方米的 面料所具有的重量克数。一般来说,相同品质的纱线,支数越大,克重越大。
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如以公式计算,与实际可能有很大偏差,主要原因分两方面,胚布设定可用公式计算,只要条件愈接近,结果愈准碓,因织造为物理性改变,由胚布加工为成品布,经过染整多个工序,织物经过物理性及化学性改变,变量增大,期间涉及各种不同类型之机械,工序等等,形成各企业有着不同之规格标准,因此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每个企业均有其标准。
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
如何建立换算公式?
建议将企业以往的胚布至成品布之结果收集,再用计算机筛选最多之结果作为标准,再按企业生产情况,评估其实用性,再订下换算公式。
实例参考:(一般布类,一般织染整工艺)
胚重 == 订单成品重 x 胚重系数
布 类 胚重系数
平 纹 92%
双 珠 88%
双 位 衣 89%
单 珠 93%
单 位 衣 89%
拉架平纹 100%
毛 巾 106%
双 面 88%
拉架罗纹 91%
罗 纹 83%
拉架灯蕊 92%
灯 蕊 87%
⑴、 坯布克重:是指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数表示 (g/m2)。商业上最简单计算方法。
例如:棉织物一般在70~250 g/m2范围内;
凡立丁 (精梳)毛织物重量在185 g/m2 左右;
厚花呢 (粗梳)为280g/m2左右;
薄形丝织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间。
坯布克重也是考核织物物理性能的品德指标之一,这对毛织物来说更为注重。在精梳毛织物、毛型化纤织物的《部颁》标准中规定:平方米重偏轻不能超过允许公差(规定为5%),定为一等品;超过5%而不超过7%,为二等品。
⑵、按《部颁标准》计算方法(应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 --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 --试样干重 (g)
WK --试样的公定回潮率 (%)
L --试样长度 (cm)
B --试样宽度 (cm)
常用纱线的定回潮率 (WK) 摘录如下:
棉纱: 8.5%
精梳毛纱: 16%
粗梳毛纱: 15%
涤/棉纱(65/35): 3.2%
⑶、根据织物结构因素的近似估算平方米重量的计算方法:
式中: NtT --经纱特克斯数(号数)
NTw --纬纱特克斯数(号数)
PT --经纱密度 (根/10cm)
PW --纬纱密度(根/10cm)
这计算公式是近似值,它没有考虑纱线的弯曲、伸长和织物在加工过程中的重量变化。
(注:特克斯数(号数)是指:用1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g)表示。)
一平方米棉布无浆干燥重量:
式中:G——一平方米棉布无浆干燥重量(克);
Gj——一平方米棉布的经纱干燥重量(克);
Gw——一平方米棉布的纬纱干燥重量(克);
Pj——棉布的经纱密度(根/10厘米);
Pw——棉布的纬纱密度(根/10厘米);
gj——经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米);
gw——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米);
Fj——经纱总飞花率;
aj——经纱缩率;
Sjz——经纱总伸长率;
aw——纬纱缩率。
其中:
1、经、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
=公制号数* 0.92166 /10
或者=53.74 /英制支数
2、股线重量按并合后的重量计算。
3、经纱总伸长率:上浆单纱按1.2%计算(其中络筒、整经以0.5%计算,浆纱以0.7%计算)。
上水股线10 2号以下按0.3%计算,10 2号以上按0.7%计算。
4、间接纬纱的伸长率较小,可略去不计。
5、经纱总飞花率:粗号(支)织物按1.2%计;中号(支)平纹织物按0.6%计,斜纹织物按0.9%计;细号(支)织物按0.8%计;线织物按0.6%计。
6、经纱总伸长率、经纱总飞花率以及经纬纱织缩率是计算一平方米织物重量的依据,不是规定指标。
核价、车间领纱估算用的简单方法:
百米用经纱=经密/支数*门幅*0.0065
百米用纬纱=纬密/支数*门幅*0.0065
比较合理的:(工艺员用)
百米用经纱=(经纱号数*总经根数/(1-经缩率))/10000*1.01
百米用纬纱=纬纱号数*纬密*3.937*(筘幅+回丝)/100000*1.003
回丝——弹力纱取12cm,普纱取8cm 此公式广泛用于销售人员的便捷计算(也并非音符发明),原理正确,计算简单,误差难免(你所谓的 101g/m2,就绝对正确吗?肯定不是,只是更精确些罢了)。
坯布平方米克重=(精密+纬密)*1.1*59/(2.54*纱子)
=精密*1.1*59/(2.54*纱支) + 纬密*1.1*59/(2.54*纱支)
经向 纬向
a.经(纬)密/2.54--------将英制密度换算为公制密度
b.系数1.1-------是综合考虑经(纬)缩率、经(纬)纱损耗大概为10%,虽有偏差,但作为便捷快速计算,并无大碍
c.59/纱支-------是将英制纱支换算为公制特数,是综合了棉583.1,涤纶590.5等换算系数,取590的系数,虽有误差,也无大碍
d.牵扯到的具体单位进制换算我就不并没有一一例举,相信你这点基本功应该有吧
综上: 经向 a * b * c + 纬向 a * b * c
=精密+纬密)*1.1*59/(2.54*纱子)=坯布平方米克重
面料成本核算资料
每米用纱量=(经密+纬密)X0.065X成品门幅X1.01
举例:45s T/C*45sT/C 110*70 58/59" 涤棉米通 (纱价按:26000元/吨)
百米用纱量=(110+70)/45X0.065X59X1.01=15.5KG/百米 每米用纱量为155G/M。纱染色费算8000元/吨,则每米报价为: 15.5X(2.6+0.8)= 5.27元/米,另加公缴3元/米,后道处理1.00元/米,另
转]纺织常用计算公式
发表于:2008年6月16日 18时8分40秒阅读(0)评论(0) 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53250251/blog/1213610920
[转]纺织常用计算公式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
(1)、旦尼尔(D) =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2、选择换算公式: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
(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
(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⑵ 面料米克重怎么算平方米克重,还有反过来!
每米克重是,面料每米的重量,长度是1米,宽度看具体面料的宽度。
例如150CM门幅的面料,长1米的时候重量是300克/米,150CM=1.5米。
那么300除以1.5米=200,那么就是说这个面料是200克/平方米。
纱支是用来描述纱线的密度(直径或细度),是重量与长度的比值,我们通常使用的纱支系统有英制(S/1),公制(Nm)和旦尼尔(D),其相互关系如下:
S/1=0.591Nm。
S/1=5319D。
如:150D≈35.46S/1。
48Nm≈28.4S/1。
(2)无缝内衣用线克重怎么算扩展阅读:
G——重量。
S——面积。
L——长度。
GM/m²——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CPI——织物在1英寸内的线圈横列数。
WPI——织物在1英寸内的线圈纵行数。
50C——50个线圈的总长(单位为mm)。
S/1——纱支数(英制)。
OZ/YD——每码织物的盎司重量。
CUTS——机器的总针数。
FEEDERS——机器的总路数(成圈系统数)。
⑶ 面料成品克重计算方法
1、T/C65/35 20X16/120X60成品克重=(120/20+60/16 )*24.3=237g
2、40/2X16/98X55成品克重=(98/20+55/16)*24.3=202g
备注:24.3是个系数。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3)无缝内衣用线克重怎么算扩展阅读:
针织物与梭织物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较。
(一) 织物组织的构成:
(1)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2)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 织物组织基本单元:
(1)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呈一空间曲线所组成。
(2)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三) 织物组织特性:
(1)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当针织物受外来张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力是横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2) 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
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四) 织物组织的特征:
(1) 针织物: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弹性好,因针织物是由孔状线圈形成,有较大的透气性能,手感松软。
(2) 梭织物: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五) 织物组织的物理机械性:
(1) 针织物: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纵密、横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弹性、断裂强度、耐磨性、卷边性、厚度、脱散性、收缩性、覆盖性、体积密度。
(2) 梭织物: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反面、顺逆毛方向、织物覆盖度。
⑷ 纬编针织物的克重与线长如何换算
纱(线)长只是织物的纵向密度,要算克重应该还需要知道横向密度。然后就是纱的支数,比如32S的纱就是9000米有32克重。如果是有拉架(氨纶),那还要算上氨纶。
至于具体的公式,还真没算过。其实只要有布板,这个算的实际意义不大。呵呵
⑸ 我想知道20s2股3000米的缝纫线的克重是怎么算出来的谢谢了
实际生产中我们工厂是20/2 120g净重1820M
⑹ 无缝内衣机编织短裤的罗口橡筋和称的克重如何调
调罗口橡筋大小直接调ktf,要腰头做小数值调大,反之调小;克重直接调压针,克重做小减压针,克重做大加压针数值,一般是两个压针的克重是一克;这个是以一般情况下,具体产品具体分析,都会有点不一样的
⑺ 面料克重怎么计算
面料克重一般指平方米克重,最常用的用克重测试器,一切就是10平方厘米,用天平称完,得到的克数乘以1000,就是克重。
针织面料算克重:
就是面料长度1米*宽度1米的重量,如果手上没有那么大片的面料的话,可以称0.5米*0.5米的克重,然后再换算成为平方米的重量即可。
克重:纺织丝绸产品评价常用单位,是每平方米织物的重量,单位是“克/平方米”(g/m2),缩写为FAW。
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
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
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
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
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
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梭织弹力布克重及价格的计算方法
大家先看一下,纬弹布的原理与此相同。
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一般坯布上机门幅与成品门幅比例在:1.44~1.48:1,具体要看织物是平纹、斜纹还是缎纹。也有厂家为了偷工减料故意将上机门幅减少的。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成品经密)×50(成品门幅)×(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
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
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
⑻ 克重计算公式是什么
克重计算公式:W=mg
其中W为重量,m为质量,g为自由落体加速度,于地球表面约为9.8m/s²,其值较重力加速度少0.034m/s²。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吨(t)等。
重量的介绍
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可近似地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G=mg是恒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是处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还是作加速、减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重力之值是不变的,然而物体的重量是可以改变的,是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变力。
当物体向上或向下作加速运动时,物体的重量就会出现增大或减小,这种现象称为物体的“超重”或“失重”。当物体以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之值向下自由落下时,物体就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物体的重量为零。而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不会为零的。
⑼ T恤衫的克重怎么计算32支纱是什么意思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纱支的表示方法
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
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
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